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2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二十五面第六行,从《净影疏》看起:「《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我们底下一句也念下去,「又《会疏》云: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前面法藏菩萨将极乐世界建成之后,去看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老师当然知道,不说也晓得,妙觉位的佛果没有一样不知道,所以就劝他赶快把这个事情向大众宣布,令大众欢喜,也令无量众生得到殊胜的利益。这个利益确实是真实的,大乘教里面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无论是看到、是听到,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有缘了。大乘教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你听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的像,这都有缘。所以世间自在王佛这个劝导用意非常之深,也是帮助阿弥陀佛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的苦难众生。这个缘结得无比的深广,所以大众听到,特别是菩萨众,也都学法藏比丘大愿大行。 今天这段文是念老引用《净影疏》里面一句话,「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因为菩萨都发了四弘誓愿,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愿发了,怎么个度法?必须要跟阿弥陀佛携手合作,才能普度众生。不但菩萨发愿,诸佛如来也不例外,从什么地方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普度众生,没有不讲《无量寿经》的,没有不讲《阿弥陀经》的,讲这部经就是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诸佛都参与了这个大会,这是世出世间法稀有无比殊胜的法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会疏》说得清楚,你看菩萨听到了,听到法藏比丘这个报告,自发勇猛心。这菩萨听到了,他要发勇猛心。你看看法藏比丘做到了,他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所以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我能不发吗?就这个意思。他发了,我能不发吗?故能缘之满足大愿,就是「满足无量大愿」,经文上这句话是指能满足一切志愿。 下面,「又《往生论注》云: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这句话非常重要。《往生论注》是昙鸾大师作的。后面这句,「和盘托出诸佛心髓」,就是一丝毫不留,全部端出来了,这里面的意思深广无有边际!十方世界的众生,包括我们在内,我们如果真正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大乘里面所说的参透了,你能够不发愿往生吗?发愿往生就是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就是此地这些祖师大德们所说的话,只要生净土,就一切愿全圆满了。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代表,四十八愿,往生到极乐世界,这四十八愿就圆满,阿弥陀佛的愿圆满,我们生到净土的时候,我们这个愿也圆满。所以我说的是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他四十八愿圆满,我们四十八愿也圆满,所以叫满足无量大愿。四十八愿统摄一切菩萨的弘愿。「法藏菩萨五劫精勤求索之大愿,祗为众生能真实发起往生净土之一愿」。所以我们一心发愿求生净土,这一愿心就是诸佛菩萨圆满的心愿,四弘誓愿里面第一句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发这一愿,它就圆满了,何等的不可思议。《华严经》上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诸佛如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他们就应。感应的目的众生不知道,佛菩萨清清楚楚,只有一个目的,劝导一切众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一个总的方向、总的目标,只要往生净土,你就得大圆满,这个意思在这里说出。 下面念老说:「故我辈末世凡夫」,这讲到现前我们同学这些大众们。「但能满足此一愿」,这句关键就是满足这两个字。什么叫满足?真往生是满足,没往生那就没分。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满足无量大愿。阿弥陀佛的无量大愿,诸佛如来的无量大愿,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法身大士的无量大愿,你一往生全圆满。往生这个事情难不难?我们现在知道,一点都不难。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那么少?早年我跟李老师学经教的时候,老师常讲。台湾台中莲社是他老人家创办的,莲友几十万人,老师很感慨的说,我们的莲友们,台中莲社的,一万个人当中,真正往生的三、五个人而已。这什么原因?对这个世间情执不能放下,烦恼习气不能放下,还有所贪恋,所以不能都生净土。像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那人真放下了,放下就成了。「即与弥陀大愿相应,便入一乘愿海,便与弥陀大愿同体,故云即是满足无量大愿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问为什么放不下?说实在的,是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了解得不够,认识不够。如果真的搞明白、搞清楚,哪有不放下的道理! 我学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章嘉大师,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告诉我的,「看破放下」,这是契入佛境界的秘诀。头一天就告诉我。当时年轻,没有接触过佛法,听了这句话似懂非懂。二、三十年之后,这句话才真的懂得,真搞清楚,他没有欺骗我。凡夫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就这两个法子相辅相成,你能达到究竟圆满。这个法门也不例外,也是看破放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看就简单的八个字,发菩提心是看破,菩提是智慧,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不再执着;一心念佛就是放下,放下万缘,一心专念。念多久才能往生?《弥陀经》上告诉我们,最少的一日,若一日,这成就了;最多的,若七日。这个七给诸位说,不是数目字,我们现在都把它当作七天,打个佛七,七天,实际上它不是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是数目字,第七不是数目字,第七是活的,圆满。这七是说什么意思?说四方、上下、当中,这是个圆满的意思。那就是时间长短在你自己决定,不在别人,什么时候真放下,什么时候就成功。