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讲授:广论 |
 
雪歌仁波切讲授:广论 讲授: 雪歌仁波切 今天开始广论的第一堂课,我想分成三部份来说,(一)说明以后上课前行的内容,(二)介绍《菩提道次第广论》,(三)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须要什么动机? 一、前行课诵 1. 诵心经:(1)感念世尊的恩德(2)消除修学佛法的障碍 首先,念诵心经、传承上师祈请文,这二者要如何思惟呢?念诵心经的作用(一)感念导师释迦摩尼佛的恩德,(二)消除修学佛法上的障碍。 为什么念心经可以回念世尊的恩德呢?世尊对我们主要的恩德,是引导众生如何脱离轮回,如何快速达到圆满的佛果位,所以,祂所引导一切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众生理解空性,或者,是达到最圆满修学空性的法,这是祂的目标,所以,我们念心经就是赞叹、回念世尊的恩德。 宗大师写《缘起赞》,也是透过空性赞叹世尊。我们念心经也一样要这样想,透过空性的法,想世尊的功德,然后,感谢祂。如果,这样来念心经就非常有意义。 另一个作用,是消除修学佛法的障碍,(如,我们也会做心经除障法)心经对于消除业障的帮助非常大。圣天菩萨在《四百论》当中提到,只要我们对空性有一点点的怀疑,就会有破除业障的作用。所以,念心经对于消除业障、去除障碍的帮助非常大。由于心经有这二个作用的缘故,所以,很多上师在每一次弘法的前行,一定会念心经。 2.传承上师祈请文: 再来,特别是因为我们学习道次第的缘故,所以,对于道次第的传承上师,我们要好好的祈求。因此,念诵传承上师祈请文。 传承上师祈请文,我们不用全部念,主要的念就可以了。主要的部份,就是从世尊到宗大师整个阶段,再来就跳到法王,也就是无缘悲心赞念完,就跳到“言语自在文殊妙金刚”(中间不念是因为怕时间拉太长)。至于所有一切上师的代表,就是念诵“直观一切广大经典眼”四句,在这些上师面前所要祈请的是,生生世世不离开,依止这样清净传承的上师,能够圆满修学道次第,迅速成究金刚果位。“出生万善恩师永不离,…”这四句是从世尊到自己的上师,在一切传承上师的前面以这四句的内容来祈请。 二、介绍《菩提道次第广论》 1.《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传承及其殊胜、作用 (1)《道灯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所撰著,阿底峡尊者写《道灯论》有什么好处呢?当时西藏学佛的不论在家众或出家众,都互相排斥,佛法变成非常虚弱,快要消失了,非常严重的情况,那时候,以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就可以将之恢复。所以,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可以恢复?佛教的衰弱不是由外面影响的,而是从里面影响的,也就是小乘、大乘、显教、密教、教、证,彼此都互相排斥,由于这样互相排斥,就愈来愈衰弱了。那时候,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就非常有帮助,小乘、大乘就连接了,教、证也连接了,显教、密教也连接了,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就有这种作用。 (2)《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宗喀巴大师的《道次第》是根据《道灯论》解释,《道灯论》这么短就有样的好处、这么大的作用,而解释《道灯论》那么广、深、圆满的一部论论典,应该可以说比《道灯论》还更超越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佛教衰弱时候,最有用、最能够恢复佛教的论典。 另外,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具备所有《道灯论》的三个传承,(阿底峡尊者,及其心子种敦巴圆寂后,《道灯论》就变成三个传承),宗大师又得到教典派、道次第派、口诀派三个传承,所以,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具备《道灯论》的各种好处。由此之故,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修学《道灯论》最圆满的一本书。宗大师在辩经上的修学是最顶尖的,在当时没有一个寺庙、佛学院有人可以赢过他,他就是一直不断的学习不同的辩经方法,后来,他自己也是透过辩经的方式,了解佛法深入的内容。他的传记亦有记载一段,他看法称论师的七部量论就一直掉眼泪,因为他学习到佛法辩经逻辑,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所以,看法称论师所写逻辑的论著,心里就非常感动、非常感恩。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从头的尾,没有一句没有辩经的方式,都是有逻辑性。而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都跟着科学、逻辑走的阶段,不会像以前迷信,现在是逻辑、理论方面越来越强,特别宗大师这种开示的方法,应该是弘法上最相应、最有力量。所以,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效果的。要去除佛教内部相互排斥、最有效的也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因此,对外弘扬佛法,《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最有效,去除佛教内部的一些问题,宗大师的道次第也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这样的好处。 2. 世尊的法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之间的关系 有一些人会想,不要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直接学佛经就好了。如果要学《菩提道次第广论》,那将来几千年后的人,是不是也要看这几千年的人所写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后代的人不是愈来愈可怜,就没有办法学完,我们会这样想。所以,会说我们不要看宗大师等所写的,直接看佛经,最原本、最好的,一般人也会这样想。但是,这个想法不对。 为什么不对呢?(一)后代人写的跟宗大师写的是天壤之别,宗大师写的是佛已经授记,我们谁有授记?没有一个有授记,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所以,“不用看论典,直接看经典,这是最原本的、最清净的”,这种想法完全不正确。(二)这是佛所授记的,意指佛已经知道我们的问题,因为,众生的根器愈来愈差,所以,后代的人一定要透过更明确的解释,否则就没办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佛就授记龙树、无著、月称、宗大师等等会出现。佛知道四百年以后会有什么状况,众生会出什么问题,然后,龙树菩萨要来再解释清楚一点。九百年以后,无著会来,宗喀巴大师也是在很多经典中有授记。所以,不可以跟着这些不正确的说法。 我们要透过龙树、无著、月称、宗大师的论典才能了解佛讲的法,那跟随哪一位可以学到完全圆满、最精准的法呢?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为什么呢?(一)佛所讲一切法的核心要义就是《般若波罗密多经》,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般若”是能到彼岸的一个法。《般若波罗密多经》是可以让众生一步步修到成佛的。所以,没有修学《般若波罗密多经》是不可能达到成佛的果位,要成佛必须要学习的法就是《般若波罗密多经》,学《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定可以成佛。 《般若波罗密多经》开示二部份,方便(广行)(福德资粮)与智慧(深见)(智慧资粮),《般若波罗密多经》显义的部份就是讲智慧(深见)的法,隐义的部份就讲方便(广行)(世俗谛)的法。为什么《般若经》这样讲呢?因为,深见(智慧、空性)的法很深,所以,一定要显义的讲,如果,隐义的讲还更不懂。广行(方便、世俗谛)的法,以当时众生的根器,隐义的讲就可以。 就如同鸟的二个翅膀一样,我们一定要学方便与智慧二个法,才会圆满,缺一不可。但是,佛虽然已经讲得很圆满,可是,深见显义的部份,因为很深,没有多久,大概四百年,众生的根器就不行了,没有办法直接看得懂,所以,佛就安排龙树菩萨再来解释让众生明白。 那时候,隐义的部分,众生的根器还行,不须要再加以解释,但是,九百年以后,众生还是不行了,因此,无著菩萨就再来处理这个问题,又圆满的解释广行的部份。无著菩萨以后,不久,那烂陀寺就出现阿底峡尊者,将那时候非常兴盛具足二种殊胜的法学得非常的圆满,成为那烂陀佛学院最顶尖的。接着,阿底峡就把这么殊胜的法带到西藏宏扬出去。 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有三种传承(博朵瓦的教典派,衮巴瓦的道次第派、促青巴(杰那瓦)的口诀派),宗大师由虚空幢大师得到道次第派及口诀派的传承,又由法依贤大师得到教典派的传承,因此,《道灯论》各种好处宗大师都有接受到,接受到之后,他就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我们要了解宗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对目前的众生来讲,是解释世尊的《般若经》最圆满最精准的论著。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于龙树、佛护、月称、无著、世亲他们所有的口诀或其殊胜的解释,宗大师都非常圆满的阐述。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从“依止善知识”到“奢摩他”主要是根据无著菩萨及其弟子,“毗钵舍那”主要是根据龙树菩萨及其弟子,所以,宗大师所修学的当然圆满。宗大师所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从世尊到阿底峡尊者整个上师出现请他写的,所以,宗大师写此论不是像现在大学教授所写论文的方式。 对于龙树及其弟子深见的法门,无著及其弟子所写的广行的法门,他都非常通达,而且那些祖师们还出现请宗大师写此论。所以,我们知道《菩提道次第广论》与世尊的法有什么样的关联呢?世尊八万四千法门的核心要义《般若经》与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应该可以说是目前最圆满解释《般若经》的显义与隐义,又清楚、又精准,除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外,再也没有另外的书了,这是我们学习道次第的人都要欢喜的,透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世尊八万四千法门的核心要义,我们都可以抓到,因此,我们要了解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非常殊胜。 3. 破除《菩提道次第广论》内容太多,不想学的心 有时候我们会想《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么多,而我们的生命有限,要学那么多吗?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实际上,我们修行的人要去除内心的烦恼,这些烦恼又多、根又细又深,靠发愿没有用,不可能靠发愿生起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生起与“烦恼及又细又深的根”的“无明”相违(能对治)的智慧,要生起此智慧一定要学习。心里的问题要去除是要生起另外一个心,把所要去除的心消灭,从外面订定一个非常严格的规矩、法律也没有作用,祈求佛菩萨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实际上,要从自己内心生起智慧去对治烦恼、无明,所以,开展智慧是必须要的,不可以想宗喀巴大师的《广论》太多了,我不要学习,这个想法是有问题。道次第就简略介绍到此。4825 三、听闻动机 皈依发心就是调伏动机,简而言之,皈依就是对三宝有信心,对众生有圆满爱心就是菩提心,具备此二者就可以说是皈依发心。深入解释的话,可以从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来看,皈依对境的佛宝是从世尊一直到阿底峡尊者。法宝是指从世尊到法王所开示的法,或是他们心中的空性、菩提心等等,以及传承上师所开示《道灯论》、《道次第广论》、《略论》等等这些的内容都是法宝,僧宝是指跟随他们清净学习的行者。我们皈依了这个对境之后,就相信佛宝、法宝、僧宝,相信就是皈依。相信之后,我们内心就要主动的跟随他们,也就是他们怎么开示,我们就怎么做(先从内心发起,接着跟随他们的引导而付诸行动),这就是发心。 正讲 这次不会详细的讲,是以重点的方式讲述,讲太细,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我们不是学习文字的解释,而是要抓到其中重要的内容,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不会一个字一个字解释,所以,这次广论的讲法有点不一样。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敬礼尊重妙音(汉译)】 宗大师的传记里有记载当初文殊菩萨一直教他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三主要道,后来他得到《道灯论》上、中、下士道次第,文殊菩萨就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给你的法,没有那么殊胜,你觉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还更殊胜?宗大师回答:不是,我现在虽然是写《道灯论》的解释,但是,《道灯论》的解释里最核心的还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此即表示,宗喀巴大师是透过文殊菩萨了解《道灯论》的内容。所以,宗大师写《菩提道次第广论》就礼赞文殊菩萨,因为,他是透过文殊菩萨的开示而通达《道灯论》,因此能够写出圆满解释《道灯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南无”是礼赞,“姑如”是上师,“曼殊廓喀”是文殊菩萨,“耶”就是对文殊菩萨与上师龙树菩萨礼赞。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这是对世尊礼赞,《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这三部论典,每一部的论首都有此礼赞文,因为他非常重视,宗大师是非常有智慧的智者,他会重视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四句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四句完全抓到世尊的特色(世尊与其他导师不一样的地方、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还有自己透过这四句,就可以从内心调伏我们的动机。对于佛教的导师,我们不会见祂为无因生,祂是有因生,此因也不是常法,也是无常,也是会因缘变化,因本身也是靠因缘,所以,可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因缘可以改变,我们的导师是依靠因缘而成佛的,所以,每一个众生将来都可以跟祂一样,这是佛教才会这样想,其他宗教没有这种想法。 再来,我们如何跟祂一样,是不是他可以马上把我们变成跟祂一样呢?不是,祂会给我们开示,靠我们自己用功修学,才能够变成跟祂一样。