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零三面,倒数第二行看起。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这两首是愿求净土,前面一首是感得净刹,这里面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第二首是尽度众生,也就是说,法藏比丘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受用,而是为广度众生。特别着重在六道,所以『轮回诸趣众生类』,这指六道轮回。你看经文上『速生我刹』,佛是恨不得我们赶快去,也就是说,他天天在那里盼望着、等待着。末后这两句,『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这个范围就大,六道之外还有十法界,说明菩萨的愿力永远没有止境。 我们现在看黄老居士的注解,「右之八句」,右面前面这两首偈一共是八句经文,「是求成佛摄净佛土愿」,就是求净土的愿。「此八句实以上诸愿之总归」,前面所说的这一切愿,最后的目的就在此地,亦是下面第六品里四十八愿的核心。「《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於众生。为成就度生事业之究竟方便,故发大愿摄净国土。」我们看这一段,前面这几句交代得很清楚,举《普贤行愿品》来作证。「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这个大悲水是比喻,就是大慈悲心,念念念众生。益是利益,饶是最大的利益,所谓丰饶,最丰富、最大的、最究竟、最彻底的利益给予众生。我们这部经里面讲的三个真实,真实之际那就是自性,一切法里面唯有自性真实,其他的都不真实。所以菩萨行是以真实之际为根本,就是根本依,这依靠的。以大慈悲心为业用,业就是事业,推动菩萨帮助苦难众生的事业,这是依大悲心。有这两种,有根有本,真实之际那是根,真实的慈悲这是本,必须以这个来推动,就能成就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菩提属於众生」,菩提是正觉,正觉是属於众生,这是《行愿品》的经文。下面是黄念老做一个总结,「为成就度生事业之究竟方便」,跟《行愿品》讲的意思一样,无二无别,所以「发大愿摄净国土」。我们看法藏菩萨在世间自在王佛前发这个大愿、大心,这个愿心不是假的,为什么?他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建立极乐世界为什么?为帮助众生成佛,希望众生在这个地方成佛。下面再细说。 我们读了这一段的开示,想到我们修净宗的学人,祖师大德常常提示我们,要以阿弥陀佛的心做为我们自己的心,阿弥陀佛的愿做为自己的愿,换句话说,心同佛、愿同佛、行同佛、德同佛,哪有不生净土的道理!这些话不是说了就算,说了要兑现,阿弥陀佛兑现了,真的把极乐世界建成。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应该有什么样的行动?真正要学习阿弥陀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用什么方法帮助?弘护净宗法门,弘扬这个法门,护持这个法门,劝导叫有缘众生,众生怎么样?加个有缘。什么叫有缘?他能相信,他能理解,肯发愿求生,有缘众生!没有缘的众生,给他种善根;有缘的众生,要帮助他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个重要。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我们要发心建立净宗道场,没有道场不能度化众生、不能接引。 在今天道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普度一切众生,这个道场是什么?这个道场就是网际网路、卫星电视,这是道场。只有用这种道场,才能把净宗发扬光大,普度众生,咱们没有这个道场不行。另外还要建小道场,为什么?培养老师,这是缘熟的众生,这个缘熟是什么?真干!一个弘法人才培养出来至少要十年,护法跟弘法没有两样,这样的道场在全世界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现在的道场,宗教的佛教很多;新兴的道场,观光旅游的佛教很多;教育的佛教没有,缺这个。我们常说现在社会,在全世界有六种不同的佛教形式,缺少教育的佛教道场,这个很重要。也不要建立大规模,为什么?没老师。你说我们办个佛学院好不好?我不赞成办佛学院,为什么?没有老师。办佛教大学、办佛教学院,头一桩事情就是师资,没有,那现在我们就要培养师资。 师资,小型的场所就够了,真是像印祖所说的,能有一个小道场,常住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十个是在里面修学的学员,另外十个是义工,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这样二十个人小道场,采取封闭式的,也就是像闭关、住山这种情形,住定了,十年不下山,好好在这个地方用功十年。