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4 |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4
格西洛桑却佩讲授法炬法师翻译2008-03-27 请看文,「闻此颂后,诸随信行者,初即于此不起怀疑,立生净信。诸随法行者,亦由离一异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无生,于颂义所说之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违害。」 《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是赞颂三智的圆满功德。钝根者听了,毫无质疑的马上生信;利根者却不马上生信,会以正理观察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里称赞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讲到利根者如何观察生信。 《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第一句赞颂「基智」,基智能引导声闻﹑独觉的补特伽罗迈向解脱地,声闻﹑独觉众要迈向解脱地,必须要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才能迈向解脱地,由此可知,基智现证补特伽罗无我。第二句赞颂「道智」,圣位菩萨行世间利的无上方便就是「道智」。行世间利的无上方便既然是道智,由此可知,道智现证空性;若未现证空性,将不成为菩萨行世间利的无上方便。第三句赞颂「相智」,佛世尊转动所有*轮的增上缘是相智,相智也必须现证空性。 利根者看了这三偈后,心中想:基智必须现证补特伽罗无我﹑道智必须现证空性(无实有)﹑相智也必须现证空性(无实有)。因此会加以观察,到底基﹑道﹑相三者是否谛实成立?透过「离一异体性故等」的正理,「等」字包括很多正理,了解后,在心中生起了悟之量。 要成立「无谛实成立」,有离一异正理﹑金刚屑正理等很多,因为要花很多时间解释,在这里不说。这里举的是「离一异」的正理。基智缘念之基础(事)是「蕴﹑界﹑处」;道智是缘念「三道」;相智是缘念「一切法行相」。 「基智」是了悟补特伽罗我无生之智﹑「道智」是了悟三道无谛实成立生之智﹑「相智」是了悟一切法行相无谛实成立生之智。在观察这些对不对时,要先抉择三智的所缘「基﹑道﹑相」是否是谛实成立生,抉择后,了知「基﹑道﹑相」无谛实成立生,以此举出「离谛实成立一﹑离谛实成立异」之道理,以完全了知「基无生﹑道无生﹑相无生」之量,看到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诠说的意义与正理不相违,「由离一异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无生,于颂义所说之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违害」,见到礼赞偈的意义是真的,毫无虚假,不见相违;(若见相违,是虚假的,不须生信),不见相违,所以不是虚假的,故生信心。 请看第12页,「于是定解彼般若波罗蜜多,三智体性之三理门,能培育佛陀等决定无疑必然可能,而于彼生起最极净信。」 因为见到没有违害,所以于般若波罗蜜多,三种一切智的体性,三种一切智指「三智」。「三理」是三道:基智是声闻﹑独觉之道,道智是菩萨之道,相智是佛之道。「三理」就区分处(事)而言,是指三智;就区分理而言,是指三道:声独道﹑菩萨道﹑佛道。对「基智能成就(能培育)声闻﹑独觉,道智能成就菩萨,相智能成就佛」,毫无质疑起决定解,如礼赞偈所言,确实如此,肯定后,于三智生起最极净信。 