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4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4

 

  讲授:却佩格西翻译:廖本圣老师2010-03-07

  入声闻道与独觉道之差别

  上星期谈到先经由共下士道、中士道,此时行者已经有造作的出离心,一旦造作的出离心转为无造作的出离心,而且,加上对于声闻道的胜解,并以补特伽罗我执为主要的所断,以缘四谛的三增上学为主要的所修,这其中就包含无我慧,以解脱为所证,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位中士道的行者就进入声闻道。

  如果,在此基础上,如前所说经由共下士道、中士道,然后,以生起造作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对于独觉道产生胜解,而且,出离心也转为无造作的出离心时,这位行者就不是进入声闻道,而是进入独觉道。此时他的主要所断有二个:一是除了声闻道的补特伽罗我执以外,还有能取所取(二取)的执着也是他的主要所断。此时的所修除了修补特伽罗无我,及能取、所取二空(执外境的分别为主要的所断)。所以,从无造作的出离心与对声闻道或独觉道胜解的不同,可以区分出行者是走声闻道或独觉道。

  以独觉阿罗汉与声闻阿罗汉而言,独觉阿罗汉比较少数。譬如,本师释迦摩尼佛在世的时候,当时他的弟子有很多是走声闻道而成就声闻阿罗汉,但是,没有走独觉道成就独觉的阿罗汉。

  独觉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之前会发三个大愿,这三个大愿会在他解脱证得独觉阿罗汉之时成就。请看文,透过对于在最后有时,「最后有」是指他在即将证得解脱,脱离轮回的那一世,亦即他发的第一个大愿是:他在最后有或他即将解脱轮回的那一世当中,他会投生在没有佛、没有声闻的国土当中。他会发这样的愿是因为假设他在最后有那一生投生到有佛,或有声闻阿罗汉的地方,那个地方既然有佛和声闻阿罗汉,他们已经可以对其他的人说法,利益其他的人,独觉阿罗汉就没有必要投生在那个地方。所以,他第一个愿会发愿在最后有的那一世投生于无佛、无声闻阿罗汉的地方,这样当他成就独觉阿罗汉的时候才能够对别人有利益,这是他第一个所发的愿。

  他所发的第二个愿,是在最后成就独觉阿罗汉的那一世当中,他会发愿在不依赖老师及老师所给予的教授之下,透过自己的思惟,而且,以欲界身,而不是透过色界身、无色界身去证得独觉阿罗汉。这个愿其实跟第一个愿有关,因为在最后有他投生的地方是没有佛、没有声闻阿罗汉,所以,当然也就没有老师可以教导他,这时候他是靠自力去证得独觉阿罗汉。

  第二个愿提到在最后有的时候,不依赖老师及老师所给予的教授、教诫,但这不是说在最后有之前他就没有依止老师或依止佛等等听闻教授,还是有的,在最后有之前,他其实已经听过佛或声闻的弟子对他开示过很多的教授。而且,他也了解这些教授、也修过这些教授,只是在最后有的那一世当中,没有佛、没有声闻弟子,而是透过过去他对于教授的了解及对于教授修行的力量,然后,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证得独觉阿罗汉,这个愿望会在他最后有的那一世成就。

  还没有成为独觉阿罗汉的行者,他发的第三个愿是他会在最后有的那一世当中,一旦他成就了独觉阿罗汉之后,不必透过声音去教化有情,他只要透过身体的变化就可以说法,这个愿也会在他最后有成就独觉阿罗汉的那一世当中成就,他可以透过身体的种种变化神通教化有情,或是为有情说法。

  声闻阿罗汉与独觉阿罗汉的差别,其实可以从最后有(最后要解脱轮回的那一世)来区分,以声闻的阿罗汉即使到了最后有那一世当中他还是依赖老师及老师的教授而证得声闻阿罗汉;但是,如果是独觉阿罗汉在最后有那一世当中,他是不依赖老师以及他的教授,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烦恼而成就独觉阿罗汉。所以,独觉在藏文有自己战胜的意思,自己战胜什么?自己战胜烦恼的意思。

