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109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109讲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讲说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已经将广论讲到第三遍了,其中的法义大家多部分都有心得体会。今天我们来到佛教在线的佛音与大家共同学习佛法,首先端正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用法义、诸佛菩萨的法雨甘露灌溉我们的身心,使我们能不断地在这甘露法雨中祛除我们的身心烦恼和业障。今天也是应佛教在线叶子和米米的多次邀请,一直以来也没有时间,今天到这里来作这样一个讲解,也是为了满足在座学习佛法、听闻佛法的善的愿力。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但是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发心、动机,而皈依三宝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章。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皈依的因和皈依的选择、认识三宝、如何皈依。我们进入到皈依的正行,讲到了第一部分亲近善知识,皈依以后应该做的事情了。前面对善知识的标准和选择已经讲了最重要、最为核心的三点,重点已经说过了,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善知识亲近、依止、承事,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就会不断地成就与解脱。对三宝的功德认识了,如何修学?我们讲了,亲近以后我们应如何依止善知识、选择善知识,这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前面我们讲善知识不容易选择,但是十德不具足的不要紧,只要有三个功德具足,堪作依止。这都是前面已经讲过的,今天接着往下讲。 当我们值遇善知识时,又如何亲近并且获得教授呢?若不善于依止,即使是遇到了很好的老师,也可能错失良机。反过来说,若能与善知识结下殊胜的法缘,生生世世都会得到他的摄受。关于亲近善知识,《菩提道次第论》中谈到了下面我们要说的几点要求: 第一是净信为本。什么叫作净信为本呢?就是对于自己亲近的善知识必须具足信心,观他的功德,不要观他的过失,就是观德莫观失,切勿依自身的情绪和立场随意地评判。凡夫心是充满主观的,以这样的心观察世界,所见自然难以清净圆满。若不善于发现善知识的功德,随着自己的情绪立场随意批判,很可能会顺着凡夫习气寻找他的过失。这样的话,便无法对依止师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相应的,善知识所教授的教法也就无法对我们产生应有作用。所以,《菩提道次第论》特别强调“视师如佛”,因为亲近善知识乃是道的根本,亲近善知识的轨理“视师如佛”很重要,因为我们不会对佛陀生起寻找过失之心。“视师如佛”的重点,不在于师长是不是具备和佛陀无二无别的功德,而在于这种净信对修学有莫大的帮助。 第二是念恩生敬。如何念恩生敬呢?在无尽的生死当中,我们所以能听闻佛法,种下善根,不曾离开善知识的教导之恩。不仅是今生的善知识,也包括过去生的善知识。如果没有善知识携手扶助,我们可能仍然在三恶道当中沉沦。所以,应时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第三是身口给侍。就是身口意承事,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善知识。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养最为殊胜,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能如说修行,利益诸众生”。因为亲近善知识的根本意义,是为了依照正确的方法修行,直至解脱。 对于末法众生来说,福薄障深(福德善根因缘很浅、业障很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亲自听佛说法,或者能见到诸佛菩萨)。而经典浩如烟海,即使如此,尚不能穷尽佛法全部,是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无善知识的引导、带领,如何于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呢?这正是很多人修学多年却不得要领的原因所在。结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还是问题。除此之外,僧团难免龙蛇混杂。尽管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一切僧宝,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见和德行者。在这样的现实当中,依止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作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确为修行的捷径。