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零二面第一行: 「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我们前面学习十波罗蜜学到第四,现在我们继续看第五,「禅度三行: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此禅度有三种」。就是六度里面的禅定波罗蜜,禅定这个名词是梵华合译,禅就是禅那,这是梵语,定是我们中文,因为禅那有定的意思,所以古大德翻译把它合在一起,翻为禅定。禅那它有静虑两个意思,静就是静止,就是定的意思,他定里面有境界,不是空无所有,他有境界,所以有虑,也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禅定也有三种,第一种叫「安住静虑」。底下注解注得很好,很简单,「乱想不起,深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不相同,这是禅定的正意。乱想不起,哪些是乱想?无明是乱想,无明很盛。无明是什么?对於一切法的真相不知道、不明了。所以佛把这桩事情称它作根本烦恼,所有一切妄想都从这里生起来的。如果你对於事实真相通达明了,你就不会有妄想,正是因为不知道才胡思乱想。最微细的胡思乱想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甚至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没有感觉到。我们有没有感觉到我们起心动念?什么证据证明我们现在起心动念?这个证据就是有现象。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现象从哪来的?现象从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讲的波动。世尊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这是说凡夫,凡夫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很粗,我们自己知道动个什么念头,看到喜欢的东西,动念头了,喜欢它,不喜欢的,动念头了,讨厌它,喜欢、讨厌都是动念头;念头更深的,想控制它、想占有它,这都是念头。佛就问,像这样的念头,它里头有多少个细念?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把它算一算,就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你看看,如果我们在一秒钟来算的时候,那一秒钟里面就是有一千六百兆,一分钟六十秒,一分钟多少念头!一秒钟就一千六百兆了。这个念头一断的时候,一断相就没有了,相是虚妄的,这从念头起来的,所以有相就有念头,无相就没有念头。这就很明显的证明你有念头,你念头太微细,你自己不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此地讲的乱想不起,包括这个根本无明,就是这些细念,细念、粗念统统都在里头。大定,细念没有了,那是很深的大定,像经上告诉我们,八地以上,八地菩萨以上,九地、十地、十一地、妙觉,他们在那个大定当中这些微细的念头都没有了,一切众生微细的念头他都知道。他自己没有了,他才能看得到别人的,他自己有就看不到别人。所以定功深的人知道定功浅的人,定功浅的人不知道定功深的人。真正讲我们讲出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不谈它,世间禅定是四禅八定,道理是一样的。譬如初禅,他能知道欲界的定,欲界哪些人有定?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有定,初禅对他们的定知道,但是初禅不知道二禅,二禅比他高,二禅知道初禅,不知道三禅。由此可知,阿罗汉能知道欲界天人的定,四禅八定,他不知道菩萨的定,菩萨比他高。阿罗汉的定是什么?见思烦恼不起,不错了,换句话说,阿罗汉不会起身见,也就是说不会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不用到阿罗汉,须陀洹就放下了,须陀洹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八十八品见惑归纳为五大类,头一个身见,第二个边见,第三个见取见,戒取见,最后一个邪见,这些统统断了。我们在前面学八正道的时候学过,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正见就是见惑断了,正思惟就是思惑断了。所以八正道前面两个是阿罗汉的境界,后面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刚刚破见惑,小乘初果,大乘十信位里面的初信菩萨,这个我们读《华严经》知道。这些明白之后,晓得自己在佛法修学当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好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我们知道在第几层,上面还有,不断要向上提升,不能够止於这个地方,止於这个地方就错了,要勇猛精进,所以精进就是提升。我们就知道,菩萨乱想不起,是什么?尘沙烦恼不起。到佛的地位,无明烦恼不起,这是乱想。深入禅定,这是禅定的本意。后面两条是禅定的起用。所以禅定是活活泼泼,不是死的。 第二「引发静虑」,这是禅定的意思,「智慧现前,生诸功德」。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第二就是智慧开了,禅定当中智慧开了。智慧开了并没有把定失掉,如果智慧开了,定没有了,那个不是禅定,那个不是戒定慧,那就有问题,那不是真正智慧。真正智慧一定定在慧中、慧在定中,这是真正智慧。