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奏和谐天籁 唱光明梵音—— 记“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奏和谐天籁 唱光明梵音—— 记“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
  作者:张伟慧
  4月17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里悠扬歌声似天籁,阵阵梵音如海潮。作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压轴献礼,“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开场之前,这场声势浩大、“中西合璧”的梵呗交响音乐会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但是,西洋的交响乐如何与古老的东方梵呗融会成一曲“和乐”?那将会营造一种怎样的效果?两者真的可以水乳交融、交相辉映,而不是互相冲突、彼此矛盾吗?在进入音乐厅之前,人们不禁产生许多好奇、猜测、联想,甚至疑问。然而,当乐声响起之后,观众们很快忘却了此前的种种不解,转而开始认真聆听这场音乐会的动人乐章并且感受它所承载的深切关怀。
  演出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员书记陈良宇等登上舞台与演职人员合影
  7点多,观众们陆续入场。这时,表演席上的演奏人员已经就位,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身穿枣红色中式传统服装的深圳交响乐团的近百名演奏家,还有上海玉佛寺梵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百合童声合唱团等多个团体。这是一个由200多人组成的盛大演出阵容。通过北京大学的湛如法师和香港大学的净因法师的中英文介绍,观众们初步了解了音乐会的文学构思。然后,音乐会在梵呗声中拉开序幕。
  首先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充满激情的乐团指挥俞峰,这位曾获得柏林音乐学院最高指挥艺术家称号的年轻艺术家,此刻已沉醉在佛教音乐庄严欢喜的境界中,而整个乐团的情绪都紧紧跟随着他的指挥棒,时而跳跃、时而舒缓。
  序曲《九龙浴佛》的风格是深沉宏大的,似乎是为了营造一种震撼天地的效果。“九龙浴佛”是中国佛教的经典文化象征。“浴佛”又称“灌佛”,佛诞之时龙天齐灌,浴佛出世,有人天光明之意。从“浴佛”到“九龙灌顶加持”,表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得到了九州山水风土人民的灌顶加持,表达出佛教传入之后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转换——佛教在中国。第一乐章《华藏世界》的音乐形象较为庄重、轻盈,其中添加了许多自然之音,如鸟虫和鸣、水滴草唱等,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华藏世界”是佛国极乐、世界美丽的佛语表达,是佛教理想世界的描述,也是佛禅智慧的形象化表达。“华藏世界”几乎是每一部佛教经典的首章必要描述的世界景象,“其中有佛,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有七宝池、八功德水、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莲华妙香、青黄赤白、杂色禽鸟、雅音和鸣、种种奇妙……”
  第二乐章《慈悲愿怀》则突出温柔仁爱的基调,使“苦难”与“仁爱”形成对比。“无缘而慈,同体大悲”是中华佛教重要的伦理贡献。“妙慈化物,大悲济世”,“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慈悲喜舍,无量法门”等等。中国佛教认为,“慈悲”是学佛的方便法门,尊重生命,怜悯仁爱,温情呵护,构成人间佛教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原则,从而也成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敬”与“爱”的承诺。
  第三乐章《禅乐慧风》以轻快的节奏,活泼的音调开始,玲珑剔透的音声里流露出童真之乐,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所谓“禅悦”,是说人间种种,皆不遁空,妙乐与思慧并举,深具积极的生活信念。禅机活跃,道风勤勉,中国佛教所倡导的“农禅并举”,尽在此刻。寂灭心执,宁静无我,和谐生机,赤子情怀,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禅道智慧以及精神风范。“海天一色”、“一音天籁”、“澄潭止水”、“清泉深涧”、“月朗中天”、“云霞幽光”、“暗香浮动”、“树倒藤枯”等等,皆是形象化的禅慧状态的描述。
  第四乐章即终章《莲宝光明》可说是对这一场宏大交响乐的总结。“狮子林中狮子吼,象王行处绝行踪”,佛教修行,倡导勇猛精进,灭执破迷,积善累德,臻至莲境,描述了中国佛教勇猛深广,超妙净绝的精神境界。莲之悦,是世界光明,人心澄明,万物和平,喜乐自在的象征,这不仅仅是佛教的精神,也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精神境界,传达出对于人类世界最深切的关怀乃至万方和谐的最深切礼赞。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和谐社会 从心开始”,蕴涵着世界庄严、众生欢喜、万物和谐、天地光明之意。其实,“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作品也是从这个主题出发,长达90分钟交响乐阐释了佛教“庄严国土,利济群生”的佛教理想与“和谐生命,光明智慧”的禅慧道风,突出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
