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22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五十一面,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从「如化者」看起: 「《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我们看到这个地方。这个意思是说,「如化」,化是幻化,那当然不是绝对的空无,绝对的空无里头不可能有幻化发生;如果说它是有,有是幻化,不是真有。这个意思我们已经相当能够体会、能够明了。「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好,意思要是透彻了解,确实能帮助我们放下。既然说是如化,「观法如化」,这些诸法是非有而现假有,这是真相,事实真相,确实没有。但是眼前这些现象在,正如同作梦一样,梦中境界确确实实没有,当你进入梦境的时候,好像这些万法都在你面前。你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在作梦,你完全把它当真,这一当真,肯定就造业;业也不是真的,起业一定引现果报,引来果报,果报也不是真的。因为自己不知道事实真相,也在果报里头受苦享乐,殊不知受苦是假的,享乐也是假的,等梦醒了才知道完全是假的。我们什么时候六道轮回这个梦醒了,也就是说我们果真把执着放下了,分别淡薄了,对於六道里面的事情不分别、不执着,那梦就快醒了;醒来之后才知道,六道轮回是一场恶梦。 声闻、缘觉、菩萨他比我们聪明,他放下了,虽然身体还在六道,他不执着六道、不分别六道,所以六道对他个人来说没有障碍。身体还在,这个状况在佛法里有个名词叫「有余依涅盘」。他真的入了涅盘的境界,但是他还有身体在,有余就是有身体在。身体虽在,不碍事,他还可以利用这个身体教化众生,行菩萨道。可是凡夫跟他们恰恰相反,以为这个事情是真的,造善业得乐报,享福,造恶业得苦报。这桩事情我们要晓得,受苦是真的,享乐是假的,如果享乐也是真的,释迦牟尼佛也享乐,不必示现苦行,假的。而且享乐的时候,我们细心去观察,哪有不造业的!人在受苦的时候造业比较少,为什么?没有机会;享福的时候有机会造业,杀盗YIN妄,他造这种罪业,这些罪业最后的果报是地狱、饿鬼、畜生。我们参透了这个事实真相,在世间修福对不对?不对,老子说得好,「福兮祸所伏」,祸在福中。一定要学佛菩萨,修福不享受福报。你看佛修三种布施,财布施,佛是用内财布施,为大家服务,他服务的方法就是用教学,用身体做出好的榜样给大家看。言语来教化众生,身行是感化众生,感化跟教化一起来。不享受人天福报,名闻利养边都不沾,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向他学习。沾了边就造业,不沾边叫净业,清净的业。净业是什么?没有染净;不要说善恶,没有善恶,连染净都没有。染净没有是真正的清净,那就是大乘教常讲的三轮体空,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释迦牟尼佛一生所示现的是最好的榜样。 为什么佛菩萨要如是示现?这个地方把道理说清楚了,所现的举体是空;也就是说,他知道六道、十法界都是在梦中。梦中不但外面这一切事物你得不到,连身体都得不到,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现象是假的,精神现象也是假的,自然现象还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底下讲到「三昧常寂」,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常,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寂,常寂。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他确确实实是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是他的本事,这了不起,就是因为他彻底了解《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显中道义就是显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如是。你说空,它不是空,你说假,它不是假,而空而假,它就是空,它就是假。「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中道就可以用这两句话,非空非假,而空而假,这个经上有说即空即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这就是中道。你把事实真相看透,这叫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我们今天放不下不是别的,没看破,不知道它是假的,真看破了多自在!我们要问,这世间灾难有没有?没有了,假的,不是真的,你还担个什么心?你在这个地方已经如如不动,就是底下讲的三昧常寂。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你得到正定,定是如如不动。为什么你能到这个境界?观法如化,所以你就如如不动。也就是说,这些幻化、幻法、幻相,天堂是幻相,绝对不会引起你贪恋,你贪心生不起来,假的,不是真的;地狱境界现前也不会干扰你,你知道是假的,你对它没有一丝毫畏惧的心,没有感觉得那是苦受。外面境界统统明白了,里面贪瞋痴慢疑断掉了,苦乐忧喜舍没有了,这叫什么?这叫自度。自度而后才能度人,这就是你先做到了,你才能帮助别人。我们今天讲经教学比不上佛菩萨,原因在哪里?他做到了,我们虽然讲,没做到。没做到,人家听的人看看不像,你讲的跟你的生活不一样,人家不相信。佛菩萨所讲的他全做到了,真正在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心都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生智慧不生烦恼,智慧就是无住生心。凡夫不行,凡夫有住,有住生烦恼,无住生智慧,无住是心里干净,一无所有,生智慧。心里有一法都不行。净宗准许,准许你心里有阿弥陀佛,有其他的也不行。心里面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你决定能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再开悟。