不是智慧现前定没有了,那叫大错特错。还有,定当中有戒,不是说得定之后戒没有了。那么你就晓得,定开了智慧,戒有没有?戒有,戒叫什么?道共戒,开悟了,戒跟道融合在一起。得禅定的时候,戒跟定融合在一起,叫定共戒。不是说没有了,戒融入禅定当中,禅定开智慧,禅定融入智慧当中,所以智慧里头决定有定、有戒。没有戒定的智慧叫狂慧,不是正慧,这不能不知道,千万不能搞错。所以它生诸功德。如果慧现前,没有定、没有戒,它生诸烦恼,怎么呢?他乱想起来了,因为他有定、有戒,没有乱想,生功德,生功德才能办事。 第三个是「办事静虑」,「谓功行圆成,利益众生」。菩萨示现在六道、示现在十法界,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他决定不失戒定慧,慧能办事,戒定协助慧,它不乱,这叫真功夫。这个与自性相应,与性德相应。所以这十波罗蜜的境界一定要知道,知道了才知道我们是不是得到,我们是不是真的在行禅定波罗蜜,真的禅定还是假的禅定。通常讲六度,后后胜於前前,后面必定都包括前面。前面是什么?前面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有精进,全都有,绝对不会失掉的。我现在在第五层楼,下面四层一定有;没有,这一层就不存在。你有布施,未必能持戒、未必能忍辱,不一定有它。可是你有持戒,决定有布施,你就决定能放下;你有忍辱,你决定有持戒,后后胜於前前。此地讲十波罗蜜,没有例外的,最高的第十,一定包括前面九个,圆满的。这是菩萨道,这不是小法。 第六「慧度三行」,这是讲般若,「此慧度有三种」,就是般若波罗蜜,梵语称般若。第一种,「生空无分别慧」,「谓平等照了俗谛之法,无生灭相」。生是众生,也就是万法,众缘和合而生称之为众生。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诸位想一想,哪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我们人这个身体,粗说就分成五大类,色受想行识,这五大类和合,众缘和合现的这个身相,这粗说。我们初学佛的时候,前辈的老和尚这样教我们,我们也就全盘接受。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知道比他们多了。现在我们知道佛所讲的五蕴和合,这是基础。这是什么?是所有一切现象的根基。色受想行识,在今天科学讲的三种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作自然现象。因为一念不觉,这个现象就出来,这什么东西?阿赖耶。阿赖耶的四分,法相宗说的,阿赖耶的业相,科学称它作能量;阿赖耶的见分,科学家称它为信息;阿赖耶的相分,科学称它为物质,阿赖耶的三细相,这叫阿赖耶。这是什么?这真的,宗教里所说的造物主,整个宇宙都是它造的。它会变,阿赖耶会变,为什么?阿赖耶有思有想。只要有思想,这个五蕴就随着念头起变化。四圣法界是它造的,六凡法界也是它造的。四圣法界纯净纯善的意念,就成为净土,就成为圣人;六凡里面完全是染污的,善恶混杂,不清净的相。三善道是善念变现出来的,三恶道是恶念变现出来的,全是念头,没有离开念头。 能造十法界的是五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不可得。他照见是什么样子?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你看念念成形,这就是色,形皆有识,每一个物质现象里头都有受想行识,它是离不开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个里头有色受想行识,今天被科学家证实了。科学家很伟大,很了不起,这是宇宙的奥秘,被他揭穿了。这个奥秘并不是秘密,是深密,不是普通人能够知道的。古时候没有这些科技文明,他想用科技工具是没有的,没有这个东西。古时候怎么发现的?禅定,甚深禅定里面看到了。禅定是现量境界,不是比量。今天科学家他没有禅定,他用机械,他用科学的技术,用仪器,发现到,看到了,这也很了不起。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有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知道佛经上所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把它证明了。所以生空无分别慧,生空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体性是什么?是空,是了不可得,《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一切法就在面前,身也是一切法之一,这个意思太深,八地菩萨见到,当然得受用,七地以前没得到。 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是解悟,明白了,不是证悟,不是证悟就是不得受用,明了、知道有这回事情,不得受用。根据佛所说的,七地之前都是解悟,不是证悟,八地证悟了。证悟所得到的受用跟佛一样,八地以上这五个位次得受用了。得什么受用?彻底放下,真的不再起心动念,就像袁了凡一样。《了凡四训》很多同学读过,袁了凡能够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那是定。是不是真的定?不是,不是佛法的定,他是定。因为佛法的定里头,静它有虑,他有静,他没有虑。也不容易!云谷禅师对他赞叹佩服,凡人做不到,三天三夜坐在那不起一个妄想,赞叹他功夫不错,你怎么修的?了凡先生说我没功夫。你为什么不起个妄念?我的命给孔先生算定了,我起妄念也没用,所以算了,干脆不起妄念。云谷禅师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那就是什么?那有定,那个定是无想定。也不错,世间禅定,四禅天的无想定,他什么都不想了,命给人算定,想也是妄想、白想,何必去想它?