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 |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
卷第三 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 内容提要: 答波斯匿王:肉身无常,终要坏灭。见性不变,不生不灭。 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1。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注】 1 迦旃延和毗罗胝子 迦旃延和毗罗胝子都是外道论师。当时印度有著名的六大论师:(1)富兰那迦叶,说无因无果;(2)末伽黎,主张无因论;(3)毗罗胝子,唱不可知论;(4)翅舍钦婆罗,说人由四大合成,死后断灭;(5)迦旃延,诡辩家;(6)若提子,提倡苦行以求解脱。 白话解 阿难及大众听到佛的示诲,顿时身心十分安泰。想到长久以来,迷失本心,错把尘缘分别影事认做本心本性,今时得开悟,像渴望吃奶的婴儿忽然遇到慈母,万分感激。大众欢喜,合掌礼佛,还望如来披露身心的真妄虚实,阐发生灭和不生不灭的真实义。 波斯匿王起立对佛说:“我未得佛教诲之前,闻迦旃延和毗罗胝子说,一切断灭了,就称为涅槃。今我虽然有幸亲闻佛的教诲,但我心中还有疑惑,怎样推求,怎样修持,才能够证知这个心,到不生不灭地?” 今在这会中还未得无漏的大众,都愿听到佛的开示。 原文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白话解 佛问:“大王,您的肉身还在。我今问你,你这肉身像金刚一样长住不朽呢,还是随时变坏呢?” “世尊!我现在这个这肉身,终要坏灭。” 佛说:“大王,你现在还未灭,怎知会灭?” “世尊!我这无常变坏的身躯,虽还未灭,但是,我观察到,即使是当前,也时刻变迁,没有稍停之时。像烧柴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由此可见我身终将灭尽。” 佛说:“是啊!大王,你现在的年纪,已经走向衰老了。容颜面貌,怎及得孩童之时?” “世尊!我童稚时,肌肤腠理润泽;及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老了,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头发白了,面也皱了,看来命不长了,怎能比年轻充盛之时!” 原文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白话解 佛说:“大王,你的容颜应当不是一下子变坏的吧?” 波斯匿王说:“世尊!这是潜移密化的结果。不知不觉,寒暑迁流,渐渐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我二十岁的时候,虽然还号称少年,但跟十岁那时比,已经老了十年;及至三十岁之时,又比十岁时衰了二十年;今年我已是六十有二,回过头来看看,五十岁时比现在强壮得多啊!。世尊!我观察这种密移变化,是用十年做一纪进行对比的。如果微细推敲,这变化怎会是十年十年变化的?其实是年年在变;不但年年在变,而且月月在化;又何止月月变化?,而且日日在迁;说到底,刹那刹那,每一闪念之间,都不停住。由此可见,我身终将变灭。” 原文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白话解 佛对大王说:“你见变化迁改不停,悟得你的身躯要灭时终要灭。你可知身中有什么是不会坏灭的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说:“我实在不知道。” 佛说:“我今让你认识不生不灭之性。大王,你几岁时见到恒河水?” 王说:“我三岁那时,慈母带我去拜寿星婆,就曾经过这恒河,那时,便识得这是恒河水。” 佛说:“大王,依你所说:二十岁之时衰于十岁时,到了六十几岁,变化很大了。你三岁时就见过恒河,到十三岁再次见到恒河之时,前后所见好的恒河水有无分别?” 王说:“十三岁时同三岁时所见的恒河水无异,乃至于今,六十二岁所见到的亦无异。” 原文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1。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注】 1 身后舍生趣生波斯匿王是世间王,仰慕佛法,他的思想境界,不离欲界,与会中已离三界的大比丘、大菩萨不是同一水平。他闻法后所得的解,仍然有很多印度古神教观念的成分。他认为向佛供养,虽求不得肉身不死,也可以死后转生,所以自信身后舍生趣生。 白话解 佛说:“你今自感悲伤,头发白了,面皮皱了,面皮比童年时皱了很多。你现在观这恒河,与过去童年是相比,你观河的见性,有没有童年与耄年之分?” 王说:“没有。世尊!” 佛说:“您的面皮虽然皱了,但您的见性并不皱啊!。皱的,便表明有变;不皱的,便表明不变。变的会灭,不变的本来就不生不灭。您的见性怎会因肉身生灭而有生有灭?怎么你还信末伽黎等外道的死后断灭论呢?” 波斯匿王听了这番话,自信身后舍生趣生,跟大众一起,心情踊跃,欢喜得难以形容。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 内容提要: 一切能缘所缘之法都是自心显现的。你的身心,也是妙明的圆通的真心中所现之物。自心包罗万象,修禅所见的山河、大地、虚空,无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有这样的人,不观大海,而盯着一泡浮漚,认这浮漚便是无边无际的全潮。你们即是这等背离真实的迷人,跟妄分别垂手竖手为倒为正的世人一样。如来说太可怜了。 原文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白话解 阿难从座起身,合掌长跪对佛说:“世尊!