那是你遇到好老师了,阿弥陀佛亲自给你讲经说法,你开悟了。没到极乐世界没开悟,到极乐世界就开悟了。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你,首先佛光注照,佛光注照是什么意思?消你的业障。那个佛光是弥陀四十八愿的成就,就是弥陀四十八愿在加持你,你业障消掉了。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听经闻法就豁然大悟,这么个道理。 三昧是正定。「常寂,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常是不生不灭。真体是自性,真体就是自己,不再认这个身体是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性就是真体,它是真常。阿赖耶无常,末那无常,所以它不是我,我是真常。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诸位要知道,体是一个。所以老子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话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贤首国师《还源观》上讲自性清净圆明体,一个,能生万法,从一体起二用,二用第一个是宇宙,依报,第二个是正报,正报跟依报是同时发生的。这就好像是作梦,诸位要晓得,梦中境界现前了,起二用。这叫一念,诸位要知道,第一念是真的,正定当中生出来的,你能够保持得住,这个境界是什么?这个境界是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心现的。心现就是法性土、法性身,真体是法性,没有生命,这是实报庄严土,它只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阿赖耶有分别执着,阿赖耶从哪里来的?那个根就是我见。我见是个妄念,不是事实,这个念头一起来之后,我爱、我慢、我痴同时起来,把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相扭曲了。 世尊在《遗教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心是意念,一个妄念,你看它干多大的事情!这个妄念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这是制心一处办的,这个一念是迷。佛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念觉,十法界立刻恢复了一真法界,就在觉迷这一念。一念觉,醒过来了,一念迷是堕在梦中,你睡觉,在作梦,十法界是梦中境界,六道轮回是梦中之梦。你们同学有没有这种经验?作梦的时候,作梦的时候自己睡觉又作梦,梦中之梦。确实有,不太多就是了,真有这个境界,在梦里以为醒了,其实没醒。所以说,怎么迷的?那个迷的人怎么开悟的?我们今天迷了还没有开悟,如果晓得是怎么迷的,距离我们怎么去开悟距离就不远了;我们现在怎么迷的不知道,怎么开悟也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很不容易醒过来,睡熟了、睡着了,把你推醒,哼叫几声又睡着了。六道众生就是这种状况,喊不醒。三昧常寂这一句里头含义很深! 「绝烦恼之相,谓之寂。」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无明烦恼,那是烦恼的起端、开头,延伸下去的就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阿赖耶起作用,它就能把一真法界扭曲变成十法界。在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有分别,执着很轻。六凡法界执着严重,分别也重,什么起作用?尘沙烦恼起作用,见思烦恼起作用。这两种烦恼起作用,让这个万花筒千变万化,就这么个道理。我们今天用三昧常寂就能够醒过来,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常,不必去管它,常是真的,永远不变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绝烦恼之相叫寂,在这上下功夫,这是定。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对六尘境界,眼见色,举这一个例子,眼见色相,当体即空,你就看空了,这个相是什么?幻相、假相,从分别执着而生的,我们离开分别执着,外面相就不可得。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跟我完全一样,你从相上见到它的性,性原来是一样的,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花草树木的本性,我们称它作法性,跟我们也是一个性,山河大地的性跟我们还是一个性,虚空法界同一个性。 我们从这个地方认知,这是佛知佛见,世间人、世间众生无论做什么颠倒过失,你都不会再放在心上,心量突然大起来了,夫子所说的你会完全用上。「成事不说」,已经做成的不说,不管是好是坏不说,好事赞叹,坏事不说了,不赞叹也不说,就跟十大愿王「称赞如来」一样,好事称赞,不是好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你心多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夫子忠恕之道,这也是弟子们赞老师的,赞叹老师「夫子之道无他,忠恕而已矣」。三昧常寂是忠,忠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恕。别人有一点小小的过失就斤斤计较,不肯饶恕,这错了,你在生烦恼,你在造业!你读《大藏经》,你看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发过脾气?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骂过人?没有,责备人也是和颜爱语,劝导他。为什么?忠恕存心,夫子之道。在今天这个社会,所以英国人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孔孟学说是什么?