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6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6

 

  讲授:却佩格西翻译:廖本圣老师2010-03-21

  2-1-2.分类

  今天继续看第十页(第四行),(3)见地,之前已经讲完总说地道建立的部份,现在看2.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p9)分二:2-1. 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2-2. 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p28)。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2-1-1.定义及2-1-2分类,定义的部分已经说明过了,现在看2-1-2.分类,前二个已经讲过了。

  现在看(3)见地,一般我们讲小乘地道比较重要的分法是:声闻的地道分为五道(从声闻的资粮道到无学道),独觉的地道主要是独觉五道(从独觉的资粮道到无学道),所以小乘八地并不是重要的分法,重要的分法是五道的分法。

  再说明「第八地」的算法,这可能要先知道四果向与四果住(四双八辈指八类的补特伽罗),从「阿罗汉果住」算第一,「阿罗汉果向」算第二,一直推到「初果住」是第七,「初果向」是第八地亦即是「预流向之智」。以「第八地」的算法来看,「见地」算是「第七地」是无间道与解脱道二者当中的解脱道。

  (4)薄地,是「一来果住之智」。通常在「一来果住之智」的阶段,多半已经证得修道,也有少数的行者还住于见道的状态,但大部分都已经证得修道。这里要注意,并没有谈到「一来果向之智」的情况,后面才会谈到。

  (5)离贪地,是「不来果住之智」(三果住之智)。这里也要注意,也没有提到「不来果向之智」,后面才会提到。离贪地也跟薄地一样,行者到此阶段多半已经证得修道位,但还是有少数住于见道位。离贪地的行者已经把所有欲界的烦恼都断除了。

  (6)了解已作地,就像「声闻阿罗汉之智」(四果住之智)。在这个阶段就是无学道,同样的也没有谈到「四果向之智」。

  (7)声闻地,就把第四薄地没有谈到的「一来果向之智」、第五离贪地没有谈到的「不来果向之智」及第六了解已作地的「阿罗汉果向之智」这三者一起都放在声闻地里来谈。

  第四「薄地」与第五「离贪地」这二者,一是「一来果住之智」,一是「不来果住之智」,住于这二地的行者多半都已经证得修道位,但是有少数是住于见道位。差别是在于「薄地」的行者(一来果住之智)还会因为业与烦恼而再次投生于欲界;但是处于「离贪地」的行者不会因为业与烦恼再次投生于欲界,而是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这是这二地的差别。

  他们类似的地方是多半证得修道位,但是有少部分住于见道位。他们的差别是住于「一来果住之智」会因为业、烦恼再次投生欲界;住于「不来果住之智」则不会因为业、烦恼而投生欲界,他们会投生于色界与无色界。

  为什么「一来果住之智」(薄地)与「不来果住之智」(离贪地)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因是住于「不来果住之智」(离贪地)已经把欲界的九品烦恼都已经断除了,所以他不会因为欲界的烦恼再次投生欲界。「一来果住之智」(薄地)的行者只断除欲界九品烦恼的前六品,还有七、八、九品(没有断)。

  (8)独觉地,是把所有独觉的智全部合在此地来谈。上述(小乘八地)内容是《明义释》及《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论典当中,将「见白地」配合「资粮道」、「种姓地」配合「加行道」来解释,而不另外提及「声闻地」。如果依照《明义释》及《金鬘疏》来讲有第七声闻地,而且声闻地是把一来果向、不来果向、阿罗汉果向三者合并一起命名为声闻地。但是有些其他的论典就不做这样的命名,就把这个拿掉,没有声闻地这部分,另外安立一个见白地,然后放在第一个位置。

  若再归纳的话,这八地可以摄于声闻地与独觉地两者当中,亦即前七个为声闻地,而最后一个是独觉地。

  2-1-2-1. 声闻地

  声闻地中又分二:(定义与分类)