  最后,音乐会在清静圣雅的合唱《送别》中画上了休止符,观众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了他们难以按捺的共鸣和感激,感谢艺术家们用他们高超的艺术水准和虔诚饱满的精神状态演绎了中华佛乐的精华。
  【背景链接】
  《神州和乐》与佛教音乐
  这场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虽然结束了,然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新华社发表的文章中,《神州和乐》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首部交响乐会”,是“中国佛教史上首次以西方音乐语言诠释佛教义理的音乐作品”。这样一部作品的震撼力可想而知。4月20日晚上,《神州和乐》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再次上演,据媒体报道,演出非常成功,很多观众是在闭目聆听,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催人落泪的音乐,必定有严肃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从艺术形式上来说,各种元素交相辉映的音声奇观无疑有助于其内涵思想的表达。结合佛教与音乐的历史,不难看出佛教交响乐出现的必然性。
  音乐与佛教的交融古已有之,其联系千丝万缕。佛教倡导“以音声事佛”的法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因此,佛教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多种音乐艺术手段,充分传达佛教所说“如来梵声”的精神魅力,以此实践佛教以音声宣理、度人、修行的方便法门,如《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上所说:“音中出于佛声、法声、僧声、不忘菩提心声、施声、戒声、忍声、进声、禅声、慧声……是琴歌音诸伎乐中出于如是三昧法声,令诸毕生受化而去。”
  佛教音乐是宗教音乐的瑰宝。音乐,发乎于心,动之以情,冲口而出。佛乐的元素,应是最初的音乐与强烈的宗教生活感受的综合。佛乐源于对佛经偈颂部分的颂唱(呗赞、梵呗、梵音),对佛经散文部分的咏颂转读(咏经)。早期佛乐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随后仅呗赞“以韵入管弦”。既入管弦,便不仅有“宣唱法理、开导众心”的宗教功能,也渐有审美愉悦、养性怡情的艺术功能。
  另一方面,佛教音乐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佛教音乐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最初因梵音与汉语难以搭配而妨碍了佛乐的传播,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吸收了中国民族音乐素材,佛乐逐渐走向丰富和协调。据考证,佛教音乐文化从唐代开始了民族化、世俗化的进程,经宋以后儒、释、道的携手与融合,加速了佛教音乐文化的演变、吸收与发展,遂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天,中国佛乐拥有数以千计的梵呗和各种曲牌。比如弘一大师的《送别》、《三宝歌》都是脍炙人口、雅俗共赏、流传广远的佛教乐曲。
  什么是交响乐呢?交响乐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也可以说,交响乐就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快板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
  佛教主题交响音乐则是依循既定的文学主题和交响乐独特结构方式和风格样式而进行,与众多佛事音乐(呗赞、偈颂、咏经等等)、佛曲、各种改编的佛乐和各种佛教题材的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它充分展现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以声乐与管弦乐队乃至独奏乐器的多样的交响化展开为表现的目标,通过和声、调性、各种声部组织等等方面的技术,以求达到动人心弦,摄人心魄,撼人心志的艺术效果。这既是音乐的美学要求,也为佛教中所蕴涵的音乐智慧所证解。
  “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正是把中国佛教音乐与西方交响音乐特色融为一体,用交响乐的形式阐释了佛教文化精髓与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整台音乐会雄浑动人、意蕴无穷,管弦乐队、声乐演唱和独奏乐器都有表现的空间,乐曲的多个乐章都采用了许多中国乐器和中国传统音乐调式,融进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和多民族的音乐特色,用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华之音,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作品能够撼动心灵、发人深省的原因之一。

 
 
 
前五篇文章

圆瑛法师及其佛教对联

于云水而得自在——诗僧的山水精神

鱼山梵呗与早期梵呗传承的几个问题

语言与禅——人类学的诠释

《藏蒙汉合璧贤劫千佛名号》一书序言:关于贤劫千佛

 

后五篇文章

南山灵峰寺李白题诗的启示

葛维钧谈钱文忠讲座中梵文错误

慧远与“莲社’,传说

《红楼梦》中佛教思想之我见

佛教的中国文学之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