念佛对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情执,那你就去不了。你把这个东西放下那一天,那就叫第七天,第七天是这个意思,彻底放下就叫七。 「何等方便,何等直捷,从果起修,直趋究竟。不可思议,净土法门」,这几句话重要。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找不到这样方便法门,决定找不到,只有这一门。直捷,你看从一品烦恼都不能断的凡夫,能够在一生当中成就,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虽难信,它容易修行、容易成就,什么原因?这里两句说出来,从果起修。阿弥陀佛是果位,它不是因,以弥陀之果觉做为我们的因心,因果不二,弥陀是自性弥陀,净土是唯心净土。弥陀净土从哪来的?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大乘教里头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可以做证明,不离自性,诸佛如来也不离自性,饿鬼、地狱也不离自性,全是心现识变。这个法门是从果起修,直趋究竟,究竟是《华严经》上讲的妙觉位,确确实实是究竟圆满,这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不容易遇到,稀有难逢!「第五至心精进」我们就学到此地。我们接着看,这是《无量寿经》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发大誓愿第六。】 这就是世间自在王劝法藏比丘向大众宣布,这是报告的全文,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在没有学习这一品全文之前,黄念老注解前面有介绍,将这一品全文大意做一个介绍,这非常好,很难得。这也是属於注解,我们看:「本品乃法藏菩萨遵佛明训,於大众中宣说所发殊胜大愿」。他发的什么愿,这就给我们宣说出来了,宣说出来,这是着名的四十八愿。「此大誓愿,妙德难思」,这句话是总品,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大誓愿不知道帮助多少六道众生的凡夫一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被一切诸佛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道理就在此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都不能跟这部经相比,《华严》、《法华》也比不上,佛门第一经。不但说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佛门第一经,它是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第一经,你遇到其他法门,你这一生不一定能得度,你遇到这个法门,决定得度,决定成佛。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你能不能够依教奉行,果然能依教奉行,你就成就了,决定不是假的。 「如《甄解》曰」,这是日本,日本人对於《无量寿经》的学习,实在讲超过中国,他们的注解有二十多种。《无量寿经》在中国古大德里注解只有两种,这个原因前面讲得很清楚,这个本子流传到中国很多,翻译有十二种翻译,现在十二种的译本有七种失传,《大藏经》里面保存的现在有五种。这五种本子,五种都读确实有困难,因为在过去印刷术不发达,没这么方便,五种本子不容易找到,受这么大的限制,所以这才有会集的必要。这个会集本出来之后,我们相信《无量寿经》在中国会普遍的被大众认知,认真学习。《甄解》说:「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正觉之体,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愿一乘。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我们就看到此地。四十八愿的功德成就归一正觉,这一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省略了,就用正觉两个字。无上正等正觉是妙觉位,只有妙觉才称无上正等正觉。你看看《华严经》上,从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都称为正等正觉,没有无上;阿罗汉、辟支佛称正觉,这是小乘,没有出离十法界。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阿罗汉跟辟支佛是在下面两层,上面还有菩萨、还有佛,那他们是算哪个阶级?阿罗汉是小乘,辟支佛是中乘,菩萨跟佛是大乘,十法界里头的。初住以上不是大乘,叫一乘,一正觉,这要知道。 一正觉,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无上正等正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不过这里面还有一点差别,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碍不碍事?不碍事,一点都不碍事。要知道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初住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所以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平等的境界,没有丝毫差别,完全平等!我们到下面这个愿文里面全都看到,极乐世界没有一样不平等,连相貌都平等,相随心转。我们这个世界上,相貌为什么不一样?心想不一样。如果这两个人心想非常接近,他的相貌就很接近,相由心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相貌就是一个相貌,跟阿弥陀佛一样,为什么?大家心里所想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每个人相貌完全相同。那一品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他证到妙觉位,妙觉位不住在实报土,妙觉位回到常寂光去了。所以实报庄严土那个地方,在那里修行的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住的是真的净土,一真法界,所以归一正觉。同居土、方便土也归一正觉,这不可思议,这到后头愿文我们都会看到,真正不可思议。正觉之体就是佛的名号,六字洪名,这个六字,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皈依阿弥陀佛。皈是回头,从迷惑颠倒真正觉悟回过头来依靠阿弥陀佛。这靠定了!你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自己不知不觉也变成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就是是名弘誓本乘海。海是比喻这个誓愿深广没有边际,本乘就是一乘。阿弥陀佛的愿不是希望你到极乐世界去作阿罗汉、去作菩萨,不是的,你到西方极乐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也叫做悲愿一乘,悲是大悲,怜悯一切众生,这是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 下面说: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是以《行卷》以卅六句叹誓愿不可思议。以彰」,这个彰是彰显的意思,我们所谓宣扬,让大众都知道,「正觉功德广大」。