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张继禹:入世济世与神仙超越(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世界各大传统宗教都因应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程度不等地表现出世俗化倾向,也引发了神圣与世俗之关系的讨论,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究竟是此消彼长还是相得益彰,再次成为宗教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关系, 是各大宗教都不可回避的老问题。就道教来说,所谓世俗与神圣乃是入世济世与神仙超越的关系问题,世俗化并不意味着道教信仰者的言行完全等同于世俗之人,而是说道教要面对世俗社会、要因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教修道模式,即是如何将入世济世与神仙超越统一起来。

一、入世济世的教义宗旨

道教是来源于民间的宗教,它是在老百姓最需要它的时候应运而生的,所以它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也洋溢着积极的入世情怀, 主动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道教的入世情怀和济世功德,都建立在其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宗旨在于以入世的态度达到济世度世之目标,阐扬大道以裨益社会人群,裨益世教,但其根本旨趣却超越于世俗生活,所以道教的世俗化,其实蕴涵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是背负着伟大的宗教理想以推进社会发展的表现。

第一、由忠孝诚信达至齐同慈爱

尽忠尽孝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道德准则,是儒家人伦道德的核心内容。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道教从建立教团伊始,就非常重视这些道德准则并将其吸纳到教戒中。张道陵天师向奉道者所谕教戒,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诚信不欺诈”。《太平经》说:“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并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 ……仁义不可不行。”

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内篇》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则强调: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由此可知,忠孝、诚信等社会道德基本准则在道教中受到高度重视。从社会伦理的层面上看,道教重视的这些基本准则,与儒家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反映儒家治世亦即世俗社会的道德要求。但是,由于道教与儒家的根本宗趣不同,其强调的维护社会人伦是入世教化和修行的需要,是为升仙度世奠定基础,是所谓仙道不离人道,体现的是道教齐同慈爱的上善之心。所谓“齐同慈爱”,是要把世俗社会的人伦道德爱心上升到大慈大爱的上善境界,即《度人经》所说的“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YIN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

具体来说就是《感应篇》所指出的:不欺暗室,不履邪径;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头顶三尺有神明;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强调的是要诚信为人,宽容待人,无为不争,淡泊名利。《道德经》中曾说:“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要“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是故《想尔注》尝指出:仙人道士与俗人异。所异的并不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而是俗世之人以功名利禄为追求,仙人道士则当以大道的上善之慈之爱为修行要旨,明白名利财货皆身外之物,人生不能为外物所累,要弃名利之缰索,以道德为务,使生命达到合道的境界,利益于人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常通。

第二、由济世利人达至上善若水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至上的善行像水一样利益万物而处下不争,这样的善行才是道的体现,具有这样的善行的人才能合道成仙。因此,广行善举就成为道教入世济世以至得道成仙的重要内容。道教教团建立之初,天师道要典《想尔注》就强调,“百行当修,万善当著”。《抱朴子内篇》则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赤松子中诫经》进一步指出:“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重邪去之,神灵卫之, 人皆敬之, 远其祸矣”。

善行与修道成仙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而广之,道教告诉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的方法很多,要在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具体来说,是要心存善念,要恕己及人,乐人之吉,愍人之苦,不炫己长,不彰人短,不作妄语;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不嫉不妒,戒除一切杀伐YIN盗憎恨之心。二是要有行善作为,要救人之穷,济人之急,施药治病,救死扶伤,修桥补路,植树护林。三是要善于帮助人排解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要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抑恶扬善,正己化人。四要怜悯救济一切众生,放生度死。凡物有困难求救于人,皆当帮助它们排除险恶,使之脱离困境。劝告人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只要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 恶虽未为, 凶神已随之。

显然,道教劝善之说的目的完全是从济世利人出发,是为了有益于社会人心的安定与和谐。但对于修道者来说,则不只是以世人之善为标准,而是要追求道的上善境界。

第三、由重人贵生达至逍遥成仙

《道藏》第一部经典《度人经》即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道教看来,生命是最可贵的,希望人人都能竟其天年,以至长生久视。道教《五符经》认为“天生万物,人为最贵”。《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亦说:“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抱朴子》说:“生可惜也, 死可畏也。”《妙真经》则说:“德莫大于活。”

