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五) |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五)
一、佛法妙:佛法界的境界不可思议,我们从《华严经》可以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变大,大中变小,「法身」的境界不可思议。 二、众生法妙:凡夫的无明也是不可思议,凡夫能够从「一念无明」当中,生起无量无边的惑业苦,每一个众生各有不同的烦恼,每一个众生所累积的业力也不一样,果报体也各是千差万别。清淨本然当中,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所以说「众生法妙」。 三、心法妙: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不可思议,「体性」是觅之了不可得(体性是我空、法空相应的一种「空性」),但是「作用」是俱照百界千如,它能创造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也能创造二乘的涅槃,也能创造人天的可乐果报,或创造三恶道的苦恼果报。「这一念心」实在是不可思议。以下释:《法华经》序品,智者大师说:佛的一念白毫光,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就「体性」而言,白毫者;清淨本然,觅之了不可得,从「作用」来说,俱照百界千如,显现十法界的因果,所以说这也是「心法妙」。智者大师诠释「妙法」,强调的是「心法」,因为「心法」的妙,统摄了「佛法」和「众生法」。故说「现前一念心性」不可思议,是最为微妙。因此智者大师所解释「妙法」,就是现前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 「这一念心」应该怎麽去理解呢?——「莲花」。用莲花来譬喻「这一念心」。莲花有三种功德: 一、居尘不染:这指的是「信解」行地的菩萨,信解行地的菩萨初修学佛法时,能够深信「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内心中虽然还有很多的惑、业、苦,但是我深信这些惑业苦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妄想无性,当内心裡肯定无明无自性时,对成佛有冲动,愿力因此而生。妄想既然不真实,成佛也就有可能了。这一类菩萨深信莲花是不能着水的——居尘不染。义谓此位菩萨能够长时闻思大乘法义,心中有坚定理解,清淨本性是不被惑业苦所染污的,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菩萨依止这样的信愿,努力修学菩萨道。在《法华经》讲这信解行地非常讚叹,因为一念的信解,你的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就有无量的功德。 特别是在临命终时,我们在临命终时会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境界出现,就是你要一一的对治,恐怕也很不容易。要是你能深信「妄想无性」,这样你要去对治这些境界就容易了。因此刚开始修学佛法首先深信莲花的第一种功德——居尘不染。(肯定我们这一念心,虽然在惑业苦当中,但是我们真实的本性并没有被染污。) 二、因果同时:信解行,是指修行位的菩萨。此位菩萨能够「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止这一念清淨心,修习六波罗蜜。六波罗蜜的功德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涅槃,还是来开显、庄严这一念的清淨本性,故说「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有的功德,还是在开显,还是在庄严,这一念的清淨本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表示「因果同时」,若因若果是同时的,莲花是因,莲子是果,因和果是同时生成,同时成长的。这义喻菩萨道是在因地时,念念成就自性的果德。这是「因果同时」,修行位的菩萨。 三、证。微妙相解。称性起修的菩萨,果地的功德不似二乘只有清淨的涅槃,你会有很多很多的万德庄严,法身、国土的功德,和正报、依报种种的庄严。这就是微妙相解来讚叹称性起修的菩萨。 智者大师以莲花三德来形容菩萨的这一念心,有三个次第;首先要肯定自己能「居尘不染」,第二要「称性起修」「因果同时」,第三成就「微妙相解」「万德庄严」。以莲花来比喻菩萨的这一念心,真实不可思议。 五、法华涅槃时: 法华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 《法华经》的总相,就是开「三藏」「通」「别」的权法,是为彰显「圆教」的真实法,也就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意思是:在前头的渐教——阿含、方等、般若,我们在学习时,会感觉到法门是有很多差别的,因此我们会把重点注意在法的差别(也就是「权」的地方),但是学到《法华经》就不是这样了,我们会发觉到「法无高下,高下在心」,如果你的这一念心是大乘的思想,以大容小,无法不大。以《法华经》的思想来说,「法门」本身无自性,重点在「这一念心」。「实」就是——万法唯是一心。这才是佛陀真实了义的教法。因此《法华经》就是把三乘的方便法门的差别消灭,开显这一念心的真实相。 