一个人专攻一部经,十年之后就十个老师出来了;十个老师,一个老师再带十个老师,二十年之后就有一百多个老师出来了,可以办佛学院了;再十年之后,我们至少有三、四百个老师出来,可以办佛教大学。这是一条走得通的路,这个路通向极乐世界。难!难在第一步。所以我是想了很多年,没福报,只想找一个小地方,真正能够有十个志同道合在一起学习,一个人专攻一部经。每天做报告,十个人就是一天听经十小时,我听大家报告,自己也做一个小时的报告,提升自己的,也能融会贯通其他的九部经。可是一个人一定是专攻一门。专,他心是定的,譬如我主修《无量寿经》,那个同学主修《金刚经》,我学我的,他学他的,我讲给他们听,他讲给我听,上课是这样上法的。一遍学完学第二遍,二遍学完学第三遍,这一部经学习十年,这就成就了。十年之后,学《无量寿经》的就是无量寿佛,学《金刚经》的就变成金刚萨埵,学《地藏经》的就地藏菩萨。决定要一门深入,不能搞得太多,「教之道,贵以专」,学亦如是,要有耐心。十年心不动,这人就得定,定能生慧,就智慧开了,不能大彻大悟,我想大悟是可以做得到的。从前老师教我,纵不能通一切法,那是大彻大悟,至少也能通一宗,像净土宗,你能够通一宗,那就是大悟,这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看了阿弥陀佛给我们表法,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法。护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些人在这里求学,要是没有人护持,他心不定。古大德常说,「身安则道隆」,护持的人叫你身心安稳。我们的生活绝不求奢侈,粗茶淡饭能过得去,不会缺乏,十年定在这一个地方,那就有成就。如果没有护法,样样事情要自己去张罗,他心是散乱的,这就不能成就。所以必须有护持,有内护有外护,外护容易,内护不容易,内护就是我们今天讲做义工,外护以财力来支持他,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来帮助道场,让道场不受外面的干扰,学习的人都能够安心,身心安稳,这道业就能成就,功德不可思议! 下面这一句一句给我们解释,「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上句中,「三摩地」,就是三昧,就是正定,「愿安住於正定之中」,这一句非常重要。怎样才安住正定之中?上上根人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这我们凡夫做不到,法身菩萨他能做到,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境界,生到极乐世界都是不起心、不动念了,所以极乐世界殊胜。在我们这个地方,至少要能做到不分别、不执着,我们的心才能定得下来。我们有分别、有执着,你怎么会定下来?心不能定下来,就是不专心,也就是「诚敬」两个字没有了,那什么都学不到。纵然你很认真努力去念十年书,你十年得到什么?得到知识,这个经教的知识,你能不能通一宗?不能,你智慧没有开。智慧是从自性里头来的,一定从三昧里头,就是从正定当中出来。正定的功夫有浅有深,我们能做到不执着,妄想分别放不下,只能做到不执着,那也是正定,正定功夫浅的,不能说他不是正定,这种功夫就能通一个宗派;到能不分别的话,那就不只通一个宗派,与自己相应的宗派全都会通达;到不起心不动念,那就全通了,为什么?见性了,明心见性,完全通达了。所以佛法修行的功夫,没有别的,就是放下,你要不放下,你就吃亏了,佛菩萨来教你都没用。 放下烦恼,放下习气。凡是与自性相违背的全是烦恼,与自性相应里头有分别执着的也是烦恼。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譬如十善业道,你都能做到,十恶断了,不但言行里面没有恶念,这十恶念,起心动念里头都没有,这十善修得很好!十恶断了就是十善,可是执着没放下,你看我十善修得不错,你不如我!这就是执着没放下、分别没放下,能不能开智慧?不能,你没有得正定,因为你有分别,因为你有执着。那这是什么?这是修的世间十善,果报在三善道,不能出六道!如果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法子。如果你具足这十善,还有分别执着,求生净土行不行?行,生到哪里?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不错了。为什么?凡圣同居土即使下下品往生,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你,你也变成阿惟越致菩萨,这个要知道。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基本的条件、最低的条件,你在这个世间来生有生人天的条件,你不会堕三恶道,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得有这个条件。断十恶修十善还有分别执着,就这个意思。如果断十恶修十善没有分别执着,那个功夫就高了,为什么?你有可能在这一生超越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凡圣同居土,升了一级,你是方便有余土。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个世间,诸佛菩萨对我们唯一的一个期望,就是教我们放下。