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一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7/6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零二面第一行:

「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这一句里面有很多意思,我们前面学到十波罗蜜,十波罗蜜还没有学完,学到第九条力波罗蜜。「力度三行」,力就是力用,就是作用,在佛法说称为德用。有德就有力,没有德那个力不是真的,纵然有力,他会做错事,他会带来灾难,所以一定要有德行,这个德用是最好的。它有三种,第一种「思择力,谓思惟拣择一切善法,而得其力」。这个意思不难懂,但是很不容易,也就是说,世出世间法我们要选择,什么是对我有利的,什么是对我有害的,这一定要懂。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个十度皆是后后胜於前前,最后包括前面所有的,前面不包括后面。好像我们盖房子,十层大楼,第一层不包括第二层,我只有第一层,有没有第二层无所谓;可是第二层一定要有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它怎么能成立第二层?换句话说,第十层一定包含下面九层,这就是后后胜於前前。这个德用、力用,道德的力用,你看它包括前面布施有力、持戒有力、忍辱有力、精进有力、禅定般若都有力,还包括前面方便跟愿,你才晓得思惟选择没有智慧不行,没有智慧往往选错,选错不但带给现在的痛苦,后来的痛苦更麻烦。

现在的人选择什么?选择的皆是名闻利养,选择名利,特别是重利,选择怎么样去赚钱。钱能赚得到吗?如果真的钱可以赚得的话,释迦牟尼佛也去赚钱了,孔老夫子也去赚钱了。这些人对於事理通达明了,钱不是赚得的,是什么?是德行感召来的。所以要有德、要有命,没有德、没有命哪来的财富,哪里来的名利?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得名利的人,他确实不择手段,他也能得到。我们看错了,我们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入一层去观察,深入一层去看你就明白,他今天不择手段也能得名利,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修积的厚,不是今生修的,今生他不懂得,是这么个道理。而过去生中修积的厚、积的大,他今生用的手段不正确,意念不清净,他还是能得到,得到的已经打折扣。譬如你看到他今天是亿万富翁,其实他命里多少?命里可能是两个亿、三个亿、四个亿,现在只变成一个亿。这为什么?这就是他念头错了,他行为错了。他如果还是用道德、用仁义、用慈悲,那他今天的这个财富决定不止一个亿。命里有两个亿,因为他的德行好,心好、行好,他可能从两个亿上升到四个亿,他不断的向上提升。如果用心不善,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想夺取别人的,他命里两个亿就减了一半,打对折了,他只能得一个亿。所以古人懂得,有德有命,今人不懂,只靠这竞争、斗争、战争,用这种方法得来的,不但是命里福报亏折,将来的果报都在三途,苦不堪言!谁知道?佛知道。所以经教不能够不相信,选择不能不慎重。

释迦、孔子为什么选择教学?教学是在累积功德。你说他在世,在世是的,是很普通的人、平常的人,尤其是孔子,在社会上没有做过高官,名不显,家庭不富裕,是小康之家,能够维持温饱而已。他的学生,最好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颜回,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颜回贫贱到极处,只可以说比乞丐好一点。但是颜回的德行,颜回的觉悟,在同学们当中都没有人能跟他相比,颜回的心态端正、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人谈到孔颜之乐,孔子、颜回他们快乐,他乐在哪里?乐在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点都不迷惑,这个真乐!有这样的智慧能力才有思择力,就是你思惟选择的能力。释迦牟尼佛选择终身教学,这是一种行业。终身教学里头没有名也没有利,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这是至高无上的快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财富,跟财富没关系,跟地位没关系,跟荣誉没关系;跟真实智慧有关系,跟德行有关系,跟清净慈悲有关系,这是世间所谓的高人!所以这第一个是慧德,智慧的德用。

