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对任何佛像,应如何行?
2014/9/4   热度:230
智敏上师:对任何佛像,应如何行?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麈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爲是可敬田,犹如大师。 “三种修行应学者”,前面要止的,那麽三条,要修的哪些呢?“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麈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爲是可敬田,犹如大师”,那麽一切佛像,不管你是塑的也好,画的也好,塑得好、画得好的也好,塑得差的、画得差的也好,“不应讥毁”,不应当讥毁。或者摆在那些有灰尘的,或者险处,很危险的地方,容易掉下来打坏的。也不能抵押,也不能当钱用。“不敬轻毁”,不恭敬、轻毁,这些都要断除。那麽不管你塑得好不好,都应当他是佛一样的,可敬的一个田,就跟佛一样看待了。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就是说佛的像,不管你做的匠人的“工”――技术,就是工巧的技术巧也好、拙也好,技术高也好、技术差也好,不管木凋的也好、铜敲的也好、泥塑的也好,有智慧的应当恭恭恭敬地,佛像都要供养起来。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 “《分辨阿笈摩》说,一个“劫毗罗摩纳婆”,是一个人,“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这个人呢,他的母亲很爱辩论,但是对佛教里边她辩不赢,她就叫她儿子跟他们去辩去。她儿子还是辩不赢,她就说,你用一种谩駡的方式去跟他们辩,那麽他就说你这个人怎麽怎麽怎麽,他就说什麽话呢?说十八种的不好的恶语。 “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因爲这个僧团里边,有些人长相稍微差一点的有。一个头有点像象的,他说你这麽这个象头的人,怎麽能够知道法的是法、非法呢?那麽你是牛头,你是什麽头、什麽头,说了很多。那麽这样子以这种谩駡的方式来取胜,这是后来这个因果感了什麽呢?感到有十八个有各式各样怪头的一个摩羯陀鱼,一个大鱼。这个鱼呢,从迦叶佛开始,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出来,还在做这个摩羯陀鱼,受了很多的苦。这是个公桉了,可能大家都听到过的。这个鱼呢,有十八个头,有象头、牛头、狗头等等,那麽很多的虫咬它的身上吃,受极大的苦。原因就是说辩论的时候,对那些有学无学的僧众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诽谤的话,感到这麽一个苦报。那麽这是诽谤僧了,如果诽谤佛更不行了。所以说,举这个例,说不能不恭敬。 《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涅槃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 另外《杂事》,律藏里,《杂事》里边说,拘留孙佛般涅槃的时候,有一个“端妙大王”,一个国王,他爲拘留孙佛造塔。在造塔的时候,这个塔造得很大,有一个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那麽一个工人,看见要造那麽大一个塔(国王造的塔,当然,国王对佛恭敬了,造极大的塔)。有一个工人,不止说了一次,二次地这麽重复地说,他说:“要那麽大的塔造起来,这哪一天造得完呢?”他说了这个话。“后善成已”,但是这个塔毕竟造成了。“深生忧悔”,这个塔造好了,确实好,他也感到很忏悔、忧恼。“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那麽他就感到过去说个话不对了,生忧悔了,就把他的工价,他的工资,就买了个铃,金的铃子,挂在塔上边供养塔。那麽他后来感到的果报呢,“容颜丑恶,身形矮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那麽他因爲是深生忧悔了,总算当下就忏悔了,没有感到这个恶趣去,但是因爲说了这个塔太大了,这个话说了两次,结果后来感生出来的生相呢,非常难看。形象矮小,就是侏儒一样的人,长不高的。但是,他供了金铃,他的声音却是极好。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听到一个出家人在念经,这个声音极好,他就说:“哎呀,这麽声音好,这个出家人我想见一见。”后来佛说你还是不要见好。他说:“哎呀,这麽好的声音我一定要见。”他说一定要见麽,见一见。一见,果然长得又难看、又矮小,就是这个善和比丘。因爲他过去的因,诽谤了这个佛塔,诽谤佛塔尚且感这个果,而且当下就忧悔了。但是造个铃呢,就感到声音极好。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所以对佛像不能说,对塔也不能说,佛像也不能说这些话。“此如此类”,就是这些话了。“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人家要造佛像了,假使量很大,或者是他的发心很好,不要去讥毁他,也不要遮止他。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窝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窝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窝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窝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那麽有一个大瑜伽师,他拿来个文殊菩萨的像,到阿底峡尊者面前,叫阿底峡尊者看看,他说:“这个像造得好不好?”假使说好的话,他要把一个绒巴迦格瓦(他是一个居士,总是施主了),他供养的四个金钱,他想去把这个像请回来。觉窝看了这个像呢,他说:“这个文殊菩萨的像,哪有不好的呢?没有不好的,都好的。而师的工中等,就是塑像的他的技术属于中等。”说完了,把像顶在头上,那麽其他的像都这样子,都顶在头上。就是说,像――佛的像、菩萨像,没有不好的。那麽只有工艺有好不好了。不管你好不好,他都顶在头上,都是恭敬的,当真的佛看,当菩萨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说法总是不离开这两个原则:一个就是说他自己亲证的境界,一个说我们现实生活环境。佛教化一般众生的标准,就是依真俗二谛。越是高程度的,那个真的成分就越多;越是初学的,俗的成分越多,真的方面就比较少。“真”跟“俗”能圆融,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很美满。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佛教给我们正法: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以正法教化众生,绝不以神通来迷惑众生。凡是用神通手段来接引众生的,你要小心,这不是正法。佛教给我们信自己,没有教我们听命于他。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