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坚法师随笔之:春节与乡情的记忆 作者:道坚 轮回的岁月,又是一年春,往复因循,平淡而率真。尽力营造一个“年”的氛围,让人们去追忆,那曾经逝去的日子。不记得这是第几个不眠的年夜,守着熊熊燃烧的烈火,以天下最最奢侈的方式,过上了独特而虔诚的中国年——这篝火,是由以百万千万元计的垃圾香浇灌烛油而成,这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见到才能享用的昂贵篝火晚会了。透过燃烧的熊熊香火,我回忆乡里儿时过年的记忆。 春节来客多,羌人好以糖待客。取上好红薯剁碎,放在一口大铁锅里,煮得熟透过滤,将黑褐色的糖水以文火慢慢熬去,轻轻搅拌,待糖色越来越深至糊状,根据用途熬成不同稠度备用。炒玉米、大米及芝麻等,做成各类糖果。备核桃、板栗、花生、瓜果若干,作摆盘礼数。大年三十,备下刀头(即刀头肉)敬酒,家中长者率子孙一行祭祖,高曾祖考,不得紊乱。祖坟前,献刀头,洒敬酒,焚纸钱,燃青香,点红烛,挂坟飘,压镇纸,点炮仗,一齐三叩九拜,缅怀先德。家中主妇一边打扫庭院,一边煮年尾肉(带猪尾巴的肉),将大红对联贴上,呈现出一派节日喜庆的氛围。大年三十中午吃团年饭,远在他乡,须赶回家一起过年。晚上饭后,在粮仓中点燃香烛供五谷之神后,大放鞭炮烟火,这是儿时最兴奋的日子。家乡有守岁习俗,家人围着炉子一边烤疙瘩火,一边用鼎锅煮食(也许是火锅的原型),放几个土豆(家乡叫洋芋),烤得焦黄滚烫,香脆可口,食之不厌。等鸡叫二遍,新年祈福开始,先拜三教圣人及祖先,后拜土地,再门神灶神及三官大帝等,鞭炮齐鸣,以庆新年吉祥。 过年了,大人小孩,一律穿上新衣服。小孩子可以成群结队,无拘无束地玩——荡秋千、抽陀螺、滚铁环、踩高跷、藏猫猫、过桥桥等等,尽兴地玩,不会受到大人的呵责。从正月初一开始拜年,可能受母系社会的影响,先拜娘舅。拜年之物,膀或“礼材”一只,挂面四把,糖一封等。客人辞行之时,根据来客的身份不同,回赠手巾、红包、衣服、糖果等物. 春节最热闹为各种杂耍,如耍狮子、耍龙灯、采莲船、走马灯等,特别是狮子舞,可以布阵点牌,如魁星点斗阵,难度很高,既惊险又精彩,引得一片掌声。 农村人朴实,春节一般还要相互请客,每家几乎天天有宴席,日日座上宾。我小时候怕吃油腻,过年吃饭是很麻烦的事,就以泡菜下饭,度过近一个月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