第二「修习力」,就是学习。学习要怎样学法?这个地方用的文字,「谓修行数习殊胜妙行」。我们用我们常常讲的一句话大家就很清楚了,这句话其实的意思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就是殊胜妙行。修行,行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行为有了偏差,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行为太多太多了,佛陀把它分为三大类,叫身口意,再多的行为总出不了这三大类。一个是你身体在造作,一个是口的言语,一个是念头的思想,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身口意把所有一切行为全部包括了,一个都不漏。行为错误,做错了、说错了、想错了,怎么办?修正过来。用什么来修正?用古圣先贤的教诲,用佛菩萨的教诲,那是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对照、来检点,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修习力。圣贤、佛菩萨那是标准,所以修习力是戒德,持戒。孔孟教我们《弟子规》,老庄教我们《感应篇》,佛菩萨教我们《十善业道》,这是标准!得要认真干、天天干,一天都不能松懈。先把基础打好,这是什么?修习力的基础,你没有这个基础,无论学什么东西,世法、佛法都不得力。不得力就没有收获,你什么都得不到,学一辈子都得不到,这种人在社会上太多太多了,无论出家在家你都能看见。为什么他们修行一辈子不得力,你有没有想这个原因?你要不去想,这个想就是前面的思择力,你怎么会选择?看到人家失败的地方、不得力的地方,我们自己学习就要回避,我们要改进,我们才能够有收获。别人走的这个路子是正确的,我们要学习跟着走;他走的这个路子错误的,带给我们的是灾难,我们要反省,我们要改正。

中国传统教学、佛菩萨的教学是把戒摆在第一,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就是守规矩,不守规矩怎么行?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梵网经》教出家人两条重戒,「不作国贼,不谤国主」;在家的佛弟子,佛在璎珞戒上也有两条重戒,「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佛弟子决定不犯法,决定不漏税。漏税是什么?漏税是盗戒,盗取国家的财富,那个罪可重了。你盗一个人的,你将来还一个人;你盗全国老百姓的,国家的财产是全国老百姓的税收,那全国老百姓都是你的债主,你什么时候还得清?盗戒里面最重的是盗三宝物,就是寺院里面的财物叫三宝物。如果它是个正法道场,十方信众来供养的钱,你要是拿去乱用,那个结罪比盗取国家的钱还要严重。为什么?一个国家人口有限,佛弟子的人数没有限,遍法界虚空界,所有这些佛门弟子,特别是出家人他都有分,你怎么可以盗他的?他是真正出家人,他是真正在行菩萨道。所以这个常住叫十方常住,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全有分,你怎么可以动用他的?所以佛在戒经里面讲,佛子纵然犯了五逆十恶,这是阿鼻地狱罪业,佛都能救,盗常住财物佛不能救。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盗常住财物佛怎么能救?你的债主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真正出家修道的人他都有分,那个结罪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学习要知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必须把三个根扎好,出家还要加一个根,《沙弥律仪》。沙弥律仪里有十条戒律,有二十四门威仪,要做到,做不到不行,做不到是假的。殊胜妙行,「证得其力」,你能够感受到这种力用,这是戒德。

第三「变化力,谓神通力用,化度众生」,这个变化力从定来的,戒德、定德、慧德,慧是选择。为什么说神通力用?人心定,本能就恢复,六根的能力就恢复。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这都是人的本能,你本来都有,因为你迷失了自性,你起心动念生烦恼不生智慧,如果你心定下来,这个能力就恢复。古德说「放下即是」,难就是难在放不下,放下,戒定慧就圆满。所以戒,佛经上讲得很好,有律仪戒、有定共戒,你清净心现前,清净心里头没有过失,心里头没有过失,言行自然没有过失,心是主宰。道共戒,道是觉悟、明白了,决定不会犯过失。他都能产生神通力用,你一定有善巧方便化度众生,六波罗蜜圆满了。

