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二)

 

  无不变性:就是「心」的无常变异。变异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粗分而言;败坏无常的变异(前一生是男人,有男人的思想、习气;下一生是女人,有女人的思想、习气,业力经过熏习,「这一念心」也是会有变异。)就细分而言;「这一念心」其实是刹那、刹那变化(前一念与后一念不会是一样的。)从这一念心的变异性,我们知道「现前一念心性」无不变性。

  无独立性:我们这一念心不能离开所缘境,可以单独活动。(想恩人时这一念心是欢喜的,想冤家时这一念心是不欢喜的,没有对象时﹙所缘境﹚,「这一念心」自己生不出什麽来。)所谓「心随境转」,我们这一念心没有办法独立活动。

  「这一念心」不与诸法为伴侣——圣人的无分别智去见真如时的境界。

  我们从我们这一念心的观察,它是生灭的,虚妄不真实的,它是无常变异的,它是必须假藉因缘才能够活动的,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一念心」当体「即空」。

  「空观」的主要目的,是为破除我们内心当中「我见」的颠倒。是转凡成圣的关键。「空观」照真谛,你是不是可以把你内心的真谛理显现出来,唯有将内心的真谛理显现出来,方能转凡成圣。三乘的圣人,祂这一念心都是安住在毕竟空的,这也是「根本智」。

  智者大师将「空观」排第一,也正是说明断烦恼是最重要的,一切的烦恼,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衍生出来的,当你去观察「我」不可得,内心马上就寂静下来了。

  (二)假观——照俗谛

  「空观」是大小乘共修的法门;「假观」是大乘不共于小乘之处。第二种智慧「假观」,菩萨必须修习「假观」来照察世俗谛。根据智者大师之解:假——理具事造,二重三千。

  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的思想,认为我们「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这当中有理具十法界跟事造十法界,「理具」是性德,「事造」是修德,「理具」意思是;不管造不造作,它理体上本来就具足这样的功能。「事造」是修的,要经过造作才能够表现的。(喻:黄金。黄金从「理具」上来说,它具足了作佛像的功能,也可以作成碗或杯子;但是你不作,黄金就是黄金。它是黄金,但它的本能上具足很多功能,这些功能没有表现出来。就「事造」这一方面来说,你有各式各样的工具、模具,就能把它创造成佛像、碗、杯子等,当它表现出佛像、碗、杯子时,这就是「事造」。虽是「事造」,但是黄金的理体上如果不具这样的功能,也是造不出来的。故知黄金本身也具足很多很多的德能——就「理具」(理体)上来说,假藉因缘把它塑造出来,这就是——「事造」。)

  我们的「这一念心」亦复如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也有到地狱的可能性,它也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至于它到底会变成怎麽样,就看我们怎麽去「事造」,亦即你怎麽去造作它?!这就是「这一念心」理体上它具足十法界的功能,但是从「事造」上,它也具足十法界的作用。

  诸多古德都把「心」的作用讲到这样而已——「一念具足十法界」。但是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又把每一个法界开展出「十如是」。这是智者大师不共于他师之处,在「观心」这部分,他讲得特别微细。

  「十如是」者,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有十种的「如是」。

  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广泛就着十法界,但是在《摩诃止观》只发明现前一念,亦即现前一念具足十如是。

  我(淨界法师)现在的讲法是根据《摩诃止观》,就是「观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

  (一)如是相:首先,我们跟这一念心一接触,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它有「相状」——表现于外谓之「相」,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它表现于外的,就叫「相」。例如:贪,染着为相状;瞋,憎恚为相状;善也有善的相状,总括来说,善念的相状,都是寂静的相状(随顺于涅槃的);恶念的相状都是扰动不安、不寂静的相状。故知观察我们这一念心,第一个是「如是相」,表现于外有各式各样的相状。

  (二)如是性:「性」隐藏于内,不表现出来,它有一种习性,所谓「习久成性」也。经常会表现出来一种相状,这背后就是有一种习性在支持。它不表现出来,但是它有一种力量,这就是「性」。智者大师把我们一般的习性分成四种性:一、定恶聚。容易起恶念的人,而且恶念坚固(多数刚从三恶道出来)。「定」是表示很难改变。二、定善聚。很容易生起善念的人(多数从人天来)。三、出离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其自度不愿度人。习性是好乐出离、好乐寂静的人(多数是二乘种性)。四、菩提心:这种人随时随地想到「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悲智双运的思想(多数是多生行菩萨道之人)。