所以了凡先生是无想定,不是佛家的禅定,佛家禅定里头有境界,有静有虑,他有静没有虑,这就不一样。 了凡先生为什么能做到什么都不想?因为他命被人算定,而且证明了。他十五岁孔先生给他算的命,他那个时候大概有三十多岁,应该差不多将近四十,他说二十年,十五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他说二十多年来,孔先生给我算的一点都不错,算流年,每一年好像都是命中完全安排好的,一点都不差。他是个读书人,参加考试得第几名,每一年政府给他的粮食多少石、多少斗,完全等於说是统统算定,丝毫不差,他相信命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什么都不想了。「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句话了凡先生证实了。我们一般人听到这个话没证实,了凡先生把这两句话证实了,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云谷禅师告诉他,命不是真的,因为你相信它,你守住它,你也不作善、也不作恶,天天随着命运转,你被命运拘束了,你死在命运之下。了凡也很聪明,听了这个话醒过来了。命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造的。人都有命运,为什么别人都不像你?你死在命下。别人怎么样?别人每天有善念、有恶念、有善行、有恶行,天天都有加减乘除。小的恶念减分,小的善念加分,大的恶念除,大的善念乘,天天有加减乘除,但是加减乘除幅度不大,所以那个命运还是算得挺准的。如果你是很大的善,很大的恶,算不出来。为什么?超越了,就算不准了。这些话了凡先生听懂了,向云谷禅师请教怎样改造命运?云谷禅师告诉他,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给他功过格,叫他每天去反省,哪些做得不善,记下来,做善的,也记下来,两个对比,天天去对照,用这种方法。不到一年,孔先生给他算的不准了,第二年参加考试,他命里算的是第三名,他考了第一名,超越了。所以禅定它不是死的,它是活活泼泼的。慧就更活泼了。 所以无分别的智慧,诸位想想,分别没有了,执着当然没有,菩萨智慧,他能够平等照了俗谛,俗谛是世俗,哪些呢?十法界。菩萨对十法界一切众生,这个众生是广义的,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众缘和合而生,凡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也就是说,十法界里面的众生他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生空无分别慧。真相是什么?无生灭相。他看到所有一切众生不生不灭,这我们看不到。我们看的是什么?我们看的是相似相续相,没有看到真相。不是相续相,相续相是前念跟后念完全相同,那是相续的,前面的相跟后头不一样。真的像我们看电影,我们这个地方有一卷电影的底片,这个底片摄像里面叫正片,就是幻灯片,银幕上还是能看得清楚。一格它就是一张,没有两张是相同的,张张不一样,大同小异,在放映机里面一秒钟它的速度是二十四张,我们在银幕上就看不出它的真相,看起来什么?看起来让我们眼睛看花了,以为是真有,其实每一张每一张幻灯片它给你连续起来了,产生了幻觉。 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的这个世界就跟这个幻灯片一样。一秒钟多少张?一秒钟一千六百兆。这个玩意一秒钟二十四,二十四就把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看这个电影好像是真的,电影里面伸个拳头打你一拳的时候,你自己吓一跳,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幻觉。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这电影里头张张都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森罗万象都是不生不灭,你能看出不生不灭,那真相。不生不灭是什么?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根本就没有这个事情,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大乘佛法佛常常讲「即在当下」,可是跟你说当下,当下不存在,已经过去了。《金刚经》上跟我们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永远不会回来,说现在,现在已经变成过去,未来心不可得,未来还没来,三心不可得,这就是说无生灭相。你什么时候能在现象里头,看到这个相不生不灭,你是菩萨。 平等照了俗谛,我们现在虽然只是解悟,没有证悟,可是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看世间,养成习惯,慢慢我们就入境界。入境界有什么好处?对於一切万法不动心了,不会起心动念了,这对我们的修为有好大的帮助。这是世尊讲经教学,我们要是学会了,这真实功德。怕的是什么?我们没听懂,不能觉悟,第二个,听懂了,不会用,不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待人处世之处。如果要会用,你心里面七情五欲就没有了,这个人喜欢他,没有喜欢的念头,讨厌他,没有讨厌的念头。为什么?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相明白了。不了解真相,以为这是真的,所以你会起心动念、你会分别执着。你要把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佛的境界,你成佛了。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你是菩萨。