末后「智度三行,此智度有三种」,这个智是权智。第六是般若,是实智,那是智慧的体。前面跟诸位说过,方便、愿、力、智,统统都是般若智慧起的作用,没有般若智慧,这后面四条就全没有了;运用到最巧妙,我们讲最纯熟、最巧妙,痕迹都找不到,那就是智度。这有三种,第一种「无相智,谓观达一切诸法性本自空」,观是观照,像《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着重在那个行。般若波罗蜜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行,把般若波罗蜜做出来,这真叫得其受用。你看它第一个受用不就是此地讲的无相智吗?「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离苦得乐了。一切苦都没有了,那就是一切都乐,一切都乐就是极乐世界,只有乐没有苦,不但没有苦,苦的名字都听不到。再跟诸位说,苦没有了,乐还有没有?苦乐是相对的,有苦才显得有乐,有乐才显得有苦,这是相对建立的,苦没有了,跟诸位说,乐也没有了,那叫真乐!无苦有乐,乐还是苦,为什么?你心地不干净,你还是被染污,你染污里头是有苦乐的染污,苦的染污没有了还有乐的染污,乐的染污都没有叫真乐。那我们要晓得,极乐世界苦乐二边都没有,这叫真乐。

观照、了达一切诸法自性本空,你在一切诸法,面对一切诸法,六根接触六尘诸法,你不会起心动念了。为什么?六根、六尘、六识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的,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冤枉了,你错了。如果真有,你分别执着、起心动念还讲得过去,叫情有可原,没有,根本就没有。连现代科学家都知道,他们研究的结论说这个世间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不就是说一切法自性本空吗?那我们要问一问,彻底了解事实真相,他对於物质现象还会不会执着?不会了。为什么不执着?执着不到,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怎么能执着?不但外面这一切法你不能执着,包括身体、包括我们的思想都没有办法执着。为什么?它也是空的,它不是真的。所以大乘教里面佛说「万法皆空」,这是真话,没有一样是实在的,这是极高深的智慧,真正明了诸法实相。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你要是有执着,告诉你一句话说,因果不空;你要不执着,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都没有,给诸位说,因果也没有。因果从哪来的?起心动念因果就出现,不起心不动念因果就没有了。这是大乘经的精义、精华。

第二种,「受用法乐智」,「谓修行证得一切种智,恒自受用,得大自在」。这讲自受用,你自己亲证得这个境界,所以法喜充满。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喜悦,这个喜悦是性德,所以常生欢喜心。弥勒菩萨给我们现的欢喜相,世俗人有很多人称弥勒叫欢喜佛,其实那个样子是什么?那个样子是我们本来的样子。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欢喜相,性德!它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为什么欢喜没有了?欢喜有,不是没有,变质了,变成苦恼,迷了就变成苦恼,觉悟了就变成欢喜。所以这是苦乐的两种相,而且苦乐是一不是二,总在迷悟不同,除这个之外没有别的,体是一个,觉了就乐,迷了就苦。所以佛菩萨帮助苦难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帮助?用教学,教学能帮助你觉悟,这一觉悟,苦就没有了,乐就现前。所以离苦得乐,功在教学,功在觉悟。觉悟就要靠教学,教学特别要靠示范,教的人要把觉的样子表现出来,他真觉了,如果他自己还没有觉,他怎么能帮助别人觉?自觉而后才能觉他。阿罗汉自觉,菩萨自觉之后觉他,到佛那个觉就大觉圆满,圆满就纯粹是觉他,没有自觉,自觉圆满了。自觉到什么时候圆满?到妙觉圆满,等觉还没有圆满,妙觉之后纯是利他。所以这是菩萨位受用法乐智,修行证得一切种智。你看目标这样的明显,我们修行为什么?修行目的在哪里?目的在证得一切种智。

什么叫一切种智?套一句宗教的话来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没有一样不知,你没有一样不能。这个能是什么?能生能现。我们六道众生在这个境界里头,自己一定要知道,能生能现,就是不知,不知就是迷。自性所生所现,因为我们迷的念头把它变质了,原本是一真法界,现在把它变成六道轮回,变成三途苦报。谁变的?自己变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变现出来给我们受,没这个道理,统统是自己变自己受。我们自己身心,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这些众生什么关系?就好像现在的网路一样,这也是我们看不见的一个网,非常的严密,重重无尽,都在这个网路当中。这个网路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细胞动了,一个电子动了,更小的,一个量子动了,全都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因为什么?我们是连体的,网路连体的,他那里发些什么,我们统统都接收到。而且我们自己身体也是个发射台,我们将我们自己所有一切状况不断向外发射,同时也收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信息。

