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禅——解脱自在 |
 
禅——解脱自在 一、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为犯了法而坐牢,身体便受拘束;如果从牢里出来,便得解脱。但是心的解脱比身的解脱更重要。如果我们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执著,虽被关在牢里,心仍是自由自在。 有位居士跟我谈起某某人,说他可能要坐牢了,在他快要坐牢之前,很多人跟他说:“很好啊!你有这个机会可以闭关好好修行了。”我说:“这句话有问题,若是心已得解脱或得自在的人,到牢里去,对他而言的确是修行。否则,坐牢便是坐牢而已。” 我曾经在山中闭关,前后共计六年。有人问我:“住在里面是不是很痛苦?”我说:“如果是坐牢会很痛苦的。但是,我在闭关修行,我很自在。”因此,不能够把闭关当成坐牢,或将坐牢当成闭关,这二者完全不同,而其不同的地方,即在于我们的心是不是自在! 二、解脱在于心 现在我举二个禅宗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禅宗四祖道信禅师的故事,道信禅师在十四岁就出家了,他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但愿大师能够慈悲,教我解脱的法门。”三祖就问他:“是谁把你绑起来?”小沙弥回答:“没有人绑我呀!”因此三祖说:“那你还要求什么解脱呢?”这时十四岁的小沙弥听了马上就开悟了。我说了这故事,诸位是否开悟了呢?请问诸位有谁绑你们?大概诸位没有要求一个解脱的方法,所以听了故事也没开悟。 这故事是说:自己认为未得解脱,是有人绑住了自己,仔细问清楚并无人绑住自己;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绑起来了。既是自己绑自己,那只要将自己松开就可以了。所以当下就能开悟。像这种情形,于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不都是如此吗?即所谓“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以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第二则故事,有一位禅师说:“见、闻、觉、知,俱为生死之因。”又说:“见、闻、觉、知,正是解脱之本。”所谓见,看见;闻,耳朵听到的;觉,五官所接触的;知,明白。这些都是我们于平常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如果对它们起分别心、执著心,认为是真的,而牢牢抓住不放,那就变成了生死的原因。相反的,如果不管见到、听到或感觉到以及明了的事,都能把它客观化,不加入个己的利害得失,即是解脱的根本。换句话说:任何事如果把自己带进去,就有问题、有麻烦。除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得解脱了。 佛在世时,其弟子阿难有一天与佛出去托钵,看到路边树下有一堆黄金。阿难说:“世尊,那儿有一堆黄金。”世尊说:“不,那是大毒蛇,不要看它。”阿难便不再看它。后来,有人经过那里,就把黄金捡起来带回家。当时正好警察在追赶强盗,强盗跑掉了,将黄金随手丢弃。而捡到黄金的人却被捉,被当成强盗来处罚。这说明,黄金如果你把它当成黄金的话,它可能会是一条毒蛇,而若当成毒蛇,那么黄金对你而言便毫无问题,因为你已远离它了。 三、五蕴皆空得自在 现在看一段《心经》,经文一开始即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也可说是《心经》中最重要的,它说明人要想得自在,就要学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是谁呢?通常解释成观世音菩萨,当这位菩萨用他非常高的智慧来看世间所有的万法以及一切现象时,便可离开一切苦难。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用高深的智慧,来度脱众生的苦难。《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最基本,也可说是最根本的一部祖师语录。浅显易懂而寓意深远。其中提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共三句话。解释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意即以大智慧到彼岸。因此,若要解脱须先有智慧。 有居士会认为学佛之后,虽听了解脱及自在的道理,但没办法做得到,便觉得很痛苦。