照字面上一一加以解释,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愈来愈困难,其实不难,只要了解《现观庄严论》礼赞偈本身,就很容易了解所说的意思,例如,「基智」可以协助声闻﹑独觉众趋向解脱地﹑「道智」可以协助菩萨众行世间利﹑「相智」可以协助佛转动*轮。利根者已正理观察礼赞偈,见到所说内容与正理毫无相违后,肯定三智必定可协助(培育)佛等,「等」字含有菩萨,声闻﹑独觉众,依此生起最极净信,絶不退转之信,因为已用量成立三智功德的缘故,以量成立,生起之信,絶不会退转的。钝根者不是,钝根者没有用正理观察,仅听闻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赞颂三智,立即生信,这样生起的信,比较有退失的危险性。 钝根者不作观察,即刻起信;利根者观察后,方始起信。 请看文,「以于彼净信,亦使欲求般若波罗蜜多功德之二种补特伽罗,亦于彼及依止之圣教,一切受持等之义极其恭敬;」 钝根者听闻后,不加观察马上生信;而利根者加以观察后才生信。追求向往彼功德---般若波罗蜜多,或「三智」,追求三智功德的补特伽罗有两类:钝根者和利根者两类,二者皆应该于彼「三智」,及三智所依的论着﹑诠说三智的论着,在一切时中受持其意义,生极恭敬。 请看文,「尔后,依闻等所生慧之生起次第,将获得最胜善;由是因缘,于般若波罗蜜多之最极净信,是获得一切善妙之主要初因。」 生极恭敬后,依次生起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最后将获得一切最胜妙善。故于般若波罗蜜多(薄伽梵母﹑佛母)生起最极净信,是获得一切善妙的主因(初因)。先起信心,之后一切时中于诠说三智的经论,生极恭敬,之后,渐次生起闻所成生慧等,最后将证得相智,因此于薄伽梵母生信,是获得一切善妙的主因(根本因)。 简单而言,礼赞偈主要赞颂三智,钝根者听了后,毫无质疑,不加观察,马上生起信心;利根者听了后,不马上生信,以离一异等正理观察,观察后见到毫不相违﹑没有违害,才会生信,依此之「信」是证得三智的主因。为何是证得三智的主因呢?依所生之最极净信,进一步于三智闻﹑思﹑修,之后透过所生之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最后将证得一切善妙。因此于三智的最极净信是一切最胜善妙的主要根本因。从礼赞偈可以了解到两个「所为」:一是至尊弥勒表示自己是随顺胜士夫的行持;另一点,是使其他有情于佛母生净信,于佛母生净信是证得一切善妙的主要根本因。至尊弥勒为此而作礼赞。 到此为止,还在前行部份,尚未进入正行部份。 请看第13页,「彼中,以三智含摄八义,彼等亦是般若波罗蜜多,彼亦由下文将说之理圆满诸义,如是了然于心,乃从三智赞般若波罗蜜多。」 于此,《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礼敬的对境和论着的所诠(内容)相同。一般,礼敬的对境各有不同,有的礼敬一切智﹑有的礼敬诸佛菩萨﹑有的礼敬文殊菩萨…等。《现观庄严论》的礼敬的对境和论着的所诠(内容)相同。有人质疑:不相同。《现观庄严论》的内容有八事,而礼赞偈只有礼赞三智,是不是有过失?无过失,三智含摄了八事。三智的另外名称是般若波罗蜜多,礼赞偈直接礼赞三智,就是礼赞般若波罗蜜多,也是礼赞八事。 「三智含摄八义,彼等亦是般若波罗蜜多」意思是:三智含摄八事,三智彼等亦是般若波罗蜜多。「彼亦由下文将说之理圆满诸义」意思是:三智不只能培育佛,由下文将叙述之理,可知能圆满一切诸义,能培育菩萨﹑声闻﹑独觉众。菩萨﹑声闻﹑独觉众在下文中将广作讲述,所以是「下文将述之理」。「三智能培育佛等」意思是:三智不只能圆满成就佛﹑菩萨﹑声闻﹑独觉众之义利,八事彼等亦能圆满成就佛等众之义利,因此,三智之义含摄八事,如同三智能成就佛等众之义利,八事亦能。「如是了然于心,乃从三智赞般若波罗蜜多」,对此至尊弥勒仅记在心,故由三智(三种一切智)赞扬般若波罗蜜多。 