依止善知识,十德不具足,具三德也行。作为弟子来说,我们如何把善知识承事好,这是重要的。 2、听闻正法 闻思经教,是修行中的重要环节。正如《听闻集》所言:“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多闻能知法――多闻的话,能够知诸法,知道佛法的内涵和教义;多闻能远恶――听闻佛法多了,即能断恶从善;多闻舍无义――时间长了,听闻佛法的知识多了,就能把不如理、不如法的东西改变、放下、去掉;多闻得涅槃――只有以闻思修,修学戒定慧,趣入三摩地,才能得解脱。 何为“多闻能知法”?多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广学多闻,广泛地读诵大小乘经典;另外一个是对同样内容反复不断地听闻思维。如因果之理、无我之理,必须不厌其烦地数数听闻,把法义无一遗漏地拷贝于脑海当中,铭刻在心中,成为思维的一部分。多闻是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转化为摧毁错误观念的力量,所谓功到自然成。凡夫心刚强难调,如果没有量的积累,法义对我们产生的作用,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即刻消隐不见。唯以多闻不断强化,才能使佛法在心中打下深深烙印,乃至起心动念皆与法相应。 此外,多闻还能帮助我们远离不善,是为“多闻能远恶”。生命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观。如果是观念错误,便会不断制造问题,导致不良的心态。一旦观念调整,心行必随之调整。而树立正确观念的捷径便是闻思经教,通过观察修端正认识,从而远离不善的行为和情绪,如此,也就扭转了人生的轨迹。 第三是“多闻舍无义”。无义,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个世间,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浑浑沌沌地度日,忙碌于工作、事业、家庭、儿女等等,以此为生命轴心,有些不堪重负,也有些乐在其中。但从佛法智慧观察,这一切对于人生仅有暂时意义,只是行将消失的泡沫而已。无论事业还是金钱,一切的成败得失无非意味着泡沫的大小,除此而外,别无意义。通过多闻,我们能拥有透视现实的智慧,看清世间的本质。否则也会像世人那样,将之当作真实来追求,耗费一生光阴。当然,多闻的关键是听闻佛法,而并非世间林林总总的知识、信息。唯有听闻正法,才能帮助我们照见人生真相。 最后是“多闻得涅槃”。涅槃是彻底的息灭烦恼,契入生命的真实。这一境界,亦需通过多闻才能证得。因为多闻能使我们获得佛法的正见,进一步契入空性,导向涅槃,证佛所证。 了解闻法意义之后,应进一步端正闻法态度。若将我们的心比作法器,如何将法乳尽数装入其中并保持原有的品质,需要以相应的条件为前提。《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为我们总结了闻法必须远离的“三种过失”和“六种观想”。 关于三种过失,宗大师比喻为倒覆之器、不净之器及漏器。 第一是倒覆之器。谓于闻法过程中心不在焉,思绪纷飞,不能将法义注入心田。这种时常处在昏沉和散乱中的心,就如倒覆的器皿,无法装入任何东西。所以,闻法时当摄心端坐,专心聆听,切忌昏沉掉举。 第二为不净之器。带着许多固有观念而非清净心闻法,对于所闻法义不能如实接受,反而使其经过原有想法的处理和染污,不再是纯正的佛法。就象在一个充斥辣椒、酱油、陈醋等等佐料的器皿中,即使倒入最纯净的水,也会变成辣椒、酱油的混合物,面目全非。所以,我们应该以清净的心闻法,从而保持所闻法义的纯正性。 第三为漏器。虽然对所闻法义没有染污,但闻法后不加思维温习,就如有漏的器皿,虽已将水完完全全地倒入其中,仍将流得一滴不剩。大家这几天在网络上反复来听这些道理,不断地在这之中通过法义的摄受和了解,在这儿听皈依的教法,或许听的时候都很认真,但如果回去后不再忆念,听完就拉倒了,下了网了就不管那一套,一切随它了,那就麻烦了。如果不再忆念,不久就会遗忘,对于修行自然难以产生作用。 以上是我们闻法时必须远离的三种过失。此外,还应具备六种想:对于自已须如病者想;对于说法者须如医师想;对于教法生起药物想;对于修行生起疗病想;对于如来须作正士想;对于正法生起久住想。这些我们前面讲《广论》时都说过,希望大家在这上面好好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就是经典上讲的“断器三过,依六种想”,摄心听法。 学佛尤如疗病。平时,我们偶感小恙也会焦急不安,却很少意识到自己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因为我们被无明所惑,虽暗夜临深渊,却不见轮回险境。须知,色身健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健康,象诸佛菩萨那样自在安详,无有挂碍、恐怖,无有颠倒、执著,内心恒常安住在慈悲和智慧当中。返观我们自身,何时不被烦恼和情绪左右呢?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病情。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积极地设法治疗,并对法和法师生起恭敬之心。