  2-1-2-1-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声闻现观」,就是「声闻地」的定义。这个定义内容有二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第二个重点是「声闻现观」,只要符合这二个重点都可以做为声闻地定义的内容。譬如以声闻地资粮道为例,它的果或众多功德(这二者是同位语)就是指它后面声闻的加行道、声闻的见道、声闻的修道、声闻的无学道这些都是它的果,也就是众多功德。资粮道在这里扮演的脚色就是这些果或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这是定义内容的第一个重点。然后声闻资粮道本身又是一个现观,它符合这二个条件,所以也是声闻地。其它的也是依此类推。

  「声闻地」、「声闻的现观」及「声闻智」,这些是同义词。这个情况跟前面一样,「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与「现观」与「智」是同义词,这里同义词的情况也是跟前面类似。到此已经讲完声闻地的定义与同义词,接着讲声闻地的分类:

  2-1-2-1-2. 分类

  声闻地若予区分,有二:声闻异生地与声闻的圣者地(p12.1),声闻异生地与声闻的圣者地这二者的差别(界限)在哪里呢?在于有没有证得声闻见道。如果没有证得声闻见道者就是属于声闻的异生地,已经证得声闻见道就被归于声闻的圣者地。这是在见道位的时候必须有办法现观无我,见道位之前是透过比量以义总(了解无我的义总)的方式来了解无我,如果是见道位则必须要现观无我。当一位行者证得见道的时候,也就是他有办法现观无我的时候,这位行者(补特伽罗)就是所谓的僧宝。这样讲,在还没有办法现观无我,没有证得见道位之前,补特伽罗还不能被称为僧宝,要成为圣者之后才被称为僧宝,同样的,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三道就被称为法宝。

  2-1-2-1-2-1. 声闻异生地

  声闻异生地若予以区分,有二:(声闻资粮道与声闻加行道)。声闻资粮道与声闻加行道的行者还不是属于圣者,他们是凡夫,他们心中的这些智还是属于异生地(凡夫地)。

  2-1-2-1-2-1-1. 解说声闻资粮道

  2-1-2-1-2-1-1-1. 定义

  「声闻的法现观」,就是「声闻资粮道」的定义。这个情况跟前面「资粮道总说」,为资粮道下定义的内容就是法现观,现在只是类推而已。所以只要在资粮道前面加「声闻」或法现观前面加「声闻」就可以了。同样的,将来在独觉道的定义的时候也是一样,即「独觉道的法现观」就是「独觉资粮道」的定义,将来谈到大乘的定义也是一样类推,「大乘的法现观」就是「大乘资粮道」的定义,也就是从一开始的「总说」去做一些修改就可以成为各别术语的定义内容。

  就像之前谈过,法现观的法就是指佛开示的经典,其实还可以加上「不颠倒的解释佛经典密意的注释」,这些都可以算在法里面,在声闻资粮道的阶段主要是以闻思佛经及解释佛经典密意的注释为主。

  2-1-2-1-2-1-1-2. 分类

  声闻资粮道还可以再细分为声闻资粮道下、中、上三品,独觉资粮道、大乘资粮道也都可以分成三品。下、中、上三品有什么差别呢?以声闻资粮道下品的行者来讲,已经生起无造作出离心,因为要进入声闻资粮道下品的门槛(最低界限)就是要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声闻道下品的行者大多已经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但是还是有少部分没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到了资粮道中品的行者一定要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不然他进不了中品,所以到了中品的资粮道行者都已经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到上品的条件就不只已经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而且已经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也就是资粮道上品的行者已经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一旦此行者得到缘补特伽罗无我止观双运就从声闻资粮道上品转移到声闻加行道。

  接着要谈的内容,其实在前面已经说明过了,也就是声闻的行者、独觉的行者、大乘的行者他们的所断可以分成三种,各自不同,所修也各自不同,所证也不同。

  声闻行者主要的所修是补特伽罗无我,以及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见。主要的所断是补特伽罗我执,以及由补特伽罗我执所衍生出来的贪瞋等烦恼。声闻行者主要的所证是断除补特伽罗我执之后所证得的解脱轮回。

