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104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104讲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讲说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又开始讲解《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的内容,通过《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一章,从对三宝的信心一直到我们发菩提心,一步一步全部要按次第,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面都给我们介绍了,那么前面我们讲解的是下士道、道种建立,下士道包括皈依三宝这一章怎么去发出离心呢?怎样是我们的心更上一个台阶呢?怎样去发心? 修行当中,学习佛法当中,为人处事当中、护持三宝当中,贵在发心。那么学佛的人在发心当中的误区我们要知道,普通的人,因为从凡夫的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的心,那么学佛的人 ,发心是否都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人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我们现在谈几点: 发心的误区 1、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 学佛人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大多数的人都是以此作为起点。 有些人是被寺院庄严清净、超然脱俗的环境所感染,一走入寺院后觉得非常安详、欢喜,因而发心前来学佛,觉得住在寺院享享清福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方外之地的氛围。有些人是被清净的梵呗(就是佛乐、佛教的唱念)羡慕出家人和僧人的念诵所打动,学佛之后天天跟着唱念,以为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了,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梵呗、唱念、音声。也有些人贪著于佛教高深的哲理,作为研究,觉得研究佛学很有深度;还有些人贪著于佛教辉煌的艺术,觉得佛教的艺术殿堂中有着丰富的宝藏等等。如果是缘于对某种境界的贪著来发起学佛的心,那么在学佛过程中,贪著往往也会随之增长。 如果把佛教当作学术来研究,到最后写文章、出成果就成为学佛的目的了。一旦有了成果、出了专著、评了职称之后,就会觉得学佛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人生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还有很多人把佛教当作纯粹的哲学来考察,对佛教哲学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解决人生问题的重视,这一类的人也大有人在。在历史上,民国年间支那内学院的研究,基本上都落入哲学式的研究,而不是基于对生命的关怀、生死大事等等,不是从这上面来的。甚至还有些人是奔着佛教的利益而来,把寺院当作谋生的场所、盈利的地方,就更是错误的发心了,这个发心就更不正确了,这一点我们要好好反省。 仔细分析起来,绝大部分人都是由类似的因缘走入佛门。真正感悟到人生无常,为了寻找生命的出路,为了了生脱死,为了成佛作祖,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学佛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寥若星辰、寥寥无几。如果在发心之后心还是继续缘于对一些外在现象的贪执,没能在目标上有更高的提升,最后成就的可能都是贪著之心、我法二执。这是在发心中的第一种误区现象。 当然,由贪著入门并非绝对不可以。《维摩经》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就是说,先以某种方便使人们对佛教产生兴趣,然后逐步对他进行引导。比如国外,如澳洲,现在澳洲佛教也很兴盛,我们国家组织佛学音乐表演,到澳大利亚那里的一切寺院、一些道场,那些道场就免费为大家提供素食。很多人到寺院来并不是对佛教有兴趣,只是奔着免费的素菜而来。但他们到寺院的次数多了,渐渐对佛教产生了感情,然后听听讲座、读读佛教书籍,认识也会有所提高,最终转入正确的发心。所以说,如果不是停留在贪著的基础上,而能通过闻思经教来树立正见,并以正见为指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那么,尽管是从贪著开始,最终却能放弃贪著,同样可以成就解脱。 2、发心过程中误入凡夫心 第二种误区现象,是从正确的发心开始,的确是为了追求解脱或成就佛道而学佛。听经闻法,天天做功课,亲近善知识等等,但这种发心能不能持续下去?是否就能保持永久的纯正性呢?从开始的发心到最后的不变? 我们知道,发心只是一个开始,只是一念的力量。而这个刚刚生起的正念像婴儿一样,力量非常微弱。相反,凡夫心的力量却是非常强大,因为它来源于无始以来的生命洪流,等流相续的因,它的力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劲。只有当我们发起强烈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时,凡夫心才会暂时退避一下。就像猫出现时,老鼠就知趣地躲进洞里不出来了,是一个概念。 但我们的心不会总是处在这样的状态,尤其是当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住持道场、管理寺院、学习佛法、到聊天室、亲近大众,免不了要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出家人到各地弘法、开设讲座,也免不了和各种类型的信徒打交道。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就忘记了当初的发心,甚至把事业的成就当作修行的目的。事实上,我们发出离心或菩提心去做事,最终所要成就的正果是解脱,是无上菩提,是成佛,事业只是其中的一个副产品。 遗憾的是,多数人在做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忽略了自己的初发心,慢慢慢慢逐渐背离了最初的目的。尤其在事业有了一定规模之后,我们甚至也会像世俗人那样,希望这项事业越做越大,希望这项事业超过别人,而忘记了修行人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做事。于是乎,所有的凡夫心都回来了。随着事业的发展,对事业的贪著也在成正比地增长、反复翻倍地增长。事业开展得越大,对事业的贪著之心就越强。虽然从事的是佛教事业,但和从事世俗事业的心行运作规律是一样的。 无论是对佛教事业的贪著,还是对世俗财富的贪著,两种贪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弘扬佛法或护持道场能利益很多人,它所成就的福德,和贪著世间名利成就的果报截然不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两者在主观上所成就的贪著之心没有丝毫不同。