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8、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8、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

  [日常用语与法的语言中的名色]

  缘起一定没有贯通三世,为什么呢?理由很多:

  第一个理由有关日常用语和法的语言。缘起必然不是日常用语,前面已谈过了。如果缘起是日常用语,那事情将会是这样:佛陀觉悟之后,就必须在菩提树下立刻圆寂。因为当无明灭了,行也灭,识也灭,名色也灭了,他就会在那儿死去,由此可见缘起不是用日常用语来解说的。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但是佛陀在当时却还没有入灭,仍继续多活了四十五年的时间来教导我们,这表示缘起不是用日常用语来解说的。即使是缘起的流转也一样,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识生则名色生,它也不是日常用语的名色生,因为佛陀宣说,当受生起,而形成欢乐,相续地就引生爱、取、有、生。人的生不是指肉体的生,人的死不是指肉体的死,人依旧是如此,只是他的心中有生、有灭──有「我」的生、有「我」的灭。

  所以,在此所指的名色意味着法的语言中的名色,至于日常用语的名色,即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身心的组合,可说生下来就一直存在,繁琐的阿毗达磨则说,我们的名色在每一剎那都有数不尽的生。但是佛陀的语意,真正法的语言却说每一次的生都来自于无明主宰六根去接触外境,直到止息为止。如果以日常用语来说,缘起的一次运行,就有两次的生,这是无法理解的,于是只得解释成三生三世,这样就变成了常见,这就是用日常用语和法的语言解释缘起的不同之处。

  [日常用语与法的语言中的「求生」]

  在此我想要引用一个最好的例子──「求生」(sambhavesi),来说明法的语言和日常用语之间的差别。当我们在回向仪式中洒法水时,将会念一段回向经文:「唯愿所有众生,已生或求生的众生,皆在快乐之中。」这意思是有两种众生:一为已投生的众生,称为「已生」(bhuta);二为正在寻找投生处的众生,称为「求生」【译注一】,在泰国或其他国家,一般都人云亦云地如此解释。所谓的「已生」即是出生后仍一直活着,像坐在这里的你、我;至于「求生」,则只有神识,没有躯壳,而在空中到处飘浮找寻投生之处,这称为「求生」。

  这完全是日常用语的解释,且是外道而非佛教的说法。因为佛教不主张有个主体的识到处飘浮寻找投生之处,这只存在于有常见观念的人,在佛教中是没有的。所谓的识必须是缘生法,随着当下现起的因缘而生灭,没有随处飘浮的神识,因此日常用语中的「求生」,并非佛教中的「求生」。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佛教中的「求生」是法的语言,绝不同于日常用语的「求生」,佛教法的语言中所说的「求生」(未投生),指的是一般凡夫还没有烦恼心──没有爱、取,或执着自我。

  接下来如果没有详细地听,将不能明白,请注意听吧!我们日常生活中偶尔存有爱、取,并执着「我」、「我所有」,这是相当平常的事,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默之中。例如现在坐在这里的你们,是没有「我」的,因为没有贪爱或执取任何东西,这时你没有「我」的错觉,你只是自自然然地坐着听讲,心处于平常和空的状态。但有时强烈的爱、取生起,则会产生焦灼的痛苦。因此,一般人都存有两种状态:在生起爱、取,是个忧心如焚的自我时,这就是「已生」──出生了,然而在平时是「求生」──正等待并准备着投生。这两种众生就是洒法水所回向的对象──已出生的(已生)很愚痴,而尚未出生的(求生)却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暂时以阿毗达磨的语义来说,就是心不在有分(bhavanga)【译注二】的状态下,心脱离有分而转向(avajjana)【译注三】,这时还没有到达「我」、「我所有」的状况,还未进入缘起的流转,心境处于一种自然平常的空的状态下,这就是「求生」。这是说当人们的思考感觉正常展开时,并没有去贪爱或执取「我」、「我所有」,这就是「求生」的状态。任何人都是「求生」,即是正在等待着「我」、「我所有」的出生,这是非常可怜的「求生」,因为他无论何时都准备着要出生为「我」、「我所有」。

  刚好在失去正念,被无明蒙蔽时,接触外境就产生「我」、「我所有」,这便是更可怜的「已生」,是最值得怜悯的,应该洒法水回向给「已生」和「求生」。但这个生出「我」、「我所有」的「已生」,它将会在瞬间失去力量,也就是一旦有贪、瞋,这种「已生」就出现了,但不到一小时,贪、瞋的力量消失,「已生」就死去了,再次回到「求生」。然后「求生」又正准备着去投生,一会儿又由于爱、瞋、恨、恐惧等而再次产生「我」、「我所有」,而变成「已生」,使得缘起再次流转。缘起的一次流转就是「已生」的一次出生,当「已生」的因缘散灭,便死亡了,而再次成为「求生」。

  这种解释下的「求生」,是可以用来修行、掌握和有所受用的,不同于别人所解释的「求生」──人死后入棺,神识就会离开身体而随处飘泊找寻投生之处。我不认为「求生」是这样解释的,更进一步来说,这种说法与缘起无关,因为无法让我们受用,不仅看不到,也无法理解,而只能听信别人。尤其严重的是,这种「求生」还是属于常见。

  我这种打破传统的思想可以在原始巴利经文找到印证,即是在《相应部》因缘篇食品第一所记载的四食:段食(kabalinkarahara)、触食(phassahara)、思食(mano-sancetanahara)、识食(vinnanahara)。佛陀说四食让投生了的「已生」生存下去,也滋养「求生」。【译注四】