大家来此闻法,是否认识到法师是拯救我们的医师呢?认识到佛法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唯有作这样的观想,我们才能对法生起不共的信心,从而虔诚闻法,依法修行。 那么,哪些属于正法,又依怎样的次第修学呢?在此,我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书目,供大家有时间时下去参考学习。不然的话,皈依三宝了,稀里糊涂什么也不明白;学佛多年了,还是在佛门里面混;或者当“教油子”,什么都知道、都明白,但是不去行持,那就完了,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些书。 首先,应增强对三宝的信心,树立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可学习《随念三宝经》、《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地藏经》、《普贤行愿品》、《略讲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能海上师的《皈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等等。其中法尊法师的《随念三宝经》、《增一阿含经·三宝品》能帮助我们认识三宝的甚深功德,通过对三宝的了解和忆念强化皈依之心。《地藏经》、《普贤行愿品》是讲述地藏、普贤菩萨因地修行的宏伟愿力和广大行持,包括文殊菩萨的十大愿,学习《广论》将来有助于我们修行有次第、树立正知见、如法修行,为大乘行者应当积极培养的信念。 其次,学佛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正见和行仪,指导我们如法地生活、持戒、止恶行善,相关经论有《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学处品》、《佛说善生经》、《佛说吉祥经》、《十善业道经》等。其中《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学处品》介绍了在家居士应当认识和遵行的学处,并对五戒有详细的说明。《佛说善生经》、《佛说吉祥经》讲述了在家居士应如何待人处事,如法生活。《十善业道经》揭示了缘起因果、止恶行善的意义,指导我们鉴别佛法与其它宗教在知见上的不同,为修学打下基础。 此外,应奠定相应的教理基础,明确学佛的基本套路和次第。推荐的书目为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成佛之道》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其中,《佛法概论》讲述了佛法的基本内涵;《成佛之道》标明了成佛修行的基本脉络;《菩提道次第论》提供了由学佛到成佛的完整纲要,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要领,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这就必须树立佛菩萨那样的行愿。有关于此,必读的典籍为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和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重点介绍了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其中,《菩萨地》从菩萨的发心和行果,全面讲述了菩萨道的修学内容。尤其是《菩萨地》当中的《戒品》,在汉地、藏地都曾单独译出,广行流通,成为实践菩萨道的重要准则。《入菩萨行论》在唐宋时期已经有汉译本,可惜未能引起重视。而在藏地,译出以后即为各大宗派共同推崇。此论由暇满人生的重大意义开始,详细说明了菩提心修习的前行、受持和如何依六度圆满菩提心的过程,对于菩提心、菩萨行的实践原理及方法论述得非常透彻,操作性极强。希望大家下去以后能如理地去学、如法地实践、如法地去做,这是重要的。 具备行愿之后,还需进一步解除烦恼,入佛知见。《辩中边论》、《金刚经》和《六祖坛经》可为我们提供指导。《辩中边论》是唯识宗的重要经典,依三性建立唯识中道见,为我们阐述了何为中道,何为边见的根本问题,对树立佛法正见有重大指导意义。《金刚经》为般若系的重要典籍,也是我们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主要阐述空、无相、无所得的思想,指出了菩萨行者在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中观正见。《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至高见地,为我们开显了成佛修行的捷径。 作为普通的居士,若能有序地按照这个次第深入,逐步前进,将为修行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作为修行殊胜的前沿。我们成立实修班按次第一步一步引导大家修学,有它的重要意义所在,希望大家从中能够深入地了解,这是听闻正法方面,当然这是一点点,其他的日后再说。 3、如理作意 作为佛弟子来说,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观念呢?