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九十七面,第四行看起: 「上为赞佛,下为发愿。法藏比丘於叹佛功德后,随即发起广大誓愿,愿自作佛,愿摄佛土,普利众生,速成正觉。盖发广大愿实为至要。」这一段讲得很清楚,「上」是前面的经文跟注解,是说赞佛。在见佛、闻法,礼节、礼赞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持的老师都非常谦虚。学生向他请教,古人所谓因材施教,老师教他什么?要看他的善根福德,善根福德深厚的,老师真教,善根福德很薄的,老师会对他很客气,那也是教他。为什么不肯教他?不是老师不教,是他不能接受。老师怎么知道他能接受?看他的礼赞是不是出自於真心,如果出自於真心,这个人一定是善根福德深厚,那就得真教,不教对不起人。态度傲慢、礼节不周,一看就晓得善根很薄,你教他再多,他不能接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恭敬要学。中国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最懂得教育的,学恭敬从哪里学起?从什么时候学起?从婴儿时候就学起,也就是说人生下来,从生下来那一天就要教。谁教?父母教,特别是母亲。人在三岁没有办法离开母亲的怀抱,母亲言谈举止,这个小孩他看到、听到、接触到了,他已经在学习了。所以善根,实在讲善根再深厚,如果没有接受到扎根教育,深厚的善根你也显示不出来。学坏了,古人讲的话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善根很厚的人还是能转过来,挺费劲。确实许许多多年的学习,慢慢善根才能恢复,才能把那些傲慢的习气断干净,有,不是没有,是相当困难,如果从小学习的那就比较容易。 一个人懂得礼貌、懂得谦虚、懂得以真诚待人,他的人生是美满的。为什么?我们一般讲,他讨人喜欢,他会受人尊重,谁都愿意帮助他,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传统文化的好处。你看看《弟子规》教你怎样奉事父母,尽孝道,学会之后,不是父母,这个人年龄跟父母差不多大,用侍奉父母的态度去对待尊长,哪个尊长不欢喜?哪个尊长不帮助他?不可能的,中国谚语所谓礼多人不怪,道理在此地。你看看《弟子规》里面多少文字讲礼节,我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至少三分之一属於礼,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心态、礼节,非常重要。你要不学习,在社会上吃亏,别人对你尊敬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得不到人的帮助。所以,赞佛也是教学,你看法藏比丘跟世间自在王他们见面,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才叫真的学佛。 赞叹之后,要想跟佛请教,请教这个事情是大事,不是小事,那得要发愿,你不发愿你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你看他后面「愿自作佛,愿摄佛土,普利众生,速成正觉」,这大事,希望自己早一天成佛,为什么?为度众生,成佛不为自己,是为普利众生而成佛的。帮助一切众生一定要有环境,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那也非常困难,所以有「愿摄佛土」,这是要求一个好的环境。好环境不是自己修行,自己修行用不着,顺逆境界都是好环境,但是要教学那就一定要有学校,这个学校就是好环境,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个学校。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也看了许多这些经典,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国王,没有看到,没有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皇帝。不像介绍欲界天、色界天,都有天王,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什么都没有说到,只是说到佛在那里教学,菩萨在那里接受教育。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是个学校,那里头的人很单纯,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换句话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接受训练,去受训,毕业了就成佛,成佛之后你到你有缘的地方去教化众生。这是经教里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众生」,哪个世界跟你有缘你就到哪里去,去教学,不是干别的事情。 於是我们就彻底明白了,佛法是什么?师道,老师,师道,干什么的?