《法华经》的经文分成两大意义;前面的十四品是所谓的「开权显实」——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发明从教法上而说,佛陀施设教法的「始」跟「终」,刚开始佛陀是为实施权,佛考虑众生之根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佛所觉悟的法义是「万法唯是一心」的真理,是一佛乘的思想,但是考虑众生的根机,只好分别说三,说了三乘的教法出来。等到众生根机成熟了,经过阿含、方等、般若的调伏以后,在法华会上,佛陀再正式开权显实,说出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是「会三归一」,把三乘的差别,汇归到现前一念的清淨心是无差别的境界,一切的法门都是在开显自性的清淨心。所以说;设教的「始」是——为实施权。设教的「终」是——开权显实。这就是前面十四品讲教法施设的始终。 后面的十四品——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前面十四品讲的是「法」,后面十四品讲的是「人」(也就是能说法的佛)。发明佛的「本门」和「迹门」,本迹之广远一开始讲到「从地涌出品」,佛陀讲出这样的权实不二妙法之后,佛问与会大众:谁能将这个法门流通到后世去?此时从地涌出,从真如的实际理地当中涌出许多法身菩萨,跪在佛前说:我们都能去流通这个法门,使令这个法门流通后世,无令断绝!与会菩萨皆问此菩萨是从何所来?佛说:悉是我所化。但二乘学者心中疑惑?佛言,我「今生」只是「迹门」,我不是今生才成佛的,如来说完此「从地涌出品」后,就接着讲「如来寿量品」,由此正式「开迹显本」,把佛陀无量劫来已经成就的法身、报身,那个不可思议的境界开展出来。原来佛陀的这一期应化,只是一个「从本垂迹」;(月亮一直都在,你到现在才看到月亮,是因为你到现在水才平静下来!)。千江有水千江月,你(小乘学者)不见月亮不表示月亮不存在,月亮(法)早就存在了,此时使令小乘学者对佛有更深的认识。(小乘学者对于佛的认识在时空上是有限的。)佛说了「开迹显本」之后,小乘学者对「佛」有从新的定义,「佛」是时空无尽的境界。「法身」常住(时间),遍十法界(空间),因为这样,使令我们末世众生念佛有很大的信心,相信佛陀是存在的,我们念佛才有意义!因此说——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也就是从「迹门」的佛而开显「本门」的佛。前面是约「教法」的「开权显实」;后面是约「佛身」的「开迹显本」。故知《法华经》裡不管是佛说的「法」,或佛的「身」,都是不可思议!故说「妙法」。这两个法都是「妙」。(设教之始终与本迹之广远)。 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 华严是「顿」——直说大法。阿含、方等、般若是「渐」,至于法华则是把阿含、方等、般若的「渐」统摄起来,会到法华会上,故叫「会渐归顿」。所以在此我们了解「法华」和「华严」略有不同,虽然《华严经》跟《法华经》都是一佛乘的因果,一佛乘的法门,都是直趋佛道的(不在人天或二乘休息的直达车),「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是在「顿」方面,这两者略有不同,《华严经》的「顿」,是约着「果地」的庄严,「果地的庄严」是「法身菩萨」才有的,不共于人天和二乘的,《华严经》不摄人天和二乘,所谓「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但是佛的富贵对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这些分证、圆证佛的富贵,是不共于人天和二乘的。 但是《法华经》强调的是「因地的佛性」,而「因地的佛性」就共于十法界了,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佛性,因为《华严经》强调的是佛「果」的功德,《法华经》强调的这个「圆」是理性的,约现前一念心性来开展的,是「因地」的佛性。因此在法华会上,二乘人听了以后,表达出来的心情是;如舍利弗说: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选错了车乘是可以改变的,谁都可以选大白牛车的!从佛性上来说,《法华经》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故知《法华经》普遍摄受凡夫、二乘,乃至于所有的圣人,因为祂的妙法安立在「现前一念心性」,而每一个人都有现「前一念心性」!只是迷或悟而已。因此「法华」的「会渐归顿」有不同于「华严」的「顿」。智者大师把《法华经》判作「纯圆独妙」,因为祂普遍摄受十界的根机,《法华经》是完全没有差别相的,祂是从「因地的佛性」作出发的。此是《法华经》与《华严经》不同之处。 故说「法华」是「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祂也不是「顿」,可也不是「渐」。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判《法华经》也有类似智者大师的思想,他说《华严经》是根本法轮,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是枝末法轮,而《法华经》是摄末归本法轮,所以嘉祥大师与智者大师的思想是一致的。 涅槃;指的是佛的大般涅槃。不生不灭是谓「涅槃」。 涅槃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又为末世根钝重扶三权,是以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化仪亦名非顿非渐。 