简单而言,《现观庄严论》的内容有三智﹑八事。八事是什么?基智﹑道智﹑相智﹑圆满一切相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剎那加行﹑果位法身,共八事。至尊弥勒在礼赞偈只有直接赞颂三智,并无过失,在至尊弥勒的心中清楚三智含摄八事,不仅如此,三智可以成办声闻﹑独觉﹑菩萨﹑佛的一切所作,同样,八事亦可成办。因此若由三智作礼赞,意义上已向八事﹑般若波罗蜜多作礼赞了;直接向三智礼赞,也等于是向八事﹑般若波罗蜜多礼赞了。 上面讲到了必要性和原因。以上是我对至尊弥勒的礼赞偈的解释,下面是狮子贤的解释。这些都是礼赞偈的必要性。谈到钝根者及利根者如何生起净信,生起净信后,如何生起恭敬,由恭敬进一步作闻思修,由闻思修慧将证得相智。 请看文,「诸声闻及属彼类,仅于解脱德上少许超胜,是同一次第所显之独觉」 礼赞偈里只提到「声闻」,没有提到「独觉」,其实独觉是并在声闻里。礼赞偈里提到「声闻﹑菩萨﹑佛」,没有提到独觉。礼赞偈的第一句「诸求寂声闻…」直接提到声闻而已,并没有提到独觉;第二句直接提到菩萨,第三句直接提到佛而已,有人问:独觉要放在哪里?独觉并入声闻里,并入到菩萨不行,并入到佛也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声闻的主要所修,独觉全部都修;声闻的主要所应断,独觉全部都断;声闻的主要所应证,独觉全部都应证;声闻的一切修行,独觉全部都修,除此,还有增加其他应修之法类,因此将独觉并入声闻中。「诸声闻及属彼类」指诸声闻以及「属声闻类」就是独觉。那么独觉和声闻一模一样吗?不,「仅于解脱德上少许超胜」,独觉仅以解脱比声闻略胜一筹。「是同一次第所显之独觉」指以礼赞偈的第一句「诸求寂声闻…」阐示二者,以同一句阐示两种意义,在同一句中,直接阐示声闻,间接阐示独觉。独觉和声闻一模一样吗?不,独觉比声闻略胜一筹。彼二者,《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是以同一句阐示出。 请看文,「亦于欲求涅槃上,由全然了知一切事无生之智,现证有余蕴及无余蕴二种涅槃。」 声闻﹑独觉同样追求涅槃﹑追求解脱;既然同样追求涅槃﹑追求解脱,能证得的方便﹑因是什么?是「全然了知一切事无生之智」就是「基智」,要由此证得。追求涅槃就是追求解脱。谁在追求?声闻﹑独觉。证得解脱的方法是什么?是「全然了知一切事无生之基智」。依基智为方便,将证得什么果报?有两种果报:一是「有蕴的涅槃」,一是「无蕴的涅槃」。「现证有余蕴及无余蕴二种涅槃」,彼二者欲证涅槃,依基智为方便,现证有余蕴及无余蕴之涅槃。 没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只有无虚伪的出离心的话,一定是进入声闻道或独觉道。而进入后,声闻和独觉最后都是要证得涅槃。涅槃和解脱同义,涅槃周遍解脱,解脱周遍涅槃,彼此相互周遍。 声闻﹑独觉两者主要追求是涅槃﹑解脱,都是为了独自一己之私﹑为个人利益而求证涅槃,心中没有大悲心,因此不为众生着想,只为独自一人而求证涅槃。能证得涅槃的最胜殊的方法,就是「基智」,没有比此更好的。 就自续派的角度而言,证得涅槃,不需要菩提心﹑大悲心﹑证空性慧,但一定要「基智」,为什么只要基智?要证得涅槃,必须断除补特伽罗我执,基智是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智,因此基智是能证涅槃的第一方便。「证空性慧」主要是对治所知障,对声闻﹑独觉众而言,这种对治法太大了,断除补特伽罗我执不须要「证空性慧」,他们只需要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即可。 「由全然了知一切事无生之智」的「事」就是基础,这是什么?