教学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他做国王,做国王也不错,能够教化一国人。但是诸位要晓得,释迦牟尼佛那个年代跟中国周朝,周朝的末期,他跟孔子差不多同时代,比孔子早一些。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释迦牟尼佛出生周昭王二十四年,记载得很清楚,入灭,就是他过世是在周穆王。要是从这个年代来算起,这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外国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这个我们不必去考证,用不着,佛法里不重视这桩事情,重视禅定、重视开悟。你看本经里面教导我们,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习的目标「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都是定,定生慧。如果我们是计较这些年分、去考察这个,你把定的意思全失掉了,这个不相干,真正入定了,你才了解事实真相。为什么?定中的境界把时间、空间全部都突破了,时间、空间不是真的。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来的,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时间、空间都没有了,科学家所说的空间维次全部都突破了。所以佛是决定不主张我们用心意识,意就是分别,末那就是执着,阿赖耶起心动念,不能用这个,用这个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用这个东西你学习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禅定、不是智慧。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很多是非就很多,你知道事情少你烦恼就少,你何必要知道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必要知道的就最好都不要知道。为什么?你操心,你那心是冤枉操的。所以一天到晚心浮气躁,那怎么行!佛法里面讲功夫,什么叫功夫?清净心是功夫,烦恼少是功夫。从烦恼少你才能慢慢得清净心,由清净心再提升就是平等心,不再分别,然后才能够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功德圆满了。所以,一切功夫全在放下,为什么不肯放下?什么原因?佛讲清楚了,烦恼、习气,你因为有烦恼、因为有习气,所以你放不下。发大愿,烦恼习气要能控制得住,这个大愿就起作用;控制不住的话,这个愿落空了,愿不能兑现。所以这两句话,真修行的人一定要记住,能够不管的事情就别再去理它,尤其是一个真正发心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得彻底放下,什么都不要计较,学随缘,随缘就是什么都好,那对自己是真好! 所以,他这里接着就发愿,也是向老师提出报告,愿自作佛。你要想普利众生,你不成佛你度不了众生,要利益众生,先自己要成就,自己不成就,你怎么能够利益众生?老师要教学生,自己没有把自己教好,他就不能教学生。现在的学校,大家都很清楚,传授的是知识,这个无所谓,学生来学习的是学技术、是学知识的。不是像从前,民国初年,一直到我们抗战期间在学校里念书,伦理道德的教育非常重视。老师要没有做到,我们做学生的人怎么会服他?老师真做到了,我们学生不能不听话。在那个时候,我们那一代的那些老师,确实传统文化没有丢掉,他们真做到了,对我们影响就很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古人所说的「师徒如父子」一点都没错,我们对老师的感恩,说实在话超过对父母。为什么?他对我们太关心、太爱护,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丢掉至少四代以上,现在年轻人不懂,你问他父母也不懂,你再问他祖父母也不懂,问他曾祖父母也许有一点印象,曾祖父母差不多我这样的年龄,有一点印象。高祖父母,今天的社会如果是九十多岁、一百岁的他清楚。为什么?他大概在二十岁之前他看到,我们这个年龄是十岁之前看到,十岁以后慢慢变得就没有了。 问题是从前人学了他真能做到,现在教学难!我们在汤池办这个实验,想到过去陶行知先生办过、梁漱溟先生办过,但是都失败了,他们是用一个小村庄来做实验,没办成功。我们想办,因为看到前人,这两个都是在学术界了不起的人物,我们在思考他怎么失败的,给我们做个借镜。我们头一个想到的,他办一定有对象,以年轻人为对象,年长的人他没做到,年轻的人,你叫年轻人做他不服气;你在学校叫学生做,老师没有做到,学生不服。我们就想到这个问题。於是我们招的这批老师,要求什么?要求老师每个人自己要做到,教《弟子规》,自己没有做到,你怎么能教?而且想到咱们不能有特殊对象,为什么?丢太久了,你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风气。