就像在我们的眼睛里,无论是放上金子还是沙子都同样有害。 很多做事的人,包括护法、弘法乃至修行的人,因为在知见上没有过关,对做事应该持有的心态不能正确认识,所以在发心过程中不自觉地就落入了凡夫心。这种情况在佛教界还比较普遍,虽然在客观上成就了一番佛教事业,但也在主观上成就了典型的凡夫心。事业发展到相当规模之后,甚至形成了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宗派观念。其实,这些都是我执的表现。因为我执也在随着事业一起成长,到最后和修行完全是两码事了。表面看起来事业很辉煌,弘法的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我执和贪著的心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这个是不容忽略的。 明白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可能都没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接二连三地栽进去了。所以我们要好好思考一下,且不要说别的,皈依的心、出离的心有没有生起来?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思考一下菩提心的问题,要知道这个道理。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它的意义很重大。尤其是对同修道友来说,因为我们现在开始把握还来得及。如果我们能发起猛利的菩提心,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行,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不会被事业所转。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做事会做出那么多问题来,还不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样就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也不可能成就佛道。我们知道,菩提心的修行是非常积极的。如果我们不做事,光是口头上说一说学佛,菩提心就没办法圆满,佛菩萨所具备的品质根本无法成就。所以,必须通过修利他行来积累成佛的资粮。关键是在于,要以正确的发心来做事情,并且始终保持这份发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利益众生的同时,对于自身,成就佛菩萨一般的品质。 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能在学佛初期就了解到发心的误区。当然,仅仅了解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掌握用心的要领并且付诸实践,即使知道也是枉然,因为凡夫心的力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佛法当中上乘的用心方法,在心行的训练和调整上下一番苦功,否则,明白了道理也会无济于事。所以这个是很关键的,很重要的。这点我们不容忽略,如果我们对这个道理不能明确,修行就容易走错,误入歧途,那很可怕。 破除我执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这个自我诡计多端,它会寻找各种借口来保护自己。我们内心的世界当中有无数频道,像电视一样,有时我们明明打开的是这个频道,却会被另一个信号更强的频道抢占。我们平时打开电视时也会遇到类似的现象。自我不仅信号强大,而且随时都在伺机而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种心所都像心灵的一个频道一样,有的力量比较弱,有的力量比较强,弱就抵不过强的。哪种心所的力量最强,就会当仁不让地主宰我们。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我执之心,因为它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所以,修行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我执,一旦彻底摧毁我执之后,其它烦恼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何在发心过程中避免落入凡夫心,是修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发心要领也在其中。仔细分析起来,我们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即使在行善时,也很难保证是纯粹的利他之心。当然,利他的心应该是有的,同时我执也肯定会有,乃至贪著心、得失心都很难避免。我们会分别应该利益哪些人,不该利益哪些人等等,其中有着很多界限。可见,我们即使在行善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凡夫心的作用。若不及时引起警惕的话,凡夫的心往往会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并最终取代当初的利他心,那我们所成就的也只能是凡夫心。如果我们所发的是纯粹的利他心,才有可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品质。 《金刚经》和《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都很熟悉,前面在讲上师供的时候提到普贤七支供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和《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不要有局限,不要有怨亲之疏,应该在平等心上下功夫,所以真正的发心应该具备觉悟、利他和无限、心量要广大,无所得的特征。我们必须以此为标准,时时检查并调整自己的心行。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发心的误区,才有可能准确地发起修道、皈依三宝的心、出离心、菩提心,我们才能真正步入到修行的道路上,才有可能准确地发起菩提心,进而掌握佛法修行的要领。佛法虽然有各大体系,比如大乘有唯识、华严、法华、涅槃、中观般若。但我们如果能在修行上找到核心和要领,就会发现,所有大乘经论是在不同层面为我们提供帮助。唯识关于心理分析和对心灵运作规律的讲解阐述,对我们认识如何发心帮助很大。佛法的究竟处是殊途同归,契入和修证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归结到根本上是相通的。是没有矛盾的,所以佛法的法门无论哪一宗,哪一派,归根结底都是解脱生死的,没有什么分别的。所以《维摩诘》所说经里面说了: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身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萨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的众生来生到他的国土。 