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坚随笔之:参访中国著名佛教教育家遍能长老纪实 作者:道坚法师 遍能长老为当代著名高僧、佛学家、佛教教育家,其与华岩寺因缘殊胜,曾为恩师心月长老代传华岩法脉。他住持的新都宝光寺、乐山乌尤寺,法脉由浙江天童寺到梁平双桂堂破山老祖,破山传华岩寺圣可祖师,由华岩而内江圣水寺,宝光乌尤,都是华岩法脉。恩师于九一年升任华岩寺方丈,由遍老再传华岩法脉,再续先哲法缘,亦是一段佛门胜缘。 自披剃以来,非常敬佩遍老的道德文章及才艺,因闭门苦读故,到一九九四年7月,才见到年近九十高龄的遍老。 遍老博通百家,于佛学尤精《俱舍》,精通古文诗词,书法独具一格。遍老一生对佛教贡献突出,人称中国佛教教育家。他是中国恢复佛教之后,首次举行传戒法会中授戒十师之一。他圆寂后,赵朴初居士亲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全国佛教界为之动容。遍老舍利析为四分,一存乌尤寺,一存宝光寺,一存峨眉山,一存华岩寺。现弘法楼后面的祖师塔有遍老舍利塔. 出家在恩师身边任侍者时,见华岩方丈室中,有遍老墨宝一幅,上书“昔年曾叩季尔关,半日读书半日闲。劫后余生重到此,半岩花雨梦诸天”。书法端庄清雅,有素王胸襟,以书为缘,极为推崇遍的德行。94年,利用暑假之便,专程前往新都宝光寺,说遍老在乌尤寺,即刻转道成都,到乐山乌尤寺造访。 据传乌尤即面然大士名,寺中有全国仅存的唐代面然大士造像,为中国一绝。寺中有尚有尔雅台,传为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处。李冰治水之离堆,郭舍人注尔雅遗址尔雅台,唐代面然大士像,此为寺之奇特之处。后马一浮先生在寺中创复性书院,教习国学,更传为佳话。 时值大热天,青衣江暴涨,阵阵急流之声,带着上流的朽木之类湍急奔腾。那震骇心魄的气势,方知当年离堆及修建乐山大佛的重要性。 跨过遍老亲自督造的濠上桥,沿石阶盘旋而上,在乌尤寺简陋的丈室里,我见到令人敬仰的遍老。遍老相貌严肃,耳垂很大,给人以宽慰的感觉。他戴一顶单帽,着一袭青布衫,拄着拐杖,定定地看了我一分钟。等我大礼参拜毕,侍者耳语道,这是华岩寺心月方丈的徒弟,来看望你老人家了。遍老以浓浓的川音说:“要得,要得。”遍老坐在他的太师椅上,我在在对面的板凳上落坐。接过侍者奉上的清茶,牛饮几口,又把他老人家仔细端详一回。我当时仅出家几年,略知一点佛学皮毛,颇为自负。当年怀着对佛门的崇敬而出家,天长日久,才发现出家僧团也有许多烦心之事,诸如人才青黄不接,个别人不守清规戒律,寺院受地方势力干扰等,就像把玩美玉,总希望其洁无暇,见不得半点沙尘。回想当时所为,颇为惭愧。在亲厚的遍老面前,也不加修饰,直直地报怨了半个来小时。遍老静静地听,偶尔“哦”、“嗯”一声,表示听见、理解,我却像是受到空前鼓励,越来越动情地讲我的所谓的看法。当时所讲内容,不外现前是是非非,甚至是小是小非,再说一回为僧当如何若何,为教当如何若何,为国当如何若何,倒也空有一腔忧国忧民忧教的热情。遍老见我讲到激动处,就说声“喝茶”,“慢慢说”。近九十的高龄,居然客客气气地听我这毛头小子的一通废话。当我谈到佛教旅游化的问题,我认为这就不对,出家修行就行了,哪里还有这许多唠什子。遍老开始插话了,他说,出家人修行没有错,但这不是印度,哪个专门来供养你吃饭?如果你不自力更生,不搞生产,你吃啥子嘛?你现在上学哪个给的钱?哪个给的路费?这些钱哪里来的?还不是靠出家人努力搞生产自救,以寺养寺的钱嘛!至于修行嘛,哪里都可以修行!担柴运水,无非是道。如果搞旅游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佛教,那就是菩萨道啰!老法师一口川腔,越讲越来劲,讲到我几乎没有开口的余地。我很惊异,老法师的洪亮的声音,老法师为教的热情,我感觉他的思想之无限宽广,他所涉及到的许多问题,我根本未曾想过。我在他慎密的思辨中,无碍的辩才中,卫教的激情中,看到了数十年前的青年遍老,正在为学生传播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我也是学生中的一员。 时间关系,仅写到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