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是说明不是无因生,要具足圆满妙善,要有很多的因缘才有佛的果位,我们的导师是这样的,我们也能跟祂一样得到佛果位。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此句的意思是说明,我们怎么能跟祂一样呢?祂对我们帮助是透过给我们开示,然后,我们自己要用功,所以,自己是完全有权力的,成佛或是轮回都是自己所造作。“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就是听祂的话,然后自己用功修行一定可以成办,这是我们可以相信的,理由是第三句“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此意是说,我们可以相信祂,祂自己以前是跟我们一样,但是祂一步一步走,就走到成佛了。所以,这条道路怎么走?在什么地方会遇到什么问题?问题怎么去除?一步一步祂都一清二楚,“无余所知意”就是所有一切祂都清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祂。对于这样的世尊我们就礼拜,“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因此,这四句就把佛教的特点,导师世尊的特色都讲出来,所以,导师世尊身、语、意都圆满。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此偈颂是礼赞弥勒佛、文殊菩萨,释迦摩尼佛未成佛之前,文殊菩萨是祂的老师,引导祂得到智慧,其他的佛也是由文殊菩萨教导。不只如此,后代人对释迦摩尼佛的教法不清楚之处,也是靠文殊菩萨的帮忙,所以说文殊菩萨“荷佛一切事业担”。 弥勒佛(阿逸多)藏文是“强巴”,亦称“慈氏”。祂在未成佛之前,菩萨的时候也是这个名字,成佛前后祂都一直在慈悲利益众生,对于佛陀的事业有很大承担。世尊的教法广行就由弥勒佛承担,深见的就由文殊菩萨承担,所以,就礼赞他们二位。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 我礼龙猛无著足】 接下来的偈颂,就礼赞龙树、无著,弥勒佛及文殊菩萨示现天人,而在人道以人身出现弘扬佛法就是龙树菩萨及无著菩萨。龙树菩萨把文殊菩萨的法带到人间,无著菩萨就把弥勒佛的法带到人间。大乘广行及深见的法能够带到人间主要就是他们二位,所以就礼赞他们。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然灯智】 此偈是礼赞阿底峡,因为,阿底峡尊者融合这二个法,成为互相辗转增长、圆满、有次第的修行。虽然,当时也有很多大成就者,但是,没有一个人写这种有次第的法,所以,阿底峡尊者就撰写此有次第,又广行深见都圆满的法,因此,我们礼赞阿底峡尊者。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阿底峡尊者之后就是种敦巴大师,之后,又传给博朵瓦、衮巴瓦、杰那瓦三位分别为教典派、道次第派、口诀派三个传承,教典派是由法依贤传给宗大师,虚空幢把道次第派及口诀派的传承传给宗大师,所以,第五个偈颂所礼赞的对象,就从种敦巴大师到法依贤、虚空幢之间的上师。我们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上师都包括在内,也可以把宗大师及宗大师以后所有的传承上师都含盖进来。 这五个偈颂不管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每一部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可能中文翻译有些字不一样,实际上藏文这五个偈颂在这三部论里都是一样的字。 【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 复乏理辩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此二偈是立誓造论,由于有前面第六偈颂的种种问题,所以,产生第七个偈颂前二句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二个问题,所以,宗大师造此论。“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第七偈颂的第一个字“故”要移到第六偈的最后一个字。虽然世尊的教法及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在引导众生上非常圆满殊胜,有智慧者应该会很欢喜,但是因为有各种问题,没有办法学习到这么圆满的教法,所以会离开。 离开智者欢喜道的原因有四点:(一)“今勤瑜伽多寡闻”很精进想修学的人,不太想进入“闻法”,不管如何用功,不太可能有大成就,因为内心要生起各种证量,并非不清不楚的,而是明白道理,从内心生起定解,且觉悟这个道理,如此才算是证量。如果完全没有这样做,而是不清不楚的精进,那是不可能有证量,如此就是离开佛的欢喜道。 (二)“广闻不善于修要”有些人虽有广大闻思,看起来好像了解很多,但是,自己内心如何一步一步的调伏,一步一步往上生起一些证量,修行上的这些都不会做,这也是因为没有教授,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 (三)“观视佛语多片眼”接下来,虽有广大闻思,也有精进修行,但是,听闻佛法有一个范围,我的教派,或是跟着哪一个寺庙,就只有所了解的范围,没有广的话,譬如,没有看四部宗义,只有看经部宗、或只看唯识宗、或只有看中观自续派,完全只有看一个角度的话,就看不到圆满,所以,虽然看的多,但是没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那也不会圆满。“多片眼”也就是只有一个立场,没有从各种立场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问题。现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或《道灯论》时,我们知道从下士道…(断讯没听到)从经部宗所有角度看的话,就比较好一点。 (四)“复乏理辩教义力”缺了辩经的逻辑,虽然一直引用很多经论,但是自己都没有观察、辩经的能力,那也是不对。 因为,有上述各种问题的缘故,所以,宗喀巴大师就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本论当中讲了很多辩经的逻辑,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从下士道的角度去看中士道、上士道,从上士道的角度看下士道、中士道。又如何精进的修行也有说明,如何广大闻思也有说明,所以宗大师为了去除这些问题,就写了非常圆满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故言“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有的人对藏文“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这二句会解释错误,“圆满教要胜教授”并不是“离智者欢喜道”而是指“智者欢喜道”。而谁会“离开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呢?很多众生就会离开这么圆满的胜教授,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学佛的众生有种种的问题,就是第六个偈颂所讲的种种问题,所以,学佛的弟子就会离开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宗大师为了去除这个问题,所以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因此,他内心非常欢喜。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此偈颂是劝勉听闻,这个下次再讲,今天先到这里。后面回向文念“出生万善恩师永不离…”四句,这可以说是整个道次第的回向。 复习 一、“敬礼此诸善知识”的内涵 上次讲到前面礼赞的部份,还有宗喀巴大师为什么写《广论》的理由,以及他立誓造《广论》,后面是讲学习道次第的人需要的条件,前面八个偈颂已经讲完七个偈颂。前面五个偈颂是礼赞,第六、七个偈颂是宗大师立誓造论。 礼赞当中我们要理解,宗大师是礼赞从世尊到他自己的上师整个传承上师。《道灯论》有三个传承,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道次第派及口诀派的传承从虚空幢大师得到,教典派的传承从法依贤大师得到,所以,第五个偈颂的礼赞---“遍视无央佛语目,贤种趣脱最胜阶,悲动方便善开显,敬礼此诸善知识。”是宗喀巴大师以这二个传承的主要上师为主,及一切他所接触过的上师。 第四个偈颂“敬礼持彼燃灯智”是礼赞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整个传承的上师有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三个。所以,“敬礼此诸善知识”就是指三个法脉的上师,以及宗喀巴大师主要上师虚空幢、法依贤大师。 二、《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传承“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的内涵及其差别 另外要理解,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具足这三个传承的法,《菩提道次第传承上师祈请文》中在“无缘悲心赞”之前都是他亲自写的,而“无缘悲心赞”是宗大师的弟子加上去的,在此祈请文中宗大师对于“噶当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所有的上师都有祈请,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三个传承都有具备。 要如何去看出《菩提道次第广论》具备这三个传承?以道次第派来说,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次第是特别清楚,其引用经论的广度来看是属于“教典派”,从其中解释善巧口诀的修行方式来看则属“口诀派”。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可以说噶当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三者都具足,都非常的圆满。每一派都各有其好处,这些好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也都具足,《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具足了各个传承。宗大师把所有的好处都集合在一起造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交给我们,所以,我们应该觉得非常欢喜。 就这三个传承而言,以佛法弘扬上的精准度来说,主要是靠噶当教典派。因为如果只有道次第派及口诀派是无法讲得那么细又广;引用的经论、理由亦无法圆满。所以,道次第派及口诀派一定要有教典派的帮助,佛法才能精准的弘扬、流传出去。宗大师建立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佛法长久、精准的流传,此中教典派的传承就更显重要了。 口诀派、道次第派算是利根者,不需要讲得很多,只要讲一点点就开悟(好像点一下,他的问题就马上解决了),这种特殊的行者就属于口诀派。比口诀派行者钝根一点的话,就需要道次第派。更钝根者则需要教典派。以根器的角度而言,口诀派是最利根者,如密勒日巴尊者。中根者就是道次第派,钝根者就是需要教典派。钝根者须要很多法理或解释才能了解通达;不需要那么多的,只要讲一个结论(重点)就能够通达的,这是比较利根;更利根者只要点破一下就全都通了,这就是属于口诀派。此三派就(所化机)根器而言有此区分。 此三派的法各有其好处,以我们现在而言,三者都需要。以我们的根器来说,我们是钝根,一定要解释很多、解释要很清楚,所以,要学教典派。然后,解释太多、没有办法浓缩,或是太散了,无法摄集一起,故要依道次第派。或是,抓不到主要关键重点,就须要学口诀派的教授,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具备了此三者。 《菩提道次第广论》前面对传承上师的礼赞是比较略的,广一点的话就如《菩提道次第传承上师祈请文》,即无缘悲心赞之前宗大师亲自所写的内容。也就是礼赞阿底峡尊者后,第五偈颂就是指《菩提道次第传承上师祈请文》里的噶当道次第派、教典派、口诀派整个传承上师们,“敬礼此诸善知识”就是指这三个传承的所有上师,其中又特别指出虚空幢、法依贤两位。 三、宗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理由 第六偈“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 复乏理辩教义力”这四句是理由。第七偈“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第七偈第一个字“故”即表示把第六偈当为理由。 第六偈是宗大师看到当时学佛者有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法非常清净,也想修学的人却排斥广大听闻。第二个问题是虽然有广大听闻,经论也懂得不少,但对于如何运用经论来改变自己身、语、意,如何修行没有智慧善巧。又有一些人虽然没有这二种问题,但所看的角度不够圆满。我们必须要以下士道的角度、中士道的角度、上士道的角度;显教、密教的角度;各种宗义的角度、各种角度来看才会圆满。第四个问题是缺了逻辑、法理,虽然他听闻也广且看的角度也广,但所用逻辑力道不够。 宗大师提到若有前面这些情形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即世尊的教法是把一个人如何由凡夫慢慢一步步改变,非常圆满的引导到成佛,但众生会因为上述的问题,内心生起区分,而去排斥,而放弃任一个法,这样就不够圆满,也就会离开世尊圆满的道。 虽然,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把世尊八万四千法门依次第排列出来。但是,如果前面的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不但我们无法圆满了解阿底峡尊者《道灯论》的内容,甚至对世尊引导众生次第非常圆满的法,我们也没有办法圆满了解了。宗大师见此,心里很痛,觉得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或是世尊开示的法一定要好好的解释让大家了解,即文:“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正讲 一、听法者须具备正住、具慧、希求三个条件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此处提出听法者的问题及要具备的条件:正住、具慧、希求,“诸有偏执暗未覆”是指不可以执着这是我的想法、这是我的老师的想法、这是我们黄教的想法…。如果,有这样的执着,就好像眼睛被盖住了,没办法正住,也就没办法准确看到对境实际的情况,会以自己的执着做解释。所以,学习道次第需要去除这种不正住之执着。 再来,不仅没有不正住的执着而已,而且还要有思考的能力;虽有正住,但是如果没有智慧、没有判断能力、人云亦云,这也不对。所以,自己要有判断的能力,这是第二个具慧。 此具慧是指修行上的智慧,不是一般知识上的。只有知识上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是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要改变自己的身、语、意,希求我自己要改变、要进步,这些智慧是要用在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譬如,我的脾气这么差,又贪、又瞋、又常跟人家斗来斗去的,这些用在我自己要改变上的。所以才要具备正住、具慧、希求这三个条件。 