所以,我们就提倡全民教育,这个小镇居民四万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我们来搞这个,搞成功了,要不是这样搞搞不成功。 老师先把《弟子规》学好,我要求的是百分之百做到,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应该百分之八十是没有问题,做得很不错。做到之后,开始第一课怎么上法?第一课让老师下乡入户,表演,不是口说,表演。到农民家里,看到农民的老人就像是自己父母一样,自己是他的儿女,放工、回家了,怎样孝顺父母,把它做出来。老人看到这些老师这样给他服务,给他家里服务,受了感动,这批老师比我儿孙孝顺;他们家的年轻人看到了,觉得这些老师所做的让他们感觉到羞愧,对父母责任没尽到,这就受感动了。然后隔一个星期,我们再通知这些乡亲父老们,我们在中心开课,大家一起来学,就有人来了。下乡入户就是招生广告,好不好?大家都认为好,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很短的时间就做成功了。这从哪里学的?从佛经上学的,佛要度众生,先得自己干。你要劝人持戒,你要是破戒你怎么能教人去持戒;你教别人修定,你自己心浮气躁,人家怎么会跟你学?事事物物都要自己做出来给别人看,做榜样!这在今天,今天整个世界社会动乱,要怎么救?要靠你们年轻人真正发菩提心,像法藏比丘一样,真发心,牺牲奉献,舍己为人,无量无边的功德等着你们,你们只要发心的话就能成就。 所以,「愿自作佛,愿摄佛土」,这句话重要。释迦牟尼佛没做这个表演,一生没有建道场,一生过着流浪的生活,居无定处,今天在这里,明天不晓得在哪里,游牧的生活。你看他们晚上树下一宿,白天日中一食,出去托钵,托一餐饭,一天就吃一餐,晚上随便在树下打坐,就一晚过去了。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棵树下只能住一晚,明天一定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防非止过,怕你有贪心,这个大树树荫很好,这里不错,明天再到这里住,你就起了贪心。佛想得很周到。四十九年如一日,不简单!释迦牟尼佛走的时候在树林里头,不在房子里头。这做给我们看的,给后学的人做好榜样,得舍得干干净净。佛教传到中国,中国不能过释迦牟尼佛的生活,为什么?纬度不相同,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当年活动的那个地区是热带,所以三衣一钵够了;中国这是温带,有四季,有春夏秋冬,冬天你受不了,夏天可以过去,冬天怎么办?所以到中国来之后,这是佛教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他一点执着都没有,真叫随缘,到中国来,一切随顺中国的风俗习惯,他什么障碍都没有,到中国来穿中国人的衣服。诸位看到我们上殿的时候穿海青,我这个是海青,长袍大袖子,这什么时候衣服?汉朝的。佛法刚刚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人是穿这种衣服,这个衣服是礼服。在家人衣服上绣的有花纹,袖子上、领子上都绣的花纹,这个花纹代表身分,士农工商不一样,便於行礼,这个花纹里也有阶级,所以叫章服。出家人,出家人是素服,就是完全没有花纹。我们现在平常穿的长褂,这个袖子短了,实际上我们现在袖子差不多这么短,应该是什么?应该有这么宽的袖子,在古时候,明朝时候,大概是海青一半的样子。中国出家人穿的服装是明朝服装。 清朝前面是明朝,满清入关之后统治了中国,洪承畴投降的时候跟满清政府签的条约里有五不降,清政府同意了。这五个里面就有一个,出家人不投降,所以出家人穿明朝服装,不穿清朝服装。里面说男降女不降,男子投降,女子不投降。你看清朝结婚的时候,男子穿的长袍马褂,是满清的服装,新娘凤冠霞帔是明朝服装,这就是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生的时候投降,死了入殓的时候,入殓穿的寿衣是明朝的。当时签的有这个约,所以出家人不投降。这说明佛教非常随缘,到中国来完全接受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生活的方式。中国人不赞成出去托钵,托钵是要饭的,尤其是这些出家人,从印度请过来的,都是国王的老师,都封为国师了,哪有学生做国王,让老师出去托钵?那还得了,这大不孝!所以,就一定要接受在寺院、宫廷里面供养,他全接受了。这是说佛法真的像从前章嘉大师跟我说的,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懂。好像我那个时候刚刚出家,那个时代佛门里就有一些人提倡把我们这个服装废弃,穿现在人的服装,有人提出来,说得也很有道理。但是有一部分人反对,说依旧保留好,为什么?穿上出家人的衣服,有些地方你就不方便进去,这有好处。如果换了服装之后,那些戏院、酒馆你常常可以去,没人看得出。为防范这些,所以还是继续用明朝服装做为出家人的一个制服。这些想法都是好的、都是正确的,维持佛法里面一个传统,维持佛法里面的道风,有这个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