藏传佛教中,以思惟人生难得、念死无常、思惟轮回是苦和深信业果作为佛弟子必须具备的共有观念,简称四共。时常忆念思维这几点,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摆脱凡夫心中,使修行继续深入。在“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这部分,已介绍了前三项内容。在这儿,专就“深信业果”作一个说明。我们在讲《广论》第三遍现在就讲到了深信业果,这里顺便重新提一下。 业力,是推动生命延续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业创造一切,业就是一切。因为生命的存在就是业力的存在,生命的延续就是业力的延续。所谓业,是我们身口意行为留下的痕迹。对于生命,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其他宗教往往认为生命有一作为主宰的灵魂或神我。但佛法认为,生命只是五蕴和合的因缘假相,包含无数想法和情绪。其中,有些力量较大,有些力量较小。而这些力量又源自以往的生命积累,某些人是在积累这种力量,某些人又在积累那种力量。不断贪的人,会强化生命中贪的力量,形成以贪为主的人格;不断嗔的人,就会强化内心嗔的力量,演变为以嗔为主的人格,等等。每一种力量都代表着生命的积累,并且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生。 怎样衡量一个人?依职业还是头衔?依家庭的角色还是社会地位呢?这些外在形式,是无常变化,不足为凭的。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正是我们的业力。也就是说,你做了什么,你就是什么。我们过去的行为决定了现在;现在的行为又决定了未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特定的主宰。因而,生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赋予其什么内涵,它就会成为什么。 在生命洪流中,任何心念和行为皆功不唐捐。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心行,都将留下痕迹,区别只是在于力量大小。当我们生起慈悲心时,是在强化生命中的慈悲;当我们生起贪心时,是在强化生命中的贪心。不同的心行,强化着不同的力量,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说到业果真实不虚,不仅有外在影响,更有内在作用。很多人关注外在结果:我这样做,将来会不会下地狱?我那样做,将来会不会升天?我认为,从因果原理来看,外在结果并不重要,值得关注的反而是每种心行在生命中形成的力量。因为客观结果终归是梦幻泡影,终归会成为过去。而内在力量若不通过忏悔来消除,将尽未来际影响着我们,所以这种力量更为持久,更为可怕。 同时,我们应深信“业决定之理”,即每一种业都将招感果报:善业招感乐果,恶业招感苦果。不仅招感未来的果报,也体现于当下的改变。善的业力,代表着善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和谐的力量。当我们生起悲心和爱心时,内心是温馨、怡悦、欢喜、快乐的,当下就会感到快乐,并能把这份快乐传达给周围的人;而当我们生起嗔心、嫉妒心时,内心必定处于对立、冲突当中,当下会感到痛苦,进一步使周围的人受到伤害,说出来的话都会伤人。所以,善恶业所招感的苦乐果报,完全是因为各自的心理特性所决定。“业决定之理”还告诉我们,哪怕一丝一毫的快乐或痛苦,皆非偶然,同样是由善恶业力招感。《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到:乃至地狱众生在承受无边痛苦的间隙,偶尔感到凉风吹拂,这一点点凉风带来的快乐,也与往昔劫善业有关。反过来说,声闻圣者所显现的病苦及磨难,也是来自于曾经造作的不善业。 业的特点还在于,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不做不会得到,但是做了决不会失去的。业不会凭空而有,如果我们不曾造作,任何人无法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我们。但凡是已造作的业力,必定不会消失,不会侥幸逃脱因果规律。在这一点上,业果之理远比法律更为公平、更为准确。 除此之外,业能够增长广大。相应的,也会萎缩乃至消除,关键是看我们赋予其何等因缘。若赋予其善因缘,不断地忏悔、修行,恶业便不再有生长的机会,反而会逐渐消除。反过来说,如果不断地增加烦恼,会使恶业在肥沃的土壤中迅速生长,乃至百千万倍地增值。就象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衍生几千、几万、几十万的种子。 “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关于业果之理,我们既要深信业的真实不虚,也应该认识到,佛教的业力观是无我的业力观,所以业力也是无自性的,可以通过忏悔改变。如不能够改变的话,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力足以使我们长劫受苦,永无出头之日。净除业障,乃是一切修行的前行,主要通过追悔力(因深信业果而竭力追悔)、依止力(修习皈依并发菩提心)、对治力(读诵大乘经典和修空观等)、遮止力(不复再造)进行对治。