是「补特伽罗我」;依完全了知补特伽罗无生之基智,证得两类涅槃:一类是仍有蕴体的涅槃,一类是没有蕴体的涅槃。就是「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到此是《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第一句阐示的意义。 声闻﹑独觉众得到的两类涅槃,是有余蕴涅槃和无余蕴涅槃,「蕴」指苦蕴,所以是有苦蕴之涅槃和无苦蕴之涅槃,声闻﹑独觉众最初得到的涅槃,是有余蕴涅槃,为什么?譬如我们若以人身得到涅槃,这个身躯还在,除非你换另一生,才能够舍掉身蕴;以人身得到涅槃时,所得的涅槃,是具有苦蕴。心续中仍有苦蕴的补特伽罗,所得的涅槃仍具有苦蕴,称为有余涅槃。声独阿罗汉圆寂后,一定是投生到净土,没有其余的投生处。投生到净土时,将这苦蕴舍下,在净土里得到意自性身,在其心相续中的涅槃,已无苦蕴,称为无余涅槃。原来的身躯苦蕴,早被人火化掉。已无苦蕴的涅槃,称为无余涅槃;具有苦蕴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 《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由三点作礼赞:所依身的补特伽罗﹑方便﹑果报。思惟《明义释》时,可由这三点作思惟。 请看文,「诸菩萨众直至轮回际利益众生者,由通达一切道无生之自性,能饶益诸生义。」 「诸菩萨众直至轮回际利益众生者」这句阐示所依身补特伽罗,即修持道智的补特伽罗。修持道智的所依身补特伽罗是菩萨,具有什么特色呢?时间是直至轮回际,不是只有今天修﹑明天修﹑修几个月﹑修几年,不是!而是「直至轮回殆尽前」一直利益众生。 要利益世间必须有方法才能做到,例如要砍树,必须要工具才能砍倒树,用手怎么砍,手都用完了,树也砍不倒。菩萨要直至轮回殆尽前利益众生,须要依方便才能做到,依何「方便」利益世间呢?依于「由通达一切道无生之自性」。无生是什么?是无实有之生,这和后面相智时提到的「无生」,都是无实有之生。前面讲到「一切事无生之智」的无生,是补特伽罗我无生。虽有三种「无生」,但不是三种都是无实有之生。三种「无生」的第一种是补特伽罗我无生,第二﹑第三种都是无实有之生。菩萨的方便就是「通达一切道无生之自性」,也是道智。 了悟一切道无实有生之道智,成办什么结果?「能饶益诸生义」即饶益一切众生。不是饶益一位﹑两位﹑三位众生,而是饶益一切众生,成办一切众生的短暂和究竟利益。成办世间利益,就是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时间是如何呢?不是短期的几年﹑几个月,是直至轮回际。成办众生什么利益?成办众生的久﹑暂一切利益。 菩萨由道智成办利益世间﹑利他,但是,道智是心识,心识怎么利益世间?必须透过身语才能利益世间,譬如:要行布施,必须要有「施舍心」所做才会变成布施;没有施舍心的话,即使东西已经到他手中,例如我的东西丢了,他人捡到而且已使用了,这样会不会成为布施吗?不会啊!因为我没有施舍心。所以,要成为布施,必须要有施舍心。要先有意乐(动机),才能成为布施。圣位菩萨布施他人须要有施舍心,圣位菩萨的施舍心是道智,圣位菩萨心续之智皆被道智周遍,都是道智,圣位菩萨心续之智和道智同义。 同样地,譬如,为他人说法,也要有为他人说法的意乐(动机),如果没有说法意乐,虽然对方听懂,但自己却未造下善业;例如以录音机播放说法的声音,我们是听懂了,但录音机会不会造下什么善业?不会啊!它不会得到什么功德的,因为它没有利他的说法动机。圣位菩萨的利他心是道智。又譬如,圣位菩萨要护生,也要有动机,所做的才能成为护生(救护生命),圣位菩萨要护生的动机是道智。 圣位菩萨依身语所作一切利生事,其利他的根本是心,心的造作者是证空性慧和菩提心。我们没有和菩萨一样的意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菩提心﹑也没有证空性慧,我们虽有和菩萨一样的欲利他心,但我们缺乏和他们一样的心力。