涅槃时,一方面再重为法华会上尚未发菩提心,肯定佛性的人,再广泛的说明常住的佛性,《涅槃经》讲佛性比《法华经》讲的更清楚、更肯定,《法华经》还要用很多的譬喻,但是《涅槃经》对于一阐提都能成佛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说「广谈常住」。理性上讲是有佛性,但是从「权」的角度,又为末世根钝众生重扶三权,就怕说有些人,误解说「我有佛性,破戒无所谓,破戒也不能障碍佛性的」,怕这些执理废事的人,所以又重扶三权,把前面声闻、缘觉、菩萨的对治法门,再强调出来。(所以涅槃经讲了很多戒律)。 又为末世根钝众生重扶三权——一方面讚叹佛性的实法,一方面也强调权法(对治法门)的重要。所以一方面强调藏、通、别、圆四教的差别(次第的差别),一方面也追泯四教,亦即从圆融无碍的道理来说,一切法是无差别的。(从佛性、理性上说)。 追说四教,追泯四教。从「权」的角度建立四教,从「实」的角度又追泯四教。 约化仪也是非顿非渐——涅槃时。(涅槃与法华是同一时。) 以上所说是「五时」之情况。 而秘密不定二种化仪,遍于前之四时。唯法华是显露,故非秘密。是决定,故非不定。然此五时,有别有通,故须以别定通,摄通入别,方使教观咸悉不滥。 前面的「五时」在化仪上只提到「顿」跟「渐」,而没有谈到「秘密」和「不定」。因为秘密教和不定教,是普遍于前面四个时段中,亦即华严裡有一些秘密的义,也有一些不决定的义,乃至于阿含、方等、般若都一样有其秘密和不定的内涵在裡面,只有《法华经》是显露义,所以就不是秘密义;是决定义,就不是不决定义。《法华经》裡,佛陀不管是用法义、用譬喻,都很明确的说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这个「一切」包括了「一阐提」。这种说法是非常明确的,所以祂是显露的,而且是决定的,没有人听《法华经》证阿罗汉的,要嘛就五千退席;要嘛就是佛陀为你授记未来成佛,佛陀安排法华这个法义是「纯圆独妙」的,受益就一定是大乘的功德,这个法义是决定的,绝无偏差。 ------4○竟 5○起------ 前面所说的「五时」只是一个总说,但是我们在了解「五时」的时候,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个是「别五时」,别者,差别也。「五时」的生起有其次第,先华严、次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这就是「别五时」,但是也有融通的「五时」,佛为一类已经根熟的菩萨,佛陀一切时讲华严经的,佛陀不可能为一位已经根熟的菩萨,先为他讲华严再为他说阿含,这就开倒车了。也有一类众生,不用经过阿含,他过去已经有修过阿含经了,佛陀就直接为他讲方等或般若,或者就直接讲法华。所以说「五时」的施设,从根机成熟的角度来说,也有「通五时」,五时融通的情形。故说「以别定通」「摄通入别」,从「别五时」当中能够判定「五时」生起的次第,就是以别判定五时次第。以「通五时」来融通「五时」的圆融性,使得教观的内容能够清楚而不虞溷滥。 (以上係「五时八教」之总说) 今先示五时八教图,次申通别五时论; 研究「五时八教」,一般都是以「五时」来统摄「八教」。 (请看附表二——「五时八教图」) 一、先看「五时」 第一个是「华严」,华严是「兼」字,正说「圆教」,兼说「别教」。阿含是「但」,因为祂但说「三藏」的小乘教法,主要是发出离心,修四谛十二因缘。其中不明显提到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生生世世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不明显有这样的教法,完全是小乘教法,故称之「但」。 方等叫作「对」,因为祂是一个对待法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用大乘法跟小乘法作比较,使令小乘学者耻小慕大,自叹不如。 般若——「带」,意思是带「通」「别」,正说「圆教」,兼带的是讲通教、别教,正式发明的是「万法唯一心」的圆教的道理。从一心的角度来观察,染淨的诸法都是不可得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般若时」消灭小乘人的法执,使令他能肯定平等法性。 法华——「纯圆独妙」,佛陀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时使令二乘人才真实发了菩提心。 涅槃——「追说、追泯」,涅槃经再为前面没有发菩提心的这些人,重说四教、追泯四教。 「五时」的次第,我们可以从「顿」、「渐」、「会渐归顿」这三个方法来看(这我们在前面已说过),或者还有一个方法来观察「五时」,亦即「华严三照」,以日出的次第来说明「五时」的内容,太阳表示光明,能照破众生的黑暗,「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太阳出来尚未离开山之时,是先照山顶,山顶会放光,但是太阳还没有出现,此时照的是山顶,表示佛陀出世先摄受根熟的众生,此人根机成熟了,佛陀就先度化他,所以先讲《华严经》——「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讲了《华严经》以后,太阳「次照幽谷」,慢慢上升以后,也还没完全升起,这时照到幽谷,照到山的最下面的地方,前面是照山顶,这时是照到山最谷底的地方,加被根钝的二乘人,佛陀讲了四谛十二因缘就是——阿含。 然后第三「转照大地」,太阳正式升起,照了大地,此「大地」就包括了方等、般若、法华,「大地」还有三个次第,第一个是七点到八点的太阳,表「方等时」,虽然照但不完全普遍。