如果这见闻之性,不生不灭,也就没有遗失可言。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世尊兴慈悲之心,洗涤我们心中的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手指向下,问阿难:“你现在见到我的手是正是倒?” 阿难说:“世人多认为这是倒,而我现在不敢说是正还是倒” 佛对阿难说:“照世间人的说法,以此为倒,怎样才是正?” 阿难说:“如来把手竖起来,手指向天,便说是正。” 原文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白话解 佛把臂竖起来,对阿难说:“世人把首尾相换,分别正和倒。依此类比你的妄识身和如来的清净法身,如来清净法身名为正遍知,你妄做分别的妄识身便是颠倒妄想。你试详细审察你的身与佛身,立了个名字叫做颠倒,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颠倒?” 这时,阿难和大众都目瞪口呆,望着如来,不知自己身心在什么地方出了颠倒。 原文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1,遍告同会诸善男子: 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注】 1 海潮音像海潮那样震撼人心的声音,是长期修炼成就的一种特殊的声音,雄浑,和谐,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白话解 佛发慈悲心,哀悯阿难及会中的大众,发出海潮音,遍告会中诸善男子: “我经常说,色声等客尘,在心中所成的尘缘分别影事,一切能缘所缘之法都是自心显现的。你的身心,也是妙明的圆通的真心中所现之物。 为什么你们会丢掉本自妙明圆通之心,失去自己本来宝贵的妙明之性呢?迷了真心本性,愚昧无知,无知即成无明,生起四大种而成种种虚妄色相;妄想之心与虚妄色相结合,即成妄识身。缘客尘所生的妄想,在心内积聚,以至心旌摇荡;摇荡之心,向外奔逸,懵懂昏乱;人们以此为自己的心性。 原文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1。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注】 1 山河、大地、虚空,无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这里说的是人们的认识。句子中的“物”字,不要误解为客观存在的本住法界中的物。客观存在的物,是人们认识的对象。自心包含的物,是摄受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心中所成的相。不学佛的人产生误解,情有可原,学佛的人,不得实义,便成诽谤,实在罪过。 白话解 世人以为自心在色身之内,殊不知自心包罗万象,修禅所见的山河、大地、虚空,无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 于百千世界中,有这样的人,不观大海,而盯着一泡浮漚,认这浮漚便是无边无际的全潮。你们即是这等背离真实的迷人,跟妄分别垂手竖手为倒为正的世人一样。如来说太可怜了。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内容提要: 所缘景物都有起本因,而见性没有本因。世间众生无始以来,误认见性是物,失掉本心,心逐境迁,为物所转。如果不为物转,心能转物,便同于如来 原文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白话解 阿难蒙佛悲心示诲,自感惭愧,悲痛流泪,两手胸前交叉对佛说: “我今闻佛圆妙法音,悟得妙明心性本来就圆满常住。不过,我认为还是由于我以瞻仰之心缘佛音声,才有所悟,未敢认为我已得这本自妙明的心地,愿佛哀悯,再作详细宣示,拔我疑根,令得圆满,归无上道。” 原文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你还是用攀缘心听法,听到的法,又成了所缘的相,这样得不到我所说法的真实义。譬如有人指着月亮给别人看,那个被告知要看月亮的人,盯着指月人的手指,以为指月人的手指是月亮。这个人岂止不识月亮,也不识手指;月在明处,指在暗处,此人把指认作月,岂止不识手指,亦复分不出明暗。为什么呢?这人把手指当成了明月,什么是明,什么是暗,分不出来。 你也是这样。如果把对我说法声音的分别性认作你的心性,你的妙明本性,应当离了音声的分别之后,还有分别性。 譬如客人寄宿旅店,只是暂时居住,不会在旅店常住。而旅店主人是不会离开旅店的。 你的心性也一样,如果是你的真心,是无所去的。 原文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1,云何为主。 【注】 1 各有所还这分别性,即常人通过思维以判断分别事物的功能,由此产生前六识,这前六识名为分别事识。各有所还的“还”,指还归所生之处,即还于所缘的客尘。 白话解 为什么离了声音,没有分别性? 有无分别性,不但对声音如此,观我的容貌,离色亦无分别性。乃至离一切能缘所缘,都无分别性。究竟非色非空。末伽黎等外道师无法明白这些奥妙,便提出虚妄的冥谛论调。 离了客尘,便都没有什么分别性了。心性各有所还时,怎能算是主人?” 原文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1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2,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3。 【注】 1 见精见精,即视觉功能,包括能见、所见,指能见之性缘所缘之境生起的分别性。 2 第二个月 因捏目成劳或眼患翳障,会见两个月,这第二月非本来的真月,又不离真月。 