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红楼梦》中佛教思想之我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红楼梦》中佛教思想之我见
  作者:清 苑
  内容提要:《红楼梦》这部凝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晶的著作,可说是一部中国的百科全书。对其深入的挖掘研究,在今天,仍是十分必要的。而佛教,做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影响着《红楼梦》。近现代以来,学术界对红学的研究日益深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对之与佛教关系的较深入的研究,并不多见,尚存在一些空白。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呼吁学界教界给予重视。
  主题词:红楼梦 无常 因果 空
  前 言
  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说过这样的话:“要指出哪一种事物受了佛教的影响,那很容易,难的是指出哪一种事物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的确,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十分深广。
  这种影响,体现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有意或无意间表现出对无常世事与如梦人生一种深刻的反思与超越。被列为我国四大奇书之一的《红楼梦》,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子。
  《红楼梦》[①]以梦开始以梦终结,整部作品以真真假假的一梦贯穿到底,不但把人生比作一场大梦,而且,根本上就是透过贾府的盛衰兴亡表现“万法皆空,世事无常”的道理。
  一
  作品以贾府由盛渐衰为大背景,对整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落,曹雪芹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尤其侧重在它怎样由“烈火蒸油,鲜花着锦之盛”发展到“日暮途穷,势败家亡”。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不祥的警觉,当然不能互相交流,更不能言之于口、溢之于表。但现实的强大力量时时会令这些“安尊富贵”的人,不得不深切的感受到他们不愿去承认,甚至于极力回避的事实。所以,只能是存于自心中的感受。
  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史老太君,这位从小就嫁入贾府几十余年,经历了贾家最盛的时期,今昔对比,贾府家运的衰落,老太太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不愿承认罢了。不但不愿承认,甚至不愿触及这块愈遮愈显的伤疤,所能选择的唯有避开。特别是清虚观打醮点戏一段,写得虽很简单,却耐人咀嚼,当时演三本戏:一《白蛇记》,二《满床笏》,三《南柯梦》。作者没有描写开戏以后的情形,只是写了点戏以后贾母和贾珍关于剧目的几句问答。《白蛇记》演汉高祖斩蛇起义的故事,象征着贾府祖先的创家立业时期;《满床笏》演郭子仪七子八婿的故事,象征着贾府的全盛时期;《南柯梦》则象征着贾府的盛世华筵终究不过是一场转眼成空的梦境而已。关于第一本戏,贾母问了一下内容;关于第二本戏,贾母笑着说了两句;关于第三本戏,曹雪芹只写了八个字:“贾母听了,便不言语。”为什么不言语了呢?原来连这位“老祖宗”也不禁由今天的预兆联想到整个家族的明天,而不能不感触了。[②]
  一句“便不言语”的背后贾母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难道真的如自己所说的一样,是老废物了吗?真的糊涂了吗?绝对不是,贾母不但不糊涂,且比任何人都明白。可是,明白又能怎样?这种大势所趋并不是明白了就能解决的,所以,与其明白,倒不如不明白的好。况且作为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她所企及的只是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所愿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景象;所期望的,是家旺祖荣的富贵盛况,尽管这种荣盛有些牵强。而在不明白比明白更好的情况下,她只有不去明白,不去承认。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闲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顽笑一回就完了。”虽是自谦的话,也可见这位大家长在对待家务上的态度是完全不管不问的了。当看到贾府走向必然的衰败,无法再逃避不得不面对时,是承受不住的。所以对于贾府的抄家革职,贾母唯有悲泣。抄家之后,所有繁华热闹的虚表下所遮掩着的空缺,漏洞一时间都显现出来,使贾府日益其难,举步维艰,甚至到了要折变衣服首饰来筹集盘费的地步。贾母听了,又急得眼泪直淌,说道:“怎么着,咱们家到了这样田地了么?我虽没经过,我想起我家向日比这里还强十倍,也是摆了几年虚架子,没有出这样事,已经塌下来了,不消一二年就完了。据你说来,咱们竟一两年就不能支了?”
  通过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深刻的揭示了一个盛衰兴亡转变不定的无常之理,无论人事,世事皆然。有盛则必有衰,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贯轨则。再兴旺的家业也必然萧条。所以“吃不穷,穿不穷。金银财宝如粪土”的宁荣二府,仍然逃不过无常的定律,到最后也只能落得“算来只总一场空”的地步了。
  二
  《红楼梦》不仅描写了贾府的兴衰过程,更生动地描写了生活在贾府的人,尤其是那些聪明灵秀可敬可爱美丽脱俗的女孩子们,她们本身的悲惨命运就是无常、苦、空的最好写照。
  第五回宝玉神游幻境于“薄命司”所见的册子,就是她们一生的命运。她们注定是薄命司里的薄命人,无论是聪明灵秀的、贵为皇妃的、才华横溢的、温柔平和的、冷世傲骨的、豁达大度的…… 于中写元妃的曲牌名就是最为突出的“恨无常”三字,开头便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对于她们将来的归宿与命运,书中作了很多的暗示。或是借物,或是借诗,都透露着一种不祥的信息。如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作灯迷。元妃作的是爆竹,迎春作的是算盘,探春作的是风筝,惜春作的是海灯 …… 贾政看了便觉得十分凄凉,不仅为她们的将来归宿所忧愁了。书中描写贾政的想法:“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作风筝,乃飘飘荡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待看完宝钗,黛玉二人的,心内愈觉烦闷。悲感她们“皆非永远福寿之辈。”为此而悲形于色,不由伤悲感概,而难以成寐。