同时,广泛修习善行,使生命不断提升,生生增上。 4、法随法行 修行,是生命改造工程,这就需要反复不断地训练。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修行内容,更应念兹在兹,时时不忘。此处重点介绍皈依的修习、发心、五戒和四无量心。 皈依之后,首先应以相应修习增长对三宝的信心,使之坚定不移,乃至宁舍生命也不舍皈依。藏传佛教各宗派中,都安排有数项加行作为修行的基础,如念诵四皈依、磕大头大礼拜、念诵金刚萨埵、供曼扎等等四加行,以此强化皈依,集资净障(积集资粮、忏悔罪障)。我觉得,这种训练对于初学者非常必要。世间不少技能都需要从练习基本功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使三宝深深铭刻在心,起心动念不忘三宝,正是学佛者所要具备的基本功,这就必须通过修习皈依来完成。 修习皈依,重点在于强化对三宝的信心,这需要量的积累,所以我们要作为每日定课来完成。具体修习的方式可根据四加行中我们传的法,按照《皈依修习仪规》进行,其中,“安住修”部分的称念三皈应在一千遍以上。若确因学习工作极为繁忙或出差不便等等个别情况,皈依以后,至少应该每天以虔诚的心称念一百零八遍三皈依,不使一日空过。同时,也避免三日打渔两日晒网的懈怠习性。修行,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以两至三年的时间修习皈依,称念三皈累计到百万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称念三皈不仅仅数量要达标,象我们做加行,十万、五十万,质量更不能放松。每次修习,皆应以正确的发心和观察修激发对三宝的渴求,激发虔诚求皈依之心,真正做到心口如一。 皈依的修习还应结合礼佛同时进行。礼拜,不仅是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恭敬和感恩,也是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障碍的最佳方式,更能折服我慢,培养谦和、柔软的佛子威仪。当我们以虔诚心礼拜时,同样要结合观想进行,观想自己带领六道一切众生共同归投三宝的怀抱,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也包括素不相识的人,更包括曾经的冤家仇敌以及形形色色的动物,与他们一同礼佛,一同称念三宝,一同感得殊胜的加持。 为了保障修习的效果,皈依修习主要于座上进行。修习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在佛堂内陈设坛场,供养佛像、经书和供品。佛像应该以本师释伽牟尼佛造像为主,经书可以选择《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等大乘法宝。佛堂应营造庄严神圣的氛围,每日清扫并以香、花、灯、果设供,条件不具备时,可以供一杯清水,在强化皈敬心的同时,积集福德资粮。 其次,是修习发心。从下士道的增上善心开始,进而修习中士道的出离心和上士道的菩提心。出离,不仅是对现世的出离,更是对轮回的出离。依出离心修习三无漏学、三十七道品,可成就解脱道。菩提心,就是觉悟利他之心,更兼无限、平等、无相无所得的特征。认识到菩提心的诸多特征,可通过座上观修生起愿菩提心,具体法门有自他相换法、七因果和十种因缘。其中,自他相换由寂天菩萨提出,七重因果出自阿底峡尊者的《修心七要义》,由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而至菩提心,十种因缘则出自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分别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父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为念正法得久住。当愿菩提心生起后,还应通过座下实修发起行菩提心,随分随力地修习利他行。关于发菩提心的相关内容,可参照《认识菩提心》一文,《入菩萨行》等参考书籍,其中有较为详尽的说明。 第三,应奉行五戒十善。虽然皈依了没有受戒,但是应该在这上面锻炼,遵照去行持。不是皈依了没受五戒十善就不去做。五戒为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在五戒的前四条之后增加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五戒十善为佛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虽属人天乘修行内容,若发菩提心修习之,同样能成为佛道的资粮。受持五戒,应该通过相关律典的学习,了知开遮持犯。戒为三无漏学之一,依戒修行,方能成就定、慧资粮。同时,止息凡夫心和生命的不良串习,更能使未来获得暇满人身,远离堕落恶趣之苦。 此外,还应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是予乐之心;悲,是拔苦之心;喜,是对众生一切善行的随喜;舍,是对众生的平等相待。无量,是菩萨无我利他的广大心,一个是指所缘众生无量,一个是指能缘之心无量。这种无限的心行,与凡夫的心确实存在很大的距离。在初修习时,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观想,然后扩展到素不相识者,最后是曾经的冤家仇敌。