我们这个身体、这个念头是一个收发台,能收能发,因为我们迷惑,把我们的智慧德能都障碍住了。智慧德能并没有破坏,它不生不灭,虽然没有被破坏,但是我们对它起了个负作用,把它染污了,把它变质了。它本来是纯善纯净,真善美慧,我们现在把它扭曲,变成烦恼,变成恶业,变成六道三途,扭曲了。佛菩萨的教学、圣贤的教学,没有别的,希望我们觉悟,把它还原,不要扭曲,还原。还原就是最好的,就是最真实的、最圆满的、最幸福的,也是最和谐的。自性里面无量的德能统统开显了,佛家说大慈大悲,儒家讲仁义忠恕。回归到这里,就是回归到圆满,回归到至善,《大学》里面说「止於至善」,这是圣贤教育,这是佛菩萨的教育,证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今天讲的科学与哲学都在这里头,而且是达到究竟圆满。科学的究竟圆满,哲学的究竟圆满,这个境界是什么?妙觉佛果的境界,恒自受用,得大自在。恒自受用是自受用,得大自在是他受用。大自在从哪里显?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这是得大自在的相。

智度第三种,「成熟有情智」,这是妙觉果位,就是前面一条讲的得大自在。「谓教化饶益一切众生,成就道果」,这叫得大自在。你看教化,教是教学,化是讲教学的成就,通过教学的手段,让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变化气质,都能够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所以化是成绩表现。教要不能变化,等於白教,教育没收到效果。今天这个社会教的是什么?它有没有变化?有,跟着教起变化。今天全世界,从小朋友上幼稚园,三、四岁,聪明的小朋友,三、四岁上幼稚园,老师教他、家长教他,教什么?竞争。他有没有变化?有,他真的就竞争。从幼稚园到大学研究所都教竞争,再提升一级叫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这个世界上你能说没有战争吗?从小就教你。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战争的结果是整个地球同归於尽,人类藉着科技这种能量能够毁灭地球。科技发展到最后就是这个结果,我们不能不知道。

这桩事情怎么来解决?谁能解决得了?没有人。李老师往生的前一天,告诉身边的学生们,这是同学把话转给我的,老人说:世界乱了,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你们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李老师最后的遗言、最后的教诲,是教我们一心念佛,专求净土。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这个世界普遍推行这种教育,竞争的教育、损人利己的教育,这种教育继续发展下去,我们了解它走的是死路,它走绝了。让人家起心动念是什么?有我就没有别人,有别人就没有我。跟任何人都是敌对的,跟父母是敌对的,夫妻是对立的,兄弟姐妹跟哪一个人他都是对立的,诸位想想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和谐?不可能!中国古圣先贤教育,从婴儿就开始教起,教什么?教让。小孩不懂事的时候,忍让;渐渐长大懂事了,十二、三岁懂事了,谦让;成人礼让,不争;最高的境界,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它是和谐的,它是符合仁义道德的,它与自性性德相应。这种教育推行到极处是圣贤,人人成圣成贤;世界呢?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全都是人造成的,就看你走哪个方向,这就是前面讲的选择的能力,你要有智慧去选择,你选择的是真正幸福,你选择的还是毁灭?

教化饶益一切众生,益是利益,饶是最丰富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最究竟的利益,教化众生。成就道果,道果是什么?是佛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让一切众生统统回归到佛境界。你本来是佛,你本性本善,回归到你的本善,这个教化就圆满,教化就成功。底下括弧有个简单解释,就是解释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什么意思?「知一切道」,这个道是讲的理,宇宙人生的理明白了;「知一切种」,种是种种,一切种种意思是指的相,现象。现象很复杂,现象的作用,用《华严经》的三个字来说,一切道就是体,一切种就是相跟作用,这就是把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全都包括在里头了,这叫佛智。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七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一一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一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