今天这个带来了,孔孟学说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是「真诚慈悲」,确实可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我们把它刻在这个印章上,我们想请联合国赠送给每个国家的领导人,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是汤恩比博士提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疏忽了传统教育两百年,这个帐要从慈禧太后算起,她不重视,所以上行下效。在她以前,读书人非常认真,你所学到的一定落实在生活。大概慈禧太后的烦恼习气很多,圣贤教诲好像处处都在责备她,她听了一定感觉到很难过,算了,别听了、别讲了,把宫廷里面礼请儒释道这些高僧大德讲经教学这个制度废止了。她有了问题她问谁?在从前帝王都是找专家学者来请教,她问谁?她问鬼神,她喜欢驾乩扶鸾。宫廷里面上课废除之后,宫廷里头设乩坛,扶鸾,她喜欢这些。上行下效,於是读书人只读圣贤书,不干圣贤事。清朝亡国之后,到今年一百年,这一百年当中,不但没有人行圣贤事,说的人也没有了。所以今天提到圣贤教育很多人非常陌生,不是一般人,知识分子,大学生、大学教授,他真的不知道,从小没学过。《弟子规》,刚刚大家在学的时候,许许多多人,什么叫《弟子规》?莫名其妙!所以,从慈禧算到今天两百年,两百年多少代?至少是九代。 佛陀慈悲,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先人不善」,我们前面的老人,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这我们先人,先人无知,疏忽了传统教育,「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人教我们,我们今天做什么错事情,不要再责怪他。我们做得太离谱,为什么?没学过。没有学过,他干坏事情,你要责备他,这个很残忍,这个不合理。那要怎么样?要饶恕他、原谅他,应该要好好的教导他,这就对了。今天外国疏忽了宗教教育,至少也两百年了,科学发达了,大家相信科学,不相信宗教。科学人能拿证据出来,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宗教是神说的,神到底在哪里,没有办法把神请出来给大家见见面。东方丢掉传统,西方不要宗教,社会乱了,灾难现前了。灾难跟我们的信仰有密切关系,这是一般很多人不相信的。今天科学家提出来,人的意念确实能够影响环境。现在少数人明白了,不是多数。 量子科学真正起到一点作用是八0年代,一九八0年代,一九九0、二0一0,现在是二0一一,才三十年,这是很近的事情。量子力学没有发现的时候,对於物质现象解释不清楚,佛经上虽有解释,我们看了也是半信半疑。佛在经上讲的,我们是佛门弟子,受了古圣先贤的教诲,尊重圣贤,不敢批评圣贤,但是怀疑。到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现象是什么?是意念的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我们也看到《菩萨处胎经》里面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跟这个讲法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佛经上所说的得到科学家的证明,说明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物质现象搞清楚了,物质的本质是意念,这是念头,念头的本质是什么?这个科学家还没说出来,他只说无中生有。我们不能说他错,就是含糊、不清楚。佛法里头对这个说得清楚。精神现象从哪里来的?它的体是自性,科学家没有明心见性,不知道有自性这个东西。自性真难,科学能不能探测到?探测不到。为什么?它不属於现象,你怎么探测?自然现象可以探测,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可以去探测,它不属於现象,所以这就难了。 佛在经上说,这桩事情「唯证方知」。怎么证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知道了,所以唯证方知。妄想是起心动念,换句话说,不起心、不动念你就知道了。科学家研究任何一个东西,一定起心动念,一定有分别执着,所以他永远没有办法见性。他能够说明阿赖耶的现象,他没有办法见性,他们研究所得的,在佛法讲那叫所知障。障碍有两个,一个是烦恼障,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是烦恼障;你研究这么多成果,你相信它,这科学可以拿出证据来,这是所知障,障碍你见性,对於法相你可以了解它,法性你不能。科学家如果有一天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把十九岁到三十岁参学,学的那些东西统统放下,他就开悟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他十九岁出家的时候,烦恼障放下了,三十岁的时候把所学习的东西放下,这就是给我们示现,教给我们。先放下烦恼,再放下所知,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绝烦恼之相,这叫寂。 「《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於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这几句说得好。不生不灭是真常,不生不灭就是自性,只有自性不生不灭,阿赖耶有生灭。阿赖耶所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有生灭,我们讲的这三种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有生灭。我们要懂得,生灭的是法相,相从哪里来的?相从性变的,性不生不灭,相有生灭,性不生不灭。性是真的,真谛,相是俗谛,是假的;真假是一不是二,那就是中谛,真正证得。在起用的时候不偏真也不偏假,对真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对假相、对法相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叫中谛,中道。那就完全正确了,你在这个世间,跟诸佛如来应化到这个世间没有两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