这段文节录在下面,「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这个话是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说的,当然也是对真正想发心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对他们说的。这申是什么意思?我们用现在的话说,郑重申明,这申就是申明,郑重申明,详细说明,就这个意思。对一切往生人等,对他们郑重详细的来说明。「弘誓一乘海者」,这是说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要晓得,十方世界每个世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去?无法计算,太多太多了!到那里去干什么?到那里去全都成佛了。这是何等庄严之事,人间天上的盛事没法子跟极乐世界相比,一般人不知道。 底下这句说得好,「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思议至德」。我们讲功德,至德是什么?究竟圆满的功德。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得大圆满!下下品往生都是,你说这个事情多难!菩萨修到这个境界,那要修到哪一劫?无量劫的修行。可是在这个法门里头,很短的时间你就成就了,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我们亲眼看见过。我看到一个三天往生的,真的不是假的,在美国看到的。华侨周广大先生,开面包厂的,得了癌症,医院里面宣布他已经没有法子治疗,让他家人带回家去好好照顾他,寿命只有一、二个星期,癌细胞已经扩散,非常痛苦。他一生没有宗教信仰,家人在这个时候,所谓病急乱投医,到处求佛拜神,看看有没有奇迹出现。那个时候我们在那个地区有一个佛教会,华府佛教会,他找到我们。我们同修也不错,去了几个人帮他助念,就劝告他,跟他讲解这个世间太苦,你现在病到这个样子,好是不太容易,就劝他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人有善根,听了之后他不反对,他就接受了,告诉他的家人,不要想着给他治好,统统念佛帮助他往生。所以家人也就听话,一家人给他念佛,念不到半天,他就感觉到疼痛没有了,感到很奇怪,他那个病很痛,痛苦,痛苦没有了,也不需要打吗啡这些东西,都不需要。他自己也跟着大家念,三天佛来接引他,《弥陀经》上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就是三天,没有宗教信仰,真的走了。走了之后,全身柔软,瑞相稀有,给我们念佛人做证明。他对极乐世界这些状况他并不了解,他在那个时候是没办法,除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是宿世的缘分在这个时候成熟,一接触就相信、就接受,就真的发愿跟着大家一起念佛,符合《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到极乐世界,他才真正晓得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思议至德,他到极乐世界他就知道了,殊胜稀有! 下面说,「何以故?誓愿不可思议故」,我们学了这一品经文你就完全了解,真不可思议。「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阿弥陀佛的慈悲是真的,不是假的,慈悲遍法界,用虚空来做比喻。诸妙功德广无边故,功德上加个诸妙,诸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妙是什么?妙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些功德就现前,不但现前,得它的受用。功德从哪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就是《华严经》上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德就是这里讲的功德,相是相好。无量无边的相好全是自性本有的,不要向外求,向外求求不到,所求的都是相似的;换句话,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实功德是自性里本有的。 如果我们真的肯定这句话,对佛说的这句话一点都不怀疑,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把什么样的功德都放下。为什么?这句阿弥陀佛是我们功德宝藏里头的一把钥匙,我能够把自性本具的智慧功德统统开发出来,不靠别的。这法门难信,真难信。所以多少人念佛还要修积一切功德,其实修积那些功德,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才知道那是白费了工夫,原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所享受到的功德,不是你所修的,你修的那个完全用不上,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自性本具的那才叫妙!我们怎么修也修不出来,什么都是现成的,不要到外头去找,我们心就是定的。心定,心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个心多自在、多圆满,这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 「大车」是比喻,「乃至犹如大风」,这也是比喻。大车是什么?可以普度众生,大车装的人多。风是比喻自在,风没有障碍,在空中流动没有障碍。「普行世间无所碍故」,大风是比喻没有障碍。「能出三有系缚城」,三有就是三界,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有什么?有因有缘,有因有缘下面就有果报,所以三有就是六道,说能出三有系缚城就是能出六道轮回。「乃至开显方便藏」,这还得了!藏,从事上来讲,我们今天讲的《大藏经》,也就是一切诸佛所说的经藏。为什么叫方便?诸佛应化在世间,应机施教,没有定法,他所现的相也没有一定的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叫方便;应该给你说什么法门,他就给你说什么法门,没有定法可说,为什么?根性不相同。这些诸佛、法身菩萨他们很厉害,他跟你一接触,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他全知道,所以他能观机。过去生中你学习什么,他所教给你的,肯定跟你过去所学的相应,为什么?你很欢喜接受,很喜欢学习。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叫方便藏,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方便没有离开真实,从真实里面所开出来的方便,以善巧的方法诱导你入一乘。 像前面昨天我们学习的,《法华经》上的一段「会三归一」,世尊教学的善巧,你看先教小乘,你容易学,先给你讲大乘,你听不懂,你没兴趣,十二年的栽培,阿含十二年。给你讲方等,方等是大乘的初级,八年的教学。方等加上阿含二十年,在释迦牟尼佛会下学了二十年,不错了,佛给你讲大乘能接受。大乘是什么?般若,二十二年,世尊一生教学四十九年,你想想看般若二十二年,那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里头最主要的课程是般若。般若给你讲真话,真话讲些什么?「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二十二年就说明这桩事情。你真搞通,不就放下了!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有什么好执着的。你这一放下就一乘,会三归一,《法华经》教你证,亲证无上正等正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