二、正住、具慧、希求的次第 这三个是有次第的。没有正住不可能有具慧。先有正住才会有生起智慧的机会。若无正住的话,自己心里已经有一大堆的想法,干净的东西要怎么进来呢?所以,要先把脑袋空掉留一个位置,智慧才会进来。如果,自己本来就有一个很大的想法、意见存在的话,智慧是没有办法进来的。因此,先要具备一个处于中间的“正住”的条件,才有生起智慧的机会,这二者是有前后次第的。 再来,有了对佛法了解的智慧,用在自己的身上的修行上才能有进步,若无智慧则修行没有办法进步。修行要进步,在法理上要了解、要有智慧。若无具慧的话,则后面的希求或是我要改变的这部份就无法做到,如果做的话也是错误的作法。这三者就有如此的前后次第,即听法者需具备这三个条件。 三、正住、具慧、希求与覆器、漏器、污器的关系 这三者亦可与听闻轨理中断器三过---覆器、漏器、污器做连结。譬如,没有正住,心里有一大推想法,老师讲的话没有办法进到自己的脑中。因为,自己脑中已经有满满的想法,既没有正住、又非常执着,自己又有很多的想法意见,老师的智慧就没办法进到自己的脑中,这就是覆器的过患。 自己没有好好深入思考、了解,听了就忘记了,这就是漏器的过患,所以,自己要动脑、深入思考,具备思考即具慧。 虽然没有漏器,又有思考,但是所思考的都是在看别人,看别人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总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一直批评别人,全不希求自我的改变,在对修行上也没有希求我要进步,这就是污器。像这样即便他懂了、有具慧,还是脏脏的。 如果做到正住、具慧、希求就能去除覆器、漏器、污器三个器过。正住有去除覆器之作用,具慧有去除漏器之作用,希求有去除污器之作用。 四、正住、具慧、希求与闻慧、思慧、修慧的关系 此三者亦可与闻、思、修连结。如果脑袋没有很多自己的意见,有正住的话,老师所说话语中的智慧就会进来,这就是闻慧。第二,自己有判断、思考的能力,不断思考就会生起具慧,这就是思慧。再来的希求就是修慧,要修行、身语意要改变,要从修慧才会改变,只有闻、思不会改变,故希求我要改变、我要进步,再从修慧下手才会有帮助。所以,正住、具慧、希求这三者可以与闻慧、思慧、修慧连在一起。 噶当派祖师种敦巴大师说:他在闻的时候有思也有修,思的时候有闻也有修,修的时候有闻也有思,此意即指正住、具慧、希求都同时存在。亦可说同时去除了覆器、漏器、污器这三种过患。宗大师担心我们会有缺漏,如果有缺漏对我们就没有很大的意义及帮助了。具备这三个条件对于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非常有意义,所以,劝勉听闻者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问答部分 问1:上次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最圆满,但是阿底峡尊者、佛所说法也是最圆满,此最圆满是以何角度来说呢? 答1:我们要先判断对象是谁?以龙树那一代的弟子们来说,在当时他们直接看《般若波罗蜜多经》,无法了解佛开示《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内容,而是要靠龙树菩萨解释空性的内容才能通达《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内容。所以,对于当时龙树菩萨的弟子来说最好的法,就是龙树菩萨开示的法。当然,龙树菩萨所讲的法也是世尊所开示的法。因为相对来说,他把世尊开示的法解释得更细、更清楚。虽然龙树菩萨所讲的法,对当时龙树菩萨的弟子来说是最好的,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又是听不懂的。所以,需要阿底峡尊者的解释,但是这也不够,还需要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所以说宗大师的解释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圆满的。宗大师之后,譬如,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的解释,是无法与宗大师相比拟的。宗大师、龙树菩萨都是佛授记在不同时代能更清楚、更圆满解释经义的祖师。以现在后代的凡夫来说,就眼前的我们来说,帮助最大的、最好的就是宗喀巴大师所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当然,他解释的也是阿底峡尊者、龙树菩萨、佛所讲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菩提道次第广论》最圆满的意思,是指不管广行的法、深见的法,我们直接看佛所讲的这些法是看不懂的。就连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的解释我们也看不懂。要靠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我们才看得懂。所以,对我们来说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是最圆满的法。这是从相对的角度来讲。以龙树菩萨的弟子来说,他们就不需要宗大师的解释,宗大师的解释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什么珍贵,不需要这种法,直接看龙树菩萨的论著就懂了,所以这是从相对的角度来讲。 问2:以前佛陀所建立的教法,是在当时印度的文化背景底下。而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在印度当时很多的哲学思想之下,再根据西藏文化结合来阐述的。目前对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来讲,更大的影响可能是来自于西方哲学、科学。所以我们在学佛教阐释宗义这部份的理论时,应该仍以早期印度哲学里外道的那部份呢?还是应该把现代的这部份也纳进来谈,因为以目前来讲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应该不是早期的那些外道,有可能是现代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思想? 答2:这个是没错。当时以佛教哲学思想与外道的哲学思想比较之下,让人知道,佛教的哲学思想是比外道更为殊胜、更圆满,因此让大家接受并感到欢喜,对于佛法也能更广大的弘扬。而对于现代这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如果能以佛法的思想跟其比较,并且能够成立佛教是更为圆满的,如此对弘法的帮助也会非常的大。西方哲学思想也可以对佛教哲学思想有更好的解释方法,这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这样对于佛法的弘扬也有帮助。当时外道的哲学思想会一直在佛教教义中被提出来,也是有这样的意义。 目前如果有一个人对于西方哲学的思想能够通达了解,右对佛教的哲学思想也非常通达圆满,他所写出来的论典,可能还更有帮助、更有意义。但是目前尚未现这样的人。特别是对于佛教上教、证都圆满的人很难出现。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人会出现,应该世尊就会给予授记。在末法时期是很难出现像宗大师、龙树菩萨这样的一个行者,就佛教信仰的角度来说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又由现代人性愈来愈坏的角度来看,应该也猜得出来不可能会出现这么好的一个人。 问3:请问仁波切,您所说的圆满是特指广论,还是道次第的八大引导,因为当时宗大师曾经授记之后的祖师可以补充他的广论,把总纲提出来的方式? 答3:不可以说宗大师授记,应该说宗大师允许后人可以写比较略的道次第。圆满的意思就是指佛陀依据不同的时代所授记的,最后的就好像是指宗喀巴大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近的就是宗喀巴大师,能最精准将佛所说做解释的,也是宗喀巴大师所写的。所以最圆满的意思重点就是:一个是佛授记的行者所造出来的,一个是对我们来说更早期如龙树所造的是我们更不能懂得。对我们来说,佛授记在不同时代解释开示的行者当中,和我们最近的就是宗大师,所以对我们来说最圆满的就是他写的论典。# 一、前行 ―― 调整闻法动机 刚刚念了《传承上师祈请文》及《归依发心偈》。面对归依境,之前念的这些传承上师是我们归依的对象;还有佛、正法、僧宝是我们所跟随的,对于他们,我们从内心非常的尊敬、非常有信心,这就是归依。再来是发心,对平常跟我们一起的周围的众生,以及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也要有圆满的爱心,这就是发心。这两个具备的话,我们的意乐就圆满了。 我们的意乐圆满之后,要达成这个意乐的目标就要学习佛法。由于达成这个目标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我们的身、语、意慢慢、慢慢地改变;其中主要的是意――我们内心的改变。因此就要培养内心,怎么培养呢?先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然后菩提心、空性等等,在这些法上面修三大阿僧祇劫,培养菩提心、空性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达成我们心里的目标。为此,我们现在要学习有圆满次第的法--道次第。 二、正行 1。 敬法 上次已经讲完第八个偈颂,现在从“此中”开始。首先,宗喀巴大师在还没有开始分科判、目录之前,他先开示了一段菩提道次第的功德,或者说出有些什么特殊,宗大师并没有马上讲科判“由是菩提道次引导分四”。如果直接念出“菩提道次第”的名称,就有一点不尊敬。弟子们可能不清楚“道次第”是怎样的一个法,譬如说,面对一位大师、上师,我们在称呼他的名字之前会加上“与遍足金刚总持体性无二无别…”的赞词,就好像平常献供养曼达盘的长的仪轨,前面会先念一段赞词,然后再才念出那位上师的名字的道理是一样的。简单来说,一般我们会说至尊某某,不会马上直呼名字,因为这样会不恭敬。所以,宗喀巴大师对所要讲的法――“菩提道次第”,没有马上讲出名称,是表示对这个法的敬重,另外,也让弟子们了解这个法有什么特殊。“此中…是谓此中所诠诸法”,说出所要讲的法的名称――“菩提道次第”,然后才讲它有什么特色。 2。 菩提道次第开示的方式――四种特色及两派解释 “此中传有二派释仪”解释的时候是由什么门?是用什么方式开示这个道次第的呢?有不同的两派:一为那兰陀佛学院的祖师们的做法;另一为止迦摩啰室啰寺(意译:超戒寺或超岩寺)的开示法。所以,开示的方法有两种,现在所要开示的菩提道次第是用后者的方式。这两个讲完了,才分出科判,才开始讲菩提道次第。 科判未列之前先有两个重点:一、 认出所要开示的菩提道次第有什么特色; 二、 所要开示的法是用哪一种方式开示的。 2。1 四种特色 所要开示的菩提道次第有四个特色:1。 总摄一切佛语扼要;2。 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 3。 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 4。 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 1。 “总摄一切佛语扼要”―― 所开示的这个法是佛陀有开示的法,如果讲的是我们的导师没有开示的法,那就不对了;而且是佛陀所开示的法当中最核心要义。“总摄一切佛语扼要”的意思是,把佛开示的一切法的核心要义汇集在一起。 2。 “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 不只我们的导师佛陀开示而已,佛陀开示的法里面也还有各种了义的、不了义的部分。后面“二大车之道轨”,就是龙树跟无著两位区分哪些是了义、哪些是不了义,或者可以说,哪一些是最究竟的、哪一些是暂时的。不了义有点暂时的意思,而带到究竟位置的就是了义。所以,龙树跟无著很清楚地区分了义、不了义,还把佛所说的法当中的核心要义,更精要的区分出来。他们两位区分出来的结果,都在《菩提道次第》里面。 所以,第一,是我们的导师佛陀有开示的法;第二,是导师开示之后,“二大车之道轨”龙树跟无著两位大善知识用最高的智慧分出来的,最精准的结果都在里面。 3。 “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 意思是,不只他们有大知识的那些人分出来的,最精要的结论而已,还有不少大成就者们走这条路,结果也达成一切种智的果位。譬如:龙树、无著,后面的阿底峡尊者、密勒日巴尊者……,之后很多的祖师们都是走这条路达到佛的果位。“往趣一切种智地位”,真的可以达到一切种智的地位。所以“胜士法范”不是一个知识的结论、精要而已,我们修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调伏我们的心,或者可以达到佛的果位、可以脱离轮回、可以去除我们的烦恼,也有这些个作用。 所以,以上三个特色:一个是佛说的;接着,通达整个经论的善知识们所分出来的最精准的道理、结论,都包含在这里面;第三个是大成就者们依着修皆得成就,不只是知识的精准而已,而且是可以达成佛的果位。 4。“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 有的众生可以修学这个法,有的众生好像不能适应这个法,是不是有这种缺点呢? 不是。这个法是无论什么样的行者都可以修的一个法。所以,“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意思是,不论是下士夫、中士夫、上士夫都可以修学的一个法。也就是说,共下士道是属于上士夫修的法,共中、上士道也属于上士夫修的法。真正上士道的上士夫要修、不共的下士道唯下士夫可以修、不共的中士道唯中士夫也可以修,什么行者都可以修学的一个法。 所以,《菩提道次第》具备了这四种特色,是非常地不可思议的。因为具备了第一种特色,不一定具备第二种特色;第二种具备了,第三种不一定具备;前面三种都具备,第四种不一定具备。也就是说,1。 “总摄一切佛语扼要”具备了,但是不一定具备第二种——2。“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这两种都具备了,第三种特色——“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不一定具备;前面三种都具备了,第四种特色——“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不一定具备,譬如说,宗大师写的《密集金刚五圆满次第》,或者《密宗道次第》,或者他写的一些其他的法,都不具备第四种特色,仅具备了前面三种特色。菩提道次第不只具备了四种,后面还谈到具备四种殊胜、三种特色等等的,这样一个菩提道次第“门”。“导具善者趣佛地理”,就是有善根的弟子们能够趣佛果位的方法,它真正的名称就是“菩提道次第”――我们现在所要开示的法。以上(四种特色)是第一个。 2。2 两派解释 前面说有两个,再来是“此中传有二派释仪”,就是解释的方法有两派。为什么说两派?因为我们主要是解释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所以就阿底峡尊者他以前住在哪里,以及说法有什么样的风格,我们也这样做比较好。所以,宗喀巴大师提出两派:阿底峡尊者上半辈子都在那兰陀佛学院,后半辈子几乎都在止迦摩啰室啰寺,就分这两个。“胜那兰陀诸智论师,许由三种清净门中,诠释正法。谓轨范语净”说法者语清净;“学者相续净”听法者、学法者的相续要清净;“所说法清净”,所说的法也要清净;这三个要具备之后,才可以开示法,那兰陀寺有这种做法。然后,“后时止迦摩啰室啰,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规理。今于此中,应如后释”,意思是,这两派中,我们选择后面的止迦摩啰室啰寺的做法,因为针对众生的根器需求,止迦摩啰室啰寺改变了方法。我们是后代众生,比较相应止迦摩啰室啰寺开示的方法。 3。 菩提道次――止迦摩啰室啰寺开示的方法 由是菩提道次引导分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先讲“造者殊胜”,为了要了解法的根源;譬如说:一个人想要接触一个法,就要先了解是谁开示的法?