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第二、由十二缘起门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别,二、支分略摄,三、几世圆满,四、此等摄义。今初

  十二缘起支中,初无明者,如《俱舍》云:「无明如非亲实等。」此亦如说怨敌虚诳,非唯遮无亲友谛实,及异亲实,是说亲友实语相违所对治品。如是无明,亦非仅遮能对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违所对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谓正明了补特伽罗无我之义。此相违者,谓补特伽罗我执萨迦耶见。此乃法称论师所许。无著论师兄弟则许倒执实义、蒙昧实义二中后者,总谓邪解、未解二心之中,为未解心。然此相违能治上首,则同许为觉无我慧。又此愚蒙,《集论》中说略分二种,谓业果愚及真实义愚。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

  生死流转是靠十二支因缘而去轮转的,想要详细了解生死流转的过程,认知十二缘起非常重要。

  首先讲第一支,无明。无明是一切生死根本的缘故,所以为十二缘起里面的第一支。无明的意思,并非是遮止明,而是与明颠倒的执着。比如我们说好和不好,不好的意思不是说不是好,而是指坏的意思。又如讲到非亲的时候,并不是说不是亲人,而是指仇敌。非实,并不是说不是实话,而是讲假话。不是实话不一定是假话,就像瓶子和柱子并非是一种话,它并非是一种言语,所以瓶子和柱子并非是实话,也并非是假话。非实语并不是说不是实语,而是说虚诳语。无明不只是不了解实际的状况而已,而是与实际状况颠倒的执取,这是法称论师所说。无着和世亲兄弟认为,无明是对于实际状况无有了解,“未解心”叫做无明。但是两者都认为,消除无明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无我的智慧正见。《集论》里面把无明分二:业果愚及真实义愚。由否定业果,对业果的一种颠倒执着,所以去造堕落于三恶道的业;由真实义愚,对于实际状况不了解的缘故,所以造业堕落于生死轮转,“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

  我们的身语意以意为主发生作用,由意业再去引发语业和身业。如果意被这种颠到执着的无明给控制,那么由此所造的业就是轮回之业了。因为由颠倒执着所产生的业,看不清楚实际状况,所以就会产生痛苦。由无明产生行,行的意思就是说会带来痛苦或者快乐。以藏文字面来解释,行乐或者行苦,故称为行。行这种动作,它会感果。可是很多的业是在好几劫前所造,而感果却是在好几劫以后,中间的衔接最主要是来自于那里呢?来自于意识的续流。我们的意识续流不会间断,所以之前所造的业会感果。继续轮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识。意识的续流到后世的时候,一开始会形成第四支名色,名是五蕴里面的受想行识,色是五蕴里面的色蕴。有五蕴的缘故,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也会跟随着产生。五根接触到五境的时候,就会产生五种的根识;意根遇到境而产生了意识。因为根境识三种的和合,而产生了触。有了触之后就会产生受,缘可爱境而产生乐受,缘不可爱境产生苦受,缘既非可爱也非非可爱的舍境而产生舍受。有了受之后,我们自然就对快乐的感受产生不离爱,不想离开;对痛苦的感受产生乖离爱,想要排斥,想要远离。光是有触和受不会产生爱,有了无明,有触和受,才会产生爱,是一种贪心。这种爱的贪欲会增长,增长到非常强烈,足够滋润过去所造的业,我们把这种贪心叫做取。取是更为强烈的贪心,它有能力可以去滋润过去所造的业,于是就会产生第十支有。有是过去的业因由取的滋润而形成的非常强烈的一种业力。我们会随着这个强而有力的业力再次地投生,所以产生了第十一支生,最后当然就是老死。十二支缘起,就是讲我们是怎样生死流转的详细过程的。

  行即是业。此有非福业能引恶趣,及能引善趣业。后复有二,谓能引欲界善趣之福业,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动业。

  行即是业,业又分福业、非福业及不动业等,如同上述所说。

  识者,经说六识身。然此中主要,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者,则为意识。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是果位识。如是由于无我真实义愚增上力故,未如实知善趣真苦,妄执为乐,即便造集福不动业。尔时之识,是因位识。由依于此遂于欲界上界善趣结生之识,是果位识。

