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1 商羯罗 |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1 商羯罗
公元700年左右,印度吠檀多学派的商羯罗注释「奥义书」及「梵王经」为绝对的纯粹一元主义。他引用「吠陀经」将大梵用幻力显现的宇宙称之为「玛亚」,至于人所觉知的客体世界,就像非真实之幻相一样,乃是由于无明所引起,实则只有大梵才是唯一的真实。如果人们要分析世间的现象,则可说是大梵玛亚的幻力和有情的无明所成。「玛亚」和「无明」只是不同观点的一体两面而已,因此玛亚也有无明的性质,但玛亚只是大梵的一种力量并非不同于大梵。因此人必须控制自己的心灵、感官,放弃对一切客体之依恋执着,认知其为无常的变迁性,才能消除无明,产生需求解脱的强烈欲望。一个解脱者,只是「存在」这个世界中,并非「属于」这个世界,因为没有执着,没有幻相能够影响他的智慧。 商羯罗主张由真谛的立场知有上梵,因此产生上智而知最高梵的真实,便说一切现象界是虚妄;由俗谛的立场则知有下梵,因此产生下智而知下梵的创造,便说一切现象界是实在。 仔细比对龙树中论的二谛说,特别是大智度论所说的「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如果把「上梵」对应「胜义谛」,把「下梵」对应「世俗谛」;再把玛亚的「幻力」对应「空性」,「连贯上、下梵」对应「贯穿胜俗谛」;再加上强调「消除无明」、「追求解脱」的理念,难怪商羯罗会被后世批评是取材自佛教的般若经及龙树的中论;但从更早的吠陀经典、奥义书、吠檀多学派的思想根源来说,也可说龙树出身婆罗门家,自幼勤习四吠陀,他的大乘思想本来就深受奥义书的影响。在王朝更替,王室信仰变化的历史流程中,佛教与婆罗门教也轮流兴替,其中或过度宏扬,流于形式;或长期压抑,沉潜整理;彼此观摩融摄、批判排拒,都促使教义随着时代的因缘而演变。但这时候,印度教经过长期开展,已经充分融合了印度各种文化而兴盛,组成了一个严密而庞大的信仰体系,也把大乘法中的中观、唯识思想都吸纳进去了,从此以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重建了传统的婆罗门思想。 佛教原本从批判重视祭祀的婆罗门教而兴起,却因走上偏重学术分析的部派教法,又促成大乘形而上学的开展。曾几何时,大乘哲学又因为唯识宗、因明学而走回了婆罗门的老路,终于被商羯罗一网打尽,通通收入了印度教的体系之内。当时的佛教在印度已经名存实亡,面对印度教锐不可当的气势,只得迎合民间的要求,也将印度教的特色吸收为大乘化。眼见世尊竟被印度教纳入毗溼奴的第九位化身,又无力从学理辩论上取胜,只有在信仰上武装了,于是「忿怒金刚」的塑像出现了,也採用了吠陀经中「多头多手」的「原人」型态,进而右踏「大自在天」,左踏其配偶;乃至印度教的种种神祇都在塑像中被驯服了。由此可知当时教界气愤的心态,以及密教金刚及诸神发展的一斑。印度的善神、恶神,后来也都为密教所摄,渐渐地由原来降伏印度教众神的意念,不知不觉地竟转变为崇拜印度教众神的意念了,自然也就回归了印度宗教文化的大熔炉。大乘法就这样在印度完全消失了,进入了与印度教文化密切交融的秘密大乘时代,大乘法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公元12世纪,回教入侵印度,境内的秘密大乘也就彻底被摧毁了。 【引用及参考资料】 1.杂阿含经 2.印度哲学导论(D.H.Datta&S.C.Chatterjee,国立编译馆,1974) 3.世界佛教通史(释圣严,东初出版社,1985三版) 4.当代学人谈佛教(杨惠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