  事实上,结合于自身的命运,她们对无常的体会,有时会更深刻。比如黛玉,这个父母双亡,寄居贾府的女孩,特殊的环境,特殊的遭遇使她逐渐养成一种多愁善感的性格。寄人篱下,对一切的事物又特别的敏感,往往临风洒泪,对月伤怀。所以,当她听到戏曲里所唱“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这断井残垣。”便十分感触,待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后,就细细品味起来,不禁为之泪下。为什么呢?因为在体验过背井离乡的苦楚,经历过生死离别的悲哀,这种无常的感受是十分深刻的,因为知道美好终究会消散,所以惊恐感伤那如花般的美眷抵不过岁月的无常,最后会象流水一样远逝。所以为之悲,为之泣。
  说到林黛玉,最为出名的应该是她的《葬花吟》了。在我看来,林黛玉这种性格,如果赋予一个修行者,是很容易证得缘觉果位的。因为缘觉乘者就是从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中体悟无常而悟道的。而林黛玉之所以对花开花落如此的在意伤悲,是因为她由花联想到自己的命运,甚至把花当成了自己,托花以表达自己的心境。所以她为花悲叹,也为自己悲叹:“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种无常的、苦的、空的思想在小说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小说中的这种思想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作者是在创作时通过对盛衰荣辱人生等的细致描写经意或不经意的透露出来而展现给读者的。荣衰兴亡都是有一个前因后果的发展过程,无常,也是要由因缘果报的具体形式才能显现出来。无常与因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所以,在写到无常时,就不得不夹进一些因果的观念。
  三
  佛教的果报轮回思想,对于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人们几乎是在不经意中运用其去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固定的思惟模式。这种影响,表现于作者的小说和小说所刻画的人物中,就十分明显了。在《红楼梦·十二曲》的最后归结是“飞鸟各投林”中写道: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因果轮回的观念贯穿始终,从中看不到悲伤感叹之处,反倒是一种超然于外的冷静洒脱。若撇开全书单看此文,一点儿不像是一部小说中的一段话,竟像是佛教中带有劝善警世味道的作品,大有劝人警醒的味道。“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单看此句,谁都会相信那也许是某部佛教书籍中的话呢?这种思想,在各个人物的言谈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与贾母等人闲话,就谈到因吃斋念佛而感动观音菩萨最后托梦生贵孙的故事。表现出的意思即是因前吃斋念佛的善因而感生贵孙的善果。林黛玉有感于自己的悲苦命运就发过这样的寻思:“不知前生造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不仅认为有前世今生的轮回,同时也是说明因前世业因而成今世“孤凄”的果报观念。这种观念在第六十九回尤三姐的一番话中表现更为明显:“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鹿聚之乱,天怎能容你安生。”
  贾府势败抄家时,因为贾赦贾珍的骄奢YIN华,巧取豪夺而最后家业凋零,父子流放;贾政为官清廉,作人正直,所以家产未抄,官职未免;贾连因放荡而丢了前程;王熙凤因心机太多,不仅所揽的钱财一空,且年轻寿夭;平儿因待人心好,最后被扶为正室……这些都是在宣明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
  从整个贾府的兴衰看,有兴必有衰,因为贾府穷奢极欲,不知修福所以有衰落的果报,反之,又因悔过自新,谨慎持家,则又必然有“兰桂齐芳”的复兴。正如篇末所说:“福善祸YIN,古今定理。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结 语
  作品最后,宝玉在茫茫雪境里拜别父亲结束了他如梦的红尘生活,大观园里的居民们也都“三春去后诸芳尽”“人去梁空巢也倾”了。
  以红尘生活的不可永恃,作为舍此如梦人生的“空”观。白茫茫的大地上,所有的痴迷者都只能无奈的谢幕退场,惟有了却尘缘后宝玉身上一领鲜红的斗篷,在银白的世界里若隐若显却分外耀眼……所以,红尘生活的终结,正是“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自在生命的开始。
  读者也许要问:“出家后的宝玉,过得可好?”那也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因为,好坏与否,惟有出了家的宝玉才能回答。
  --------------------------------------------------------------------------------
  [①] 红学研究者一般认为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原稿,而是后来高鄂续写而成。故与原作者本意大相径庭,并不能代表作品本身的内涵……真妄与否,我们不是专门的红学家,故也不必追究。所注重的是,无论如何,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艺术。人们所看到的就是这部完整的作品,并且认可了它。故今本文所依即是这部广为流传、众所知识的《红楼梦》。
  [②] 参见《红楼梦论丛》第一篇《红楼梦的主题》
  参考书目:
  1、《红楼梦》学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1998年9月北京第4版,2001年1月湖南第三次印刷。
  2、《红楼梦》岳麓书社出版,1999年11月新版,2001年5月第五次印刷,湖南新华出版社经销。
  3、《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永祥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
  4、《佛教与中国文学》张曼涛主编,大乘文化出版社
  5、《红楼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出版

 
 
 
前五篇文章

慧远与“莲社’,传说

葛维钧谈钱文忠讲座中梵文错误

南山灵峰寺李白题诗的启示

奏和谐天籁 唱光明梵音—— 记“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

圆瑛法师及其佛教对联

 

后五篇文章

佛教的中国文学之缘

法华经的譬喻文学

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并序

五台山的佛教音乐

关于汉译佛典的研究——语言、方法及文献学问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