  以本师释迦摩尼佛降世的时候,还有他所教化的无边的声闻弟子,在此时没有独觉出现,但是,当本师释迦摩尼佛的教法衰微,下一世弥勒佛的教法还没有出现在此世间之前,独觉阿罗汉就有可能来到世间。譬如,在本师释迦摩尼佛的前一位佛──迦叶佛及其教法,以及其声闻弟子,已经不存在之后,然后在本师释迦摩尼佛的教法还没有宏扬之前,据说在瓦拉纳西有很多的独觉阿罗汉。所以,独觉道的情况就是当一位行者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而且对于独觉道有很强的胜解,就进入了独觉道,以上就是成就独觉阿罗汉的一些特质。

  中士道者应直接趣入大乘道之理

  请看文,其中,声闻道与独觉道二者均摄于中士的道次第当中。意思是说他还没有进入上士道,还是属于中士道。此外,处于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补特伽罗,这里要注意,这位中士道的补特伽罗是指心中已经生起中士道,但是还未进入声闻道与独觉道,如果照之前的讲法,就是已经有造作的出离心,但还没有对声闻道及独觉道起胜解而进入声闻道与独觉道的补特伽啰。这样的补特伽罗从各种角度长期观修轮回的过患之后(轮回的过患就是指三有的过患或轮回的苦),这样观修之后体认到一切的三有(轮回)就像火宅与监牢一般后,这段文是引至《广论》,格西的这部论主要是引《广论》,当然也有引用其他的论典,但主要是以比较容易了解的方式来说明。

  体认到一切的三有(轮回)就像火宅与监牢一般后,持续产生强烈想要证得完全止息烦恼与痛苦的解脱的想法,「烦恼」是指苦因,「痛苦」就是指轮回的过患,并且修学珍贵的三学之道的话,决定能够证得从轮回脱离的解脱,而且也不可能退转(即不会退失)。但是因为这样仅仅断除部分的过失与圆满部分的功德,因此自利并没有完全圆满,而他利亦仅只有片面。这段文主要是说明仅仅断除部分的过失是因为只断除烦恼障而没有断除所知障。圆满部分功德也是只有证得断除烦恼障所带来解脱的功德而已,并没有证得断除所知障所带来的圆满自利利他的功德(只得到断除烦恼障带来的功德,未得到断除所知障所带来的功德)。所以,不论自利或利他都没有达到圆满。

  虽然,声闻阿罗汉与独觉阿罗汉他们证得解脱不会再退失,不会再退回到轮回的状态,但是,他们的自利、利他二方面都没有圆满。这个情况就如前面所说,以断障而言,只断了烦恼障,而没有断所知障,所证的功德也只有证得解脱,而没有证得解脱以上如成佛的情况,或断除所知障而成佛的情况。譬如,以佛来讲,他可以在现观空性的状态,如处在根本定的状态同时又可以做说法利生的行为,或处在根本定当中但是他却可以做后得位的事情,就是说法利生。然后,他可以如心里所想,身体就到达。也可以在说法的状态同时又处在入定的状态,他的神通变化都不需要耗费力气,就是心想即能达成。但是,如果是声闻与独觉阿罗汉,他们入定与出定是分开的,当他们在入根本定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说法利生;当他们说法利生的时候就没办法入根本定;虽然他们有神通变化,但并不是心里想马上就能完成了,他们要耗费力气;而且对于宿命的了解也是有其极限,不是毫无障碍。所以光就自利来讲,他就没办法完全得到圆满,更何况像佛一样有这种利他的能力,所以,不论是自利或利他都只是达到部份或片面的情况而已,还没有达到圆满的状态。

  不仅自利利他都是片面没有达到圆满,而且最后还会受到佛的劝勉而决定进入大乘,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以声闻与独觉阿罗汉来讲,声闻阿罗汉可以透过三界的任何一种身体,也就是可以欲界身、色界身、无色界身证得阿罗汉。如果是独觉阿罗汉一定是以欲界身证得阿罗汉。然后证得阿罗汉之后,不论声闻阿罗汉或独觉阿罗汉在舍寿之后,都会投生净土,然后在净土当中他们已经完全止息周遍行苦,处在一种寂静乐中,他们的内心会完全受到这种止息周遍行苦寂静乐的状态所吸引,而长劫处在这种定当中。但是最终,佛陀会告诉他们:你们证得的只是解脱轮回而已,而不是最殊胜的解脱,不是无上正等正觉最殊胜的解脱,你们不能以此为满足,还要进一步的希求最殊胜的解脱,要从小乘道再进一步转入大乘道。因此,这位行者就会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既然到最后还是要走,即已经证得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最终还要回小向大进入大乘道,那等于是要下二次功夫,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走大乘道呢?这位处在中士道的补特伽罗就会如此想。

