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三)以修行正法回报母恩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八)密乘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十)时时具足菩提心的修行才是正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一)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调心才是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三)三乘教法调伏烦恼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六课(四)调心令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五)端正心态才能成办快乐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七)何谓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八)调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六课(九)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禅定与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一)讲解显密差异并非讲解显宗之过失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二)如何理解显密差异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三)为什么会有三乘教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四)为什么要选择修学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六)清楚显密差异的必要性
衍慈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智敏上师:对任何佛像,应如何行?
中观宝幔论颂
把佛法献给家人
藏传佛教的幸福学
学佛要求真实义
辩经:藏传佛教与众不同的神秘学佛方法
黄念祖居士:有人认为得了神通,用来治病,来弘扬佛法,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净慧长老谈因果:善恶皆有果报 因果丝毫不爽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
文珠法师:如何改善自己的命运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一)修法当具三殊胜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二)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胜利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四)了脱生死才是真正的成功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五)精进修法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八)菩提心是修法的根本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九)行持孝道就是真正的修行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修法应树立真实之发心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一)愿菩提心的两个学处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页
五明学佛网文章访问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