  虽然经书中有九识、六识、三识等不同识的说法,但大部分都说六识。如果认为有阿赖耶识,就说到了八识,以阿赖耶识为主。如果不认为有阿赖耶识存在,那就以意识为主。识又可以分二:因位识和果位识。因位识,是说造业当下的那个意识;果位识,是感果时候的意识。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者,若生无色,唯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等色,如应当知。

  如果投生在无色界,那就只有名没有色;色界以下都是有名色两者。

  六处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识入精血,为羯罗蓝;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身与意处,于羯罗蓝位而有。若是化生,结生之时,诸根顿起,无此渐次。卵生、湿生,唯除住胎,余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说。由是因缘,成就名色得身自体,成就六处成身差别,是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处者,于无色中无。

  眼耳鼻舌身这五者,在无色界是没有的,唯有意处存在。

  触者,谓由根境识三种和合,取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说「六处缘」者,亦表境识。

  透过根、境、识结合,之后产生触。由触而产生受。

  受者,谓触取三境,顺生三受,谓苦、乐、舍。

  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舍受。有了受之后,因无明未断,所以由无明去而触、受时,自然就会产生爱了。

  爱者,谓于乐受起不离爱,于诸苦恼起乖离爱。说「由受缘生爱」者,是从无明和合触缘,所生之受而能生爱。若无无明,虽有诸受,爱终不生。由是因缘,触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异熟受用,若此二圆满,即为受用圆满。其中三界有三种爱。

  如果没有无明,有触有受不会生爱。当第八支爱的力量慢慢变得强烈的时候,这种贪欲就转为能够滋润引业的贪欲,我们把它取名为取。

  取者,于四种境起四欲贪,谓欲着于色、声等欲尘,及除萨迦耶见余诸恶见,恶见系属恶戒、恶禁及萨迦耶见,是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四境”,色、声、香、味。取又分四取,欲取最主要是针对欲界众生而说,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最主要是缘上界的众生而说。由取去滋润过去所造业,使得业的力量增长广大。这种具有强大力量的业,我们把它取名为第十支有。

  有者,谓昔行于识,熏业气习,次由爱、取之所润发,引生后有有大势力,是于因上,假立果名。

  虽然在第十支有的时候还没有后世的生有,可是因为有了这个有,就等于已经决定将来一定会有生有了,所以把它取名为有。“假立果名”的意思是说,虽然他当下还不是总统,可是他是准总统,已通过人民的选举确定他将来会成为总统,故我们也把他取名为总统。同理,因为有了第十支有,已经决定后世会有生有,故在因上取名。

  生者,谓识于四生最初结生。

  有了第十支有,后世就绝对会有第十一支生有,所以又说到了生。

  老死中老者,谓诸蕴成熟转变余相。死谓弃舍同分诸蕴。

  有了生之后又会有老死。严格意义上来讲,生后的第二刹那起就老了。

  第二支分略摄者,如《集论》云:「云何支分略摄?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若尔,引生两重因果,为显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显两重耶?若如初者,则已生起果位之识,乃至于受,后生爱等不应道理。若如第二,则后重因果中缺无明、行及因位识,前因果中缺爱、取、有。答:无过。谓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于此立生、老死故。若尔,何为说两重因果耶?答:为显引果苦谛,与生果苦谛相各异故。前者于所引位唯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后者已生苦位,现法即苦。又为说明果之受生有二种因,谓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说二重因果。如《本地分》云:「问:识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杂相,何故说为二种相耶?答:为显苦相异故,及显引生二差别故。」又云:「问:诸支中几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诸种子性。」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果位。

  十二支缘起又可以归类为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这四者。“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于是有人就问,十二支缘起是讲两重因果还是讲一重因果?如果是一重因果,无明、行、识,这识应该是因位识,爱、取、有之后才是果位的识,然后才有名色、六处、触、受、爱等等。所以你应该在因位识讲完之后直接讲爱、取、有才对。所以。如果是按照一重因果的前后次序模式来轮转,这十二支缘起没有道理。如果是按照两重因果来轮转,也不成道理。因为每一次因果都必须要有无明、行、识,如果是两重因果,后面的因果就没有无明、行、识了。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前因果当中如果要圆满一次因果,要有爱、取、有,可是前一个因果里面有没有爱取有?十二支缘起的次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宗喀巴大师回答说:没有过失。其实所引支是由能生支所产生的,同样的,所生支也是由能引支的因缘而产生。所以后重因果里面虽然没有直接讲到无明、行、识,前因果里面也没有明显讲到爱、取、有,但实际上已经包含在内容里面了。十二支缘起的前后次序,如上述所说,是为了两重因果而说。

