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金刚乘佛法及噶举传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金刚乘佛法及噶举传承 —— 尊贵的泰锡度仁波切开示
  2006年3月于八蚌智慧林
  文字整理及翻译:张晴与蒋秋萨谆
  两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太子证悟成佛,是为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证悟之后,其化身宏扬教法四十余年,这些教法分别为律、论、经。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则化现许多的密续教法。这些教法经由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与报身传承予弟子。藉由佛陀的化身将教法传承给世间上根器具缘的弟子;藉由佛陀的报身将教法传承给高证悟的伟大菩萨们。这些教法我们称之为佛教。
  现今,佛教有小乘、大乘以及金刚乘。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所化现的法教多为小乘与大乘。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所化现的法教则为金刚乘。这所有法教的化现的本质被称之为法身。法身是无法言喻的,无法藉由任何的形式或方法描述。真实的法身是无法描述的。当然,有方法可以解释法身,但那只是用以帮助理解。就证悟而言,法身是无法言喻、超越二元描述的。
  所有佛陀的法教,不只单一面向,而是所有的面向,包括律、论、经与续。这些法教的传承由伟大的上师们,如莲花生大士、菩提达摩、阿底峡尊者、寂护菩萨等引入西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西藏人远赴印度及其它佛法弘扬的地区去领受殊胜的法教与教法传承,并将这些传承带回西藏,这就是现今为大家所知的金刚乘佛教八大传承,西藏传统上是以金刚乘八大传承来描述金刚乘佛教。这八大传承是:宁玛、噶当、囊觉、马巴噶举、香巴噶举、夕杰、觉竹、多杰年竹,这其中有一些有其它的称呼。在宗喀巴大师建立甘丹寺之后,噶当巴被称之为格鲁巴。而囊觉在臧建立法座之后被称为萨迦,因为臧又称萨迦。觉竹稍后则被称之为觉囊巴。多杰孙吉年竹稍后被称之为乌见年竹。这是此八大传承之名称。此八大传承历史上都是由印度上师传承给西藏的弟子,之后再由西藏弟子将法教带回西藏,并建立各自的法座。藉由法座的建立,使教法得以传扬,其中有些传承并另外发展出许多传承分支。
  以马巴噶举为例,马巴噶举传承是传承自帝洛巴与那若巴及其它许多伟大的上师,经由一位上师传承给另一位上师,最后传承给伟大的西藏上师,马尔巴大译师。马尔巴大译师三度前往印度,总共耗费超过二十一年的时间,其中有整整十六年又七个月的时间,他跟随着他的伟大上师们,如印度成就者那若巴与梅杰巴。此传承称之为马巴噶举。马尔巴将传承法教传给给他的弟子们,特别是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在将法教传承给冈波巴,冈波巴再将法教传承给他四位主要的弟子,之后成为噶举四大传承。四位弟子之一,是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此后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的法教传承称之为噶玛噶举。帕摩竹巴是马巴噶举四大传承之一,帕摩竹巴是一位伟大上师的名字,他的法教传承因他的八位主要弟子而进一步发展成八个传承。因此,马巴噶举发展出四主要与八次要传承(四大八小)。主要与次要并非意指主要传承比较重要,次要传承比较不重要,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源自是冈波巴的四个主要弟子,或是冈波巴弟子的弟子之区别而已。你的直系后代,称之为儿子或女儿,而他们的后代,你则称他们为孙儿或孙女。四大八小只是名词上的区分,并没有谁比谁重要。此外,马巴噶举也被称之为达波噶举,因为冈波巴的另一个名字是酿美达波。由于冈波巴的弟子发展出许多的传承,因此马巴噶举有时也被称为达波噶举。
  如同我在一开始提到的,噶举传承有两个面向,一是马巴噶举,另一个是香巴噶举。因为在同一段时间有两位伟大的西藏上师前往印度,一位是马尔巴大译师,一位是凯竹琼波那爵;马尔巴带回西藏的传承法教称之为马巴噶举;凯竹琼波那爵带回西藏的传承法教称之为香巴噶举。我再重复一次,金刚乘八大传承分别是:宁玛、噶当或格鲁、囊觉或萨迦、马巴噶举、香巴噶举、夕杰、觉竹或觉囊巴、多杰孙吉年竹或乌见年竹巴。这些是主要的传承。现今,这些传承的发展不仅仅只在宗教的层面,并包含所有面向的知识与智能,例如艺术、文学、哲学、医药、占星学、数学等所有面向的知识与智能。