以上是认识到发心的两个误区,知道这个了,学佛贵在发心,那么你如何发心呢?它是有方法要领的。那么如何正确地发心呢?我们来谈谈: 如何正确发心 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围绕我们的心性展开的,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的种种误区,势必没有办法正确地发心。所以佛的法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心性展开的,对治我们心性的习气毛病的。 佛教虽然也关心世界,但关心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心性问题。因为我们的很多烦恼,都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而引起。世界和我们的心,究竟是一还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两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心与世界为二,从而使我们的心落入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在我们的修行中,有两个最大的敌人,即能执和所执。关于能执和所执,唯识宗为我们讲述得非常清楚:遍计所执正是我们使生命从无限状态陷入有限的开始。当我们超越遍计所执时,就能从缘起现象的当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这种执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唯识学关于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从这样的认知当中契入空性。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和心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学习唯识必须了解的基本理念。将来我们要讲,大家要学,要了解的,这是很关键的一个课题。 古往今来,各种宗教层出不穷,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其它宗教不能开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他们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东西当作诸法的真实相。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执中,执著于某一种我,或某一种法,所见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心性的正确认识,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明确知道发心应该从哪里开始。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我们《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开讲的,我们先谈一下什么是出离心? 1、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地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双方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分手,一心只盼着越快解决越好;或者说,我们在某地呆得厌倦了,厌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迫切希望分手或离开的心,也是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的心态。 我们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出家学佛、追求解脱,是否时时刻刻保持着这份出离心?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容我们忽略的。很多人刚出家时可能会有,但时间长了,出家生活逐渐演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过日子。这并不奇怪,从心理学上说,人有一种习惯性的麻木。对于某种状态熟悉了,就会逐渐地失去感觉。 在家的居士学佛也是一样,真是越学越退后,越学越颠倒,越学越迷茫,那么如何才能解脱于生死、出离于轮回?对这个真正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这些理念认识的不透彻,所以对于某种状态你熟悉了,在家出家都一样,就会逐渐失去感觉。 我们平常看到死人,尤其是身边的亲人去世,马上会提起对死亡的警觉。但那些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把尸体扔到电炉里,可能和一般人烧老虎灶差不多。这种事一般人多半不敢做,把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推进去化成灰烬,的确是件很难下手的事。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冰冷僵硬的尸体,对死亡不会再有任何恐惧和警觉。再比如,每个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都看得很重,但医生每天要治疗一批批病人,病人自己认为再重要的病,在医生眼里也不过是千万患者中的一例,不会引起和病人同样的重视。这些都属于习惯性麻木。 出家生活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是一样。出家时间长了,很容易把寺院当作过日子的环境,所以《妙法莲花经》告诉我们:“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念,只想着营造一个把日子过好的氛围。所以,佛陀告诫比丘们要时常忆念生命在呼吸之间,人命是无常的这样才会对死亡保持警觉,不再贪恋舒适安逸的生活。吃的、穿的、家庭、生活、种种的美景等等。 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无常是那么迫切,意识到无常就在眼前,还敢散乱、妄想、追逐名利吗?还有时间去忙这些身外之事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如救头燃”般精进,就像普贤菩萨警示我们说的一样:“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并时时保持对修行的紧迫感,不敢有丝毫松驰懈怠。如果我们的心恒常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修行就很容易相应。 出离心的发起,是出家修行的基础。