所以,菩萨成办众生利益,主要由道智成办的,不是由身语成办的。「诸饶益众生者以道智成办世间之利益」的意思就是如此。下面将引经论说明菩萨如何以道智利益世间。 礼赞偈第三句的解释: 请看文,「诸具了知一切行相无生者,佛陀究竟律仪之身,是诸瑜伽师自在之主,于所行之对治中,圆转众相*轮。」 刚才说礼赞偈每一句都阐述三点:身﹑方便﹑果。前两句都是照着这样的顺序说明,第三句则不是,第三句先讲方便,后说所依身,再说果。 下面是礼赞偈第三句的解释,方便:「诸具足了悟一切法行相无生」是指「相智」,心续中具足相智之补特伽罗即佛。「究竟律仪之身」佛陀具足律仪身,「守戒」的意思是:戒除破戒﹑防止犯戒后,生起心续中戒护之心,就称为守戒。「佛具足究竟律仪身」指佛已遮止一切违逆品,究竟行持一切善品。 所依身:「诸瑜伽师自在之主」,一般「瑜伽师」是修持毗钵舍那﹑奢摩他的修行者。「自在之主」是谁?是指声闻﹑独觉﹑菩萨﹑佛。为何称之「自在之主」?指他们比一般的修行者更为殊胜,其中主要者是佛。这里的「瑜伽师」是指一般外道中修持奢摩他﹑毗钵舍那者,「自在」是指佛教的入道者。「主」是主要者﹑主尊,指唯「佛」而已。 果:「于所行之对治中,圆转众相*轮」的「所行」是烦恼,依着烦恼的「对治法」,结果是怎样?圆满转动一切相的*轮。意思是:「诸瑜伽师自在之主」佛等众,依了悟一切法行相无生,于烦恼对治法,圆满转动一切相的*轮。总之,佛「转动了一切相*轮」,佛宣说八万四千法蕴。宣说的八万四千法蕴是讲什么?是讲烦恼的对治法。佛依何种方便宣说烦恼对治法呢?依相智而宣说的。所以,佛依相智宣说烦恼的对治法「八万四千法蕴」。 请看文,「乃对诸佛声闻等所共围绕,能成就彼等之般若波罗蜜多行最敬礼。」 这一句是礼赞偈第四句的解释。是向谁顶礼?向主尊佛,被声闻等围绕着,「等」字包括独觉和菩萨。向声闻﹑独觉﹑菩萨众围绕的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致敬礼。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能成就彼等故,向它敬礼。 狮子贤自己举出质疑,实际上并没有人提问﹑与他辩论,这是他自己发问,又自己回答。若直接看词句,很难了解,简单而言,《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直接赞颂三智,间接表达至尊弥勒的「撰着立誓」,许下誓言要写《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含盖了「基(事)﹑对治﹑行相」。「基」是什么?「基」是基智的特别所缘境「蕴﹑界﹑处」。「对治」是什么?「对治」是道智的特别所缘境「三道」。「行相」呢?是相智的特别所缘境「一切法」。狮子贤举出的质疑说:至尊弥勒已在礼赞偈中立誓要撰着了,虽然直接礼赞三智,但间接表达立誓撰着,既然立誓要撰着,是只以「基」为所诠内容?或只以「对治」为所诠内容?还是只以「行相」为所诠内容?问了三个问题。 请看文,「若谓:如是以敬礼及赞叹为前行之《现观庄严论》,若是含摄所谓事(基)﹑对治及行相中之其一诠说」 《现观庄严论》直接礼赞三智,至尊弥勒立誓要撰着。既然要撰着,那么到底是只以「基」为所诠内容?或只以「对治」为所诠内容?还是只以「行相」为所诠内容?是以「基﹑对治﹑行相」三者任一作为所诠内容吗? 请看文,「以初项含摄事而言,彼是徒劳无益,以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中,无有出于法相诸论所未说之事。」… 初项是「基」,如果只以「基」作为内容写论着,那么,至尊弥勒您努力撰写论着将成无意义,因为你阐示的八事,属法相论着的内容,这「八事」在小乘的论着已宣说﹑已开示「基」了,既然佛在初转*轮的经典已开示了,您再宣说岂不是没意义吗? 