  佛陀在解释四食时,也以比喻说明四食是每个活生生的人每天发生的事,任何一天,我们都是「已生」和「求生」的众生。四食的功能在于维持滋养「求生」,但其特别的作用即是在维持支助「已生」(已经出生的众生)。

  引用这个例子为的是使大家明白:甚至所谓的「已生」和「求生」,依日常用语和法的语言也存有二种意义。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各位认识,那一种意义对我们修习佛法有直接的助益,且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下,只有以法的语言来解释才可以达到以上的功能。看来叫人惊奇的是,每个人在平常没有烦恼时便是「求生」,当有烦恼而产生爱、取就转变成「已生」,所以还没有究竟了脱生死的人,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会儿是「求生」,一会儿是「已生」;一会儿又是「求生」,一会儿又是「已生」。

  我们要止息所有的「已生」和「求生」。这就得依缘起正确地修行,不要有自我,别让自我具体地生起,也别让那正在等待着投生的「求生」生起,不要成为「求生」或「已生」,就得完全止息四食。别让四食具有意义及造作的功能,懂得这种缘起才能受用。以上就是以日常用语及法的语言解释「求生」和「已生」。

  [法的语言中所谓的「苦」]

  我将要再多举一个有关法的语言的例子──苦。

  苦的意义有好几个层次,无上的法的语言即是指缘起中的苦,在巴利语中的缘起有所谓的苦、苦的起因、苦的灭尽,以及到达苦尽的道路,这就是缘起的流转和缘起的还灭。在这种情形下,苦的定义不同于他处,它有特别的意义,只用在缘起中。苦的生起过程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苦的产生,这就是缘起流转中所说的苦的生起。

  有关缘起被定义为邪道的部分,请去看《相应部》佛陀品第三道迹【译注五】。邪道是什么?邪道就是缘起的流转,一产生了就会苦。正道是什么?正道即缘起的还灭,逐渐止息,直到苦完全灭尽,正道是正确的方向,邪道是错误的方向。

  所谓的「苦」,在流转的方向是指苦的产生;在还灭的方向是指苦的止息。这里「苦」的定义不同于他处,因为专指有了取后的苦。因此福业是苦,非福业是苦,不动业也是苦,但要分清楚福行、非福行及不动行。

  在缘起中所谓的行纯然是苦的所依,因为行是到达苦的助缘。福行也会导致苦,但凡夫不知道这点,他们认为福行就必定是乐。事实上,造作福行会产生福业,造作非福行会产生非福业,造作不动行则会产生不动业。这三种行还是有苦,因为行是取的所依,由于取而执着福业、非福业、不动业。因此,缘起中所谓的「苦」,有它特殊的意义。

  非福业是错误的、苦的,较容易理解,然而福业与不动业仍旧是苦,仍是在错误之中,因为它们也是取的所依。有关不动业,其实它偏向福业,但我们不称为福业,而称为「不动性」,不随着福业、非福业而动摇,但还存着自我。

  大家都喜欢把这类「不动」的人称为大梵天(Brahman)【译注六】,他们不染着于福业或非福业,但是还存有自我,虽然心在禅定中而不动摇,依然是取的所依,因为有个自我执着不动行是属于「我」的,这就是苦。因此请认清:所谓的福业或苦已完全互相掺杂而不可分了。

  一般人一说到善就认定是好事或乐事,但从缘起的语言来看,这全都是苦:福业是苦,美好是苦,幸福也是苦,只要仍由造作产生的,而且会相续地造作下去,只要仍在缘生法中就必定是苦。如果我们了解日常用语和法的语言完全相反,并能选择法的语言来理解,就能更轻易地理解缘起。

  【译注一】依部派佛教的说法,有情众生的轮回转生,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求生」即是中有,又译作中阴,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的识身,是由意所成的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缘所成。因它常希求、寻察次世当生之处,所以名为「求生」。自古以来,人认为中有期间最多七七日(四十九日),于是产生四十九日诵经祈福的习俗。即于人死后,每一个七日必诵经追荐,直至第七个七日即四十九日满中阴为止。世俗以为该期间正是亡魂懵懂茫然的时候,所以在那时为他们祈求冥福。「已生」即是本有,指出生后由少至老,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的全部生命过程。

  【译注二】「有分」即未接触对象前,毫无知觉思惟之心。

  【译注三】「转向」是根境相接时,有分心为了要见外境,而引起内在的觉用,近于警心令起的作意。

  【译注四】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有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第14册,13页)。依《大正藏》:「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杂阿含经第371–378经第15卷,101–103页)。

  【译注五】依《汉译南传大藏经》:「诸比丘!所谓邪道迹者何耶?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斯是全苦蕴之集。诸比丘!以此谓邪道迹。诸比丘!所谓正道迹者何耶?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故行灭,因行灭故识灭……如斯是全苦蕴之灭。诸比丘!以此谓正道迹。」(第14册,5–6页)。

  【译注六】大梵天为梵书时代以来之神格,至奥义书时代,大梵天具有实有、知、妙乐等三种性质,而为唯一常住独存之绝对原理,此一绝对原理与个人结合,产生「梵我一如」之说。

----------------------------------------------------------------------------------------------------------------

更多佛使比丘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9、缘起无法在婴儿的身心中成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20、缘起像闪电般生灭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21、在一天中可能生起好多次的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22、缘起的辐射轮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23、结论

 

后五篇文章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7、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6、解释错误的原因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5、错误地解释缘起,使佛教衰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4、缘起是四圣谛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3、缘起用语中的有与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