3 无所还地这里说见性无还。见性,指无分别的本自妙明的真实见性,离一切色尘,离一切因缘,当然还不到任何处所。 白话解 阿难说:“如果我的心性是各有所还的,那么如来说本自妙明的心性应是无所还的了。怎么无所还?希望如来垂哀悯心,为我宣说。” 佛告诉阿难:“你见到我,你的见精明元。这见精,虽然不是妙明真心,但它像是第二个月,不是月影。 你用心听着,我今为你开示,分别你的心性还于何处,为什么见性无还。 原文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1。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注】 1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缘,包括能缘所缘,缘客尘生起的分别性,客尘便是所缘。 白话解 阿难,这大讲堂,厅口朝东开,太阳从东边升起,便见到光明。在黑月半夜,云遮雾障之时,便见到黑暗。有了墙壁,便有堵塞,把里边与外边隔绝了,开了门窗,便又见通透了。 有分别之处,便见所缘之景物。顽空之中,一切都空空如也。一片迷濛之中,遍处弥漫着昏尘。云消雾散之时,又见清明景象。。 原文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1。云何本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注】 1 本所因处 因,亦是缘,因缘中最根本的条件,称为本因。 白话解 阿难,你看我举出这种种变化之相,我把它们各各还于其本因。还于什么本因? 阿难,上述种种变化,明还于太阳,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的本因在于太阳,所以明还太阳。 黑暗还于月黑之夜,堵塞还于墙壁,通透还于门窗,所缘还于分别,顽虚还于空,迷濛还于昏尘,清明还于云消雾散。世间一切现象,都可还其本因。 原文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 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白话解 至于你对上述八种现象的见性,可以还到哪里去?有什么道理? 如果把见性还于明,那么,在黑月的夜晚,你将不能见到暗。 明和暗等等有分别性的事物,都有所还,而见性没有分别性,所以无处可还。 有所还处的,都不是你的见性。那无处可还的,不是你的见性,还会是什么呢? 可知你的心性,本来就是妙明清净的,只因丧失了这本来妙明清净的真心,才在生灭中轮回,漂流沉溺。所以,如来说太可怜了。” 原文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1。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注] 1 庵摩罗果 梵文Amara的音译,又译阿摩勒果。是产于印度的一种通体透明的水果。 白话解 阿难说:“我今虽然懂得见性无还了,但是怎见得这就是我的真性?” 佛告诉阿难:“我问你,你离无漏清净还差得很远,只是依靠佛的神力,在初禅中得无障碍。 阿那律虽然失明,但他观察世界却似看掌上的庵摩罗果一样清楚。诸菩萨能见百千界十方如来,能遍观穷尽微尘数的清净国土。而世间众生,却是目光短浅,不过分寸。 原文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1。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2,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注】 1 四天王所住宫殿 佛说阿难在禅定中未得无漏清净,接下来说到四天王所居之处,说的是禅话。小乘法把在欲界修行比喻为登须弥山,欲界天的第一层天就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四天王分管东南西北,为佛教的护法神。名号分别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实即是象征持身清净、善法增长、善见、多闻的代表。这里说的“四天王所居之处”,指在禅定中可能见到的世界以及我们所见到的世界。 2 七金山须弥山顶是欲界第二层天,名忉利天,在四王天与忉利天之间,是七金山,遍山奇珍异宝。过得七金山,才能登忉利天。山中七宝,诸经所说大同小异。《般若经》说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产于天竺的玉石)、玛瑙、琥珀、珊瑚。 白话解 阿难,我同你试观四天王所居住的宫殿,水上、地下、空中,种种形象,虽然有昏暗或明亮的分别,但这些都是尘缘分别影事在你心中留下的障碍。 你应对此分清谁是主,谁是客。我现在带你进行拣择,哪个是自己心体,哪些是客观物像。 阿难,放眼看去,日宫、月宫,都是物,不是你的见性。到七金山,此山遍地宝光,也是物,不是你的见性。继续观察,空中云腾鸟飞,风动尘扬,地上树木山川,草芥人畜,这些都是物,不是你的见性。 阿难,远近物象之性,虽有千差万别;以你妙明的见精观察,可见到各各相貌不同。而你的见性,却始终都是同一个见性,这个妙明的见精,即是你的见性。 原文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白话解 如果见性是所见之物,那么,你应能见到我的的见性。如果你能像见物那样见到我的见性,当我“不见”时,为何你不能见到我“不见”之处? 如果你能见到我“不见”之处,自然不是我那个所“不见”之相。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1。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注】 1娑婆国 梵文Saba,音译娑婆,亦译娑婆诃。娑婆国,指我们生活的这个要忍受诸多烦恼的世界。 