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9-022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七十面,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 「一心念我。一心,已见前解,指万有之实体真如。今约本经,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一心念我,这句话非常重要。昨天从东北来了几位居士,其中有两位告诉我,在过去也是得很重的病,他没有去看医生,也没有吃药,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居然这些都是重病,都好了。身体非常健康,他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体力还跟年轻人一样。原本家人都不信佛,现在家人看他有这样的成就,全家都信佛了,关键没有别的,就在一心。一般人念佛没有感应,念的时间很长效果不彰,什么原因?散乱心念佛,没有做到一心。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叫一心念佛。我们平常已经习惯,心都往外面跑,这念头,眼贪着外面的色相,耳贪着音声,六根都向外缘,这叫散乱心,我们今天讲意念不能够集中。都摄六根,就是把念头集中,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叫一心,这也叫净念。相继是继续不断能保持,这个效果就非常殊胜。确确实实是像这些同学们所说的,他们天眼开了,天耳也开了,就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他们能看见。有些人天耳开了,虽然看不见,他能听见,都在一心。《弥陀经》罗什大师翻译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心不颠倒那是智慧。真能看破,真能放下,感应不可思议。问题还是在我们会不会?所以这一句比什么都重要。 本经里面这句话,这是愿文里面的,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这个他心是妄念,我们今天讲专一,专一就是一心,还被外面境界影响那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没有了。真的是要万缘放下!现在这个社会,无论是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从来未有的混乱的局面,妖言惑众,这种情形非常之多,我们常常碰到。如何应对?不必责备他们,也不要批评他们,合掌阿弥陀佛就行了。我们能做到如如不动,他说他的,我念我的佛,我不为所动;他要是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他也能放下。我们得做一个好样子给人看,对什么样的境界都不迷惑。三皈就教导我们这个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三句话重要。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三皈像什么?他举了个比喻,那个时候我们住在台北,他说你从台北到高雄要坐火车,三皈就是车票,你得常常放在身上,怕人检查,从上车到下车的时候票都不能丢掉。意思就是说,从初发心到成佛道,这张票都不能够丢掉,念念要守得住。皈依佛,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什么?佛是觉悟、不迷信,觉而不迷就是皈依佛。决定不能被外境迷惑,外境是什么?财色名食睡。不能被内心迷惑,内心有什么东西?贪瞋痴慢疑。内外都不迷,你才觉悟,这个觉悟非常可贵,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只要你能保持,慢慢提升,慢慢三皈的光明就往外透,这叫皈依佛。 法是正知正见,法是什么?经典。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都错误,这个错误叫邪知邪见,你看错了、你想错了,所以叫见思烦恼,见是看错的,思是想错了。因为我们见解、思想有错误,邪而不正,这才有三途六道,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如果我们的知见正,正而不邪,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六道轮回的现象就不见了。所以六道轮回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永嘉大师说得很好,他说「梦里明明有六趣」,梦是迷,在作梦;「觉后空空无大千」,你醒过来之后没有了,梦境没有了,醒过来就是觉,觉了之后这梦境不存在了。佛菩萨慈悲,我们在梦中迷惑,他到我们梦中来点化,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用什么?经教,这个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一生讲经教学,所以皈依法,法就是指经典。我们修学一定要以经典做标准,经典是我们的皈依处,经典的理论我们明白了,你的思想就正确。经典里面的教训,我们依教奉行,我们的看法就不会错误,用它来修正我们思想、见解、行为。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什么意思?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僧宝。如果出了家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还有是非人我,那你就错了,完全错了,为什么?这全是染污。我们把这些染污统统放下,身心清净,是这个意思,净而不染,这是世尊对出家弟子的要求。这些出家弟子没做到,我们这些在家弟子如何应对?他没做到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各人因果各人承当。我们对他恭敬,为什么对他恭敬?他的表法提醒我,这就是对我的恩德。我们一看到他这个样子,立刻就想起净而不染,我自己清净不染,这就对了,他清不清净没有关系,与我不相干,所以一切恭敬就对了。你要问,那个作恶的人,无恶不作的,为什么还对他恭敬?恭敬是恭敬他的自性。大乘教里面说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是众生,他本来是佛,他现在造作种种不善,他迷了。我在迷的时候不是跟他一样吗?现在我觉悟了,他还在迷。觉悟的人对迷惑颠倒的人恭敬,迷惑颠倒的人对觉悟的人不恭敬,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不是佛菩萨、祖师大德这里常常教诲,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毛病习气也都出来了,错了,真的错了。