  所以,这位处在中士道的补特伽罗就会想:虽然声闻阿罗汉与独觉阿罗汉已经解脱轮回证得解脱,但是自利尚未圆满,他利更不用讲也还没有圆满,一切的过失也还没有完全的断除,一切的功德也还没有完全的证得,自他二利都没有达到圆满。而且即使证得阿罗汉最终还要进一步回小向大进入大乘,何不从一开始就走大乘道,不用先绕小乘道最后在回小向大进入大乘道,从一开始就走大乘道,这样岂不是更好。因此这位处在中士道的补特伽罗心里想着:「现在,我从一开始就应该进入大乘道。」因而产生想要进入大乘道的想法。

  当这位补特伽罗心里起了想要进入大乘道的想法之后,进一步心里想他已经知道整个轮回就像大海一样,而这个轮回大海的本质是苦,对于这一点,他在中士道的期间已经长时间的串习,所以,这位补特伽罗深知整个轮回大海是苦的。他进一步去观察自己以外的一些有情,其实也跟自己一样身处于轮回大海的苦当中无法解脱,跟自己一样处在这种状态,虽然想要脱离苦,但却脱离不了,也就是虽有欲求离苦的想法,但是却偏偏往苦的方向去奔驰。原因是堕于轮回大海的有情没有辨别应取应舍的智慧(没有这样的慧眼),这样的慧眼是关闭的,所以他们即使想要离苦,也没有办法达到离苦的目的。所以,无法前往远离轮回痛苦窘境之处,如果在此同时,却对他们毫无悲愍,并且不精进于利益他们,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这位补特伽罗会这样去思惟,跟自己一样堕于轮回大海的这些有情,他们没有分辨或没有应取应舍的慧眼,假设自己对他们毫无悲心,而且不想要去利益他们,这是很不应该的。

  入大乘道的基础修舍无量心

  这样想了之后,在进入大乘道之前,还必须先做一件事情,就如种农作物之前,必须先把田地犁平,才能播种,跟这种情况是类似的,也就是为了进入大乘道(甚深的大乘道),心态也必须要有所调整,就是要把从往昔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对于亲友贪爱,对于怨敌瞋恚的心态要调整,这种心态调整之后,才有办法进入甚深的大乘道。就如播种之前,要先把田地犁平。因此,在进入大乘道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修舍无量心,也就是对于我们过去一直贪爱(亲友),或者一直起瞋(跟我们意见不合或是属于怨敌方面起瞋)的这种心态要整个把它去除。如文,首先停止对于受苦逼迫的的众生们以贪、瞋区分亲疏的情况之后,如那些道次第论着当中所说的一般长期地观修舍无量心。以比较现实的情况来讲,譬如对于自己的父母、亲友的贪爱要降低,对于怨敌的瞋恚也要降低,平常对于非亲非友这些中庸或如路人漠不关心的心态也要降低,也就是对于这些有情要一视同仁,这就是观修无量舍。

  观修舍无量心,等于是进入大乘道的基础。就像农作物播种之前要先把土地犁平、犁匀一样的情况,这些内容在道次第的论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简单说明就是我们平常对于我们非常贪爱的父母、亲友等等,我们要去思惟,虽然这一世他是我们的亲友、父母,但是,过去生他也当过我们的敌人,而且,来世他们也有可能会变成我们的敌人。所以,没有理由对于这一世的父母、亲友那么贪爱、贪着。同样的,此世的怨敌,虽然我们这一世把他看成像敌人一样,对他起瞋甚至对他很不满意等等,但是我们要去想此世的怨敌在前世也当过我们的父母,当过我们的亲友,来世也有可能会当我们的父母、亲友。所以,没有必要对现世的怨敌起那么强烈的瞋;对于那些中庸之人、路人的漠不关心也不应该,这种态度也应该舍弃,因为,他们过去生也当过父母也当过敌人,来世也会当父母、敌人。总之,不论是这一世的怨敌、亲友、路人,从过、现、未三时的角度来看,都一样,都当过父母、敌人等等,所以,没有理由对这一世的亲友、怨敌、路人等等起贪瞋或漠不关心等等这些心态。

