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2014/9/4   热度:132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依此缘由,除此究竟安乐无上圆满佛果之外,别无他法,为获证彼果之故,我身语意三门当精勤修持善法,此即发心之另一方面。】 要利益一切众生,仅仅有慈悲心还不够,还要令这些众生获得快乐。快乐之处有很多,比如下士道所追求的三善道,中士道追求的寂静涅槃,上士道追求的无上菩提。我们该把众生安置于何处呢? 无始以来,所有父母都曾在三善道享受过很多很多次快乐,但如今还在轮回之中漂泊,说明三善道并非永恒不变之处。中士道虽然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从自利角度而言,烦恼没有消尽,功德没有圆满;从他利角度而言,当下不能利益无量众生,所以一切都不圆满。因此我要把一切众生安置于无上菩提果位,也就是佛的境界。所谓的佛,就是断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因此是永恒不变的境界。为了获得这样的果位,我誓愿身语意三门精勤修持善法。 【如是超胜一切之意乐,世间诸大权势者莫说为了他利,即使自利,亦未曾于梦中生起过。】 【超胜一切之意乐】指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单纯站在世间角度,即便世间有权有势、财富圆满的人,别说是为了他利,从自利的角度当中,晚上做梦也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意乐。所以菩提心功德无量。 我们在行持一切善法之前、之时,都要观待自己是否具备菩提心。若具备菩提心,即便你当时口中念诵的仪轨很少,调伏内心的作用已经很大了,因为菩提心才称之为大功德。 【此无有自私,故名意乐清净。】 菩提心已完全断除自私,想的一切都是助人为乐,因此称为意乐清净。若内心掺杂自己的私心,则永远不能称之为菩提心。所谓助人为乐,是为了帮助他人而令自己生起快乐的一种方法。由于具备这样的条件,历代很多修行者在成办善法的时候,可以把烦恼转成正法。这就是菩提心的功德。 往昔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大商主时,为了避免短矛黑人造作无量重罪堕入无间地狱而提前杀了他。若单纯从行为上观待,即便短矛黑人是强盗,也是有情众生,所以商主已经犯了杀生戒。但为何当时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呢?由于商主内心具备菩提心,完全没有一点点自私,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短矛黑人。当然,一个不懂因果的人可能觉得,商主毕竟已经夺去他人的生命,应该感受苦果,不应该积累福报。但是我们所讲解的生命,是转识成智的整个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商主所做的是对这个生命真正的救护,是为了这个生命能早日获得菩提果,因此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所以若具备菩提心,烦恼也能转为道用,成为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这里的“心”指的就是菩提心。只要具有菩提心,即便表面所做的是恶,它也称之为善。若不具备菩提心,即便表面做的是善,它也是恶,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所以菩提心的功德是无量的,修行中时时观待自己的菩提心,非常重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些人做生意,发了大财;以后学佛了,事业衰败,公司倒闭。所以,他们看到学佛不灵,不学佛的时候好,学佛的时候坏了。其实这些人不是真学佛,他是迷信。佛教他做的事情,他一样都没有做到。这些假学佛的人,给社会大众造成负面的误导,他的罪过很重!如佛教导我们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教导我们要“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一生规规矩矩做事情,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佛教导我们要“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他都没有做到。我们学佛,真正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命运会改变过来,“好会更好,坏会转好”,这样给社会大众做榜样,这是真正佛弟子。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