  这八大传承最为根本者即是禅修,因为佛陀所有教法的最终的精神即是禅修。透过禅修,你可以证悟佛果。禅修的意思是什么呢?禅修是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俱生智是我们的本质。我们必须让我们的本质得以展现。如果我们不让我们的本质完全展现,我们无法成佛。为了使本质得以展现,首先,我们必须要安静下来,坐好。这是禅修的基础。因为你安静并安定下来,你的俱生智,究竟无限的佛性本质潜能将得以发挥。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如果你正处在艰难的情况中,你会怎么办?你必须坐下来、让自己安静下来,那么你将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如果你变得神经兮兮且情绪激动,你将找不到解决方案。如果你变得情绪化、神经兮兮、且情绪激动,那将会是压力,你的小问题将会变成大问题。你的大问题将变得没办法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究竟上,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相对上是有的。我们每个人都了解这一点。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经历过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们有过一次或两次这样的经验。我们必须得到别人的帮忙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没办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状况时太过情绪化、情绪太过激动。禅修的基础是让我们内心究竟的本质、内在佛性的俱生智得以展现。内在佛性的展现,这就是禅修的定义。当然,禅修的方法;禅修的方法有许多以因应不同的根器--相对上的根器。每个人究竟上的根器都是平等的,但相对上,每个人是不同的。每个人究竟上的能力都是相同的,但,相对上则有不同。因此,佛陀化现各种法门以帮助我们每一个众生。这是超越所谓的宗教、文化或是哲学,因为每个众生的本质与他们所认知的一切,例如日、月、星辰、星球、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等等,这一切都具有相同的究竟俱生的本质。用例子来说明:正在做梦的人跟他所做的梦有什么分别。同理,我们身边的一切,与我们这个感知者,究竟上是没有分别的;但相对上而言,是有差别的,因为在我们的梦境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高射炮掉落,我们得赶快逃。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做同样的事。
  但究竟上,这一切是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幻觉。这是我们自己的因缘的化现,我们称之为业。佛陀的每一个法教都是在帮助我们从这些幻相中解脱以达到究竟的终点,那就是全然体会并了解我们的俱生天性、俱生本质,不多也不少;我们称之为佛性。当我们了悟佛性,我们就成佛了。菩提心也是为求证悟非常重要的动机。没有意外证悟这种事;我们必须发愿证悟佛果才会成佛,这个动机我们称之为 “菩提心”。我祈愿解脱无所束缚,我祈愿了悟我的俱生智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了悟他们的俱生智,并使他们得以解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菩提心”。
  我做个总结。佛法涵盖并遍及所有的一切,而一切的本质,世尊佛陀以律、论、经与密续等方式讲说。这教法在各处都成为引导众生的明灯,并逐步融入当地既有的宗教、文化或传统中。例如,在佛法传入之前,西藏有另一个宗教,称之为 “苯”教。但经历了佛法在西藏生根一千五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很难分辨苯教与佛教的差别,非常少,非常小的事情。佛教会念诵: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苯教会说:我皈依佛、皈依苯教、皈依僧。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无论佛陀的法教在何处建立并传扬,它就会变成当地环境、文化与传统的一部份。因此,没有改信佛教这种事。你不能要一个人改信佛教,只需跟随佛陀的法教、实修法教,就是一个佛教徒。在此同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总是受到加持的。你生活里的每一个面向,都受到佛陀法教的加持;那不是信仰改变。对我而言,那真正是一个开展的过程,你逐步蜕变成为一位佛教徒。你不需要转变成一个佛教徒,但你蜕变成为一个佛教徒。
  藏传佛教的实修法门与仪式,特别是金刚乘佛教是很详尽的,有金刚舞、坛城制作、大量的仪式、唱诵、音乐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领域,例如数学、哲学、心理学,也有宇宙论,也包含医药及占星学。它包含所有一切的真相,我们称之为佛教。解瞭真相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证悟佛果。我诚挚地祈愿,希望你们所有的人都能从所有的束缚中解脱,从一切痛苦中解脱,从痛苦的因与缘中解脱。祈愿你们是喜乐、慈悲与虔敬的,因此最终,你们将达到没有任何限制的究竟的解脱与究竟的自由。

 
 
 
前五篇文章

天宁禅寺名人题咏

天宁禅寺景观:弥勒佛

天宁禅寺景观:五百罗汉

天宁禅寺清代名暑

天宁禅寺景观:海島觀音

 

后五篇文章

去留天意 宠辱不惊——漫谈《菜根谭》的禅宗意境

黛玉的机锋———浅论《红楼梦》中禅宗文化一例

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

少林缘 中国禅

《指空和尚禅要录》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