你看看现在学佛的同修,对蚊虫蚂蚁都知道恭敬:蚊虫菩萨、蚂蚁菩萨。那个人做点坏事,我看不至於像蚊虫蚂蚁这样,你为什么对他不尊敬?那你不就是有分别、有执着了吗?你迷了,你没觉悟;你觉悟,一样也要称他菩萨,恭恭敬敬,这就对了。修行要在这些地方,这是细行,要在这里修,才真正能够帮助自己提升。 记住,贪瞋痴慢疑是严重的烦恼、不善的习气,在佛法里面叫它做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要不断,你没有办法离开六道轮回,做再多的好事,出不了六道。我们想到梁武帝当年在世,这是佛门大护法,他以他自己国王的身分,真的是全心全力护持佛法,喜欢人出家,看到人发心出家,他就护持、就供养,建立道场四百多所,护持出家众几十万人,大护法。达摩祖师那个时候到中国,跟他见了面,他就非常自豪跟达摩祖师说,他对佛法的贡献,请教达摩祖师,他说「我的功德大不大?我有多大功德?」达摩祖师跟他说:「并无功德。」就这一句话,他就不高兴,话不投机就下逐客令,请达摩祖师出去。达摩祖师讲的话是真话,为什么?做那么多好事,你傲慢的心在,你烦恼没断,哪有功德?福报很大,他修的是福报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样,他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要放下烦恼习气,那是功德。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烦恼习气是多难断的,只要这个东西夹杂着,全变成福德了。福在哪里享?在六道里面享。这个诸位要知道,在六道里头享,出不了六道,三善道享福,三恶道里头也有享福的。 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提婆达多造的罪,毁谤三宝,毁谤释迦牟尼佛。他嫉妒心很重,看到别人修行比他好的,他就毁谤,谤佛、谤法、谤僧,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干这么多都是阿鼻地狱罪,真的他堕阿鼻地狱。可是这些行为衬托出佛的大德、大行、大慈、大悲,这他做了好事,好事有好报。没错,他的确在地狱,在阿鼻地狱,世尊告诉我们,他在阿鼻地狱所受的跟忉利天差不多,但是在阿鼻地狱,不是在忉利天。这值得我们深思!你说有人堕饿鬼,鬼道里面享受的跟天人差不多,福报大了,但是他在鬼道。有畜生道享福的,畜生道里头也有修行的,因果报应很复杂,不是几句话能讲得完的。所以佛教导我们,真正想出离三界,出离六道轮回,不能修福,不能造恶,善恶二边都不沾。这怎么个修法?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恶不作断恶想,修善不作修善想,心要清净,在事上真的要断恶修善。在心地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做了就跟没做一样,永远保持你的平常心就对了。也就是你用一心去做,别用二心,二心就错了,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佛家常讲,世俗也说,但这个话是从佛经上来的,「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佛门里面的术语,这社会大众都用这个。三心是指阿赖耶、末那、意识,这三心;二意就是意识、意根,末那叫意根。都是佛经上的话,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造业,就错了。 下面说,「如《教行信证文类》曰」,这是日本大德所作的,它这里面说,「信乐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真信、真乐,这个乐是爱好,也能把它念作乐,那个乐就是法喜。真信里头一定有法喜,真信里面一定有爱好,你不爱好这个法门,你不爱好这个经典,不爱好极乐世界,不爱好阿弥陀佛,你不可能来修学。所以世出世间法能不能成就,有多大的成就,说实在话这两个字就说尽了。你对它有几分的信心,你得到几分法喜,就这个意思。为什么有些人修学时间不很长,二、三年就有很殊胜的成就,有人学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什么成就。是不是聪明智慧有差别?当然有,那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你对这个法门修学的信心,对这个法门修学的法喜,关键在此地。所以现在佛教,我们利用这些高科技,用卫星、用网路,这很方便,学的人很多很多,真正得利益的就不很多了。原因在哪里?在诚敬,真诚、恭敬,也就是在信乐。信乐就是一心,信乐是从真心里面生的。我们对於它还有怀疑,这心就不真,这是妄心,心里面还有夹杂,夹杂自私自利、夹杂名闻利养、夹杂五欲六尘,你心不干净!所以修个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什么显着的进步,道理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你要不晓得这个道理,修一辈子到老死还不能得益,走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所以这一句关系我们的往生大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 「又《探玄记三》曰」,这《华严经》的注解,《六十华严》第三卷里面讲的,「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就是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第二念则是异念,里面夹杂二念在里头,一心就没有了,叫二心。所以禅宗里面参究,它不讲研究,我们世间人都说研究,这个问题你去研究、研究。佛门不说研究,为什么?研究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三心二意。参究怎么讲法?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不用意识就是不要用分别,识是分别,第六意识;不要用意,意是执着,末那是意;心呢?心是阿赖耶,阿赖耶含藏习气种子。我们现在人叫落印象,印象落在哪里?落在阿赖耶里头。所以阿赖耶叫藏识,藏识是什么?藏识是仓库。无始劫来一直到今生起心动念的印象,统统记录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好像是个电脑仓库,无量劫来东西都在里头,所以你能够回忆,你能够再把它调出来。参究是这三样东西都不要,都不用,那叫参,离心意识参,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叫参。不用这些心,这些心用惯了,不用这些心,行吗?那用什么?不用它,真心就出来。只要你不用分别,妙观察智就现前;你不用执着,执着是末那,平等性智就现前;你不用阿赖耶,大圆镜智就现前,叫四智菩提,前面五识叫成所作智,这四种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没丢掉,只是因为你有阿赖耶识,有八识五十一心所,它们就不起作用,就被障碍。