⊙ 冲邈上人翠微山居诗研究
2014-9-7|1394
⊙ 贯休与唐五代诗人交往诗浅谈
2014-9-7|1034
⊙ 铭心的追思 无尽的怀念——痛悼恩师上隆下莲法师
2014-9-7|402
⊙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随笔
2014-9-7|801
⊙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下)
2014-9-7|268
⊙ 屈大均之友石濂:一位值得关注的清初岭南诗僧
2014-9-7|579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
2014-9-7|889
⊙ 论所谓的“喀什本梵文《法华经》写卷”
2014-9-7|1488
⊙ 读经笔记(4) 文殊师利诸大愿
2014-9-7|724
⊙ 《维摩诘经》与中国文人、文学、艺术
2014-9-7|413
⊙ 《入出二门偈颂》编者序
2014-9-7|191
⊙ 《高僧传》中的文学史料
2014-9-7|461
⊙ 道安上人塔铭
2014-9-7|199
⊙ 重刻《安士全书》序
2014-9-7|448
⊙ 佛教声明学原理
2014-9-7|1850
⊙ 佛法对天文学的贡献
2014-9-7|319
⊙ 中国文学的菩萨世界
2014-9-7|375
⊙ 六朝僧家吟咏佛理的诗作
2014-9-7|333
⊙ 梵本《中论颂.月称注》(净明句论)研究序论
2014-9-7|6777
⊙ 李商隐诗歌中的佛学意趣
2014-9-7|604
⊙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2014-9-7|400
⊙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2014-9-7|606
⊙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2014-9-7|485
⊙ 安般守意经序
2014-9-7|616
⊙ 中国十大名茶传说
2014-9-7|262
⊙ 《增壹阿含经》学记序
2014-9-7|436
⊙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
2014-9-7|322
⊙ 浅谈佛教音乐
2014-9-7|370
⊙ 启智明慧的浊世清音——梵呗
2014-9-7|329
⊙ 佛教音乐的华化
2014-9-7|908
⊙ 佛教与中国音乐
2014-9-7|775
⊙ 中国佛教法事中的音乐——为神,还是为人
2014-9-7|526
⊙ 世纪末回眸:智化寺音乐与中国音乐学
2014-9-7|286
⊙ 禅与中国音乐1
2014-9-7|676
⊙ 禅与中国音乐2
2014-9-7|380
⊙ “京音乐”与“怯音乐”——北京佛教音乐中的“城市派”和“农村派”
2014-9-7|277
⊙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音乐
2014-9-7|1066
⊙ 琴心与佛心
2014-9-7|330
⊙ 中国佛教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佛教音乐选萃》前言
2014-9-7|536
⊙ 五台山佛教音乐《清凉梵音》前言
2014-9-7|293
⊙ 《歇庵诗草》序
2014-9-7|233
⊙ 梵呗声声永 哀思阵阵长——朴老与佛教音乐
2014-9-7|440
⊙ 博大精深的峨眉山佛教音乐
2014-9-7|246
⊙ 格言联璧
2014-9-7|283
⊙ 龟兹之声南北曲调
⊙ 佛教音乐观——略论佛教音乐在修行中的实相与虚相
2014-9-7|2263
⊙ 佛教经典故事的主题特色及创作技巧
2014-9-7|445
⊙ 试论佛教音乐及其东传
2014-9-7|324
⊙ 佛教与中国文学(1)
2014-9-7|190
⊙ 佛教与中国文学(2)
2014-9-7|17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