如果《现观庄严论》里的八事,主要内容只讲「基」,「蕴﹑界﹑处」等事,在小乘的论着﹑经典里,已经说过了,再说岂不是没意义吗?「以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中」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指《现观庄严论》的八事,这八事并没有超出法相诸论。诸法相的论着是什么?是佛陀初转*轮宣说的经典,以及诸多对法论着《对法阿毗达摩论》,不会超出对法论着的内容,再说无意义。 请看文,「以次项含摄对治而言,亦以论中仅含摄清净事故,由未摄染污烦恼事,故不能了知此是何种之对治。」 次项是「对治」,若它仅仅含摄清净之事而已,并没有含摄染污烦恼事,那么这些清净之事到底是谁的对治呢?就无法理解了。 中文没有错字,但藏文第5页倒数第3行,多了「玛」这个字,这是很严重的错字,因为会变成「亦以论中仅(不)含摄清净事故」的意思。 刚才讲了第一项「基」。第二项是「对治」,若它仅含摄清净事,没有含摄染污烦恼事的话,那么这些清净事到底是谁的对治呢?就像「成立了军队,却不知道敌人是谁?」,成立军队是要消灭敌人的,可是不知道敌人是谁,就像这样。如果「对治」仅含有清净事,不含摄染污烦恼事,那么清净事到底是谁的对治呢?没人知道。 请看文,「以第三项含摄行相而言,不能证彼义,以行相者,仅摄无所依之故;由丝毫亦未说故无义,他人岂不生如是之念耶。」 这段重译的话,是:「就第三而言,仅含摄无事(基)之行相故,不能悟彼义,因为丝毫未说故,他人岂不生是思忖耶?」 「就第三而言,仅摄行相无事(基)之故」意思是:若不开示事(基),也不开示对治,仅开示行相的话,那就是不开示事和对治,只开示「无事之行相」了,为什么?若有「事」就应该开示事,不开示的话,《现观庄严论》的内容就仅含摄「行相」,而「无事」了。 「不能悟彼义,因为丝毫未说故」意思是:既然毫不提说「事和对治」,那么依于《现观庄严论》将不能了解意义。「他人岂不生是思忖耶?」,这并没有直接向至尊弥勒提问,而是狮子贤自己提的质疑。 这边好象藏文缺几个字……… (以上一大段谈话,是格西误以为藏文缺了几个字,所缺的是:「士夫极需之义,丝毫未说,故无意义」,其实并无缺字,格西记的是注解里的词句)。 没有实际诤论者,是狮子贤自己提的质疑,这只是假设而已,若真有如是质疑的话,要怎么回答?下面就是答辩,引述经典:《十万颂般若经》﹑《二万五千般若经》﹑《八千颂般若经》,以《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经文作回答。这些留待下一堂解说。 「就第三而言,仅摄行相无事(基)之故」,意思是:若《现观庄严论》的内容只有开示「行相」,不开示「事和对治」的话,就应该只开示「无事之行相」,不应开示「有事之行相」,但在《现观庄严论》的内容已开示「事」了。若在无「事」的情形下,只开示「行相」的话,将无一位补特伽罗之「事」了,补特伽罗修行要依于某个基础而修,若无「事」,补特伽罗将无法修行的,将无补特伽罗修行的极需之义。 譬如,要证得空性,必须在某基础上(某事上)了悟空性,必须在补特伽罗上的空性﹑法上的空性﹑瓶子上的空性,加以了悟才可以;在「空无一事」上,不可能了悟空性的。因此,若毫不开示「事和对治」而讲「行相」的话,必须宣说「无事之行相」;但若开示「无事之行相」,则会变成「未说一位补特伽罗修行之极需意义」。假若《现观庄严论》丝毫未开示一位补特伽罗修行之极需意义的话,那么,依于《现观庄严论》修行的补特伽罗,岂不是毫无证悟可言?如果毫无证悟可言,至尊弥勒写这部《现观庄严论》将无必要性﹑无意义了。如果依于《现观庄严论》修行的补特伽罗能证悟的话,至尊弥勒写这部《现观庄严论》将有必要性﹑将有意义。狮子贤说可能有人会这样想,真是这样想的话,其回答将在下面谈到,这些就等到下一堂再说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