开示的师父及他的背景,我们要明确地理解法的根源--说法者本身、说法者的老师,还有他从哪里学,都要清净。如果造作者具备了殊胜,就太好了,那么根源就非常清净。所以我们要明确理解法的根源清净的话,就要先了解造作者有多殊胜。 不仅造作者殊胜,说法者――法师很殊胜,是大成就者,但是他所开示的法不一定对我有帮助,譬如说:一位大成就者要传一个非常高的法,我们修行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去到那边,对我们没有帮助,而且有可能心里会毁谤,造谤法的业;有可能我们去了,没有能力却受了很多的戒,一天之内,整个戒都破了,那也没什么好处。所以,这个法要具备对我们有相当的帮助的这种殊胜,如果不具备,即使造作者有多殊胜、成就有多大,对我们都没有关系。 所以,不只说法者非常殊胜而已,他所开示的法对我们也要有相当的帮助。因此,就讲第二个特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我们学法者也要理解法殊胜,理解之后,会对于法生起非常尊敬、非常珍贵的感觉。有了珍贵的感觉,我们更会希求,认真地、精进地修学这个法。所以,宗喀巴大师就开示这个法的殊胜。 对于造作者的殊胜及法的殊胜,我们都理解了之后,这个法对我们会不会有真正的帮助呢?要从闻、思、修开始,才对我们有帮助。闻、思、修,首先要靠闻,才有思、才有修。要如何闻才有帮助?如果讲者、听者都如理地讲跟闻,我们的闻慧才会生起,然后生起后面的思慧、修慧,当然这样闻、思、修,就非常圆满。这就是“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的意思。听闻的规矩讲完后。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规矩来听正教授,听的时候,一定马上闻慧生起,然后帮助思慧,修慧就很容易修得起来。这就是“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到此,科判讲完。 3。1 总体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多经》隐义或弥勒佛的《现观庄严论》教授 “造者殊胜”先要认识造作者是谁。“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这个教授,以它的总体来说,是弥勒佛的《现观庄严论》的教授。总体的意思,指它的范围是整个广行派的法,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经》隐义的法。另外一个句子“现观庄严所有教授”来说,就是弥勒佛的《现观庄严论》的法。所以,菩提道次第的法,总体来说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多经》隐义的内容,或者可以说,是《现观庄严论》的教授,这两者本身是一样的。《现观庄严论》的“庄严”有这种解释:《般若波罗蜜多经》本身非常圆满,但是如何才会看到它是非常圆满、非常美丽呢?看《现观庄严论》时,才会看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经》有多圆满、多漂亮。譬如,有一个非常圆满、美丽的身体,戴了很多的装饰品打扮,很庄严、很漂亮,从镜子中看到,就觉得非常庄严的、非常美丽。所以有镜子才知道他自己是怎么样庄严、美丽。《现观庄严论》的庄严就是美化的一个庄严,经由《现观庄严论》看到《般若波罗蜜多经》是有多么地美丽。《现观庄严论》把《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隐义讲得非常明显,所以《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隐义都能够看得出来,因此《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隐义与《现观庄严论》的内容,是没有什么区分的。“总此教授现是观庄严所有教授”,菩提道次第总体来说,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隐义,或者可以说是《现观庄严论》的教授。如果是这样,那么总体来说,造作者可以说是弥勒佛,也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这个法总体来说,是《现观庄严论》的所有教授。 3。2 特别解释 ―― 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 “别则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别则”的意思,是特别来说直接解释《道炬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别的来说,直接解释《道炬论》。总体的意思,有点像总别的总,总的意思是如上所说,范围非常地广,就是弥勒佛已经开示了整个广行道次第的法。而各个祖师写的很多,解释当中,阿底峡尊者写的《道炬论》就是别。所以,总体来说是弥勒佛开示的《现观庄严论》,跟随他的祖师们有很多的解释,而阿底峡尊者写的《道炬论》就是别。现在,宗喀巴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就特别解释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 “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教典”是《菩提道炬》的缘故,“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这有两种解释。《速疾道》善慧智的开示有分析、解释,你们看一看会比较清楚。我现在大概解释一下。这有两种说法。有一种说法,《道炬论》的造作者是《菩提道次第》的造作者。有的人说这样不对,如果这种解释,就变成宗喀巴大师自认自己是阿底峡尊者,变成他们俩是一样的。“彼造者”是《道炬论》的造作者,没有错。“此之造者”的“此”不可以指《菩提道次第广论》;如果是指《菩提道次第广论》,就变成阿底峡尊者跟宗大师没有区分--我也是他,他也是我,有自认为是阿底峡尊者的意思。宗大师是一位修行者,不可能会讲这种话。所以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解释是对的,为什么呢?宗喀巴大师自己非常地谦虚,不敢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我写的,阿底峡尊者已经写了《道炬论》,我只是把《道炬论》解释出来而已,跟《道炬论》没有什么区分。没有《道炬论》,我也不能写《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不可以说是我写的,这是阿底峡尊者已经写的。这是非常谦虚的话。 所以,如果说《道炬论》的造作者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者的话,有人说这是对的,有人说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了解,对的意思是什么?是宗大师非常地谦虚,所以讲这一句话。有人说这样解释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话,就变成宗大师自认是阿底峡尊者。那他们怎么解释呢?他们解释“此之造者”的“此”不可以指《菩提道次第广论》,而是指《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的内容、里面的法。 特别或直接来说,无论是宗大师谦虚也好,总之,认出来造作者就是阿底峡尊者。所以我们现在要讲的造者殊胜,是阿底峡尊者有多殊胜,要把他的传记讲出来。 问:如果这样,可以说从所诠来讲是它的作者,而不是从能诠来讲,可以这样说吗? 答:对。第二种解释,意即“此之造者”的“此”,可以理解成所诠,阿底峡尊者是所诠道次第内容的作者,但不是就能诠来说,能诠是指《广论》本身。《广论》的语词本身是能诠,这里是就所诠来讲而不是就能诠来讲。 到此已经认出来最主要的造作者是谁呢?现在特别要解释《道炬论》,无论主要是《广论》的所诠的造作者或是《道炬论》的造作者,就是现在特别的造作者。所以,造作者主要是《广论》所诠的造作者,或《道炬论》的造作者,我们要认出来。他的名字是什么呢?“彼复即是大阿 黎胜然灯智,别讳共称胜阿底峡”,这是他的名字。到此已讲完我们怎么认明造作者 ―― 《道炬论》或是《广论》所诠的造作者。他的名字是什么?以及主要我们为什么要认阿底峡尊者是造作者的理由,都讲完了。 3。3 造者殊胜 ―― 三种因果次第 其殊胜分三(个科判):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 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一般来说,我们想一想,好像前面不是那么重要,后面两个比较重要的感觉。一般来说,我们会想:造作者殊胜的“其身获得功德事理,得已于教所作事业”这两个比较重要,为什么要讲前面“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前面讲的也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呢?第一,一位大乘的弘法者要弘法,广大地产生影响的话,行者他出生的背景也会有影响。阿底峡尊者也好,导师佛陀也好,都是圆满种姓中出生,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本来就准备要利益一切众生、广大地弘扬佛法,所以特别选择圆满的种姓中出生,这就是一个大成就的代表。另外,我们可以想:以世间的角度来看,他们生为国王,那么圆满,还可以舍弃整个圆满的国王的财富…,什么都可以舍弃,然后出家修行。我们看一看心里就觉得:“世间确实没有什么是真正地可靠的!”对我们也有这个帮助 ―― “他们能够舍弃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能舍弃呢?他们能够舍弃那么圆满的世间,我们为什么不能舍弃?”我们也能生得起这种出离心。这就是讲“造者殊胜”时,先讲“圆满种中受生事理”的意思。 再来,后面两个殊胜,我们一般都会想,他有什么功德?比如有些什么“教”功德?“证”功德?后来他的弘法事业有多广大?因此这两个殊胜确实需要。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两个有先后次第,自己先要得到教与证上面的功德,然后才有后面的弘法事业;不是先有弘法事业,而是自己先要得到功德比较重要。有时自己不是那么修学佛法,或者我们修学佛法马上开始弘扬佛法、要讲给其他人家听,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次第是颠倒的。弘扬的能力要具备 ―― 主要是自己的教和证方面进步的话,后面的事业自然就会出现了。所以,这两个: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前后有次第的。 “造者殊胜”引拏错大师所写的《八十赞》,拏错大师写了阿底峡尊者的传记,或者《八十赞》。他是跟随阿底峡尊者最久的一位弟子,跟随了十九年,所以他最有资格写阿底峡的传记,他写的最完整,可以说,他最清楚阿底峡尊者的传记,这也是这里引《八十赞》的理由。 “其身获得功德事理分二 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 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这两个有前后或因果的关系,与前面 “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 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一样,有前后因果的关系。首先有圆满广大的闻思慧,后面才有圆满的修慧,这样教、证都会圆满。所以,广大地闻思就圆满了教的部分;依着广大的闻思,然后精进地修的,证的部分话会达到圆满。所以,对于教,要广大地闻思;对于证,要精进地修行。“如理”的“理”,意思是前面先有广大的闻思,有什么样的闻思,就按照这样子修行。如理修行的话,后面证的部分就可以达到圆满。若前面没有广大闻思的话,后面“如理”的“理”就没有东西(内容)了。 “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分五个阶段:第一“如赞云,…令彼堕伏美誉遍扬。”;第二“于其黑山道场,…摧其慢意。”(第三页倒数第2行);第三“此后尊重及诸本尊,…胜然灯智。”(第四页第2行);第四“此后乃至三十一岁,…遍知无杂。”(第四页第3行);第五“由是因此度越…中枢要处者。”(第四页第4行)。 五个段落中,能因 ―― 前面四个能立当理由,第五段落的“由是度越…”是所立,所成立的是第五个。前面四个能立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阿底峡尊者内外共的部分,教育都圆满;第二个段落主要是讲他密乘部分修得特别圆满;第三个段落,出家;第四个段落,他出家后,修学内道各宗部的法 ―― 特别十二年内圆满地学习十八部。《大毗婆沙论》的戒律部分,就是他出家后,也非常认真广大地闻思。所以,内外共的教育,密乘的教育都圆满;特别为利益众生之故他弘扬佛法,弘扬佛法以出家身份最好,所以他出家;僧众特别要学的《大毗婆沙论》(的戒律部分) ―― ,不分宗部都圆满地学好。后面特别讲戒律,出家戒律须出家后才能学,四部:上座部、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众部, ―― 一切不同的戒律方面,什么解释都有,他非常仔细地学习。 由以上四个段落的缘故,成立后面“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所以,不管内道自己的或者外道,内道包括:一般说的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中观的中观自续、中观应成等等,“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都学到了。结论出来,这个科判主要讲教的圆满,所以“故是无倒了解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传记记载阿底峡尊者廿九岁出家,之前没出家时可以学的一切内、外、共的、密乘都学了,在家不允许学的戒律部分他出家后才学。这些段落是讲阿底峡尊者学习的过程。 第二个段落,宗喀巴大师写尊者在修密乘时,他虽然接触到很多上师,但是罗睺罗鞠多对他帮助特别大。帮助他最大的是什么呢?他是王子,父母心里舍不得让他修行,那时候罗睺罗鞠多就帮助他(参考传记)。比如,让他变成神经病、脑袋有问题的样子,身边跟着一群不穿衣服的人,好像变成不是正常人的样子,这是一种密乘的修行。这样持续了两、三个月,他父母只好放弃。所以,他一边是修行,一边把与父母这种轮回关系的杂染切掉。这是罗睺罗鞠多帮他的。 第三个段落,“此后尊重及诸本尊”的“尊重”指的是罗睺罗鞠多 ―― 他是大成就者,他有神通,不管什么时间、地点都不会障碍。有时候阿底峡尊者修行上需要一些引导,他就会突然地出来引导;譬如说,尊者该要出家了,罗睺罗鞠多就帮他,他就会突然地出现引导:“你一定要出家,你现在到该出家的时间了。”然后尊者就出家了。有的人三十几岁或四十岁,会想现在出家会不会太晚?不用这样想嘛!阿底峡尊者廿九岁才出家。你们三十几岁、四十几岁出家,可以跟阿底峡差不多! 第一个科判讲完了。 问 答 ―― 问:五个段落中的第二阶段是学密续,四部宗义是在第四段才学吗?这样的话,跟一般讲由显入密不太一样? 答:第四段不是学四部宗义。第四段主要在学戒律,《大毗婆沙论》四部律典:上座部、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众部,对戒律的不同解释。 问:显教的部分是在什么时候学?也是在第二阶段吗? 答:显教的部分,看第二阶段里面,他接触:…阿哇都帝,罗睺罗鞠多之前,他有接触了哪些?这边没有讲。大家了解一下:在接触罗睺罗鞠多之前,他先接触到大正理杜鹃、小正理杜鹃,跟他们学了显教的深见部分,之后面才接触罗睺罗鞠多。 问:那兰陀仪轨讲法三种中的轨范语净,请开示怎么理解? 答:说法者需要动机清净;讲法时,法的内容要通达,讲出来的法就会变成清净、变成对自己是可以成立的语。