  独觉行者主要的所修是二空,以及了解所取能取异质空的见。主要的所断是「执『色(所取)及取色之量(能取)异质』的分别识」。独觉行者主要的所证是断除所取能取异质之后所证得的解脱轮回(独觉的阿罗汉)。

  大乘行者主要所修是空性,空性也可以说是细品的法无我及了解空性或细品法无我的见这是主要的所修。主要的所断是实有执,实有执在瑜伽行中观自续派是属于所知障,所以是断实有执或所知障。所证就是断实有执(所知障)之后证得佛的一切相智(一切种智)。

  因为声闻行者、独觉行者、大乘行者的所修不同,所以这三类行者在根本定里所缘的境也不同。以声闻行者来讲在根本定当中所缘的是补特伽罗无我;独觉行者在根本定当中所缘的是二空(能取所取异质空);大乘行者在根本定当中所缘的境就是细品的法无我(空性)。

  以声闻行者来讲,在根本定当中所缘的补特伽罗无我,一般这又分为三种情况:无间道的根本定、解脱道的根本定、既非无间道的根本定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独觉行者的根本定也分为:无间道的根本定、解脱道的根本定、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大乘行者也分为:无间道的根本定、解脱道的根本定、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这三类行者都各有这三种根本定。

  以声闻行者来讲,如果他是处于「无间道的根本定」或「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他的所缘一定是补特伽罗无我。但是,如果是第三种根本定「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当中,他的所缘可以是「补特伽罗无我」,也可以是「二空」或是「空性」(细品的法无我),这三种境都可以。

  以独觉行者来讲,如果他是处于「无间道的根本定」或「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他的所缘一定是「二空」(能取所取异质空)。但是,如果是处于第三种根本定「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当中,他的所缘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补特伽罗无我」或是「细品的法无我」,这三种境都可以。

  以大乘行者来讲,如果他是处于「无间道的根本定」或「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他的所缘一定是「空性」。但是,如果是第三种根本定「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的根本定」的状态当中,他的所缘可以是「空性」,也可以是「补特伽罗无我」或是「二空」,这三种境都可以。

  资粮道分下、中、上三品,而这三个的每一品又可以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意即声闻道下品有「现前」、「比度」及「再决知」;声闻道中品也有「现前」、「比度」及「再决知」;声闻道上品也有「现前」、「比度」及「再决知」这三个。

  资粮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这三类行者都会有现前知、比度知及再决知这三个,为什么会有这三个?譬如以资粮道下品的行者来讲,假设在他还没有入道之前,还没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而是在入了资粮道下品之后才透过「因」去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这时候对于补特伽罗无我的了解就是属于比量或比度知的了解(第一剎那是比量,第二剎那以后是比度知或再决知),他的现前知是什么呢?有些资粮道下品的行者,会有五神通的任何一种,就是一般我们讲六神通当中除了漏尽通以外剩下的五神通,譬如有宿命通就是能了解过去世或未来世的神通,或有他心通等等。如果资粮道的下品的行者有这样的神通,就这个神通来讲是属于现前知,所以资粮道的下品会有现前知、比度知、再决知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中品的行者也是类似,上品的行者也是类似。

  以资粮道下品的行者来讲,当他透过「因」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时候,虽然是一种比度知的了解,但是他对于所了解的境却是毫无颠倒的,只是他没有办法现观而已,他只是透过义总的方式去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还没有办法现观。以资粮道下品行者的神通来讲,神通不是比度知,因为比度知要依赖因,神通是属于现前知不需要依赖因,他可以直接看到别人在想什么,这个情况就有点像我们的眼识见色、耳识听声,非常的清楚,不需要透过因。资粮道下品的行者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比量,以这个相续来讲,到了第二剎那就是再决知,这个相续不断的去修,譬如结合止观双运不断的去修,终有一天也有办法可以不依赖因而直接现观,也就是当这位行者到见道位的时候就可以现观无我了。所以比度知透过串习、修习,最终也有办法变成现前知,譬如到见道位的时候就有办法现观了。

