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2014/9/4   热度:100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若发菩提心,即能证得圆满无上佛果。反之,则无以获证佛果。】 能否成办解脱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有菩提心就能成办解脱;若不具有菩提心,则无法成办解脱。因此当我们在行持善法之时,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菩提心是否圆满。 【故此,染着于轮回有漏善不善之发心、心所之分类任一三毒之发心,尤其具自私作意时,需当舍弃彼想。】 如同我们前面所讲解般,染着于贪嗔痴烦恼之发心,无论是无记之发心,还是善愿发心或救畏发心等恶念发心,都是一种过错,无法依此而成办解脱。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自己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当下就应该放弃这样的恶念,因为它对成办解脱没有丝毫之作用。我们了知这些道理以后,就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是否如法。 所谓修行,从某种角度而言并不是很难,只要能把自己的心看管好,时时令它趋向于善法之中,就是在修法。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告诫我们把自己的心看管好,不让它造作恶业,并多行持一些善法,这就是一切佛教的宗旨。但是,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这也是我们讲解诸多方便道的原因。 【因彼自利虽已灭尽三界烦恼,然所获仅偏于寂灭解脱之声缘寂灭乐,距遍知佛果尚远。】 我们已经详细讲解过发心的种类,其中中士道之发心,即为独自获得涅槃果位而发心修行。如同得过一次天花的人,此生不会再得一次一般,依中士道之发心而获得独自涅槃后,就不会再投生到轮回之中。但仅仅依靠中士道之发心,虽然已灭尽三界烦恼,从六道轮回中超越,但由于没有圆满证悟佛果之故,从自利的角度当中,一切功德没有呈现;从他利的角度当中,无法救度无始以来的如母众生,也就是不具备佛陀的遍知功德。这是中士道发心不圆满之处。 三种发心的功德与过患,前期已经做过详细的教授。如仅畏惧三恶趣而发心修法,目的是为了追求三善道,这是下士道之发心。当具有这样的发心,无论修学哪种法门,都只能获得人天福报之果。用佛教专业术语来讲,即无论修学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还是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最终都只能得到三善道之果。如同道家所追求的是天界果位,即便他们平常行持的善法看上去与佛教有多么相似,但是由于希求的目的不同,最终的结果只是人天福报。这就是下士道之发心。 为了自己能独自获得涅槃之果位而修行为中士道发心。虽然能寂灭三界之烦恼,超越六道轮回,但是自利一切功德与救度如母众生的他利都未圆满,因此仍未成就佛陀果位。 唯有具备上士道之发心,即为度化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证悟佛果而发心,才能最终成办究竟佛果。由此可知,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是成办解脱不可或缺之基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讲信用。 别人不讲信用,我们讲信用,绝对没有吃亏。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之下人人平等,没有吃亏的,也没有上当的。我们占别人便宜,来生要还他;我们吃了亏,来生有补偿,你真正懂得了,你才会坚守伦理道德,不违背因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