语当中谈出来的内容,自己从内心可以成立的时候,才可以算是语净。语净的意思是,语当中念出来、提出来的内容,自己可以成立,就算是语净;自己不能够成立,只是人家说,我听到,这不算语净。 问:也就是,一定要自己有定解之后,才有资格跟别人讲。 答:对。 问:我曾听到一种说法,不知道是否有根据:阿底峡尊者的一切示现都是有道理的,包括他在三个儿子中示现第二也是有原因的,是这样吗? 答:这个我不清楚。 问: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论》,是从三十一岁算起吗? 答:不是,这是后面。前面学习三年,就是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岁时的学习。只是特别把大小乘中间的显教部份区分一下而已。 问:十二年是什么时候学的? 答:后面就开始。 问:第二页倒数第3行,“总此教授”指的是慈氏菩萨造的《现观庄严》,“别”指的是《道炬论》,后面“故彼造者”的“彼”指的是慈氏菩萨吗? 答:不是、不是。这“彼”是《道炬论》的造作者。 问:十七号却殿仁波切要传“四臂观音随许灌顶”,还有“餗供”口传,这个教授要如何与道次第联结?要如何思惟才能真正地累积到资粮? 答:先认清楚这是密续,属于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当中的第一个 ―― 事部。它是观音菩萨的一个法,对于修行大悲心、菩提心方面有一些加持。一定要受菩萨戒,能够受菩萨戒就有真正的灌顶。这里没有密乘的戒,密乘的戒是瑜伽部以上才有的。事部没有密乘的戒,有受菩萨戒。那你们就看自己能不能守菩萨戒的十八根本、四十六罪。 问:关于“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这里已包括下士道、下士夫;但是,归依三宝是观待于那些求解脱成佛的士夫,是他们唯一的归依处。但对于只求增上生的人来讲,为什么三宝也是唯一的归依处?请您开示。这个问题比较重要是,因为现在外道比较多,譬如说,基督教既然也可以成办增上生的部分,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归依三宝,而且把三宝作为唯一的归依处呢? 答:我们现在讲的是要得到暇满的人身,所以要有一个对于佛法可以修学所依的身体,一个人身。因此对于佛法的认识来说,必须要认识四圣谛、解脱道,这个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得到认识四圣谛…… 这方面的一个身体的话,之前有需要种这种的因,但一般来说,如果内心对于三宝都不认识,那只是一般的善业,下一辈子的人身而已,没有成办一个暇满的人身。 问:也就是说,对于修学佛法,如果只是希求后世安乐的话,也不一定要把三宝做为唯一的归依处。 答:对,没有错。 问:我的问题也是这一句:“三种士夫,例如:共下、共中,不是共下或不是共中的人都可以学习”。是不是说,就算他现在的目标只是要追求后世安乐、或者想只是解脱的话,他来学《广论》的话,还是可以把他引导到成佛,是这个意思吗? 答:不是成佛的意思。不共下士道、不共中士道的人,他们的目标没有特别要成佛,他们的目标,譬如说,只要达到暇满的人身,或解脱的目标的人来说,学这本书也是相当有帮助的。除此之外,我们刚刚说,以上士夫来说,上士夫就可以说,学共下士道也是上士夫需要修的,“共”是指上士夫本身走这条路,所以,也是属于上士夫要修的;对于修共中士道的修行者来说,共中士道也是属于上士夫要修的。所以这三个是最合的、最相应的法。 问:所以,“导具善者趣佛地理”的话,应该这样讲:三种士夫不应该包括只有求下士道或中士道的士夫,就是一定要共下或共中吗? 答:刚刚说的是,虽然他自己没有希求,但实际上对他也会有帮助的意思。 问:刚才仁波切在讲道次第科判之前,有一页的内容,讲当我们在思惟道次第的时候,譬如:前面的《归敬颂》在生起那种心以后,就直接去思惟科判,还是前面的这一页目录也要想一下呢? 答:现在讲的是还没进入真正地修行。我们所要修行的--“正以教授”,是从依止善知识开始,那些我们都还没有进入。现在只是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先认识道次第。宗大师还没写《道次第》之前也有礼赞……等等。由此我们要认识哦!宗大师写的有这样的内容,然后对他的行为、作法生起信心,对他所写的道次第更生起信心,这部分讲的不是我们自己要修的意思,是对宗大师开示法的作法上生起信心,然后对他生起信心。他开示的时候,没有马上讲“菩提道次第”的名称,他就先尊称它、赞叹它的一些特色……,这些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 问:在讲到有关《现观庄严论》和《菩提道炬论》此造者彼造者的问题,不管前一种解释,就是说《道炬论》造者就是《菩提道次第》造者,认为宗喀巴大师不谦虚;还有另外一种说,《广论》里面所讲的法是《道炬论》里面的法,不能表示宗大师是谦虚的,因为这样可以表明宗大师对于《道炬论》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而为什么我会问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在讲法的时候,会说我现在讲某某法,事实上,不是我在讲法,是佛在讲法,给听众有一种压力,也就是说,他所讲的法,一定代表佛讲的法,那就是正确的,这就表示别人不敢去反驳他。如果我们以后者解释,说彼造者即是此造者,就表示宗喀巴大师在解释《道炬论》,但是他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不谦虚呀! 答:宗大师前面讲的有没有谦虚,我们就看他之后讲的时候一直不会用:“这是佛讲的、这是佛讲的。”宗大师一直用逻辑,他说:“你逻辑出来,我就认同;如果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我可以否定。”他完全跟着逻辑方式走。所以,他前面讲的确实是客气的、是谦虚的。如果他不是谦虚,他要压迫其他人的话,后面讲的就不会跟着逻辑走。 问:这样子是在一些逻辑基础上讲,或是,对于逻辑不了解的,还不可以这样讲。 答:对。 问:所以,你要承认佛教上所讲的逻辑是正确的,佛教后来的祖师出来的逻辑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所以,要有一个基础才能对人讲。 答:当然、当然。 问:第4页第2行,“能飞聚落”。 答:这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问:不是其他地方的一个圣地吧!听一种说法,是能飞行的人所住的一个聚落,说那里的人都能飞行。 答:不太清楚。这本身是地方的名字,没有错。地名也是可以解释,但地方的名字不是那么重要。 问:第4页第3行(第四个段落),“作受食等” 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别解脱戒或者是出家的戒律里面,对于比较贵的东西,我们不可以直接碰,如果碰的话,心中会生起贪心。所以,透过中间一个人传给我们用,透过众生给我们,这个东西就有一种暂时用的一个感觉,不是我的东西、我直接用的感觉;就是,透过人传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暂时用的,是众生给我们的这一种感觉会使我们的贪心降低。“舍取”就是戒律里面比较细的一些做法。“舍取等等”的意思是,连那些那么小、那么细的部分也很会分析:哪一个部派的做法是什么?哪一个部派的做法又是什么?,譬如说:上座部的做法是怎么样……,不是粗略地分而已,连细的部分,一些小小行为上面,各个宗派的做法也不一样,阿底峡尊者连那些也都懂,也都非常通达。# 【调整听闻动机】 刚刚我们念的《释迦佛赞》、《心经》,是所有佛教不分教派,对所跟随的导师世尊的礼赞。透过念诵《心经》,思惟世尊的教法中缘起空性的特色,并忆念他的恩德。再来,我们学习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时,要祈请道次第整个法脉的传承上师,所以念颂《传承上师祈请文》。 至于在传承上师面前要祈求什么呢?这就要念《功德之本颂》。为了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前面念《传承上师祈请文》和《功德之本颂》。再来就进入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跟随谁学习呢?跟随刚刚我们念的这些传承上师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把生命投注在这个上面,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大家都尊重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对自己来说是最珍贵的,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但是生命会一天一天地结束,今天也是我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怎样让自己今天的生命比较有意义呢?就要像传承上师一样,认真地修学佛法。如果能这样做,慢慢地由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乃至一年、十年、二十年…慢慢的就能够变成像这些传承上师一样。我们这辈子能够达成在心中生起菩提心或者出离心,这是最有意义的。为了这目的,我们要一天一天慢慢地训练,没有办法马上变成一年的修行,或是马上变成一辈子的修行,这没有办法。我们要一天一天的累积,慢慢地就变成可以一年、十年、…可以变成一辈子。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今天的时间在修学佛法上,这是我们的动机。 【正讲】 思惟造者殊胜生起对法的信心及希求心 甲一造者殊胜分三:乙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乙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乙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造者殊胜,简单来说,我们对于造作者的信心愈强,学习这个法的时候,这个法才能够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种得下去。对于造作者没有真正信心的话,这个法就没有办法深入地进入我们心续,这就是思惟、了解造作者殊胜的作用。 我们所要学习的法从哪里来?从这些传承上师或造作者来的,我们对他们要有信心,这个非常重要。简单来说,譬如,我们进来佛堂,坐下来就看这些佛像、上师的时候,心里要想什么呢?先要思惟他们的功德。再来,对他们所开示的法要生起兴趣、生起非常想修学的希求心。之后不可以把对佛菩萨生起的信心摆在一边,要把对于佛菩萨的信心当为正因,来成立我们对于他们所开示的法的信心与希求心。所以,同样的,我们现在思惟造作者的殊胜,也有这样的意思。 一切教圣教、证圣教皆摄入戒定慧三学中 丙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乙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分二:丙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已经讲解完毕;今天进入丙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宗喀巴大师在讲证德之前,首先说明讲证功德的方式。他是透过三学的角度来讲证的功德,透过三学的角度讲证的功德的理由在哪里?首先先讲理由,然后才以三学的角度来讲证功德。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此段说明以三学的方式讲证功德的理由。 宗大师说明现在所要讲的证功德,不是世间的神通等等方面的功德,而是修学佛陀所开示的法之后,在心中生起的证德。一切佛陀所开示的教法皆摄在三藏里面,因此,修学三藏之后,心中生起的证德,也是只有戒定慧这三个,因为除了这三个以外没有另外一个证德。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三藏以外,再没有另外一个佛的教法了。所以,把“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当做理由,因为“佛一切教法都摄在三藏宝中”的缘故,所以现在所要证的也是在三学里面。 一般我们说,佛教的教分为一教法圣教、二证圣教,这两个是有关系的。好好修学教法圣教的结果,心中生起一些证悟,就称为证圣教。因为佛的一切教法都摄入三藏的缘故,所以证圣教也是只有三学,除了三学以外没有另外的证圣教。因此,透过三学的角度所讲的证功德就是圆满的证功德,因为除了三学以外,没有另外的证圣教。所以透过三学的功德圆满,就可以说,证圣教或者证功德圆满。所以从三学有没有圆满,就可以判断他的证圣教或证功德有没有圆满。 后面就开始一个一个讲述证功德,但是也要有次第。先要讲三学中哪一个证功德呢?因此在还没有开始讲述三学的功德之前,先说明以此次第讲述的理由。 戒、定、慧三学的次第 “其中戒学,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其中分三。” 三学当中,戒学是定学、慧学等等一切功德的所依处。佛经或论典常常宣说这个道理,对戒学一直赞美,即至言(佛经)及释(论典)当中数数赞叹戒学是定学、慧学等一切功德的所依处,因此,戒学是第一个要具备的。戒学没有具备的话,定学、慧学怎么会圆满呢?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先要具备戒学增上诸证功德。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是说明透过三学的角度讲述证功德的理由。 “其中戒学,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是说明先讲述戒学的理由。接着讲“其中分三”,即戒学分三种:别解脱律仪(戒)、菩萨律仪、金刚乘律仪。 显教、密教都有戒学、定学、慧学。譬如,戒学当中的金刚乘戒,即表示密乘里也有戒学。定学当中分共、不共;不共的部分就是密乘的定学。慧学当中也分共、不共;不共的部分就是密乘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密乘就没有戒、定、慧三学,或是三藏当中没有密乘。所以不管显教、密教;显教里的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三学。 从随顺、相似的角度来看,世间做任何一件事情也要有戒、定、慧。做任何事情时我们要有规矩,也要有不散乱与准确判断的智慧。所以,不管世间的事情或是出世间的修学佛法,都要有戒、定、慧。 戒功德的部分,宗喀巴大师的解释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这三段内容,大家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吧!?他先讲别解脱戒,再讲菩萨戒、密乘戒。所以,这三个戒也有次第,我们要先受别解脱戒,才可以再受菩萨戒、然后才可以受密乘戒。因此,修行的时候不是马上修密乘,这样的次第完全颠倒。没有受别解脱戒就直接受菩萨戒,次第也不对。受菩萨戒之前,基本的,一定要受五戒。没有五戒怎么可以受菩萨戒呢?然后,如果再受更好的别解脱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就非常好。再来就是菩萨戒,同样的,没有受菩萨戒,不可以受密乘戒,所以受密乘戒之前必须要受菩萨戒,这是有次第的。平常有些人没有受五戒、菩萨戒,但是有接触一些大的灌顶,也可能接受不少的灌顶,这些就是完全不清楚次第。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 别解脱戒的“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脱离轮回的这件事情,是自己要成办,要自己出离的,别人没有办法代替我们做。所以,“别解脱”是个别自己要解脱,是个人自己要做的意思。脱离轮回的方法,最基础的是自己的行为要有一种规矩,这就是戒,是自己要做的,别人也没有办法代替我们做。