  为什么要说到两重因果呢?理由一,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引果的苦谛和生果的苦谛的不同。所谓引果苦谛,就是能引支、所引支两者,也就是从无明、行、识而说到了名色、六处、触和受。所谓生果苦谛,就是由爱、取、有,说到了所生支的生、老死。这两个苦谛如何不同呢?能引支无明、行、识,只是一个感果的种子,并没有说会马上感果,而实际上是蕴藏着将来会感果的能力。感果的种子要经过多久才会感果呢?无从得知。至于生果苦谛,如果我们今世有了能生支的爱、取、有,尤其有了第四支有,因为业非常强大的缘故,所以后世绝对会感果。理由二,是让我们知道投生后世最主要有两个因缘,不止是爱、取去滋润我们以前所造业而感得后世,还有之前有无明、行、识,所以才让我们感得无有间断的痛苦轮转。

  我们如果知道“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果位”这一句,就知十二因缘如此安排的奥妙了。第七支受和第八支爱,乍看之下好象是同一个缘起形成的,但实际上是不同缘起。因为是前世因由无明造业—就是第二支行,由识带到今世,而感得了生、名色、六处、触、受等。可是第八支爱,同一轮缘起的这个无明非是第七支受的无明;第八支爱的这个业,也就是第二支行,也并非是第七支受同一轮的行。因为第七支受的同一轮缘起的行已经过了,可是第八支爱相同一轮缘起的行,正去滋润当中,由爱和取去滋润它,所以是不同轮缘起的。如果了解到这一点,意味着什么呢?一轮的缘起还未尽之前,其实我们已经造作了无量的更多的新缘起,所以源源不断,一直都在轮转当中。

  因果的前后次序来讲应该是这样的,无明、行、识(这时是因位识),之后由爱和取去滋润过去的业而产生有,由有带来生、名色、六处、触和受,其实最后应该是老死了,可是导师在受之后并没有直接讲老死,而是讲了爱、取、有。这代表什么?十二支缘起的轮转不只是转一轮而已,而是一轮还没转完之前,我们就会随着无明去造更多的业,又会再次引发新的轮转。所以受之后不是直接跳到老死,而是跳到了爱,由爱再去滋润之前由无明所造的业,再去引发另一个新的缘起。为了能够了解到这一个内涵,所以十二缘起的次第如是安排,二重因果,有它如此深奥的意趣。

  四相当知能引所引。一、何为所引,谓果位识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谓依无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四、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三相当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谓以爱缘取。二、何为所生,谓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谓由行于识,所熏业习润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缘起经释》中,以生一支为所生支,老死则为彼等过患。由是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彼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恶趣之中感生、老死。又由愚无我真实义无明,起欲界摄戒等福行,及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善趣中生起生等。如是十二有支,复于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摄尽。如龙猛菩萨云:「初八九烦恼,二及十为业,余七者是苦。」《稻秆经》说十二有支摄为四因,谓无明种者,于业田中下识种子,润以爱水,遂于母胎生名色芽。

  针对能引支、所引支部分的内涵,有四相必须要去了解。第一,所引是什么?是果位识,还有名色、六处、触、受。因为识分因位识和果位识,果位识算识的一半,所以在此说到了“四支半”。第二、以何而引?是由无明、行而去引发。第三,如何而引?就是为什么会引所引之果呢?所引支是在因位识上有这种的习气,所以才会引发果位识,还有名色、六处、触、受等。第四,所引之义如何引发?遇到爱、取,自然就会滋润业而产生有,引发众苦。

  在能生和所生的内涵上,有三相我们必须要去了解。第一,由何而生?由爱取而生。第二,何为所生?所生的内涵就是生和老死。第三,如何生者?怎么产生的呢?由之前意识流所熏习的业力来滋润它,使业力增长广大,而生后世的生和老死。