  「习性」是习久成性,经常起的念头,起久了它就有势力,就变成是我们的「习性」。

  「相」者,表现于外;「性」者,隐藏于内,合起来就是「体」。故知「体」就是性、相的合和。从「观心」的法门来说,「体」就是「现前一念心性」。不管表现在外的善念、恶念、寂静、扰动,或者内在的习性是什麽情况,内外的合和,就是「现前一念心性」的「体」。我们的这一念心,就是有如是的相,如是的性,跟如是的体。主要的本质叫作「体」。(以上是这一念心一个「总相」的观察——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以下作「别相」的观察:

  如是力与如是作:「力」就是一种功能,造种种善、恶、染、淨等业的功能。「作」就是运作。「功能」是约潜伏的势力。而「作」是表现于身、口、意的造作。「力」是「作」的基础,有如是的善恶的功能,才能发动如是的造作。而有如是的力,是从体来,有如是的体,是从如是的性、相来。整个「十如是」是前前引生后后。

  ※静坐时,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这一念心,是善的功能强?是恶的功能强?是往生的功能强?或是贪爱娑婆的功能强?随时都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一念心,到底是什麽「心」?!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

  此即是因缘果报的关係;「因」,习因名「因」,有招感果报功能的业因。说它是「习」,这是过去的串习而来的。所谓「招感性」,也是过去的造作。也就是,你过去所造的很多很多的业力,就有这样的「因」地。

  「缘」,助因。它有帮助业因去得果报的功能,叫作「缘」。由「因」和「缘」的合和,就会出现如是「果」和如是「报」。

  「果」就是习果,等流果(比如你今生出了家,栽培了很多的善根,下一生你在染污的境界会有抗拒力量,内心的善根会使你想要继续修行,就是「等流果」,善根的栽培会等流到下一辈子。)习性有等流性称之「如是果」。

  「如是报」,约这一期的异熟果报而说。亦即我们这一念心有具足因缘果报的功能。

  「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迷果望后迷因。」

  总结,如是本末究竟等。「本」就是最初的「如是相」,「末」就是最后的「如是报」,「究竟等」,就是说从「如是相」乃至到「如是报」,都是互相随顺、辗转生起的。意思就是说;你若是在前面有这样的相状,就有如是的习性,就有这样的本质,就有如此的功能,就很容易生起这样的造作,在这当中一定有过去的习因,有现在的缘,跟未来的果、报,乃至这整个过程都是互相随顺的。

  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整个「十如是」的道理,所以说「如是本末究竟等」,整个「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从头到尾是互相随顺的。这些道理就是「假观」,观察我们这一念心的假名、假相、假用。

  ※ 「假观」是以「空观」作基础,在「空观」时已经了解,诸法因缘所生无有自性。诸法的「体性」是毕竟空,表示「体性」是可以改变的,是不决定的。从善的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从打坐的止观当中,栽培信愿持名的善根,从这当中不断去表现名号,表现信愿的相貌,成就「信愿持名」的习性,使令有如是的本质,进而产生强大的功能作用,使令成就「信愿持名」的因、缘、果、报。这就是「信愿持名」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 对于「恶」的一方面来说;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如是缘」,就是恶法生起活动时,要赶快切断它,断其相续性,恶念起,有它的相、性、体、力、作、因,一定有它过去的「因」,这时你可以随顺它去爱、取,也可以在这裡消灭它,比如转念念佛,改变这个因缘,然后前面的力、作、体、性、相也都跟着会改变。因此生命的改变就是加强善念,断除恶念。

  生命的本质,自己的快乐、痛苦,跟所有的人都没关係,跟境界也都没有关係,完全是你这一念心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所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不改变这一念心,到哪裡去都是一样的。

  以上所说,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十如是,也就是「世俗谛」——假观——照俗谛。

  ※※※※※※※※※※※※※※※※※※※※※※※※※※※※※※※

  (三)中观——照中谛。

  中——空有同时,空有无碍——当体即中。

  把「空观」和「假观」同时操作,使令空、有无碍。不着于「空」,也不着于「有」,不落两边。这样的观察就是合于「中道」的正观,称之照中谛理。

  《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我们若想成就无上菩提,一开始要以「空观」作基础,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法无我、无我所的毕竟空作基础,增长善念修一切善法,这就是合乎「中观」的,也合乎无上菩提,合乎佛的智慧。因此智者大师释义:修观时,所观境是「现前一念心性」,能观的心则是「空、假、中三观」。经过这三观的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就能够反妄归真,叫作「观心」。