  由七因果教授发起菩提心

  所以,对于一切有情平等看待之后,以此作为基础,进一步去观修生起菩提心的七种因果教授。其中第一个就是知母,就是去思惟:「一切有情均曾经当过或正在当自己的母亲等等。」这是七因果教授的第一个(知母)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接着就要去观修这些当过自己母亲等等的有情对自己的恩德(念恩),一旦知道他们对自己有恩之后,如果不报恩这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接着就要思惟「想要报恩的想法」(报恩)及「慈心」(悦意慈)等等。

  然后,有了第一个知母,第二个念恩,第三个报恩,第四个慈心(悦意慈)以此作为基础,进一步的将这些受苦逼迫的这些有情作为所缘之后,当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强烈的「如果他们远离痛苦的话,该有多好啊﹗应该让他们远离痛苦。」的想法时,就表示自己心续中已经产生大悲心了。这是第五个。

  一般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悲心是含有贪着,当自己的子女受苦的时候,父母也会跟着子女受苦,对于子女的悲会带有贪着的成分在其中。但是我们现谈的大悲心,因为一开始有修舍无量心,因此,以此舍无量心作为基础,再经由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这四个因产生的大悲心,是没有混杂贪着在其中,这个要分清楚。下文会提到《广论》的譬喻,就如母亲疼爱独子所生的悲心,以此作为例子,但是要知道这个只是比喻,这个比喻母亲对于独子的悲实际是含有贪着的,而我们现在讲的大悲心是没有贪着的,这个要区分。用这个比喻主要是说明大悲生起的量。在《广论》当中也说道:「就像母亲对于心中极为疼爱的幼小独子受到无量的苦时所生的怜悯心一样(此句是比喻),一旦缘一切有情的大悲心任运而生的情况也达到那个程度时,就已产生『具备定义的大悲心』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大悲心是不含贪着的成分。

  如上,当大悲心在心续中产生时,该补特伽罗(前述处在中士道的补特伽罗)就已成为「上士」。所以,从刚刚的思惟过程简单来讲,前述处在中士道的补特伽罗,当他去思惟即使进入声闻道、独觉道,自利、利他都不能圆满,最后还是要回小向大。所以,他决定从一开始就进入大乘道,然后去修舍无量心,去修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之后,一旦任运生起大悲心的时候,这位补特伽罗从原本的中士道的状态就进入到上士道,这位补特伽罗就成为上士。而且是「大乘种性觉醒者」,「上士」与「大乘种性觉醒者」是同义词,但是,这里要注意这位「上士」或「大乘种性觉醒者」他还不是大乘的补特伽罗,还没有进入大乘道,这一点要注意。因为要进入大乘道,他还差二个阶段即增上意乐与菩提心,这二者都还没有达到,但是他已经是上士或大乘种性觉醒者,只是还不是大乘的行者。

  而他先前(即大悲心生起之前及下士道次第之后)那些修行次第,则是与中士共通之道(即共中士道次第)。然后,前述的慈心(七因果教授的第四阶段的悦意慈)与悲心(第五阶段的大悲心)二者大力增长之后,「慈心」简单来讲就是一切有情如果具有安乐有何不可?愿他们具有安乐这样的想法。「大悲心」就是如果一切有情远离苦及苦因该有多好!愿他们远离苦及苦因,慈心、悲心的内容大概是这样。

  增上意乐其实分二个部分,一是慈心的增上意乐,一是悲心的增上意乐。如果是慈心的增上意乐,(要)比刚刚慈心的程度更进一步、更提升,也就是愿我自己成办一切有情的安乐与乐因,而且从现在开始成办,这是慈心的上意乐,比刚刚慈心的力量更强。如果是悲心的增上意乐,就是愿我自己成办一切有情远离苦及苦因这件事情,而且从现在开始就去成办,这是悲心的增上意乐。也就是增上意乐要分二部份,一者是慈心的增上意乐,一者是悲心的增上意乐。

  所以,我们可以说增上意乐的本质其实还是慈心、悲心,只不过是把原先的慈心、悲心提升为慈心的增上意乐与悲心的增上意乐。把如果一切有情具有安乐该有多好这样的想法(慈心)提升为自己从现在开始就去给予一切有情安乐。悲心与悲心的增上意乐,就是从原先的悲心即如果一切有情远离痛苦该有多好,提升为从现在开始我要去成办让一切有情远离痛苦的这种悲心的增上意乐。所以,增上意乐的本质来讲还是慈心与悲心,只不过它的力量比原来的慈心、悲心更增长。