也是我们在家学佛的人,你皈依三宝也要发出离心,不是说领个本、念个三皈就拉倒了,即使身不能出家,心也要出家,要有出离解脱的心,这是出家修行的基础。那么,究竟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的就是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起的凡夫心、执着的心。所以说,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实上,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对环境的贪著及由此引起的凡夫心。我们只有摆脱了凡夫心,才可能契入空性、解脱烦恼。 出离凡夫心,首先不能对世间有丝毫贪著,这是关键所在。阿含教法告诉我们,在认识上应以观苦为第一要领。一切都是苦的,苦是佛教出世解脱的基础,观人生是苦、观一切是苦,进而认识无常、空、无我,这是发起出离心的几个基本认知。 而在行为上,则应依戒、定、慧修行。我们无始以来养成了贪嗔痴等种种习气、串习的习气毛病,每种烦恼串习都在设法主宰我们。我们必须通过戒的力量来阻止它,不让烦恼有可乘之机。所谓定,即通过某个特定境界把心安住在上面,比如修数息观、不净观、九节风等,我们在讲广论、传法时都说过,将心安住在数息或观想不净的境界上,使烦恼妄想不再产生作用。然后再修习无常观、无我观引发无漏智慧,把烦恼执著彻底铲除。 所以说,发起出离心之后必须懂得怎样保持,并使它的力量不断壮大,直至最终获得成就。否则的话,即使发起了出离心,不久也会被凡夫心取而代之。当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时,凡夫心会暂时避一避。但只要我们稍稍松驰懈怠一下,它立刻会卷土重来。我们要深深体会到,修行必须像勇士般的精进,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当然,用心上的勇猛精进并不是要求非常强烈的作意。虽然开始时需要强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松懈。如果长时间过份猛烈地作意,不但容易疲倦,还会落入作意的误区当中。所以关键在于懂得怎么样用心,否则用错了力,勇猛精进也会出问题的,所谓欲速则不达。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发起出离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生死,依八正道而成就。在现代社会,修行的确比较困难,因为整个社会的诱惑太多,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的事务也太多。对于多数人来说,开始修行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过去的出家人多半隐居于山林,过着纯粹的出家生活,除了需要极少一点资养色身的衣服、粮食外,主要的精力都是用于修道。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修行环境确实很严峻,修习解脱道的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今天的修行可能要采用一些比较猛利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短、见效快,马上就能截断众流。在佛教的修行中,确实就有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上路。而且在上路之后,立刻使我们保持在无念、无住、无所得的状态中。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寻找这些比较有效的用心方便,修行才能更有把握。如果像古人那样,必须坐上十年、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今天的人肯定修不起来。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环境,我们在修行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往往还抵不上环境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尽管不少人每天会拿出两个小时或更多时间来念佛、修行、念咒、修加行,磕大头等等,但其余的时间多半还是安住在贪嗔痴当中。我们用作意培养起来的正念之力还非常弱,根本抵挡不住生命无始以来的串习。这就是很多人虽然也在修行,但烦恼习气依然如故的原因所在。 如果修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层面上,出现这样的现象再正常不过。因为我们现在培养起来的正念是建立在意识层面,想以此抵挡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妄念,双方力量如此悬殊,怎么可能取胜呢?就像以婴儿和壮汉搏斗一般,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认识到修行的心行规律,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的人修行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主要的原因是在这里。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是《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给我们开示的。那么前面说的是出离心,下面谈菩提心。 2、菩提心 出离心只是修行的基础,进而还要发起菩提心。出离心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强烈的个人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属于趣入寂灭声闻乘;也就是阿罗汉、自了汉。一是从出离心开始,然后回小向大,发起菩提心。出离心是对世间贪著的出离,正是菩提心建立的基础。而菩提心所具有的无住、无所得的特征,与出离心也是相应的。两者的区别是在于能否推已及人,由个人解脱进而希望利益众生,共证菩提。 菩提心的发起具备两个内涵:一方面是广泛利益众生,一方面是追求无上佛果。两者是否存在先后的顺序呢?在发心过程中,我们究竟应以利益众生为先,还是以成佛为先呢?是为了成佛才去度众生,还是为了度众生才成佛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对于大多数学佛者来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后为了成就佛果而去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度众生是为了“我”的成佛。倒是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是把自己视为众生的恩人,而是把众生视为自己的恩人。这是因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们成就慈悲品质和菩提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明确指出了佛菩萨和众生的关系,以众生作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缘。 