因此,要使自己脱离轮回的话,必须要有修学方面的戒律,由这规矩定出来的戒就称它为别解脱戒。 菩萨戒,这是心里有想成佛的菩提心,生起我要承担利益一切众生的想法。我要成佛的意思,是我要当能利益一切众生的补特伽罗。所以,我要成佛而生起非常大的承担心,这样的心,我们就称为菩提心。这样的菩萨行者也有要遵守的戒律,主要是按照他的意乐,然后:“我该做的是什么,不该做的是什么;我该想的是什么,不该想的是什么。”这些在身语意方面有很多该要守的戒,我们就称它为菩萨戒。菩萨戒有十八根本堕与四十六恶作,这些行为都不可做。 这里讲菩萨戒的戒学功德时,引用《八十赞》两次,密乘戒部分也引用《八十赞》二次。意指,虽然菩萨戒、密乘戒是非常高、更严格的戒,但是阿底峡尊者守得非常清净、非常地好。在讲别解脱戒时,看起来好像宗喀巴大师没有那么强调,然而讲菩萨戒、密乘戒的功德时,却有特别强调的意味,这我们看下文就知道。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如《赞》中云:“尊入声闻乘门已,护戒如牦牛爱尾,具妙梵行苾刍,持律上座我敬礼。”谓其正受圆满苾刍诸律仪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挂著于树,虽见猎士将离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于一轻学处,尚宁舍命防护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小乘的毗婆娑宗分四部,阿底峡尊者对四部的每一个戒律里面比较细的部分,都分得非常清楚。在戒律方面,他确实变成一位大持律上座,因此不管哪一派,对他都非常尊重。 成就菩萨律仪者 “成就菩萨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度彼岸门已,增上意乐善清净,觉心不舍诸众生,具慧大悲我敬礼。”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尊慈氏及妙音尊,传授无著及寂静天,最胜教授。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 此段可分成两个部分:一 “如《赞》中云:‘…’…菩提之心众多教授。”;二“特依金洲大师,……。”一般而言,在菩提心的教授方面,他有很多上师。总的来说,从很多的上师面前学习非常丰富的菩提心教授,即“…菩提之心众多教授”。另外,特别是指跟着金洲大师学习极具特点的修行菩提心的方法。什么特点呢?金洲大师具有两种传承:一至尊慈氏(弥勒菩萨)传授无著;二妙音尊(文殊菩萨)传授寂静天(寂天菩萨)。广行的传承有两种:一是从弥勒、无著…这样传承下来的;另一个是从文殊菩萨传到寂天菩萨…这样传下来的;阿底峡尊者从金洲大师那里受到这两种传承,还有这两种传承双修的方法。“特依金洲大师”的特依,就是这两种菩提心互相帮助的修行方法,双修的方法,这是最殊胜的教授。阿底峡尊者接受到这样的教授。 “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阿底峡尊者依靠金洲大师修学最殊胜的菩提心教授,然后他的心中就生起菩提心,故言“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先生起愿菩提心,之后,愿菩提心变得非常强烈的结果,就变成有了行菩提心,进而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之后,由于强烈的行菩提心的帮助,就完全不会违犯菩萨戒,所以“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 我们现在知道阿底峡尊者从金洲大师得到两种传承,那这是属于《传承上师祈请文》里的哪一个传承?是弥勒菩萨传到无著菩萨的传承?或是妙音尊传给寂天菩萨的传承?是哪一个传承呢? 我们念的《传承上师祈请文》是先念广行派的传承,再念深见派的传承。从第二个偈颂开始是广行派的传承。第一个偈颂不是真正的传承上师祈请文,第一个偈颂是在归依境当中的上师,他的第二个化身来到我的顶轮,然后他带着我向传承上师做祈请,所以第一个偈颂不算。从第二个偈颂到第六个偈颂是广行派的传承上师,第二个偈颂是世尊、弥勒菩萨、无著,第三个偈颂是世亲、圣解脱军、大德解脱军,第四个偈颂是最胜军、调伏军、遍明照(也就是去西藏传法的静命论师),第五个偈颂是师子贤、古萨利、妙净善,第六个偈颂就是金洲大师。 《传承上师祈请文》中,广行派有两个传承,从无著菩萨传下来的,与从文殊菩萨传到寂天菩萨这样子传下来的。这两种传承有没有在这里面呢?有。一般整体来说,是从世尊、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传下来的,但是,其中第五个偈颂里有一位妙净善,他是从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的法的传承里最主要的修行者。妙净善是修自他相换的法非常出名的一位修行者,阿底峡尊者与金洲大师都亲自跟他学自他相换的法。因此,金洲大师两种传承都有。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金刚乘门已,自见天具金刚心,瑜伽自在获中者,修密护禁我敬礼。’成就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故。总赞为其瑜伽中尊,特赞如理获三昧耶,不越制限。亦如《赞》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无谄诳,犯罪不染尊。’” 尊者的金刚乘戒也守得非常的好。先讲总的部分,这里也引了《八十赞》两次;再讲别的部分,“特赞如理获三昧耶”这是别的部分。刚刚讲菩萨戒有两个阶段,密乘戒也有两个阶段,菩萨戒与密乘戒都有总与别两个部分。密乘戒总的部分,是指修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时,两个阶段都有该要守的戒,他都守得非常好。 密乘里以修生起次第来说,二十四小时都要观想自己是本尊,即“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以修圆满次第来说,也要圆满三摩地,就是一天当中都要具备乐空无别的心,即“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时时刻刻具备这样的三摩地的缘故,总的来说就有遵守密乘的戒。 “特赞如理获三昧耶,不越制限。”(三昧耶是指小小的戒,违犯的话不算破戒)是特别指连小小的三昧耶他也都没有违背。密乘戒十四个根本堕当中的第八个:“不尊敬自己的身体”,意思是:密乘戒里二十四小时都要观想自己是本尊,观想之后,自己不能不尊敬自己的身体,“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就有这个意思,所要守的戒这里就有讲了,所以这边用这个词。到此已经讲完密乘戒的部分。 前面三个阶段,个别解释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证圣教的功德圆满,接着就 讲结论。 “如是于诸三种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净传,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修学。” 这段落是结论。 阿底峡尊者的三种律仪守得非常的好,时时刻刻都有正知、正念、不放逸等等。有一点小小的犯戒时,不会越过一天,马上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让它清净。“净传”,是指非常清净的修行者的传记,是诸通达圣语扼要的智者非常欢喜的传记,也就是说,阿底峡尊者的传记是如此的一部传记。 一般讲“传记”,意思是他脱离轮回或修学佛道方面,修得非常清净的生命过程,我们把它留下来,让大家发起:“我也要像他这样学习”的心,真正传记的意思是这个。所以,阿底峡尊者的传记是真正的传记,就好像阿底峡尊者非常严格清净守戒律的部分,是真正的传记。真正的传记要有什么作用呢?他人看这个传记或听这个传记的时候,心里要有:“我也要像他一样学习,也要像他一样脱离轮回”的感觉。要让他人内心生起这种感觉的才算是传记。阿底峡尊者对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这些戒律,都非常严格、清净地遵守,所以,他的传记应该是有知识的人非常欢喜的传记。因此,我们后代的人一定要像阿底峡尊者这样,严格地遵守戒律,即“随诸正士应当修学。” “如是净传…”这一段内容是宗大师给我们的教导。阿底峡尊者的证圣教功德中,宗大师在戒学上给我们这样的教导,而定学、慧学却没有这样的教导词句。为什么在戒学上才有这样的教导呢?因为,宗大师也一样非常重视戒律,不管显教或密乘的戒律都非常重视,所以有此教导。因为无论是显、密佛法,能不能在世上长期流传,靠什么?就是靠戒。因为戒是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与慧谁会理解啊!戒是一般的人普遍能够马上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戒方面非常严格的话,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也是显、密教法能弘传的最主要的因,所以宗大师特别这样教导。 成就定学 “成就定学分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得堪能心;不共定学者,谓具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定学分共与不共。共的部分是心安住在一个地方,生起身心轻安乐的话,就达到奢摩他了。奢摩他的定义是心安住一所缘境:心不累,先有心轻安;再来,身体也不累,得身轻安;然后身不只不累,乐也出现了,得身轻安乐;然后由此又影响到心轻安乐。之后,后面的定力时间更长,时间多长也没关系,有一个非常圆满的定力,这样我们就称它为奢摩他。“得堪能心”就是得到《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说的奢摩他。这是共的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没有讲不共的奢摩他。阿底峡尊者已经成就了共的奢摩他。 不共定学的重点是生起次第,不是圆满次第。不共是指密乘,密乘有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圆满次第一定是乐空无别的心要圆满。圆满的意思是原来我们就具备的最细的一种心。不管轮回也好,涅槃也好,本身所依处有一个最微细的心,把这个心变成可以了解空性的时候,就称它圆满了,这是智慧方面的。现在这里是讲定,是指生起次第,即不共定学,是以生起次第为主。生起次第修得圆满的话,不共的定学就圆满了,故言“谓具极稳生起次第”,就是以生起次第为主。阿底峡尊者具备非常稳固的生起次第,三摩地稳固到什么程度呢?“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三年或六年中修的时候,本身不会累,在非常欢喜的身心轻安乐的情况下修行,所以他在修生起次第方面能修那么长的时间,又那么清净的修行,故他肯定有得到不共的定学。他所成就的不共定学或生起次第,修得非常圆满的征兆是“指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成就慧学 “成就慧学中,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共的慧学是指广论后面讲的(显教的)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也不是离开奢摩他而有,即是“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 不共的部分是“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在之前讲《密集金刚》时有简单讲过了,你们回忆一下就可以了。我们修行要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圆满次第。生起次第修好以后怎么变成圆满次第的呢?修生起次第刚开始都是用观想的,连自己的本然心、最原本的心(我们不管轮回也好,脱离轮回也好,所依的最基础、最源头的一个最微细的心)。一般来说,这个心现行的阶段是在我们往生死亡光明的时候,不管我们今生或是中阴身,当(心识?)离开身体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光明。所以我们今生往生的时候会出现,死亡后我们先到中阴身,中阴身要投生时,心识会离开中阴身,那时候也会出现。但是,这样的最微细的心我们不会用它,所以我们现在就要训练、要会用它。所以,我们观想的时候,要观想这个心有了解空性。实际上我们还不会用,当会用的时候就变成圆满次第。这个最微细的心,我们让它了悟空性的时候,就变成圆满次第了。这就是宗大师解释圆满次第就是慧学的理由。 不共的慧学成就,即指“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这个圆满次第是指会用原有的本然心的时候,才算是圆满次第;,只是观想生起的话而不会用,就称它生起次第。所以,生起次第的“生起”是指原有的本然心没有真正的现行,但是我们用观想去生起它,这就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主要以慧学为主,即谓“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这里大家有一个疑问,因为拿错大师的《八十赞》共有四句:“如密咒乘教,显示生起次第。如般若乘教,显是加行道”。“显是加行道”之前有“如般若乘教”的句子,这是一个疑惑。拿错大师这一偈有可能可以解释宗大师的说法。因为,阿底峡尊者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两个都有修学,也都圆满得到了。如果以拿错大师的四句来看,他是从生起次第方面来说明,“如密咒乘教,显示生起次第。”这个道理也没有不通或矛盾,因为密乘的生起次第还是有毗钵舍那,如果我们透过密乘的方式修止观,止观是同时生起的,生起止(奢摩他)的时候也有生起毗钵舍那,所以没有什么矛盾。至此已经讲完获得证圣教功德事理。 ☆问答部分 问1:(P5L5)“成就金刚乘律仪者”中的“总赞为其瑜伽中尊”是什么意思? 答1:《赞》中赞叹阿底峡尊者是修这方面最顶尖的。 (问)是说阿底峡尊者是瑜伽行者中最顶严的意思吗?所以,应该是“总赞阿底峡尊者(其)为瑜伽中尊”。 问2:(P5最后一句)“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是说明阿底峡尊者已经进入加行道的位置? 答2:密乘的加行道,以六圆满次第来说,是身远离、语远离、意远离(心远离)、幻身、胜义光明、有学双运。以密乘的角度来说,胜义光明之前都是加行道,胜义光明才算进入密乘的见道。圆满次第可以分为五次第、六次第或七次第都可以。所以,加行道一定是已经进入圆满次第的意思。一般加行道是以幻身与意远离这两个阶段为主。即阿底峡尊者已经到意远离或幻身的阶段,所以引《赞》说明他已经进入加行道。 这个是要成立什么呢?要成立他得到圆满次第。 亦即,以“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为理由,成立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也就是成立阿底峡尊者已经得到圆满次第。 问3:刚刚有讲到阿底峡尊者菩提心的教授,《掌中解脱》谈到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教授来自金洲大师,而金洲大师的菩提心教授是广行、深见都圆满了,才传给阿底峡尊者,是这样吗?还是阿底峡尊者是得到金洲大师广行派的传承,然后他自己再去学习深见派菩提心的传承(我所谓的深见派菩提心是寂天菩萨教授的菩提心)? 答3:这里完全没有提到深见的菩提心,这个不可以用“深见派的菩提心”。有时候有人用加行派一词,是因为弥勒菩萨没有办法在人间直接传的时候,天道就保护大乘的教法,等到人间可以传的时候,他就下来传给人间的无著菩萨。人传人的传承没有什么特别加持。而文殊菩萨直接传给寂天菩萨菩提心的修持方法,我们就称为加持派的传承,不可说是深见派的传承,深见一定是讲空性,空正见这部分,不是菩提心的这部分。阿底峡尊者从金洲大师不只学知母、念恩…七因果教授,也有学习自他相换的教授。 