  在《缘起经释》里面说到了能生支、所生支,所生支是以生为主,并没有说生加上老死两支,但老死支确实说成了生的过患。由业果愚而造了不善行,透过因位识带有的恶业的力量,由爱和取数数去滋润,让这种业的力量增长,而去感得了后世的三恶趣,感得了生和老死。同样的,由真实义愚的无明而去造业,无论是欲界的福业或者是色界、无色界的不动业等,透过意识的续流带着这种的业力,由爱和取数数去滋润它,令这种业增长广大投生于善趣,产生了生和老死。

  十二缘起的性质可以分三:烦恼性、业性、苦性。第一支无明、第八支爱、第九支取,这三支属于烦恼性。第二支行、第十支有都属于业性。其他七支属于苦性。

  第三几世圆满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间,容有无量劫所间隔,或于二世即能生起无余世隔。其能生支与所生支二无间隔,速者二生即能圆满。如于现法新造天中顺生受业,即于现法满二支半,谓无明、行及因位识,临终以前圆满爱、取及有三支,于当来世圆满所引四支及半,并圆所生二支分故。迟久亦定不过三生,谓其能生及一所生并三能引各须一生,诸所引支于所生支摄故,能引、能生中间,纵为多世间隔,然是其余缘起之世,非此缘起之世故。此未别算中有之寿,如是已生诸果支时,然而全无实作业者及受果者补特伽罗之我。如前所说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于彼愚蒙妄执有我,求我安乐,故造三门善不善业仍复流转。故从三惑起二支业,及从彼业出生七苦。复从七苦而起烦恼,又从烦恼如前而转。故三有轮,流转不息,龙猛菩萨云:「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胜厌离方便。从无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业,异熟未出,对治未坏。今以爱、取而为滋养,由此增上,则当漂流善趣恶趣。诸阿罗汉昔异生时,虽造无数能引之业,然无烦恼,解脱生死,若于是理获决定解,则于烦恼执为怨敌,于灭烦恼能发精进。此中朴穷瓦大善知识,专于十二缘起有支净修其心,思惟缘起流转还灭,着道次第。此复是说,思惟恶趣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下士类。次进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中士类。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经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门漂流生死,发生慈悲,为利彼故,愿当成佛,学习佛道,为大士类。

  十二支因缘的生死流转,几世能得圆满?

  第一种情况,能引支无明、行、识,还有所引支名色、六处、触和受,这两者可以允许有无量劫的间隔。好几劫以前由无明发起我们造了一个恶业,无明、行、识,识是因位识,这中间有隔无量劫,一直没有被爱、取去滋润,之后随着某种的因缘而滋润它,于是堕落于恶道或者投生到善趣等。

  第二种情况,能生支和所生支,今世由无明所造的业,由今世的爱、取去滋润,后世马上感果,没有间隔其他世。因为爱、取、有,爱和取去滋润的那个业,中间不会间隔,而是会马上感果。随着业的力量增长,我们所投生的这个后世,绝对是由今世的爱、取去滋润业所引发的,所以中间不可能有间隔。“速者二生即能圆满”的意思,就是说在整个一轮十二缘起的流转中,最快是两生能够圆满,一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无明去造业还有因位的识,这个业必须要由爱和取去滋润,之后业增长广大,才去投生,产生后世的生、名色、六处等,所以不可能在一世里面圆满十二支缘起。比如今世造业,因由无明去造业,无明有了,行有了,还有因位的识有了。今世所造的业,由今世的爱、取去滋润,而感得第十支有,所以今世成办了这五支半,因由这个业的力量投生到后世,后世就成办了生、名色、六处、触、受以及老死,还有果位的识,所以最快需要两世才能够圆满。

  最迟,圆满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三世。无明、行、识为一世,这个业一直没有被爱和取给滋润,所以时间隔了一阵子,之后在某一世的时候被爱和取给滋润,而形成了有。所以无明、行、因位识为一世,爱、取、有为一世,所以就是两世,这个业力增长无有间隔,后世就产生果位的识、生、名色、六处、触、受还有老死,所以最迟不会超过三世。如果三世来圆满十二支缘起,就是能引支一世、能生支一世、所生支和所引支算一世,所以最迟不会超过三世。虽然在能引支的无明、行、因位识,还有能生支的爱、取、有中间,可能会经过好多好多劫,过好多世,可是这中间间隔的生死是其他的缘起,并非是它们两个的缘起,同一轮的缘起,最迟是三世就能够圆满,这中间不算中阴身。