  即使生起慈心的增上意乐与悲心的增上意乐,增上意乐主要是立下一种誓言(誓愿),亦即对于一切有情给予安乐与去除痛苦由自己担负去成办。不要说一切有情痛苦的去除与安乐的获得没办法达成,连自己的痛苦都没办法去除,自己的安乐也都还没办法证得,更不要说这样,目前自己连大乘道都还没有进入,当然更不用说自己的离苦得乐能成办,有情的离苦得乐更不可能完成。所以,只有立誓还不够,就如一个人答应人家要做什么,但是答应以后却达不到,等于是口说无凭,或是立下誓言但是做不到。所以,这样的行者他会进一步的观察,谁才有这样的能力,能够真的利益一切有情,此时他去观察菩萨没有这个能力,声闻阿罗汉没有这个能力、独觉阿罗汉也没有这个能力,想来想去就只有佛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对一切有情拔苦与乐,这时候这位行者才会真的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这种强烈的希求。

  一旦心续当中产生一个强烈、毫无造作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证得珍贵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的想法时,就是「具备定义的大乘发心」在心续中产生了,因此这位补特伽罗已进入了大乘道。

  菩提心就是为利益一切有情自己必须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果位的誓言,这种誓言分为造作与非造作,造作的誓言必须刻意才有办法产生,虽然从所缘与行相来讲是跟无造作的菩提心类似,但因为它必须刻意才有办法产生,所以不算真正具备定义的菩提心。无造作的菩提心是自然而然产生,不需要刻意去造作,自然而然就会发起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誓言。

  如上的那些上士为了利他而希求圆满菩提,并以「大悲心与菩提心等」作为主要的修行,这里还可以加一段话,而且大部分的上士主要的修行除了大悲心与菩提心等等之外,还会结合「空性慧」作为主要的修行,而以「实执及其习气」作为主要的所断。

  到此为止,已经说明了有关心的体性,心的善恶的情况,调伏内心而进入地道的情况,以上的内容就可以含摄在其中。

  如上那样辨认了命名为「心」或「认知」等等的基础之后,这段话是在说明认识心或认知的体性之后,该心进入种种善、恶行为的情况,以及由此开展之后,下、中、上三士之道在心续中产生的情况,然后由此于心续中产生三乘地道之证悟的情况等,已经简要地说明完毕。现在要正式进入「地道建立」的解说。

  有关地道的建立又分二个科判,

  其中,分二:1. 总说地道建立,2.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

  1. 总说地道建立,是要说明何谓地?何谓道?2.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是要个别说明各乘(声闻乘、独觉乘、大乘)的地道建立为何?等等这些内容。

  1. 总说地道建立,分二:1-1. 定义,1-2. 分类

  地、道之地的定义

  定义当中要谈的内容就是「地、道」之“地”的定义与「地、道」之“道”的定义,其实地、道这二者是同义词,意思是一样。但是从定义来看(有所区分),首先,先说明地的定义。这个地并不是地水火风的地(具有坚硬性质的地)。一般我们会说地道的地,这个地是什么呢?「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现观」其中的「自」就是指地,也就是它自己的果,而「自果」的「果」与「众多功德」是同位语,作为地自己的果,也就是众多功德所依基础的现观,就是「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义。重点就是地,简单来讲这就是地的定义。

  在定义里提到,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其中的「自」就是地自己,它的果就是指后面的众多功德,所以「果」与「众多功德」指的是一样的(内容)。地的果与众多功德指的是什么呢?就如世间的功德与出世间的功德,以及利益此世、利益来世的功德,还有,解脱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等都是这里的果或是众多功德的意思。等于地是产生这些果或众多功德的基础,意即假设当地、道的地在我们心续中产生之后,以此「地」作为基础,此「地」是一种现观,当我们以此「地」或此「地之现观」作为基础之后,依于地这个基础就可以产生众多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利益此世的功德、利益来世的功德、解脱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等,都可以依着地这个基础而产生。

  为什么内心的「现观」要名为「地」呢?其实这个跟外在的地也是有关的,也就是取外在的地可以长养花草树木、农作物等等的基础,也就是取外在大地的这个特性来说明我们内心的现观,也具有类似外在大地的这种特性,它可以长养众多的功德,所以说内在的「现观」名为「地」。

  就如前面所说,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心续中产生之后,接着在心续中产生三乘地道的情况,三乘地道就是指声闻道、独觉道、大乘道这些「道」其实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因为,这些声闻道、独觉道、大乘道可以产生种种的功德,所以,我们说这三乘道其实就是地,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

