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学佛网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
 

佛教与回鹘讲唱文学

2014-9-7|365 

王安石诗文佛典注释辨正

2014-9-7|414 

智慧的语言

2014-9-7|386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自序

2014-9-7|296 

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

2014-9-7|410 

「六群比丘」与「六众苾刍」──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2014-9-7|623 

巴利语与异教语言

2014-9-7|552 

《一生解脱之路》序

2014-9-7|263 

焚身护塔--铭记大德良卿方丈

2014-9-7|317 

蔡老师讲故事

2014-9-7|494 

研究生读佛经笔记

2014-9-7|401 

当前禅文学研究的得与失

2014-9-7|187 

定慧相资歌

2014-9-7|384 

茗山长老日记(1987.1-1987.)

2014-9-7|728 

从佛家美学看周梦蝶诗作的体悟

2014-9-7|1477 

阿含解脱道次第 序文

2014-9-7|313 

悲愿无尽溢诗篇

2014-9-7|300 

西晋佛经并列词之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

2014-9-7|616 

我见世间人——寒山诗别解

2014-9-7|2980 

会泉法师塔铭

2014-9-7|200 

太虚大师石塔铭

2014-9-7|236 

转逢和尚塔铭

2014-9-7|398 

《生死之歌》静坐导引

2014-9-7|699 

无忧树、阎浮树及菩提树的故事

2014-9-7|290 

慈宗弥勒法门的殊胜 自序

2014-9-7|488 

弥勒在我国的传说

2014-9-7|316 

佛陀的语言政策

2014-9-7|953 

释迦氏谱序

2014-9-7|361 

论序列

2014-9-7|260 

侍师巡礼印度日记

2014-9-7|287 

《唐同德寺无名和尚塔铭并序》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2014-9-7|308 

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

2014-9-7|957 

《楞严经》思想之特色 --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

2014-9-7|491 

论宋代禅宗语录的语言特色: 从《祖堂集》与《五灯会元》语言的风格差异入手

2014-9-7|873 

佛教与文学的邂逅──佛教文学之研究

2014-9-7|200 

《丛书佛教文献类编》序

2014-9-7|278 

达观大师塔铭

2014-9-7|606 

南懷瑾序普庵禪師傳記

2014-9-7|222 

致敬与感恩──编者序

2014-9-7|486 

现代语言逻辑与学华严

2014-9-7|346 

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

2014-9-7|308 

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以台湾地区为主

2014-9-7|249 

爱说故事的洋和尚

2014-9-7|317 

弥勒菩萨与韦驮菩萨

2014-9-7|1108 

试论中国小说跟佛教的“龙王”传说在华人社会中的相互影响

2014-9-7|797 

观音之匾联探索

2014-9-7|665 

唐代深受佛教影响的诗人

2014-9-7|318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1)

2014-9-7|1104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2)

2014-9-7|451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3)

2014-9-7|404 


共139页,当前为133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声明栏目文章选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