要断一切恶,要修一切善,但是不能有分别执着,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特别是阿弥陀佛。你真这样修,你就真往生,你自己有把握!什么时候去,预知时至,功夫好一些的人,可以自在!想去就去,这里需要留你,还有众生希望你帮助,你也可以多住几年不碍事,叫生死自在,他有这个功夫。住世干什么?不是弘法就是护法,没有别的事情。 你看这地方后头这两句,住在这世间「常放光明,遍照一切」,这是什么?清净心起作用,善心起作用,十善放光。不杀生这一条,它放光就遍照一切,你不但是不伤害众生,你会爱护众生,不但有情众生你爱护,无情的花草树木你也爱护,山河大地你也爱护,尊重自然生态,决定不破坏自然生态,你的心遍照一切。不偷盗的光遍照一切,不但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念念还帮助一切众生,布施、供养!不但不占人便宜,你反过来会修布施供养。然后你就晓得,这十善每一个善都放光,每一条善都遍照一切,这是性德。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来说,五伦放光,五常、四维、八德哪一条不放光?学了佛之后,伦理道德这些光明也像佛经上所说的遍照一切,我们真的学到东西了。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明了,知道怎么做法,福报不够,往往缘有了,遇到了,都不能成熟,都产生障碍。在这个环境怎么办?我们只能把修学的方法告诉大家,每个人自己在家里可以认真努力,能成就。不一定要有小道场,你一生要是遇不到,那就完了。遇不到,我一个人还是能成就。第一个是你要发真心,我真正发大菩提心,真正想在一生当中成菩萨道,你要发大心。这个大心是愿心,它能够推动你,你得真干。真干不能离开经教,经教是文言文,所以首先要学习文言文,不要完全依靠别人的注解,要一定在经典原文里面体会它的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那学文言文就非常重要。文言文好学,比白话文还容易,白话文写一篇好文章不容易,很难;文言文写一篇比较容易。有文言文的功底,白话文才写得好,没有文言文的功底,白话文写不好。我想办法来找,我过去我手上大概有十一、二本民国初年小学校的学生作文,他们写的文章,现在大学文学院都看不懂。什么样的年龄?十一、二岁。现在人一听到文言文就怕、害怕,这心理上有病,不是文言文有毛病,没有。 文言文要怎么个学法?要靠背诵。我们当年学佛经,学经教的时候,那要看佛的经典,老师讲这把钥匙得拿到,文字的钥匙,要我们背五十篇古文。古文从哪里选?从《古文观止》里面选,选五十篇。老师教我们熟读,能背能讲解,你有五十篇基础,你就有能力看得懂中国的古文,这把钥匙你拿到了,也就是《四库全书》你就能看得懂;如果你能读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要背五十篇,像我们现在这种环境当中,一般人一年时间够了,一个星期一篇,这时间足够了。一个星期学一篇,一年五十个星期,学完五十篇,两年就学一百篇,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你不肯学就没法子。现在要学比从前方便多了,台湾的国语日报,每一个星期出一个小杂志叫「古今文选」,都是以前那些老教授,真的有德行有学问,他们这些人做出来的。现在这些教授都不在了,他们的作品在,现在国语日报把它装订成册,我前天看了一看,我都很久没有看这个东西了,总共有十七册,内容非常丰富。你在里头选一百篇,两年功夫,什么东西都放下,就专门搞这个,两年文言文就学好了。我这个话说出去之后,蔡礼旭老师听到了,他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来教这个课程,所以他现在在马来西亚开这门课程。好!首先我们把钥匙拿到,这什么?《大藏经》的钥匙,《四库全书》的钥匙。《古今文选》有详细的注,每一个字都有注音,你不要查字典,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详细的注解,你不用查辞典,省多少事!你先背,背了以后再看注解,你再懂它的意思。首先背会,花个三天、四天的时间去背,用一、二天的时间你求解,干上两年,你就不求人了。用不着听别人讲解,也用不着看别人注解,你把这个钥匙拿到了。真的叫金钥匙,那真的叫宝!中国五千年的典籍这个门你终於打开,你可以享受了;没有这把钥匙,《四库全书》堆在你面前也没用,你看不懂。 我说这些话,就是现在我们福报不够,连搞一个小道场,二十个人住在一起,这个缘都不会成就,我们想了几十年都想不到。现在年岁渐渐老了,晚年还有多少时间不知道,所以就没有这个想法了。我把这些方法都说出来,诸位真正有心人,你照这个去干,你会成就。两年的时间把钥匙拿到,然后再有八年的时间专攻一门,十年之后你学儒,你是圣贤;你学道,你是神仙;你学佛,你是佛菩萨,你才能够像法藏菩萨一样普度众生。没有学位没有关系,不重要,你真正有实力,你把你修学的东西讲给人听,你能教给别人,你有真材实料,你有真实的德行、有真实的学问。那些学位什么名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自己,古人讲得好,「十载寒窗,一举成名」,这话讲的是真的,不是假话。