  如前所说,资粮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都有现前知、比度知、再决知。同样的,这三类行者,也就是资粮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也都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这三类行者虽然都各自有此三慧,但是都以闻、思这二慧为主,以修慧为辅。一旦进升到加行道的时候,就倒过来,就以修慧为主,以闻、思为辅。

  如果看这个文字就很清楚,以及「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在声闻资粮道的阶段中,以听闻、思惟为主,但并不是没有修所成,因为《阿毗达磨集论》中清楚说过:「资粮道的阶段中有修所成。」

  「闻所成慧」就是对于法去做听闻,听闻的过程对于所闻的法能够在心中浮现,但是还没有到了解的程度。到了思所成慧的阶段就对于所闻的义透过很多的理由去思惟它的意义及内涵,一旦证得了思所成慧的时候就是相当于前面的比度知,所以,可以说思所成慧与比度知是一样的。譬如以补特伽罗无我来讲,当到达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思所成慧的时候就是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比度知。修所成慧的情况就是在思所成慧所了解的「如以补特伽罗无我」为基础,然后去缘这个补特伽罗无我,一旦成就止,就是证得了修所成慧。所以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之间的差别,在于修所成慧有止的力量,思所成慧只是了解,但是还没有到成就止的程度。

  在声闻资粮道下品的阶段中,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与「不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这两类(行者);而到了资粮道中品的阶段,则必定要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到了资粮道上品的阶段,则必须证得以补特伽罗无我为所缘的止。

  这个内容在独觉及大乘行者的情况也是依此类推,譬如独觉资粮道下品的阶段,有「了解二空」与「不了解二空」这两类;到资粮道中品就一定要了解二空;到了资粮道上品就必须证得以二空为所缘的止。同样的,大乘行者也是一样,在大乘资粮道下品的时候有「了解空性」与「不了解空性」这两类;到大乘资粮道中品就一定要了解空性;到了资粮道上品就必须证得以空性为所缘的止。

  而当转移至声闻加行道暖位时,则必定要证得以补特伽罗无我为所缘的观。这样才有办法进入到加行道的暖位,暖位是加行道四个阶段的第一个。这里有一个次第必须要了解,假设要现观补特伽罗无我,在现观补特伽罗无我之前,一定要先有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或是说观,以观即是止观双运);而如果要有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在这之前一定要有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而如果要有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在这之前一定要先透过因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如果要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在这之前一定要去听闻、思惟跟开示补特伽罗无我有关的经论,这是必然的一个次第。

  其中,从声闻资粮道到声闻加行道暖位的转移方式就是: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这是相对于另外一类的行者来讲,也就是暂时不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这二者如何区分呢?暂时不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的情况就是:他证得资粮道之后,会有几种的情况,不继续走声闻的加行道就转到独觉道或大乘道;或者,他除了证得声闻资粮道之外,也证得声闻加行道,但是他不去证声闻的见道,而转向独觉道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证声闻资粮道,也证声闻加行道,也证声闻见道,但是他不去证声闻的修道,而转向独觉道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证声闻资粮道,也证声闻加行道,也证声闻见道,也证声闻修道,但是他不去证声闻的无学道,而转向独觉乘或大乘。到此为止,这一类的行者就是暂时不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这是属于不决定的。

  另外一类是他整个声闻五道(从声闻资粮道一直到声闻的无学道)都走完了,意即他证得声闻的阿罗汉。他整个走完之后,才回小向大进入大乘,这类的行者不会走独觉道,只会再进一步的走大乘道,这一类的行者就是所谓的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意即他会把整个声闻五道都走完,然后再回小向大;而不是整个声闻道都走完的就是属于暂时不决定这一类。

