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普巴扎西仁波切:修行就是修心 |
 
普巴扎西仁波切:修行就是修心
我相信从初次进入佛门开始直至今天,无论是身作礼拜,还是朝拜各地神山以及谒见诸多导师,或者持诵不同的经文咒语,乃至修行禅定等等,总之,我们都已经行持了许多的善法。 那么我们从事诸多善行具有多少功德呢?这就要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内心有了多少改善。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表面上从事善法,而实际当中并没有调伏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法有多少功德,就很难所言了。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自心与法不相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则无实义可谈。”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独自跑到幽静山林之中去闭关多年,或者平常在家念诵很多遍经文,若是我们的修行并没有对治自己的内心,内心烦恼仍旧如同往昔一般炽盛,那么即便我们行持诸多善行,见解可能仍旧停留在原地。 要知道,我们是否信仰佛教,并不在于我们的手中是否时时拿着一串念珠,也不在于家中的佛堂布置得有多么精美,而在于我们的内心有多么地改善。 即便我们时时宣称自己是佛教徒,但内心烦恼却依旧与庸俗同道,那么只能说自己是一个形象的修行者,甚至可能一点都没有修行。因为我们所谓的修行,修的是心。若自己的心没有改变,无论从事的善行数量有多么多,恐怕对解脱都没有多少利益。 当然,在修行之初,我们的确是需要寻求诸多方便去调伏自己的内心。即便一开始由于自己烦恼沉重或者自己内心力量不够的原因,做得不是很圆满,但还是要时时要针对自己的内心而做调伏为妙。 现前在汉地有很多信众会向我汇报见解,当然见解提高是多方面的,但从世间角度而言,我们就可以观待一下自己的性格与往昔相比是否有所改善? 例如在现在这个时代,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很快,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情绪难免还是会因此而有所波动。那么此时就可以反观一下,面对同样的对境,自己的性格与学佛前相比是否越来越调柔?家庭是否越来越和睦?与周围的人相处,磕磕碰碰的事情是否越来越少?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见解就在逐渐增上。因为你时时都带着一面镜子在反观自己的内心,因此很多事情就不会再去计较,生活也越来越和谐,内心就觉得越来越快乐。 曾经有人问我,“修行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从面对生活的角度而言,当我们面对生活之时,生活不再束缚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善法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时时要观待自己的内心而作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记于心。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