  从十二缘起我们可以知道,在一轮缘起还未尽之前,只要无明未断,又会随着新的烦恼而去造业,由业又再次感得新的缘起轮回,无有间断。龙树菩萨说:“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从三出生二”,由三种的烦恼,无明、爱、取而去反复地造业,这个业就是第二支行、第十支有;“从二而生七”,由第十支有和第二支行,而生苦性七支;“从七复生三”,又不断去造业,产生烦恼三支;“数转三有轮”,这三支又去造业,形成业性二支行和有,如此轮转没有间断。

  十二支流转、还灭的次第思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通过流转、还灭的次第,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整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内涵,有助于三士道的观修。也就是说,有了无明第一支,绝对会有第二支行,有了行之后当然是意识的续流不会间断,所以我们以前所造的业的力量,如果没有刻意地努力去对治、忏悔破除的话,它绝对会跟着我们的意识续流走下去的。而且,再加上爱和取去滋润绝对会感果的。感果之后,我们就要受到名色、六处、触和受的种种苦性。同时,因期间无明没有断,又会再次去造业。所以只要有第一支无明,其他后支都会有,这就叫做流转次第。还灭次第呢?为了要灭生死,所以我们必须要去灭除生。要灭生的话,让我们产生生的主要是第十支有,必须要去消灭这个非常强而有力的业。要消灭有,必须要去消灭取。取要消灭的话,必须要消灭爱。所以为了能够消灭后后支,我们必须要去消灭前前支,这就叫还灭次第。通过这种流转和还灭,也就是趋与遮的次第,而来思惟十二支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此等摄义者,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暗,除遣妄执内外诸行从无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见,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于解脱道策发其意,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请问经》云︰「于愚痴者,以缘起道。」《稻秆经》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龙猛菩萨云:「此缘起甚深,是佛语藏宝。」毗奈耶教中说第一双(即舍利弗与目犍连)所有现行,谓时时中游观五趣,游观之后还瞻部洲,为诸四众宣说彼等所有众苦。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乐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双,请为教诲,二人受已教诲彼等,得教授已,爱乐梵行便能证得殊胜上德。大师见此,问阿难陀启白其事,佛曰:一切时处,不能遍有如第一双,应于门房画生死轮,分为五分,周围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又为仙道大王寄佛像时,于下绘写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晓时,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对面念,善观缘起二种道理而证圣果。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如是由于苦集二谛及其十二缘起支门,详细了知生死体相,欲舍生死,欲彼寂灭及欲证得。虽纔生此,亦是出离意乐,然唯尔许犹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论释》云:「处于无常炽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决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脱狱」等。如前所引,谓如误入炽然火宅及堕牢狱,不乐彼处,能生几许欲脱之心,即当发生如彼心量,次后更须令渐增长。

  又此意乐如霞惹瓦说:「若仅口面漂浮少许,如酸酒上所掷粉面,则于集谛生死之因,见不可欲亦仅尔许。若如是者,则于灭除苦集之灭,求解脱心,亦复同尔。故欲正修解脱道心,亦唯虚言。见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起,亦不能生有大势力策发心意无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随言知名而已。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习。

  何谓生起中士道和共中士道的意乐呢?就是随时随地自然而然的,对三界轮回的任何一种享受都不再贪着,而且会想到要厌离、发呕吐心。就像是如果我们现住的房子发生了火灾,正被大火燃烧着,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脱离这个房子,而不会再去贪恋这个房子里面的一些装璜或者是饰品等。同样的道理,对三界轮回产生这种出离火宅的心,如能自然而然发起,那才是真正生起出离心的量,在这之前必须要努力精进地去发起。

  如霞惹瓦说,如果我们现在的出离心,就像是在酸酒上面洒了一点点的面粉一样,那一点点的面粉只是在酒上漂浮着而已,不像是一大袋的面粉完全倒在酒里面,变得融在一起的话,那我们追求解脱的发心也只是表面上的,说生起了大乘菩萨心也只是表面上的。“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习”。

 
 
 
前五篇文章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

 

后五篇文章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三部分 共下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三部分 共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