逐步打开心量,包容一切,平等一味。 以上四点,为佛法修行的共同基础。如果说皈依使我们走入佛门,那么发心就为我们把握了修行方向,而五戒十善是保护我们不受烦恼伤害的行为规范,四无量心的意义则在于拓展心量,迅速积累佛道资粮。 四法行的修习环环相扣,由亲近善知识而能听闻正法,由正法的指引而能如理思维,具备正确观念和体会之后,才能如法修行。如此,从认识外在三宝到开发内在三宝,最终实现生命本自具备的三宝品质。 六、皈依的学处 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稍有不慎,便会受到攻击,乃至陷入重重包围而落败。在修行之路,凡夫心尤如千万个伺机而动的对手,正在寻找一切可以入侵的机会。所以,当我们获得皈依体之后,应该全力护持,警惕所有可能使自己破失皈依的逆缘,这就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学处,不得稍有违犯。 1、遮止学处 遮止,就是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宁舍生命不做这些,便是获得皈依体以后应该遮止的范围。 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类民间信仰。同时要认识到,皈依佛之后,也不应再以世间的感情、财物、地位为究竟归宿。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学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吗?并非如此。不皈依,决非逃避现实,更不是让大家不再工作谋生或者成家立业。只是希望我们认识到:这一切于人生只有暂时意义,不是真实的皈依处。否则的话,眼前的利益往往会象蔽目之叶一样挡住我们的目光,使我们看不到事实真相,看不到广阔的世界。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的觉悟,那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皈依以后还心系其余的皈依处,不仅会破失皈依体,更会使我们生生世世难有因缘得遇佛法。 皈依法之后,应该依教奉行,依法遵循各种戒规,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为。对于在家居士来说,重点是奉行五戒十善,其中的每一条,都包含保护自己和不伤害他人两方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五戒也为五种布施,即无畏施。奉行五戒,是断除恼害众生的因缘,从而消除他人的恐惧,故名无畏施。如果我们不杀生,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伤害;如果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担心财物会被我们掠夺;如果我们不邪YIN,别人就不必担心家人和我们在一起不安全;如果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欺骗;如果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失去理智。而在这十善中,尤其注意口业的防护,比如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以为戒的。不良的语业,不仅会制造事端,影响大众和合共处,更会使我们的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这样就把佛法衰败了,自己造作无量无边的口业。此外,十善中还增加了不贪、不嗔、不邪见,这三个为根本烦恼,由此派生一切不善业,抓住这一关键,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皈依僧之后,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但遮止的意义主要在于不以其他的为皈依处,并不排斥在工作中与他们进行接触乃至合作。 遮止学处主要包含这三个方面。当我们皈依之后,对任何不信乃至诋毁三宝的行为,决不能轻易随顺。宁舍生命,不舍皈依。必须要知道,无论以什么方式认同毁谤三宝的做法,将立即失去皈依体。 希望大家对遮止的学处要知道,哪些是不让做的。我们要如理如法地去行持,听从佛陀的教导,不去做这些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希望大家对以上所讲的内容深刻地体会、对照,然后作为我们修行中的镜子。自己过去不如法,要忏悔,同样地要如法地行持就对了,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修行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进步,成为一个合格如法的佛教徒。懂得三宝的真实内涵,也懂得为什么要皈依、怎样皈依、皈依以后要做哪些事情,会逐步地了解。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祝愿在愿的各位法师和同修法喜充满、福慧增长、六时吉祥,下面回答问题。 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