问4:我们可能别解脱戒都还没有持守好,去接受灌顶可以吗? 答4:我们常讲,戒当中最主要的根本堕没有违犯,能够守的话,就还可以。别解脱戒以五戒来说,都是最根本的,所以一定五个都要好好地守。又,譬如比丘戒、沙弥戒就有根本、支分…很多区分,能够守根本的部分,支分,细的部分没有那么严格持守的话,也还算是有守啦!所以,还是可以接触菩萨戒、密乘戒,这个没有什么问题。 问5:念三十五佛忏时可以念药师七佛,药师七佛是在三十五佛之前念呢?还是先念释迦摩尼佛、再念药师七佛、再念其他的三十四佛? 答5:我听过其他的寺庙,还有我自己的寺庙(青海雪歌寺),他们念的次序是先世尊、药师七佛、金刚不坏佛等等,这样念应该可以吧。我不太清楚药师七佛比三十五佛功德还更大的理由是什么?但是,有很多寺庙是这样的念法。应该背后是有什么道理吧! 问6:空行母是什么? 答6:空是虚空,行是虚空当中行动,所以是指天人,母就是指女的意思。这样的修行者她们有很多的神通,因为他们是天人,所以有一些修行人修得很用功,修得好的,她们会看得到(她们不需要像我们,要人跟人在一起才看得到),空行母就会用神通给他们一些照顾等等。 问7:上一堂课,(P3L7)获得功德事理“…学习内外四共明处”,是不是包括内明显教的部分,还是内外两个共通的部分?(P4L2)“…乃至三十一岁,习学相乘内明”此中“相乘内明”是指什么? 答7:五明当中去除内明,剩下的四明,就是内外共同所要学的,这方面他都非常圆满。譬如我们先到世间的学校学习,拿到博士的学位,再进来学习佛教,也就是世间的学问都先圆满的意思。 “习学相乘内明”是特别指宗义方面,无论大乘的唯识、中观的宗义,小乘的毗婆娑宗、经部宗的宗义,他都区分得非常清楚。“极善根本四部教典”,就是小乘毗婆沙宗分十八部,浓缩的话,就是根本四部,这些他都学得非常通达圆满。后面讲的“四部”是以律仪为主,前面“相乘”的部分是以宗义为主。 问8:刚才说内外共明的部分,我在一个讲义里看到好像有包括显教的部分他已经学圆满,这个是算在内外共明的部分吗? 答8:不是。这个共明这里已经数出来四个了!显教的圆满不可以插在这里。在第二个段落,他接触密乘的时候,一定要显教的部分已经修学得相当好,不然,怎么可以受菩萨戒、密乘戒。但是,他确实是二十九岁才出家,出家之后才允许看的书有很多,未出家以前不允许看的书也有很多,这里把这些就做了区分。 问9:七因果当中有知母、念恩、报恩,这与缘起性空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9:缘起性空是最深的缘起道理,要了解这么深的缘起之前当然要了解粗的缘起——业因果。我们跟众生间的关系,如众生当过我的母亲,或是我利益他,我会感什么果?或伤害他,我会感什么果?这些是属于比较粗的缘起。透过粗的缘起,对深的缘起空性也有帮助;透过深的缘起,也可以反过来帮助粗的缘起。因为对于细的缘起了解多深,多通达,我们对于粗的缘起会更谨慎、小心,做得还更好。所以,缘起性空对知母、念恩也有这样的关系。 问10:成就证德里面,共的慧学与不共的慧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不是在修毗钵舍那有境的不同,但是,他们所要证悟的对境空性是一样的? 答10:没有错。平常我们讲密乘的空正见与显乘所讲的空正见,二者的区分在有境而已,对境所缘的空性完全没有区分,一模一样。所以,这里说共与不共,是指是密乘或不是密乘的意思,跟显教一起的就讲“共”,只是密乘的就讲“不共”。 问11: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以显教生起的毗钵舍那,是由粗浅心生起的止观乃至毗钵舍那的有境,而圆满次第是由细分的心识生起的毗钵舍那,是由于心的粗细不同? 答11:没有错。 今天到这里。 调整闻法动机 我们刚刚念《归依发心偈》是因为佛教非常重视,在做一件事之前是用什么心态,用好的心态做的话,就会影响后面有好的结果。所以,做事之前非常重视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而最好的心态就是“归依”与“菩提心”。“归依”简单而言,是上对佛菩萨有信心,“菩提心”是下对周围的众生、一切的众生有爱心(菩提心)。具备“归依”与“菩提心”的心态就算是圆满的意乐。 怎么运用这种心态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呢?以跟着三宝的心态来说,我们遵守三宝开示的法而修学的话,就算是真正跟着三宝。所以,为了归依的目标来说,我们须要修学佛法。再来,以我们想要利益周围的众生、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来说,怎么利益他们呢?主要是他们心续当中有离苦得乐的追求,我们要帮助众生真正究竟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要把众生带入修学佛法的道。为了能够把众生带到这条道路上,首先,我们自己要好好修行,才能把众生带得起来。所以,为了发心的目标,也是自己要修学佛法。因此,真正要达成归依的目标或发菩提心的目标,都是要学习佛法,要以这样的意乐来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 正讲 上次讲到甲一造者殊胜,分三,乙一,乙二都已经讲完,现在到乙三“得已于圣教所作事中分二,(一)于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P6第一行)说明阿底峡尊者圆满了自己的教证功德之后,就开始弘扬佛法的事业: 丙一、印度所作事理 于印度所作事理,于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即于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如《赞》中云︰于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全住,尊部无傲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一)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 过去佛教与外道之间有很多诤论,当时有一种做法,就是经由辩论,如果谁赢了,所有输的宗教就会转成赢方的宗教。阿底峡尊者跟其他的宗教在一个非常大的辩论会上辩论,阿底峡尊者赢过他们,这是对佛教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赢的话,佛教的寺庙就变成外道的寺庙,因此,第一件事就讲这部份。即以“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说明他在这方面有蛮大的贡献。 (二)除遣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一切邪解疑惑,诸恶垢秽 佛教内部也有很多争论。“上下圣教”:佛教里有各种宗义,“下”就是小乘的宗义,“上”就是大乘的宗义。说分别部(毗婆娑宗)、经部宗是小乘宗义,唯识宗与中观宗是大乘的宗义,如现今的缅甸属小乘宗义的佛教,中国、西藏、日本、斯里兰卡等等属于大乘宗义的佛教。此处的小与大是从智慧的角度来区分,不是从有没有菩提心的角度区分的。另外,一般也有从菩提心来区分大小乘,没有菩提心就是小乘,有菩提心就是大乘,这是从心胸有否扩大来分大与小。而宗义的角度是以智慧来区分的。 小乘的宗义,智慧比较弱;大乘的宗义,智慧比较高。昨天,讲毗钵舍那的时候说到,小乘宗义的智慧比较弱,就变成有一点点信心比较强或比较迟钝,他们以自己是世尊的弟子为理由,所以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都接受、承认,而没有办法用逻辑理论作区分,所以《宗义建立》、《宗义宝鬘》都有说毗婆娑宗、经部宗承许世尊所说的一切教言都是了义,没有不了义的,都予以承认。因为,他们没有智慧区分哪一者是了义、哪一者是不了义,所以他们智慧比较弱,或者说,他们没有正住。没有正住的意思是,只认自己是谁的学生,然后他讲什么我就听什么,在这方面有点偏向没有正住。他们认为“我是世尊的弟子”的缘故,所以,世尊所说的一切我都要承认。这就是在正住方面比较弱。 《广论》引《四百论》(P28)说明弟子相要具足正住、具慧、希求三个条件。但是随着弟子的程度不一样,所具备正住、具慧的条件也有差别,譬如,毗婆娑宗、经部宗他们的正住、具慧、希求这三个条件,就比较没有那么圆满。而唯识宗、中观宗他们的正住与智慧就比较强,他们就不会说世尊所说的一切我都要承认。这是世尊说的,但是我要用逻辑区分,这是了义或不了义。他们对于世尊所说的没有马上承认,这就是有具备正住的能力,然后,会用逻辑区分,就是有具备具慧的能力,所以,比毗婆娑宗、经部宗好很多。 但是,唯识宗与中观宗这两个比较,还是中观宗的正住与具慧力量比较强,怎么看呢?譬如,唯识宗对于世尊的教法,虽然有分了义与不了义,但是这个区分不是完全用自己的逻辑,而是跟着圣教,世尊说什么就引世尊说的是什么,他们引用《解深密经》,经中世尊已经讲了哪一部经是了义,哪一部经是不了义,他们就跟随《解深密经》来区分世尊讲的教言有的是了义,有的是与不了义,所以,不是完全用自己的逻辑。 中观宗他们就有很大的勇气、智慧,虽然世尊亲口区分哪一部经是了义经,哪一部是不了义经,但是,中观宗对于世尊区分了义、不了义的《解深密经》本身,也说是不了义经,故中观宗的这种区分,勇气还更大,智慧还更高。所以,小乘宗义与大乘宗义,是以智慧大小的角度来区分的,还有这边用“上下圣教”也是一样,上是指大乘的宗义,下是指小乘的宗义。 因为,阿底峡尊者对于整个小乘与大乘的宗义都学得非常圆满,所以,就变成所有宗义者共同尊敬的对象,他对于每一个宗义的讲解、弘扬都有很大的贡献,就变成“不分党类奉为顶严”。这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a佛教与外道之间的问题出现的时候,他有多少贡献?b对佛教内部有多大的贡献?后面引了两个阶段的《赞》中云,是配合刚刚前面所引两个阶段所有贡献的内容。 丙二、藏中所作事理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拶嚩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重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 丁一、藏王菩提光等至印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 此处要说明的重点,是那时候西藏的国王对佛法非常的努力,甚至连自己的命也放弃了。他们准备很多聪明的小孩,一直送到印度,看能不能把印度的法请到西藏,也想从印度请到好的修行者来。国王自己与下面的人都非常的努力,经过好多年,最后到菩提光时请到阿底峡尊者。讲到菩提光的阶段,我们要理解,当初佛法带到西藏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以那时候的路况,要经过不同国家,还有气候等等很多问题,都会影响到请法者生命的安危。所以有很多人死掉,但是,他们还是一直努力,最后请到了阿底峡尊者。所以,我们先要理解,请到阿底峡尊者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来,菩提光对阿底峡尊者请法的时候,是“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他不是祈求自己要有什么成就,而是向阿底峡尊者祈请,希望佛法能够在西藏弘扬。《道炬论》最前面也有说,“贤徒菩提光祈请”,是指心地非常好的弟子菩提光祈请的,意指他完全没有想自己要成就什么,只想着能不能把西藏的佛法带起来。由于这样祈请的缘故,阿底峡尊者就撰写了《道炬论》。所以,这里提到菩提光请什么法,阿底峡尊者写了什么书。 丁二、阿底峡尊者以《道炬论》等圣教,于西藏重新弘扬教法 阿底峡尊者写的《道炬论》,包含一切经(显教)咒(密教)整个要义。一般我们说宗喀巴大师写的《菩堤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这两部是《道炬论》的解释,因为《道炬论》是显密要义,是浓缩的一部论典。所以,阿底峡尊者透过《道炬论》把西藏整个佛法带起来了。“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尊者是以《道炬论》为主,当然他也有讲其他的大部论典,如清辨论师着的《分别炽然论》、《中观心要》,阿底峡尊者也常讲,但是,主要重点是以《道炬论》为主,因为《道炬论》可以把所有的佛法有次第地串起来,彼此没有相违,而且互相有帮助,我们平常说的显、密,小乘、大乘,教、证,透过《道炬论》可以做到显教、密教互为助缘;大乘、小乘互为助缘;教与证互为助缘。所以,透过《道炬论》等圣教,把西藏整个佛法带起来了。 我们现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可以说,非常幸福,因为,《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论典是让学佛的弟子对于自己首先要了解的——我们如何成佛这条路,能有非常明确的理解。再来,它的殊胜,是让佛法能够真正弘扬。其实,佛教会衰弱的真正原因是受内部的影响,亦即佛教里面互相排斥,有很多争论,因此而慢慢、慢慢衰弱,当然外面也就看不起佛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能够把佛教里面所有不同的教派串连起来,不仅如此,连外道也可以串连起来,因为,它是非常有次第、有逻辑性,所以,不只外道,连没有学佛的一般人也都蛮认同它有道理。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对于佛教内部的问题以及与其他外道的沟通,都有蛮大的贡献,同样的,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也有在短时间内把佛法带起来的这个功能。 丁三、配合西藏的历史说明阿底峡尊者对西藏的贡献 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华戒大阿阇黎善破灭已,抉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于后弘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着,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前面已经重点讲述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弘法所作事理,这段是从西藏的历史来说明,让大家更清楚。前面没有特别讲西藏的历史,只有直接讲西藏国王与很多人到印度,最后请到阿底峡尊者,然后,阿底峡尊者就造了《道炬论》等等,他在西藏待了很多年,并且把整个佛法带起来。前面那一段并没有讲阿底峡尊者还没到西藏之前的西藏情况,这一段把西藏的历史讲一下,我们会更清楚。 这段先说明“前弘圣教”,再讲“后弘圣教”,后弘圣教的阶段是阿底峡尊者的阶段。前弘圣教、后弘圣教的时间,是从朗达玛国王区分,朗达玛之前佛法非常兴盛,朗达玛来了之后,因为他对佛法非常排斥,佛法在西藏就衰弱,也差不多消灭了。 前弘圣教的阶段也是有受支那和尚的影响,佛法也有点不清净,莲花戒大师非常不认同支那和尚的主张,但是,这一部份还是有留下来一些影响。后弘圣教的阶段,之前静命论师与莲花戒大师弘法的部份也快要消灭了,虽然,还是有剩下一些,但是,那时候变得很乱,没有真正的大成就的修行者,乱的情况是有一些修比较高的密乘的人,藉用密法的名义、相貌,对于佛法真正的根——戒律——却不注意,因此,对佛法的损害蛮大。在朗达玛之后,这种负面的影响非常严重。 前弘圣教时期是支那和尚的问题比较大,“后弘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教的根本是戒律,世尊的教法能否在世间留存下来继续流传,是靠清净的戒律。“作大损害”是指瑜伽师,他们骄慢自己已经修到比较高的密法,假装这样子,然后用这个名、这个相,损害戒律,所以这种的问题蛮大。 前弘圣教时期,有一些像支那和尚的问题,就是“想修行,但是不要学”,教与证相违的问题;后弘圣教时期,是显与密相违的部份比较严重,所以,阿底峡尊者透过《道炬论》等等很多的法传到西藏,就把这些问题:如教与证相违、显教与密教相违、小乘大乘相违的看法,都去除。即“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此善士是指阿底峡尊者,即阿底峡尊者破除前面那两部份的问题。 