白话解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见性确实是我的真性,我与如来观察四天王宝殿,观日月宫,遍娑婆国,都周遍圆明。可是,当回到精舍里面,是僧众静心修行的处所。在静室和厅堂里,只能见到屋檐栋樑。 世尊!这见性的本体,本来周遍一世界,而今在这厅堂中,这见性只能充满一室,是这见性之体缩小了呢还是被墙壁隔断了呢?我不知真实义所在,愿世尊以大慈悲心,为我敷演。” 原文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无论大小内外,你所见的一切世间所造之业,都缘客尘而生,见性本身不会张大或缩小。 譬如一只方形的容器,可见到其中有一个方形的空间。我问你,空间是否一定是方的?如果说它一定是方的,则在圆形容器中的空间不应是圆的。如果说不一定,在方形容器中应当没有方的空间。你说不知真实义所在,这就是真实义。还问什么真实义所在 原文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 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1,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注】 1 则同如来 如同本来面目,便是如来。用无分别智观察事物,便有可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能达到这种境界,便说是同于如来,可称为如来佛。 白话解 阿难,容器有方圆,虚空无方圆,只有方的容器才见方的空间。不应问方的虚空在哪里。 你问,入到室内,见性是否缩小了。你想想,你仰观太阳,见性是否从你身边扩张到太阳那里去了? 你说墙壁把见性阻断了,如果把墙壁凿穿一个洞,是不是又把见性接续上了? 说见性大小,说见性断了,都不对。世间众生无始以来,误认自己的见性是物,失掉本心,心逐境迁,为物所转,便有见性张大缩小之说。 如果不为物转,心能转物,便同于如来。身心圆明,安坐不动道场。于一毛端能遍包含十方国土。”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 内容提要: 阿难说妙明的见性显现在我的眼前,这句话,还不明白“见”包括能见、所见,把眼前所见的物象误作能见的见性。世尊为破除阿难及会中未得无学的大众这种迷惑,举世间所见景物详细阐释能见所见。最后指出:你今观察见性与尘缘,妄分别有无是非,名为妄想。妄想都不离是非二相。只有认识了菩提妙净明性,才能使你出离是指非指之类的是非之相。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1,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注】 1 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阿难说的这句话,还不明白“见”包括能见、所见,把眼前所见的物象误作能见的见性。 白话解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见精,确实是我的妙明见性,这妙明见性显现在我的眼前,我见到的必是我的真心。那么,我的身心,究竟是何物? 而我的身和心实有分别啊!佛说这见性没有分别,如果我的见性就是我的心,这见性实在是我,而这身不是我。这跟如来刚才批评的物我杂乱,说物能见我,不是一样吗?恳请垂大慈悲心,开发我等未悟之人。” 原文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且今与汝坐祗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1,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注】 1 见元“元”是第一号最重要的因素,见元和见精、见性都是名异实同的近义词。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你说妙明的见性显现在你的眼前,这话不对。假设见性确实在你的眼前,你确实见到,你应该能够指出这见精所在之处。 当我同你都坐在祗陀林中,遍观所有林渠和这殿堂,以至头上的日月,前边的恒河。你在我狮子座前,可以举手指点眼前所见的种种相,一一说出她们的名字。阴暗的是园林,明亮的是阳光所照处,留碍的是墙壁,通透的是空间,这样一一指点,乃至草木纤毫,只要有形,不论大小,无不可以指点出来。如果见性必定在你面前,你应能明明白白的指得出来。哪一个是你的见性。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果说虚空是见性,虚空已然是见性,哪里还有虚空?如果物是见性,物已然是见性,你还能在此之外另找到所见之物吗?你能不能从世间万象中找出精明妙净的见元,像指点种种物那样,明明白白的指出来给我看?” 原文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白话解 阿难说:“我从这讲堂内以至远及恒河边,乃至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凡我举手所指和放眼所见的,能一一指出来的都是物,我指不出哪个是见元。 世尊!确实如佛所说,我还是有漏的初学的声闻僧。何况是我,我想,即使是无漏的菩萨,他们在万物万象前精细剖析,也不能找到离物别有自性的见元。” 佛说:“是呀,是呀!” 原文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1。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祗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2。 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3。 