专攻一部经,要在经的原文上下功夫,注解可以做参考,原文是主,要有能力契入原文。所以这个正定就非常重要了。 「又上句,寂也,体也;下句,照也,用也。」恒放光明照一切,这个下句是照,照是用。「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时、体用不二之妙德」。也就是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这一篇论文里面所讲的四种性德第一种,第一种是「随缘妙用」,上句是随缘,下句是妙用。定慧等持,定慧是平等的受持,能做到定慧平等,智慧就现前,你心是定的。心定是什么?你不受外面环境干扰。如果定慧不平等,定多慧少,你容易昏沉;要是定少慧多,你的妄念就很多。所以这修定没有别的,诀窍就是定慧怎样保持平等,佛法的术语叫不昏沉、不掉举。掉举是心七上八下,就是妄念多。没有妄念,也没有昏沉,这是定的境界。我们看到有些修定的人,盘腿面壁,坐一会儿,你仔细去听听,他打呼了,他睡着了。那就是什么?那就是他,我们讲定多慧少,他睡着、睡觉了。还有一种现象,平常觉得还没有什么妄念,一坐下来之后想定,妄念好多好多,那叫掉举。这是特别初学静坐的时候两种毛病,一般人都有,不要害怕,很正常,你必须把这个关口克服,克服之后你心就定下来了。 实际上讲,他为什么定不下来?真正的原因没放下,这才是真正原因,果然放下了,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出现。不但世间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佛法不放下也障碍你修定,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入定的目的是想跟自性相应,自性清净,世法佛法都没有,你说带着佛法去见性,没这个道理!你见不到,那就变成所知障,你佛法学得很多,那是所知障,见不了性,成就不了正定,这是不能不知道的。心地真的要清净,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真正做到什么?「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心就定了。我还有求,心不会定。修出世间法,只有求往生这一个念头,其他的什么都不求,这是净土宗一个特别法门。如果学其他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那真的连往生的念头都没有,真的一切无求,一切都不争,这心才能定得下来;有丝毫有求有争的念头,你的心都定不下来。定生慧,正定跟自性相应了,智慧开了,正定就是自性,所以它能生智慧。 「寂照同时」,寂是定,照就是慧,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起用的时候是同时的,没有先后,这是菩萨境界。「体用不二之妙德」,定是体,慧是用;慧是体,定是用,它可以互为体用,这是《还源观》上讲的「随缘妙用」。所以四德把这个摆在第一条,没有这一条后面三条都没有,它这个四条是有层次的,不能够错乱,好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不能够躐等的,这是第一随缘妙用。然后你才有「威仪有则」,你才有能力为人演说,这个威仪有则就是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你做给别人看,我们一般讲这是身教。中国古人讲的身行言教,先要身真做到,然后才用言语教别人,这是诸佛菩萨,所以他们的教学成功。我们一般教学没有人听,为什么?没做到,自己没做到,所以别人不相信。他们人家会听是什么?他做到了,这个不能不知道。要教人,先要教自己,自己没有学好,怎么能教人?所以你看法藏菩萨,先求成佛,然后再教化众生。我们要想弘护正法,没有十年的功夫怎么行,拿什么东西来教人?无论你是发心弘法还是护法都要十年,弘护是一体,不真正做的时候都在造业,弘法是造业,护法也在造业,所以佛教衰了。 我们要真干,就要下定决心,弘护是一体,找一个小地方,能够真正定下来。国内我们没有缘分,我们属於境外人士,在国内不能从事宗教教学的活动;国外有这个缘分,如果你不去住十年,你的身分拿不到,所以麻烦在这里。如果方便法,我们在香港这个地方,那就是香港寸土寸金,需要财神菩萨来帮忙,能给我们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我们能有二十个人聚集在一起,护持没有问题,在这里定居十年,可以有十几个、二十个人会成就。所以是没有大富长者、没有真正菩萨的时候,为什么?这是大福报!有钱的人很多,富贵也很多,他没有这么大的福报,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认识的人不多。有威仪有则,真能做出样子,你表现在外面自自然然的「柔和质直」,就像弥勒菩萨一样,你笑面迎人,人家看到你都生欢喜心。里面是真诚,质直就是真诚,内里面是真诚心,外面是满面笑容,柔和。「代众生苦」,完全能够实现。头一个德重要,头一个德就是,第一个是根,随缘妙用,就是此地讲的寂照同时、定慧等持,就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