第二是九点到十点的太阳,表「般若时」,到了十二点就是「法华」,是日正当中。以佛性的真理,普遍加被五乘的根性。这就是以日出三照来配「五时」,以这样来看「五时」也是可以的。 「五时」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有权有实,只要是牵涉到藏、通、别的教法的都叫「权」,圆教的就是「实」。 「权」跟「实」从《法华经》的思想(静修法师提出一个观念);怎麽去理解「权」跟「实」?他以《法华经》的义,从「现前一念心性」来开显权实,「现前一念心性」从「实」的角度,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这一念心的本性跟诸佛的本性是「一如无二如」,这个叫作「实」。不管你是精进、是放逸,不管你是迷、是悟,「如」的境界是没有差别的,这个叫作「实」。站「实」的角度,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这是无差别的境界。 但是站在「因果」的角度来说,你放逸了以后,你的这一念心所显现的就是不可乐果报;好好的修学,你这一念心就显现可乐果报。这个就是「权」——差别相。 无差成差——权。差即无差——实。 故静修大师即以「现前一念心性」的「差」跟「无差」来解释「权」跟「实」(此思想是合乎法华义理的)。 《法华经》的「称性起修」,虽然我们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染淨,但是《法华经》强调清淨的这一部份。虽然我们也有地狱的根性,但是强调地狱根性对我们并没有好处。也就是刚开始修行就必须肯定「实」的这一部份,肯定之后称性起修时也不要否定「权」。虽然我有佛性,但是从因缘所生法的角度,我也必须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跟业力,这才是「权实不二」。 故知「五时八教」最终的会归处就是一个「权」一个「实」,因之蕅祖将「五时八教」加一个「五时八教权实总图」(附表p.3,附表二「五时八教图」) 意义:「五时八教」从「实」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前一念清淨心」是无有差别的,但是从「权」的角度,那就必须有「五时」的调伏,因为「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从「权」的角度就必须施设各式各样的方便。 ※※※※※※※※※※※※※※※※※※※※※※※※※※※※※※※ 甲二、乙二 (分三)丙二 丙二、详辨五时八教观法 分二 丁二、别释 分二 初、论五时通别。二、辨八教观法。 初中分二:一、明通五时。二、明别五时。(初中复二) 一、出过斥非。二、结申正义。 今初 丁二别释是详细说明五时八教的内涵。「别释」又分两科:第一个先讲「五时」,五时有通和别的差别,第二是讲「八教」。把「五时」和「八教」分开来讲,以及它相应的观法,叫「八教观法」。 五时通别又分两科:一、明通五时,和二、明别五时。 通五时再分两科:一、出过斥非(先破斥过非)。二、结申正义(说明正义)。 一、出过斥非: 通别五时论,法华玄义云: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 主题是「通别五时论」,蕅祖先引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上说:夫五味半满,「五味」出自于《涅槃经》,即一般所谓「涅槃五味」,五味是指牛奶的製作过程,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此「五味」有两个譬喻,「五味」的味道是由澹而浓,譬喻教法相生的次第;佛陀施设教法是先「华严时」,再「阿含」、「方等」,乃至「般若」、「法华、涅槃」。是由前前引生后后,就似牛乳引生酪,再由酪引生生酥,再由生酥到熟酥乃至于醍醐,虽是同一个法味,但是「良由众生根机不同」,而开出了「五时」,是如牛乳同一个味道,但是不同的提炼,由澹而浓就有五味的差别。这是第一个譬喻:教法相生的次第。 第二譬喻:众生根机的生熟,众生发菩提心的根机是由生而转熟,刚开始在「乳」的阶段还没有发菩提心,经过「酪」、「生酥」、「熟酥」的提炼以后,到了「醍醐」的时候,根机成熟了,堪能发菩提心了,因之「五味」也可以譬喻众生根机的生熟。「五味」正是譬喻「五时」,而这「五味」的「五时」都有「半」跟「满」的差别。 「半」就是半字,义理是不了义的,亦即「权法」;「满」就是了义的,亦即「实法」,圆满的教法叫「满」。 「五味」当中,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讲到「差别性」,五时的教法有一定的生起次第。换句话说;一定是由「乳」才能够提炼成「酪」,乃至于变成生酥、熟酥、醍醐。这「五味」一定是前前引生后后,有一定的生起次第,所以讲「别」——别五时。 其次讲到融通的情形,它就通前通后,佛陀从「秘密」跟「不决定」这两个教法的开展,佛陀是一切时讲《华严经》,一切时讲阿含、方等、般若,乃至一切时讲法华涅槃。所以「五时」也有融通前后的情形,就叫「通」——通五时。 因此我们研究「五时」,要研究「别五时」,也要研究「通五时」。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若尔,过十二年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则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