佛言:如是如是。 【注】 1 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这里说的“见”,包括能见与所见。能指出的物之中,都不是能见的见性,但是能指出的物,都是所见之物,是能见的对象。世尊考虑到会中大众很多人还分不清能见和所见的概念,所以这样提出来让阿难及会众思考。 2 不知是中何者非见这些物象,都不是能见,都是所见,但不能说是见或说非见。能见之心性缘所见之物象,因缘和合才成“见”。 3 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这句话中的“见者”,即是所见。 白话解 佛再告诉阿难:“按你所说,在万物万象中,你指不出哪个是见元,离了万物万象也不可能找到别有自性的见元。然则,在你所能指出的物之中,都不是见了。 我又跟你说,你和如来同坐在祗陀林,观看林苑、河流,乃至天上的太阳月亮等种种不同的景物,必定没有见精可以被你指得出来。你再想想,这些物象中,哪个非见?” 阿难说:“我认认真真遍观这祗陀林,今时又不知其中哪个非见。 为什么呢?如果说树木非见,我怎能见到树木?如果说树木是见,哪里还有树木?如果说虚空非见,我怎能见到虚空?如果说虚空是见,哪里还有虚空?我又思量,在万象万物之中,微细推寻,无非见者。” 佛说:“是呀,是呀!” 原文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 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1。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注】 1 不死矫乱论议自称事奉不死的净天,却不能自圆其说,说不清其不死之理。所说理论,颠三倒四,自相矛盾,故说其理论为不死矫乱论。 白话解 大众中还未得无学的人,“万象万物都不是见”,“万象万物无非见者”,佛都说“是呀”。他们十分惊异,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如来知会中未得无学的人神魂不安,不知所措。遂心生怜悯,安慰阿难及大众,对大众说: “各位善男子,这是无上法王说的真实话。无上法王说的都是真实话,不说诳语,不说妄语,不同于外道末伽黎说的四种不死矫乱论。你们好好思维,不必紧张。” 原文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1? 【注】 1 于其中间,无是非是能见所见,离是离非。这是针对三摩提所现的幻境说的。譬如在三摩提中眼前出现变幻的云朵,当你虔诚念佛之时,即时云朵幻成佛相。是佛?非佛?是见?非见?是想?非想?其实是在三摩提中有意无意之中出现的、似见非见、似佛非佛的影像。你如果无心向佛,不会出现这些影像。眼前影像,只是幻相,实非真佛,所以离是离非。 白话解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怜悯在法会上未得无学的四众,为安他们的心,于是在大众中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 “世尊!见精能见,所见尘境为缘,大众对能见与所见的区别和关系还有疑惑。 世尊!缘色或空而有见,在色空万象中,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见。世尊与阿难的对答中,万象万物究竟是见非见的问题,在会大众虽然已不是钝根小智,但对是非二相未能了悟。惟愿如来大慈大悲,为大众阐发所见物象和能见的见精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见所见为何无是无非?” 原文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提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1,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2。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注】 1 如虚空花尘缘想相,都是空花。捏目成劳,会见空中生花。尘缘想相,都像空花一样,并非实有。 2 菩提妙净明体 在三摩提中,所见影像,非想非无想,非有作非无作,对所见影像,如实见,如实知,不起攀缘心,便说是见如来,便说是正觉,所以在三摩提中的能见及缘影所见,是菩提妙净明体。 白话解 佛告诉文殊及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进入如幻的三摩提,缘眼前所见的尘境,加上修行者自己的想象,便成种种妄相。尘缘想相,都是空花。都是子虚乌有的影像,这能见及缘影所见,原来都是菩提妙净明体。能见、所见怎么会有是非二相? “文殊,我今问你,你是文殊,如果有人梦中见或者禅中见或者捏目见另有一文殊,这另一文殊,究竟是文殊非文殊?” 原文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白话解 “世尊!我是真文殊,如果说梦中或禅中或捏目见另一文殊,不能说是真文殊,也不能说无真文殊,所以,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说无,说是说非。” 佛说:“这妙明之见,见色见空,都离是非二相。人们本来都有无上菩提妙净明心,如果偏执一边,说色说空,一定要分出个是或非来,便生出妄闻妄见。 譬如捏目所成的第二月,说是有吗?说是无吗?文殊,实有一个真月,不能简单地说有说无,说是说非。 你今观察见性与尘缘,妄分别有无是非,名为妄想。妄想都不离是非二相。只有认识了菩提妙净明性,才能使你出离是指非指之类的是非之相。”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