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之中的许多人学佛之后都有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一讲佛法,都是讲最高深的,佛的法、菩萨的法,没有讲凡夫的法。从人到佛的境界,这阶段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讲得太高了,便常使我们在没有办法做到之前,便感到自己好像不够资格学佛,越学越糟糕。其实从人看,以人的标准来要求,再以佛法作指导,而做到人能做到的程度,这就是智慧,就是到彼岸。 自在有不同的程度,解脱也有不同的程度。我们无法要求什么事都得解脱,什么地方都得自在,因为这要慢慢地来。 四、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们的身体进和退没有阻碍,心自在指从烦恼中得解脱。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够变化。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神通并不持久,事实上,除非已成佛,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的身自在。如果有肉身存在,即使有神通,仍不可能不死,所以,仍是不自在。 心自在是用“智慧”来看这世界,心就不会受到阻碍,因为以智慧看世界,世界都没有问题。因为,只有个人有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问题,所以才觉得世界有问题。 凡夫就是凡夫,圣人能够得自在后便永远自在,而凡夫只能以观念来指导、纠正;但小烦恼可用佛法的观念来化解,而重大烦恼产生时就不容易了。所以,往往有些人要求自己太高,希望一听到佛法就能使心自在,这是不切实际的。有不同层次的众生,也就有不同层次的自在。一般的众生就叫烦恼的众生,既是烦恼的众生,便不可能有真自在,所以就叫作不自在。有的人烦恼很重,可是却常说他是最快乐的人,但往往刚刚还说最快乐的人,马上泪眼婆娑,这是真正的自在吗?若有人出生于监牢,对监牢以外的事全不知道,或许他会觉得监牢也不错嘛!只有从监牢外面进去的人,才明白进了监牢是不自在。同理,众生从佛法而知自己是不自在的,而我们能去体验,这是非常可贵的事。 另外,小自在是小乘的圣人所有的,佛教有大乘、小乘。小乘乃指只管自己的解脱者,但因其畏惧在现实世间有生、死、苦、难,所以离开生死,住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但真正的自在是不怕生死,也不受生死束缚。所以,小自在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的是佛和大菩萨的大自在。因为只有佛才能既不怕生死,也不怕任何苦难,而他自己也没感受有苦难。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种以愿力、自主、自动到众生需要的地方,出入随心所欲,这就叫自在,而众生因业力非去不可,要想出来出不来,就叫不自在。 五、自在与悟境 解脱自在就是开悟,迷和悟是相对的,在迷之中的人,不知道悟是什么,而对悟了以后的人,他当然也不觉得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在迷中不见悟,悟后的人也不以为自己是悟。这便没有执著,叫作真自在。迷的人是有“我”的,那个“我”是什么?是“我”和“我所有”。其实分析一下,这个“我”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有“我所有”才是存在。第一,我们的身体是“我的身体”,不是“我”。至于我的钱、我的家......这些都是“我的”。并没有一个真正是“我”,并没有可以指得出、可以感受得到的“我”存在。所以,把“我的”当成“我”就叫迷。 最近我遇到一位年纪很大的商人,他退休后告诉我:“我现在解脱自在了。”我问:“你怎么解脱自在呢?”他说:“我将职务、财产全部给我儿子,所以我没事了!”我又问:“你的儿子是不是你的?”他说:“儿子当然是我的,谁也抢不走。”我说:“你解脱不了!因为你的儿子还是你的啊!”诸位想想他解脱了吗?如果还有一个“我的”观念,有一个“我的什么东西”,那么你还是迷人,并不是悟者。因此,凡夫是住在烦恼之中,所以不得解脱。 而小乘的圣人,他住于解脱之中,好像是解脱,但不是大解脱。真正大乘的佛、菩萨的大自在,是心中无我。例如《金刚经》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其无我、无人、无众生,并不是说就没有行为、没有行动,而是以他的慈悲、智慧帮助任何一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叫做“自在”。 六、迷与悟 现在介绍迷和悟的例子,因为悟才是解脱,迷就是不自在。