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巴扎西仁波切: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巴扎西仁波切: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曰:“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也就是说,在禅修之时仅仅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而不懂得辨别世出世间禅定差异的话,那么这样的见解并不能称为最了义的见解。

  当然,我们在往昔讲法期间也在依止要义而做印证,有时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印证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理论而已,自己根本无处下手,这可能就是你自己现前的修行见解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的缘故所致。

  因此在聚众讲法期间,我们的讲法并不会讲解得很深,原因也正在此上。若过早印证见解不仅会违犯密宗十四条根本誓言之第七条:于诸未熟凡庸前,若传密法违七条,而且也不符合密法的传讲风格。

  正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印证见解不宜过早,要不很容易变成伺察意之见解。”就是告诫后一代弟子,如果我们过早听闻对甚深见解的印证,可能自己就会去创造一种类似的状态,这就叫伺察义之见解。

  比如我们听闻过诸如遍知双运,明空不二等名词之后,自己就会去想象出一种类似的状态:外界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心本来就是空的,因此一切都是空的,自己要安住在这种状态之中等等,并且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状态。

  要知道,即便你口中说的这些名词听起来有多么殊胜,但实际上这可能就是你自己思维造作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已。无论你在这种状态之下修学多少年,见解恐怕很难有所增上。

  因此我们也一直告诫信众,见解是修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作为欲成办解脱之修行人,我们首先要懂得如何去次第修学。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先从什么见解开始入手,逐渐达要到什么样的见地,并且修行过程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烦恼,应该如何去对治等等。这些道理往昔都已经传授给大家了,我们在自己修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依教奉行,绝不能掺杂一点点私心去高攀见解。这一点很重要,要时时铭记于心。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仁波切:修行就是修心

普巴扎西仁波切:调伏内心带来的改变

普巴扎西仁波切:修行佛法切勿轻视调伏内心

普巴扎西仁波切:依修而见与依见而修

普巴扎西仁波切:通过网络或者光盘是否能获得传承

 

后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仁波切:解脱离不开导师的教言

普巴扎西仁波切:观修前行而精进修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如何学习,才能提高成绩?

普巴扎西仁波切:不要盲目追求“开悟”的名号

普巴扎西仁波切:修行不要追求虚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