即使我们具备佛菩萨一样的慈悲品质,这颗种子也必须通过广泛利益众生才能成熟。而且必须是纯粹的利他心。只有当发心达到这个份上时,才能引发我们内在的慈悲品质,才能广泛利益众生。如果其中还夹杂着凡夫心,只能成为调动慈悲心的前奏,甚至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时,我们还必须使发心积累到一定的量上,才能使菩提心完全启动。这个训练可能要通过百次、千次、万次、乃至百千万次的重复。我们要每天这么想、这么做,通过不断的心灵模拟和训练来强化它。一旦发心的质和量都圆满了,我们也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但若是我们始终本着这样一种心态,只是把度众生作为成佛的方便,慈悲心是很难圆满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我要成佛”,有这个“我”在,很难保证在度化众生时是纯粹的利他心,甚而还会有利用众生之嫌。 所以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当我们度化众生时,可以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利益众生:因为“我要成佛”就必须利他。而弊端则在于,未能真正对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是像生病必须吃药一样,把利他当作成佛的途径和手段。如果停留在这样一种心态,慈悲心的纯度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们天天讲经回向,包括我们每天修仪规的时候都有“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要发这个心。也就是说,修行不是以成佛为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就像同学们来到聊天室,来到网络当中听师父说法,学修一样,目的不是为了取得一个“啊呀,我对佛法了解的很深、很透彻、很明了”。有些人为了研究佛学到佛学院,去拿一个文凭出来,不是为这个。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弘法利生,荷担如来家务。如果我们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没有夹杂丝毫其它的成分,这种发心更容易达到佛菩萨的发心标准。当我们这样发心的时候,佛菩萨的品质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产生作用,我们当下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这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初发心即成正觉”,换句话说,修行的开始和最终结果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对于菩萨初发心功德有着详细的进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发心发到位时,功德之大简直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是因为,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那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呢?或许有人会觉得很抽象,在《大方等大集经》中说:“有一法摄取大乘。所谓初发菩提之心,即发心已修不放逸,”事实上,它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发菩提心的内涵是什么?发皈依的心的内涵是什么呢?发依止善知识的内涵是什么呢?发深信业果,对三主要道,乃至三士道的每一章的内涵是什么呢?都有状态。所以,发菩提心的内涵就是要度众生、我要成佛。这种“我要成佛”的心理指向,和“我要吃饭”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只是所缘的对象不同。当然,其中还有程度和纯度的差别。比如“我要吃饭”,有可吃可不吃和非常想吃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心行和“我要成佛”的心行也是相通的。 问题在于,我们想吃饭时会很着急,想成佛时却并没有那么迫切。不着急,学了佛, 皈了依了,受了菩萨戒了,一天到晚还是散乱放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有课去听,明天没课不听了,今天有师父在我就去修,明天没师父讲,师父不在了,我不用功了,我不精进了,好像精进是给师父看,给佛菩萨看一样,那就错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发心和“我要成佛”的发心,毕竟还有区别。我们想要吃饭的话,马上就可以吃饭。但想要成佛的话,怎么才能成就呢?相对来说会显得比较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到成佛的意义。所以,我们发心时还要有一个所缘的境,也就是佛果的功德。《华严经》等很多经论里,都有大量经文来说明佛果的功德。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佛果功德的殊胜,佛的伟大,解脱的功德,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就佛果,不能在吃喝玩乐上度过暇满人生,才有可能发起强烈的菩提心、出离心,解脱的心。 在我看来,整个大乘经典所讲述的修行方式,从菩萨的愿力到菩萨戒,包括大乘华严、般若的见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菩提心的成就展开的。只有通过发菩提愿、持菩萨戒、行菩萨道,才能使菩提心生根开花并最终结果。所以说,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最终所要成就的结果。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我们的修行就无法找到扎实的立足点。 所以在修行当中,一定要在发心上下功夫,所以能将《菩提道次第广论》能够听到第三遍,一遍一遍能坚持,每天按照师父教的仪规,去依教奉行,能够提升自己,能够好好地在皈依三宝上面、在依止善知识方面、在业果上面、在四共加行和四不共加行当中用功,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学习了知以后,能进一步在我们的道心上、道行上努力进步,好好发心。 那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了,下面就是回答问题的时间了。祝大家法喜充满,福慧增长,六时吉祥。阿弥陀佛,交麦。 回向...... 寒冬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