你不用假的,真的就现前;用假的,真的就不能现前。 《楞严经》里面交光大师讲的「舍识用根」,就这个意思,那就是参,不要用六识,要用六根,根中之性。用见,用什么见?见性见。听呢?听用闻性听,用闻性去听。不要用耳识,不要用眼识,眼识有分别,耳识有分别。见性没有分别,闻性没有分别,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分别,那是六根的根性。用这个方法就跟诸佛菩萨没两样,诸佛菩萨他们用根中之性,六根的根性,他不用六识。这个东西讲得不错,谁会做?没人能做得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楞严》唐朝传到中国,也是非常不容易,这是印度,所以印度佛教以后没有了,我想与这个都有关系,心量太小了。这好的经典是国宝,禁止流传到国外的,国家禁止的。般剌蜜帝法师,这印度人,知道中国人具足大乘根性,把这个经典送到中国去。那个时候手写的本子,他写在很细的绢上,写了很小的字,写成之后把自己的胳膊剖开,经藏在里面再把它缝起来,这样偷渡到中国来的。因为他前面偷渡两次,都被海关查出来,第三次用这个方法带出来了,坐船带到广州,把这部经拿出来。中国人知道有这部经,但是没人见过。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都没看到过这部经典,国宝不给你看的。所以出家人很难得,这是国家的秘密,送到外国去,所以经送到中国来之后翻译,翻译完成他就回国,回国是什么?接受国家的惩罚,这是佛教徒。要是一般人出来到中国,中国对他都非常好,以国师之礼对他,何必回去?用不着了。他还是要回去认罪,接受国家法律处分。 早年的翻译,都是用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来解释《楞严经》里面所讲修行的方法。是很接近,因为三止三观它用的是意识心,不是舍识用根。可是佛在《楞严》上讲的意思,确实是舍识用根,你才能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交光大师的注解现在都有流通,他的序文里面写得很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他想给《楞严经》做新的注解,跟古人的说法完全不一样,就是用舍识用根。还没开始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他是寿命到了,接引他往生。他见了阿弥陀佛,就把《楞严经》这个事情向阿弥陀佛报告,佛陀能不能给他一个假期,向他请假注《楞严经》,《楞严经》注好之后,佛再来接引他。阿弥陀佛就同意,阿弥陀佛就走了,他注这部经。所以这部经是向阿弥陀佛请假完成的,很难得!舍识用根,到底用什么方法来修?没有别的,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工作应酬,做不到舍识用根,你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来代替舍识用根,就成功了。吃饭的时候,不要去挑剔这个好吃、那个好吃,你有这个念头起来,你不就用识了吗?又在造业了。把一切都看成平等法,没有好丑、没有喜爱、没有厌恶,法法平等,看的、听的、接触的都欢欢喜喜,不分别、不执着,统统归阿弥陀佛,皈依,一切都回归到阿弥陀佛。这个办法跟《楞严经》上舍识用根没有两样,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真正像交光法师那个,那不是我们普通人做到的,那是什么?那是法身菩萨。别说我们做不到,阿罗汉做不到,辟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做不到。这段心无异念。 下面引用的,「《止观四》」,这天台家的,这个数目字是它的卷数,第四卷。「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念老在括弧里给我们简单解释,「指心中不缘其他一切事物」。一心专志就是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全放下了,这叫「一心念我」,这个我是阿弥陀佛自称,你跟阿弥陀佛就相应。净宗古大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相应?一心专志就相应,心里面还有夹杂就不相应。我们怎样把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得生,这个重要!下面又给我们说,「又一心有事理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实兼事理。现世净业学人,但深信切愿称念名号,即是一心念我。」这是事念,事一心。一心难!我们前面所讲的一心专注,心不余缘,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也没有,这是功夫成片,决定往生,生到哪里?凡圣同居土。如果是念到事一心,就不是凡圣同居土,叫方便有余土,理一心是实报庄严土,不一样!这是蕅益大师所说的,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全在功夫的浅深,这是你念佛功夫。这也是三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这样的功夫要在平常养成,在我们现前得到,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 我们从刘素云居士的报告知道有个信息,生病的人病重了,在加护病房去急救。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这个病人在急救的时候,所受的罪、所遭遇的痛苦无法承受,他也说不出来,因为昏迷说不出来,生瞋恨心、怨恨心,这种心一生起来就到地狱去了,你说这多可怕。有些学佛的同学知道,家里老人病重了,到快要咽气的时候,医生问要不要急救?学佛的人知道,不需要。医生也赞成,也同意,知道急救也不过就是延长几个小时而已,他遭受的痛苦,那种怨恨很不容易化解。可是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这个法律,生病要是不死在医院里面,就触犯法令规章,你一定要送医院,生病一定送医院,死的时候一定要急救,你说不是把每个人都送到地狱去了吗?这个怨结得深!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多可怕。我们怎么避免?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走的时候我们自在往生,不要到医院去受那个苦。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可以做到,只要你肯放下;你不肯放下你就做不到,这是一桩非常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