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2014/9/4    热度:162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若能生起如是之心,纵不求自利果位,然除获证无上菩提果外,别无他有。譬如文殊菩萨,虽曾发愿:未置一切众生于佛地前,誓不取正觉。但实于久远前便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现今仍随昔日所发誓愿,示现佛子孺童之相而广利有情。】

  若具备菩提心,在修行的路途之上永远不会只为了自己。尽管不求自利,但除获证菩提果外,不会获得其他果位。因此,菩提心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因,时时观察自己内心是否具备菩提心,非常重要。

  譬如文殊菩萨,虽然曾经发愿,在一切众生成佛之前绝不成佛,但其实早在久远前便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文殊菩萨虽然已成佛道,但仍没有忘失以前的誓言,示现佛子孺童之相而广利有情。所以,诸佛菩萨示现不同形象度化众生,也是依靠菩提心,说明菩提心不仅在因地具有,果地本身就是菩提心。

  如是传讲的主要目的在于何处呢?就是告诫我们,从凡夫的角度而言,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安置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于永恒快乐之果。从胜义谛角度而言,菩提心是心的本体本具有的一种妙力。在我们修行过程中,若有意中慈悲心逐渐增长,甚至无意中也能生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慈悲心,充分说明我们的功德、见解在增上,因为出世间禅定本具备无量慈悲和无量信心。

  如《功德藏》曰:“只顺善恶意差别,不顺善恶相大小。”我们反复讲解,就是提醒大家,功德不在于善行的表面,而在于贪嗔痴烦恼的减少,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的增长。若菩提心没有增上,即便念诵过多少遍佛号、经文,修过多少遍加行、正行,修过多少座上师瑜伽、本尊、护法,对于解脱而言,只能说无功德。所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非常非常重要。当菩提心没有增长的时候,一切都不是正法。

  单纯从世间角度来说,谁不在从事善法呢?当今世上也在提倡爱心,宣扬慈善。无论是有权势、有财富者,还是普通世人,在世间出现灾难时,都在伸出援助之手,出资出力,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爱心。甚至一些乞丐和老年人,即便自己的生活多么困难,仍然在尽力帮助他人。类似这样动人的事情时有报道,所以单纯从我们感觉是善的立场之中,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做。

  但是这样的善法为什么不能获得无上菩提呢?因为这种善没有起到消尽贪嗔痴烦恼、增长菩提心的作用。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我相信在做善事的同时,一切功德都在圆满,自利和他利也在圆满。所以我们先修菩提心,然后观待自己的菩提心如何,就能知道自己的功德增长得如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我们学佛人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记。该提起的是三学、六度、十波罗蜜,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这事情不可以放下,全心全力为社会、为众生服务。不觉悟的人,他不知道,他以为好人不得好死;觉悟的人知道,人没有生死,这身舍掉了,换一个身又来了,这菩萨精神。真正能看出门道的人不多,如果能够看出三世因果,所有一切疑惑都断除了。所以,觉悟的人在这世间,要常常想到,这事情应不应该做?应该做的,一往直前。什么事情应该做?利益国家、利益众生,这事情该做。觉悟的人,绝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即使舍弃身命也在所不惜。死有什么可怕?哪个人不死?世间人贪生怕死,对于生死的实相他不了解;如果对于生死真相搞明白、搞清楚了,那就像佛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是真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