有两位修道人同时出去参访行脚,途中,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因有两句话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佛的地方不要停留,无佛的地方也赶快走过。有一天,他们见到一座寺庙里面有佛像,迷的一个说:“寺里面有佛,我们进去吧!”悟了的一个则说:“既然有佛,快快走,莫停留。” 又一天,看到一所无人管的破庙,里面也无佛像,迷的修道人说:“这里面无佛,我们进去吧!”开了悟的则说:“我们是行脚朝圣,既无佛,还进去做什么?赶快走吧!” 为什么有佛要走,无佛也要走?因为你心中无佛想找心外的佛,你到处也找不到;若不见心中有佛,只见心外有佛,那就不是真佛,必须急速努力。这说明了如果知道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自在,则处处都是佛,处处也都不是佛。 七、相似解脱 再来解释解脱自在的层次,有所谓相似的解脱自在,是指凡夫的解脱,也就是我们能够理解到多少佛法,就能替自己解决多少问题,修行多少就帮自己多少的忙。有人问我,拿念珠有什么用?是不是挂着好看?是拿在手上数的。数念珠有什么用?是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字,有时候自己打妄想忘了念佛的时候,还在数,但是只要手还在动,就会提醒自己,刚才是在念佛,赶快再念。那么念佛又有什么用?有人认为念佛是为求生西方、求消灾、求平安。其实念佛是安心、除烦恼。心中念佛或口头念佛?有两句话“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就是念佛的时候是用心念,所以“念”字拆开来看,是“现在的心”、“今心”的意思,现在的心在佛号上面,叫做念佛。参禅是用心参而不是仅靠两腿盘坐的功夫。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在求解脱自在。因为心有烦恼,所以要念佛;因遇到苦难,所以要念菩萨的圣号。念佛、念菩萨当然有感应,即使没有感应,也是很有用处。对念的人而言,念多久、念多少,本身就会得到多久、多少平安。在两个星期前,我在台湾的时候,有一位太太来见我,并说:“师父,您帮了我很大的忙,非常感谢。”我说:“不记得帮你什么忙啊!”她说:“两年前我的先生喜欢喝酒、玩女人。所以请问师父怎么办。您就教我念《准提咒》二十万遍。”我当时告诉她说念二十万遍的《准提咒》,一定会有感应。所以我问她:“你念了没有?”她说:“念了。”我又问她:“有感应吗?”她回答:“有。”于是我说:“那你先生现在不喝酒、不玩女人了?”她说:“师父,那倒没有,他还是照样的喝酒、玩女人。”我感到很奇怪,问她的感应是什么?她回答:“师父,过去我没持咒的时候,他喝醉了酒,就觉得好像是我自己喝了酒;他玩女人,好像我自己去做了什么坏事。现在他喝他的酒、玩他的女人,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要把家照顾得好好的,而我也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觉得有感应啊!”她又说:“本来我知道他在外面做这些坏事,都会与他吵架,结果他几乎要跟我离婚,而且常常不拿钱回家,人也不回来。那时,我们的家几乎要破离。而现在,我不会跟他吵架,我们的家庭至少是和平的。所以,我很感谢师父。” 有修行、有信仰就有解脱。看我们修行到什么程度,就能从烦恼中得到什么程度的解脱自在。对凡夫而言,因不能一次解脱便永远解脱,所以称为相似解脱。 八、分证解脱与究竟解脱 另外对菩萨而言,称为分证解脱自在。所谓分证,是说不是一次解脱之后,就永远彻底解脱。解脱的程度是不等的,地位低的菩萨,解脱的程度比较浅;地位高的菩萨,解脱的程度比较深。所以,慢慢地修行,到最后才能成佛,只有成佛的时候才是永远的、圆满的、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我们是要从凡夫进入菩萨的阶段,再由菩萨的阶段到达佛的层次,所以修行学佛,不能好高骛远,不是一步登天立即成佛。大乘佛法虽有讲到顿悟成佛的观念,但是顿悟悟理,而修行还是要渐渐地来。禅宗有说到顿悟而渐修,或是渐修而顿悟,这两个观念其实是相同的。怎么修行?是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去体验。尤其,我们都还是凡夫,当在平常的生活中,以平常的身心来体验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禅并没有那么奥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便可见到处处都是禅了。 (摘自圣严法师《禅与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