  暂时不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他从资粮道之后不走声闻加行道直接就转入大乘的资粮道,但是过不久他又退回来声闻道,这种是属于钝根的。如尊者舍利子他一开始是走声闻的资粮道,没有继续走声闻加行道,接着就转入大乘资粮道的下品,但是他碰到逆缘之后,又退回到声闻道,最终是在声闻道证得声闻的阿罗汉。

  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这类行者是指走完整个声闻五道者,最终他会证得声闻阿罗汉。这样的行者,一旦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时,就会从声闻资粮道转移至声闻加行道暖位。下述有四个情况是同时的,就是这样的行者(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当他「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与「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修所成慧」、「证得声闻加行道暖位」等等是同时的。

  一个行者能不能进入声闻资粮道,重点在于他有没有无造作的出离心,而不在于他有没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或了解空性。假设一个行者没有出离心,即使他了解无我,还是属于未入道的行者;反之,即使一个行者没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但是他有无造作出离心,那就是已入声闻道者。所以有没有入声闻道,重点不在于有没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而在于有没有无造作的出离心。

  一般我们讲入门可以分四个层次,以入佛教徒之门来讲就是皈依,入一般的道(小乘道)的门就是无造作出离心,入大乘道之门就是无造作菩提心,入密咒乘之门就是灌顶,一般入门可以分这四个情况。

  所以,当一位行者心中生起无造作出离心的时候他就入道,这时候这位行者心中除了无造作出离心以外其它的善心也都会成为道的体性(体性都会转为道),但是不包含比较不好的心,譬如资粮道的行者还有我执,也还有贪瞋等烦恼,他的数量跟我们一样,但是可能力量比较弱,因为他有无造作出离心以及它所摄持的善心这些道压制的关系,所以他的恶心譬如我执或贪欲等烦恼的力量没有那么强,但是恶心的数量来讲可能跟我们都一样。由无造作出离心的关系而这些善心转为道,这善心的种类非常多。所以为什么以一位资粮道的行者会有现前知、比度知、再决知,原因其实也是跟这个有关系,因为他善心的种类很多,而且这些善心的体性都转为道的体性,这些善心里面有一些是现前知、有一些是比度知、有一些是再决知。

  譬如,一位声闻资粮道下品的行者,因为他已经入道了,所以他有无造作的出离心,透过这个无造作出离心的力量,其它的善心也都转为道,而且这个道主要是转为小乘道,因为这位行者他还没有菩提心,所以,因为无造作出离心的缘故,所有的善心都转为小乘道。这位声闻资粮道下品的行者假设有办法进一步生起无造作菩提心,先前这些属于小乘道的善心,会因为无造作菩提心的缘故,全部又进一步转为大乘道。所以善心是属于小乘道还是大乘道有赖于有没有开发菩提心,没有的话这善心都属于小乘道,有的话就会转为大乘道。

  到此为止已经说完声闻资粮道,了解声闻资粮道之后对于了解独觉资粮道、大乘资粮道其实都非常类似,转移的方式也类似。只是大乘资粮道除了有无造作出离心还有无造作菩提心的摄持;就所缘来讲声闻资粮道上品是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如果是转移到声闻加行道就要有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如果是大乘资粮道的上品就不是缘补特伽罗无我,而是缘空性的止;如果要转移到大乘的加行道,则必须开发缘空性的观才能转移,除了所缘不同,还有,有没有菩提心的差异之外,其它的情况类似。

  声闻加行道的内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下星期再谈,从今天到下星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你们去思惟一下今天谈的内容–声闻资粮道,如果有任何问题,下星期有十五分钟可以提问今天所上课的内容。

 
 
 
前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1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2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3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4

 

后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5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4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3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2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