不只这样,还有其他的,即“复能殄灭诸邪执着,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不只去除教与证、显与密或小与大等相违排斥的部份,还有教方面、证方面不清楚,或是小乘、大乘方面不清楚,一些颠倒的解释都把它去除。然后他就把真正的圣教,非常精纯的,完全没有错误、没有颠倒的圣教,广大的在西藏弘扬,即“弘盛增广无倒圣教”。 接着,以(一)去除教与证方面的问题;(二)去除小大、显密方面的问题;(三)复能殄灭诸邪执着;(四)弘盛增广无倒圣教;以上四点当理由,成立阿底峡尊者对西藏有大贡献,亦即“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这是配合西藏的历史,更清楚地说明阿底峡尊者对西藏的贡献。 丁四、造论须具备的条件 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对佛法的弘扬有那么大的贡献,那他写《道炬论》,是不是像一般人只是“我想写”、“我想做这件事”的想法吗?还是有比较特殊的原因想写《道炬论》?他不是像一般人“我想写一本书”的这种想法。 一般而言,写佛法的论典要有三种原因或条件,如果没有具备这三种原因其中之一的话,就不允许写。现代的人,有很多并没有具备这些资格就乱写。所以,写论典一定要具备其中的一个因,而阿底峡尊者三个因都有具备,真的是太了不起、太神奇了。 前面是说明阿底峡尊者透过《道炬论》为主,以及讲述其他的法,把整个西藏的佛法带起来了。另外也回答了一个问题:阿底峡尊者亲自写的《道炬论》,只因为他心里想写呢?还是有具备好的因缘条件呢? 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齐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 第一个先讲“五种明处及具教授”,五种明处里面,四个是内外道所共同要学的明,第五个是内道佛法的内容,现在是讲五种明都要具备,“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意指譬如要写《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话,最主要要先对《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佛法的内容要非常非常通达,这是最基本的,这是内明。另外,写论时还要具备一般写诗,或文法方面一般的教育,这是剩下来的四明,是基本的世间、出世间的修行都要学习的四种教育(四明)。 对于写《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不只外在的词句、诗等等要非常好,里面佛法的内容也要非常通达,这就是五明的意思。以写《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第一种因是“善所知五种明处”,即《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的法理要完全通达,而且外面的诗词也要非常圆满,才可以写。第二种因是“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即指教授要有传承,有的人可能第一个因(五明)没有具备,但是有些是从很殊胜的上师传下来的,一些非常殊胜、奇妙的教授,或修行时有一些善巧的、特别的口诀(教授),有这种条件也可以写,因为这是蛮珍贵的,对大家会非常有帮助,没有写下来会很可惜,传承会断的。所以,有这种很殊胜的口诀的话,虽然没有具足五明也可以写,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没有亲自接受上师的特别口诀或是五种明也未具备,但是,有一些是亲自看见或梦中看见佛菩萨,直接叫他写这部论典。这三种因具足任何一种都可以写论典,若没有具足任何一种,就不可以乱写。阿底峡尊者三种因都有具备,写《道炬论》的因缘就非常圆满了,即“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接下来就一一说明。 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深,及广大正法。”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后中分二:谓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见传承及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于密咒中,亦复具足传承非一,谓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教授传承等。亲从闻学诸尊长者,如《赞》云:“恒亲近尊重,谓寂静金洲,觉贤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从龙猛展转,传来最甚深,及广大教授。”说有十二得成就师,然余尚多。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是故此阿阇黎能善抉择胜者密意。 “是故此阿阇黎能善抉择胜者密意”,“是故”是把前面那一段当理由,成立阿阇黎阿底峡尊者能够写《道炬论》,能解释世尊的密意。他能够写《道炬论》的理由就是这一段所说的内容,亦即具备了三种原因。先解释具备第三个原因的理由,即“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深,及广大正法。”。 具备第二个因的理由是,“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后中分二:谓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见传承及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于密咒中,亦复具足传承非一,谓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教授传承等。说有十二得成就师,然余尚多。”。 第三个因是“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不用再讲解。第三个因,我们看《赞》中说,不只一位,而是很多本尊出现,有的亲口对阿底峡尊者说,有的在梦中出现,一直跟阿底峡尊者说,你要写《道炬论》,表示第三个因具备得太圆满了。 第二个因,传承上师的口诀,他也有具备,而且不只显教也有密教,因为《道炬论》的内容里面,显教、密教的法都有,所以,如果只有讲显教的传承,没有讲密乘的传承也不对,二者都要讲,即“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小乘)及其大乘(分为波罗密多乘与密咒乘)二种传承。”即度彼岸(波罗密多乘)中复有二种传承,谓波罗密多乘显义(深见)的传承,及隐义(广行)的传承。 “其(广)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广行的传承又有两个:一是从慈尊传无著、世亲、圣解脱军、大德解脱军…传下来的传承;一者是从文殊菩萨(妙音)直接传到寂天菩萨…,再从妙净善传给金洲大师再传阿底峡尊者的加持派传承。 因此,波罗密多乘可以说有三种传承,即显义深见的传承一个,隐义广行的传承有两个。 密咒乘的传承有五个:(1)总的密续传承;(2)特别密集金刚的传承;(3)母续的传承;(4)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的传承集在一起;(5)大威德续的传承。所以,密乘也有这么多的传承。到这里,可以说把从小乘、大乘(显、密)整个传承都讲出来,这就有点道次第的样子。 然后,不只这样子,“复具宗派传承”,刚刚没有从宗义的角度来解释,只是讲小乘、大乘,以修行的次第来讲。宗义是指不一样的逻辑、解释,理论就不一样。如毗婆娑宗也会讲小乘、大乘菩萨所要修的是什么,经部宗、唯识宗、中观宗也都会讲。因为不同的宗义,所以各宗讲的就不同。这里就讲到“复具宗派传承”不同的宗义,也有不同的传承。还有一些特别的加持的传承,及其他种种教授的传承等,什么样的传承他都有具备,因为,阿底峡尊者的上师有150多位。所以,他接触这么多的老师,从各个老师那边得到的口诀教授及传承太多、太丰富了。因此,他写《道炬论》的第个二因,也是具备得太圆满了。 接着,就特别说明他直接接触的,主要的一些上师,《赞》里特别讲到龙树菩萨。为何特别呢?因为龙树菩萨的教法,非常难了解、非常深,而且这个传承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在这方面他也特别有修行,所以,这个传承也是非常圆满。一般共同的说法,阿底峡尊者从多位上师那边得到蛮大的收获,且收获变成在心中生起一些证量成就,这样的上师就有十二位。事实上还不只这些,还有其他很多的上师。到此是说明第二个因非常圆满的意思。 “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前面第三页第七行曾说明阿底峡尊者广大闻思,从小即具备四种明,后又具备内明,亦即在“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时已经讲完了,不再重复说明。以此三因当为理由,成立阿底峡尊者可以写《道炬论》,即“是故此阿阇黎能善抉择胜者密意”。 丁五、由尊者后代弟子的成就略说造者殊胜 阿底峡尊者写好《道炬论》之后,及《道炬论》弘传之后,对佛法的影响多大呢?这从其弟子成就者有多少,就可以理解。所以,接着就说明,阿底峡尊者后代的弟子有哪些有成就者。此可分为二阶段,整体先说明他在印度及西藏的弟子各如何?特别是这些弟子中,在阿底峡尊者圆寂之后,跟他一样的,能够代替他的弟子是谁呢?是种敦巴大师。这些也是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也是他弘法的事业。因为,没有阿底峡尊者,弟子也无法出现,所以,有那么多有成就的弟子,也是阿底峡尊者弘法的事业。 此阿阇黎于五印度,迦湿弥罗,邬仅,尼泊尔,藏中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数。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谓与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师,号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狮,地藏,或复加入友密为五。哦日则有宝贤译师,拏错译师,天尊重菩提光。后藏则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札则有卡巴胜位,及善护。康地则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巴。中藏则有枯哦种三。是等之中,能广师尊所有法业,大持承者,厥为度母亲授记别,种敦巴胜生是也。造者殊胜略说如是,广则应知,出广传文。 第一阶段是指“此阿阇黎于五印度…中藏则有枯哦种三。”;第二阶段是指“是等之中…种敦巴胜生是也。”。特别说明阿底峡尊者培养出来,真正能够代替他,跟他一样的弟子就是种敦巴大师。所以,这也是阿底峡尊者的弘法事业。造者殊胜略说如是,想要广一点的理解的话,就要特别看这些上师的传记。 ☆问答部分 问:第七页所说密乘五种传承是哪五种? 答:总的密…(没声音了,可参阅P8) 问:关于造论三个条件,从第一与第三个条件可以看得出来,是由于学识广博才可能五明完备,由于内证功德才能感得本尊显现。但现在可能有一批灌顶或传承的收集者,就是他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传承,这样符合第二个条件具教授,有清净传承吗?请仁波切开示具教授具有清净传承,进一步的涵义是什么?如依他力由上师传承下来的可以吗?还是对这个行者有很特别的要求呢? 答:刚刚讲三个因里面,我们现在这些灌顶,或者接触一些上师,从他得到一些口诀或修行的方法,这是属于第二个因,不属于第三个因。第二与第三的差别在哪里呢?第二个因是从人,从老师那边得到口诀,第三个不是从人,而是从本尊、或梦中、或亲自看到佛菩萨授记给我们,或他叫我们做什么事情。 问:从具五明可知阿底峡尊者学识广博,从第三个条件亲见本尊可以显示尊者内证功德能够感得本尊亲自显现,也就是从第一与第三个因可以看得出尊者他本具的教证功德。但是从第二个条件,如果,只是上师具有清净的传承然后传给弟子的话,现在有一大批灌顶的收集者,那他只要有这种灌顶的传承就可以造论吗?所以,想请仁波切开示,具教授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答:它不是灌顶的意思,它是非常稀有的殊胜的口诀,不写下来的话很可惜,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一定要写下来。阿底峡尊者有很多传承的意思,不是灌顶的意思。就是显教、密教的修行时,有时有各种的善巧,当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怎么面对、应付?有什么技巧?这样的,很稀有、很殊胜的方法,如果只有在自己手上,没有写下来很可惜的意思。虽然,可能没有具备第一个因,通达五明;也没有具备第三个因,本尊也没有出现授记或教导我们要写什么,但是,我们接触的很多很了不起的上师,在我们修行时,教我们一些很珍贵的方法,但是现在变成非常稀有、珍贵,就快没了,如果没有写下来很可惜,这种情形也要写下来。 问:只要有这种稀有珍贵的口诀法要,不一定要在自己内心有定解,只要上师所传就可以写出来,还是自己对于口诀也要有定解? 答:不用,本身有得到很稀有、难得的口诀,就可以写下来。至于自己有没有定解,有可能要等下辈子再生起这种定解。 问:是不是具有此三个条件之一,他所写的论典就一定是正确的? 答:可以说是具足可以写论典的理由,但是,正不正确就有点难说啦!因为,有可能是不了义的,但,对人家也有帮助,有可能这些本尊也会说你要写下来喔!所以,正不正确是比较难判断,但对众生有帮助,则是肯定的。 问:刚刚讲到,他于藏地所作的事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第一个是指对于大小的区别吗?藏地的前弘期与堪布和尚的批驳吗? 答:是教证方面。因为支那堪布的影响,就是不要多学、或不要观察修,直接禅修就可以了。所以有点排斥教、排斥观察、排斥智慧,这就是对于教与证方面有一点相违的看法。 问:可是《广论》是说,这是莲花戒做的事,不是阿底峡尊者? 答:不是,这不只莲花戒,宗喀巴大师也是常常否定支那堪布的主张。或是支那堪布的这种影响,到宗大师那一代还在,因此,阿底峡尊者的时代也肯定在。 问:这里为什么没有把《道炬论》当为因,去成立“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答:就是以《道炬论》为主。 问:所以是《道炬论》具有四种殊胜? 答:法殊胜主要是指《道炬论》具备这四种法的殊胜。 问:第七页第一行,瑜伽后宏圣教,“宏”字是不是错了? 答:一般是用“弘”字。 问:第七页第二段提到三种圆满胜因,第一是善知五明,第二是具教授,第三是本尊的开许,五明。第三段的时候顺序颠倒了,先说本尊的开许,次说传承,再说善巧五明。第二段与第三段对于三种胜因的顺序为什么颠倒呢? 答:前段是宗大师自己的意思先说五种明、再讲传承、本尊的授记。后段是引《赞》,依据《赞》的次第做说明。所以,顺序不一样。常常也会有,宗大师自己的意思与他所引经论的次第有一些不一样(的情况)。一般的习惯,前面提出三个因,后面马上说明第三个的理由,会比较接近。也就是第三个因后面,马上引第三个根据《赞》的内容就比较连接,再来第二。 还有,第一个因放在最后,比较好一点,因为不用多做解释。第三个因“善巧五种明处,前已说讫”放在最后的话,藏文写的词句也比较顺啦!这个词句放在最前面会的话,有点怪怪的,藏文的文法也有这样的关系。 问:三种原因里第一是通达五明,第二是要有传承教授,第三是要得到本尊的开许,这三个有无难易的差别,或次第之分? 答:一般共同的看法是,第一个因“要通达五明”比较容易接受,第二个因有一点特殊的情况,第三个因是还更神奇的情况,就这样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次第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