菩萨不错了,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是平等的,日常生活吃饭不会挑剔,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不会挑剔,他没有分别执着。还有这个好吃,多吃一口,那个不好吃,少吃一口,不行,这凡夫,你的平等心、清净心没生起来。真的它能帮助我们回归到清净平等觉。 第二个「法空无分别慧」,这个慧就是般若,法空无分别的般若,生空无分别的般若。「谓平等照了真谛之法,悟性本空」。前面是讲现象,现象无生灭相,万法皆空。这个照真是什么?就好像自性。本性有没有?有。本性是什么样子?本性本空,本性真有,不是没有,它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性了,为我们说出来,本性是「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为什么说它本空?它不是精神现象,它也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自然现象,它什么现象都没有,它能生一切现象,本身什么现象都没有,能生一切现象,所以本性本空。我们中国老祖宗说本性本善,那个本善是什么意思?我们想想惠能大师这五句话,本善这个善字就包括这五句,包括清净、包括不生不灭、包括本自具足、包括本无动摇、包括能生万法,这本善。这就是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我们用佛经来解释本性本善,把它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把「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讲成佛性,讲成自性,把这个善字里面丰富了。你看说出这么多意思,本自清净,本善,本不生灭,本善,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善,还能生万法,这是照真。 第三「俱空无分别慧」,就是真俗全照,「全照中道,超前二空,悉皆平等,是为慧度」。从这一句我们就晓得,生空无分别慧是二乘智慧,权教菩萨智慧,第二法空无分别慧,是菩萨智慧,第三种是俱空无分别慧,是佛的智慧。这个地方佛的智慧,《华严经》上初住以上就是佛的智慧,法身大士,他们住在一真法界,就是住实报土,法空无分别慧住方便有余土,生空无分别慧是方便有余土的前面两种,就是声闻、缘觉,法空是菩萨跟佛,六道里头没有,所以六道叫迷惑颠倒,没有真智慧。后头有个小注,「俗谛,谓建立一切法」,从相上讲的;「真谛者,泯绝一切法」,从理上讲的,从性上讲的。也就是一切法,相有性无,事有理无,真实智慧统统看清楚了。我们常讲性相、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法身菩萨。十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为体,般若波罗蜜起作用,后面这四条,方便、愿、力、智,统统都是从般若波罗蜜里头开出来的,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在日常现相起用,没有般若波罗蜜,后头这四条全都没有。 第七个,方便也有三种。第一个「进趣果向方便,谓修诸功德,回向佛果」。怎么个回向法?念念回向偈就算回向了吗?有回向的形式,没有回向的实质,现在学佛同修多半都是这样的,所以真实的好处没有得到。形式要有实质,这个形式就起作用。实质是什么?是真心。我每天回向求生净土,只是说说,想不想去?不想去。如果说现在想去,不行,我不能死!如果我们佛堂挂个招牌,七天一定往生,叫大家来打佛七,没有一个人来,七天就死了,这个不行,这不可以。所以他不是真的,他是假的,所以这个道理要懂。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阿弥陀佛现在来接引我,我欢不欢喜?我是不是马上就跟着走,什么都不要了,马上就走了,那就是真的,那是回向的实质。所以我们今天回向不是真的,天天念着求生净土,实在讲阿弥陀佛一来都吓到了,这不行,这要死了,还是贪生怕死。大乘教里给我们讲,没有生死。我们对生死这一关没有看破,还认为是真的有,所以佛法真正那个受用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得到的只是百分之一、二,太少了。如果你真的契入之后,你得到的就非常丰富。这是趣向佛果,真的,譬如修净土,确实念念都希望求生净土。 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欣厌二门,这是佛经上讲的。对於娑婆世界要有决定心离开,要放下它,对於西方极乐世界要有决定心想得到,它才能起作用。什么作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寿命没到,能不能去?能去,你真心求,我寿命不要了。真心求,寿命不要了,佛还没有来接引你,这怎么回事情?不是佛不灵,你还有任务没完了。你有没有任务?你有什么任务?这些苦难众生太可怜,我现在还有这个缘分劝导大家,把极乐世界理事因果讲清楚、讲明白,让这些有缘人觉悟,也能够真信切愿求生,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我们跟众生有缘。如果没有缘了,佛就来接引你,肯定来,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就来接引,真心跟他是相应的。妄心他也知道,你有口无心,现在去接你,你吓死了,你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不来接引你。换句话,真想去的时候他就来了,你假想他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