  以上就是智者大师所安排的天台的「观」的部分,主要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

  ※※※※※※※※※※※※※※※※※※※※※※※※※※※※※※※

  ------ 甲一、前言  乙一、法脉源流  乙二、主要教义  释竟。------

  ※※※※※※※※※※※※※※※※※※※※※※※※※※※※※※※

  甲二、正文 分二

  乙一、解释标题 分二

  丙一、总标

  教、观 纲宗  教的纲宗,观的纲宗。

  「纲」,大的绳子称为「纲」。喻:条目、内容。「宗」,宗要旨趣。「纲」把教的条目内容列出来,「宗」是进一步去发明教与观当中的宗要和旨趣。

  丙二、别释 (根据蕅益大师之《教观纲宗释要》)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

  观者——禀教修行之法也。

  「教」的定义:佛陀(包括祖师)、已经成就圣道的人,加被九界众生的语言文字,是为「教」。

  「观」的定义:根据言教禀持于心,加以修行,是为「观」。

  故知,「教」是语言文字;「观」是内心的观照。

  教纲万殊,大纲唯八。

  ——而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为体。

  ——则藏通别圆四教,乃教之纲也。

  依教设观,亦复万殊。

  ——而析空、体空、次第、一心;收无不尽。

  ——则析、体等四,乃观之纲也。

  附表二——「五时八教图」(教的纲)

  「五时八教」者,天台宗有关教法,分成了「五时」跟「八教」。藏、通、别、圆,称为「化法四教」。这是佛陀说法的真实内容,「藏」、「通」两教的目的是趣向于「真谛」的,「真谛」就是诸法实相。所以藏、通两教的教法是以毕竟空为究竟。(生命的目标就是趋向于毕竟空)。

  对于诸佛菩萨的依正万德庄严不生好乐,因为此二教以毕竟空为究竟,此为藏、通二教的思想。

  「别」、「圆」,是以「中谛」为目的,认为生命所追求的不是毕竟空,毕竟空是一种般若方便而已,生命要追求的是「妙有真空」的依正庄严,这是别、圆两教的思想。依智者大师之意,藏、通、别都是权巧方便,佛陀为了摄受根机尚未成熟的菩萨、阿罗汉,而施设的权巧方便。只有「圆」教才是佛出世的真正本怀。

  总之,藏、通、别、圆都是佛说法的真实内容。

  顿、渐、秘密、不定,此为「化仪四教」。此义为;佛在表达藏、通、别、圆时,有一定的仪式,有一定的轨则。有时顿、有时渐,直说大法谓之「顿」,佛陀直接就把法门讲出来;有时候佛不直接把法门说出来,而是用「渐」的方式,由浅至深,有一个次第,称之「渐」。

  秘密:佛陀在表达藏、通、别、圆四个教法时,有时候是用「秘密」的方式,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就是佛陀一一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法时,小乘人听到小乘法,大乘人听到大乘法,亦即佛的音声中有一种秘密,让各类众生各都听到自类的法,此是为「秘密」。

  不定,彼此相知,受益不同。佛说的法,每一个人听到的法都是一样的,彼此相知,但是所听到的法,却是每一个人受益不同。

  「秘密」是每个同听法的人,所听到之内容不决定。

  「不定」是每个同听法的人,所得到之利益不决定。

  ※※※※※※※※※※※※※※※※※※※※※※※※※※※※※※※

  「五时」是佛陀说法时期前后的次第,佛陀说法一般来说;先讲华严大教,再讲阿含,再讲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此中五时可分成三个部分,「华严」古德都把祂视为「根本法轮」或者是「顿」教法门。佛出世演大教说华严,尘刹海现宝莲。佛直接将祂内心状态表达出来,度化根熟的菩萨,这叫「顿」,又叫「根本法轮」。这样的说法,当然有很多人得到利益,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利益,于是佛必须要讲「渐」教法门,就是阿含、方等、般若,叫「渐」,或者叫「枝末法门」,经过渐初、渐中、渐后三个时期以后,众生根器慢慢成熟了,佛陀再说法华涅槃,这叫「摄末归本」法门,或「会渐归顿」法门。因此「五时」即是顿教法门、渐教法门、会渐归顿法门三种法门。

  总结:智者大师把佛陀一代时教,从生起次等分成「五时」,从内涵列出藏、通、别、圆,从说法的轨则列出顿、渐、秘密、不定。称之为「五时八教」。

  以下回到讲义p.7

  教纲万殊,大纲唯八;