  譬如,以声闻道为例,当一位行者生起无造作出离心,并且对于声闻乘有胜解之后,就进入声闻的资粮道,这位行者就称为声闻资粮道的行者,这位行者心续当中所有的善心都会成为声闻资粮道,这些善心包含四无量心、了解无常的慧(或了解无常的心),如果这位行者是人类的话,有可能还有别解脱的戒律,如果是天就没有别解脱的戒律,或许还有无我慧、皈依的心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声闻的资粮道,换句话,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这些声闻资粮道行者的善心都符合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义,也就是「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现观」。

  地、道之道的定义

  上述所谈的是「地、道」二者之「地」,下文要谈的是「地、道」二者之「道」的定义:「正朝向或已到达解脱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摄之智」,就是「地、道」二者「道」的定义。这个情况跟地的情况不太一样,地的情况是说地是一种现观,是产生众多功德的结果一个基础。道的理解不是从基础来理解,它是朝向或是到达解脱地或一切相智地(佛地)其中任何一种智都称为道。

  以五道来讲,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的前四道,如果以定义来看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解脱地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摄之智;如果以无学道来讲就是已到达。所以,如果配合五道来讲前四道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五道的第五个无学道就是已到达,只要其中一个成立就可以,所以这里说二者任一所摄之智。

  「道」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如文,或者「无造作出离心所摄之智」,就是「道」的定义。这个定义内容虽然看起来跟上面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意义是一样的。「无造作出离心所摄之智」此中的「摄」就是辅助的意思,譬如以五道来讲,这五道都会有无造作出离心来辅助。

  就如前所说,地与道定义虽然不同,但是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说若是道则是地,若是地则是道,因此,大乘发心可以命名为地、也可以命名为道,如果把大乘发心命名为地,就是从它作为它的众多功德之果的基础来命名。也就是以大乘发心为基础,它可以产生无边功德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把大乘发心命名为地;如果,从大乘发心可以证得解脱证得成佛的观点来讲,又可以把大乘发心命名为道。同样的,出离心也可这样理解,也可以命名为地,从产生自果众多功德的基础来讲可以命名为地;如果,是从证得解脱成佛来讲,出离心又可以命名为道。五道的每一道都可以这样的方式去命名为地或道。

  所以,我们可以说地、道二者的意义是完全相同,只是它的作用不同,从作用的观点不同,一者命名为地,一者命名为道,其实意义是完全相同。这个情况就如同事物与无常法也是同义,但是,事物的定义是能作义,也就是能发挥功能者,无常法的定义是剎那灭。为什么这二者同义呢?因为凡是能发挥功能者必然是剎那灭者,反之,凡是剎那灭者必然是能发挥功能者。所以,就意思上来讲是没有差别。同样的,能「作为自果众多功德基础的现观」也必然是能「到达解脱成佛的智」,反之,能「到达解脱成佛的智」也必然是能「作为自果众多功德的现观」。所以,是从作用来区分,其意义是完全一致。

  在地与道的定义里都提到「摄」,这个「摄」也要理解为辅助的意思。譬如以菩提心与空性慧二者相摄来讲,如以菩提心摄持空性慧,或以空性慧摄持菩提心,摄的意思就是彼此互相辅助,如菩提心摄持空性慧意即菩提心辅助空性慧。「辅助」或「摄」有这样一个内涵,即当菩提心提升的时候或进步的时候、增长的时候,它所摄的空性慧也会随着增长;反之,空性慧所摄的菩提心也是一样,当空性慧提升、增长的时候,它所辅助、所摄的菩提心也会随着增长、提升,这就是摄或辅助的意思。这二者一直到成佛的时候,二者是同时成佛,不会菩提心先成佛或空性慧先成佛,或反过来讲空性慧先成佛菩提心后成佛,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假设菩提心与空性慧是互相摄持、辅助的话,这二者都是同时达到佛地,不会有一先一后的情况,这就是摄持、辅助的意思。

  「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道」、「现观」、「智」这些为同义词。总说地道定义的部份已经讲完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地道建立的分类我们下星期再说明。

 
 
 
前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5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6

洛桑卻佩格西: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1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2

 

后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3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2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1

梭巴仁波切:如何利益垂死者和亡者

梭巴仁波切:佛法中心的重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