道教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它宗教相比最富有特色的地方,体现了对人生的关爱。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生命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道教从齐同慈爱的精神出发,要求人们要“慈心于物”,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待宇宙间所有生命,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辜地伤害任何生命。并在戒律中规定:不得杀害一切物命;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笼罩鸟兽等等。《太上洞渊神咒经》说:“道性本来清,救护一切人,普济于众生,太上布大慈。”道教对人生与生命的重视,体现了关爱人生的最大热情。

重人贵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人的生命、生活,人的生命、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即物质生活;二是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与生存环境是要解决人们的生理生命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是调解人的心理与精神追求。在物质生活中,道教教人少私寡欲, 淡泊名利,以宝养生命之元真;并教人致力于和平、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营造。在精神生活中,道教教人追求与道合一、逍遥无碍的境界。人生虽然会有种种困苦,但只要能以“常道”为大旨,不以鹏程万里、斑鸠数仞为区别,只要心意逍遥,心灵宁静,精神专一,所有的困苦都是身上的尘埃而已,抖落一下即能去掉, 即能神清气爽。道教认为:“我命在我, 不属天地”。人人都具有道性,只要通过修持修炼,由生得道,由道得仙,由仙得真,必能达到“生道合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界。但重人贵生的一切修持修炼,都要以入世济世的“真行”为基础,都要从处世为人开始提高个人的修养。无论尘路与修行的磨炼如何,其要旨都是合道永远, 逍遥成仙。  

第四、由清静以正达至道德为宗

道教认为修道应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生灵、有益于家庭。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德臻人间,福臻家国”。在道教诸多的入世济世教义中,清静无为的教义应是最重要的。《道德经》中说:清静以为天下正。此乃太上治世修身之道。治世包括治理国家与社会人心;修身不言而喻就是说个人的身心修炼。清静能使国家得到休养生息,能使社会人心归于正定,少些浮华,能使人质朴公正廉明,少些机巧贪念,能使修行者生命得到保养,精神得到升华。

在道教的教义中,清静与无为、寡欲是互相关联的。清静无为是说要顺自然而为,不要逆自然而动、伤害天地自然的本性;对人来说则是要保养人质朴清静的本性;清静寡欲则是说人当少些欲望,以保养好人的质朴本性。《清静经》中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遣其欲而心自静。只有清静才能使心神清明,所谓天地自然的本性、人之质朴清静的本性指的就是道的本性。《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道之士,性体圆明,常应常静,不为后天的七情六欲所伤。人处在一个纷繁杂芜的社会里,要保持清静、无为、寡欲,返回先天虚明体性,以至“常清静”。“常清静”才是道的最高境界,意即“真静”,其境界是“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湛然常寂”。这种修身境界,使人身体康健,神智虚明。对治世来说,清静以寡欲,无欲则正,圣人才能以百姓心为心,安邦以兴邦。《南华经》中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清静作为治世修身的重要教义,根本是以道德为宗。因为道德在道教的信仰里,既是社会人生的最高境界,又是客观世界的本体和真理,是道教的最高信仰理体。要在通过清静以使心正神明,治世而使天下归于正,如此则道全而德备,道普而德溢,归宗于道德。道教这种以入世济世为基本要求,以仙道为理想追求和指引的学仙修道之路,是其教义思想的基本特质。再如由少私寡欲达至道法自然、由修身养性达至性命双修、由我命在我达至形神和同等等,都是道教教义思想特质的体现。由此可知,道教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宗教,积极入世以利益社会人群,入世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宗旨则是要追求神仙超越和神仙境界,以得道成仙为最高理想。

 
 
 
前五篇文章

张继禹:入世济世与神仙超越(二)

张继禹:共话“道一风同”

张继禹:忠孝与神仙

张继禹:宽容之美——为道集虚 共同慈爱

老子思想 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与时俱进

 

后五篇文章

登高赏菊插茱萸 诗情画意重阳节

重阳节的道教文化源头

九九重阳乐登高--论元杂剧中的重阳风俗

九九重阳 登高赏菊,勿忘尽孝

中华瑰宝——书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