  ——而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为体。

  ——则藏通别圆四教,乃教之纲也。

  从「教」这方面来说,教法无量无边,但是大纲只有八个,亦即「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但是「化仪」只是说法的仪式,它本身并无「体」——全揽化法为体。

  以譬喻释「化法」与「化仪」之差别:

  读大学有四个年级,四个年级有四个年级的课程,就好比「化法四教」。有四个年级来摄受四类众生,每一个年级在授课时,老师有时候用「顿」,有时用「渐」,有时用「秘密」,有时候用「不定」。老师在授课时,有四种不

  同的方式,讲一个主题时,有时直接就讲出来——「顿」,有时候不直接讲(空),从因果的关係,再带入到空的道理上去——「渐」。也就是佛陀要发明一个道理时,以渐次的方式(由浅入深)逐渐带入。有时又用「秘密」的方式,佛以神通力使令特别一类的众生,听到他所能听到的法。有时候是「不决定」,佛陀讲一个法,但是每一个人所得到的利益都不一样。所以说,四个年级的教法当中,在施设教法的仪式(方式)上,都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方式(化仪四教)。因此说「化仪无体」,意思是仪轨的本身是没有自体的,它是就着「教法」来发明的,这就是全揽化法为体之义。

  「教」的大纲主要就是藏、通、别、圆四教,因为「化仪」只是仪式而已。

  ※※※※※※※※※※※※※※※※※※※※※※※※※※※※※※※

  依教设观,亦复万殊

  ——而析空、体空、次第、一心,收无不尽。

  ——则析、体等四,乃观之纲也。

  依止藏通别圆四教,所设的「观」也是各各不同,藏教是析空观,通教是体空观,别教是次第三观,圆教是一心三观,四种观行收无不尽。

  那麽「观」的大纲也有四种,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有析空和体空;从「三观」来,说有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以上所讲即为教观之「纲」。)

  ※※※※※※※※※※※※※※※※※※※※※※※※※※※※※※※

  教观虽各有四,而前三是权,后一是实。

  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佛法之宗要也。

  这一段讲的是「宗」。

  「教」:藏、通、别、圆,四种教。

  「观」:析空、体空、次第、一心,四种观。

  「教」跟「观」虽然都各有四,前面的三个都是佛陀的方便(为实施权的方便),最后的那个(圆教和一心三观)才是佛陀真实究竟了义的法门。所以说「为实施权」和「开权显实」是佛法教观的宗要旨趣。

  (此中之意思是;菩萨道的修学,在修行的下手处,要「为实施权」,虽然无上菩提是很圆满的,但是刚开始修学时,我们要选择自己作得到的事情去作,重点就在「权」,你要注意方便,但在目标的确认上,我们的目的是「开权显实」的「实」,所以一开始就必须发菩提心,不是说等到你成就圣道才发菩提心。因为如是相、如是性,才有如是体,如是的力、作,才有如是因、缘、果、报,就「开权显实」来说,我们的目标必须要久远。从「为实施权」的角度,下手处必须要从现前能够作到的去作。)

  从权、实的不二,相互的运作,这是教观的主要宗要旨趣。「为实施权」和「开权显实」的意思,类似普贤菩萨,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从真实的角度来看——体性周遍。持戒、念佛的目的,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涅槃,发无上菩提心要成就无上菩提——此即「体性周遍」。但是下手处是随缘成德,方便法门就是持戒念佛。这是我们作得到的,如果一开始就观察跟第一义谛相应,这是我们现前作不到的。这就是表示我们能够掌握「为实施权」,又能掌握「开权显实」这两个观念,就能够掌握佛法的宗要。(这就是教观的「宗」。)

  若是能够掌握整个教观的纲宗,对于任何法门的修学有很大的加持力,佛已灭度了,也不知道谁是善知识了,但是你把「教观纲宗」弄清楚了,在没有善知识住世的情形下,你也能正确的合乎佛意的去修行,因为你知道怎麽掌控权实二法。把教观纲宗这个法门的这套系统学会以后,自己看教,自己修止观时,都能够很明白自己走的路是什麽,而且不会走曲折的路。

  智者大师慈悲,将佛陀的一代时教,整理出一个系统,使令我们透过系统,我们也能自己去操作,这就是「教观纲宗」,也是天台宗历久不衰之重要因素。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三)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四)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六)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七)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一)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总结论

净界法师: 想要成就功德庄严,从今以后你不要再管别人怎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六编 往生品位 三、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