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七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5/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九十四面,倒数第四行看起,最后一个字:

「惠能大师当时尚未剃度,只是庙中一苦工。一发此心,顿登祖位。正可为《菩提心论》中『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之事证。」黄念老举六祖惠能大师这个例子来做证明。由此可知,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是真正发菩提心,这个心一发,凡夫就成佛了。为什么?他放下了。佛是本来佛,本来是佛,我们就是因为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障碍了,佛并没有失掉,是真佛不是假佛。这个事理都要很清楚、很明白,肯定我们自己本来是佛,就是因为有障碍,这叫迷障,佛没有失掉,确实本来是佛。《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们变成凡夫了,我们把这个东西一放下就成佛。惠能大师就是在五祖会下一时顿舍,所以他就顿悟、顿证。他开悟所证得的果位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证得的完全相同,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一发此心,庙里一个苦工,我们现在讲义工,这个心一发就成佛了。这可以为《菩提心论》当中这一段话,前面我们讲过、学过。「修证出现」,修,修这个意思就是转过来,念头一转这就叫修,他就能证得。出现什么?菩提心出现了,真心出现了,他就能够为一切天人导师。「不起於座」是说他快,他能成就一切佛事,这个佛事是教化众生的大事。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一生从事於教学,所以教学是佛事;为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什么榜样?觉悟的榜样,不是迷惑的榜样,觉悟的榜样这是佛事。这是举出一个很好的证据。

「菩提心,迥出凡情」,迥是远、超越,远远的超越凡情。「功用难思」,它的功德、它的作用不可思议。「如是心性,名为法身」,换句话说,菩提心现前就是证得法身。惠能大师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是佛。所以,「是佛道之本体,名为菩提」,把菩提的体、菩提的名称说出来了,这是法身菩提。下面则说报身,「法身本具,乃性德也」,不是修成的,是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修德,记住,就是放下业障,没有别的,统统在放下,放下,性德就现前。「故备修万行,功德庄严,得报身佛果。」性德显了,还要不要修?要修。修的意思是什么?修是给人做榜样,给人做样子。如果你不修就成佛,大家想,「你不修,我也可以不修,那我也能成佛」。不然,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了,他在鹿野苑跟五比丘讲四谛法门,小乘法、人天法,而且做出小乘的样子,小乘的比丘,每天出去托钵、出去行化。持戒、修定、讲经、教学,做出榜样,威仪有则,给大家做榜样,做好样子。功德庄严,得报身佛果。「报身圆明具德,通达无碍」,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具足万德万能,通达无碍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圆通无碍」,这叫「报身菩提」,第二种。

第三种,「从报身流现化身」,这是变化的。「随机化现,妙用无穷」,这个作用是对众生的,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佛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跟你没有缘,你度不了他。为什么?你度他,他不相信你。什么叫有缘?他相信你,他听你的话,这叫有缘。你再高明,他不相信你,不听你的,你怎么教他都没用处,那叫无缘。有缘众生,这是无量劫中,不管跟你是有善缘还是有恶缘,只要是有缘,他就会听你的。缘成熟了,他会热心的来向你学习,他一生他就能成就;缘不成熟,要慢慢等待,要教他。这一生缘没成熟,教他一点,下一生又遇到,再教他一点。佛度众生不是一生成就,生生世世帮助众生,慢慢等待他成熟。成熟,就用这个法门帮助他往生,他就圆满成就。换句话说,一切学佛的人遇到净宗,真信、切愿,我们就晓得,这叫什么?这缘完全成熟了,他这一生决定成佛去了。如果遇到净宗,还有一点怀疑,还不能完全相信,还想学这个学那个,那就是他的缘还没成熟,这一生不能往生,再等来生后世。这个我们都在现在看得到,一看就晓得,他是不是有缘,他缘有没有成熟。统统要帮助,没有缘的人要跟他结缘,结缘来生就有缘了。因此我们对於结缘不能不广、不能不做,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听到了,这都是跟他结缘。我们身上戴一串念珠,他一看到,晓得这是佛,也结缘了,总要叫他跟我们接触,让他心里有意无意会有一个佛字放在心上。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看到,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这个阿赖耶识里头佛的种子,特别是阿弥陀佛的种子种下去了,这样才能够教化众生。「故曰益物」,益是利益,不说人,他说物,物,十法界全包了,如果说人,只有人法界,不包括其他的,说物,十法界全包了。圆满通达,这叫化身菩提。由此可知,化身菩提是他受用,报身菩提是自受用,自己真正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满自己的智慧,圆满自己的德相,这属於报身。

「第三,显发心有异」,异是不一样,发心有异。「今谓行者」,行者就是学佛的人,修行人,「修因发心具其三种」,这三种后面念老也有解释。「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这是头一个条件,一定要认识有跟无。什么东西有?自性清净心决定有,自性清净心之外决定是无。大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不是真的。这里头重要的意思是教我们,「有」,你要抓住;「无」,要放下。无这东西放不下,那就障碍你的自性清净心,你永远不能见性。第二,「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我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要什么?要圆修,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个意念不能忘掉,念念为怀,这是恒拟。帮助众生,特别是帮助众生认识净土,帮助众生一心专念,帮助众生这一生往生成佛。「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肯定是这个样子。

「又据《净土论》」,就是《往生论》里面说,「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发菩提心不是别的,就是愿意作佛。「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后面是黄念老的解释,「释曰:发心有异者,谓有两类」,这实际上是解释前面所说的,有两类。「初者,行者於因地中」,我们现在都是在因地,我们没有证果,都在因地。「具发以下之三种心。一者,须识有无,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自性清净前面注了,「自性本净」。「至於识达有无,实为悟心之玄关」,这是关键所在,非常重要,你要认识,你要通达,你要明了,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这个东西要搞清楚。「无者,即《心经》中,从无眼耳,乃至无智亦无得,一连串之无字也。」《心经》上讲得很清楚,大家都念得很熟,「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都无,乃至到最后说「无智亦无得」,这要知道什么是无。

「又即《大涅盘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这是举例告诉我们。经上说,从「复告大众」,这是释迦牟尼佛他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本际就是本体,「性本解脱」,你看一切法的自性,一切法自性决定没有烦恼习气,没有这些东西,你在这个里面找,找我找不到,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我所有的当然就不在了,这是什么?它本来解脱。於十方去求,了不可得,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是了不可得。所以佛跟我们讲真话,真话是什么?根本无故。根本无,就像一棵树一样,根,根本没有,哪来的枝叶?

这桩事情,我们细心回顾过去所学的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就明白了。你看看《还源观》上给我们讲,宇宙怎么起来的?我从哪里来的?先显一体,起二用,一体是根本。根本是什么?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东西有,真有。虽然真有,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它没有现象,它真有,那就是真如,那就是自性。因为没有现象,所以佛叫它做空,空不是无,空是有,真有。为什么?它能生现象,它能生自然现象,能生精神现象,能生物质现象,它能生,奇怪!但是能生的这些现象是幻相。你要晓得,能生现象不是真的。本体是真有,有是空,有它什么都没有,它真有,真存在,虚空都是它变的。虚空不是真的,它变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有虚空,醒过来虚空不见了。我们今天在这个虚空里头,什么时候我们觉悟了,超出六道轮回,这虚空就不见了。它不是真的,真的是自性。所以从一体,一体是空寂,起了两种现象,起二用,一个是宇宙出现了,依报,一个是我出现了,正报,这二种作用,正报、依报出现了,变现出来的。

佛在大乘经上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是一念不觉现出的现象。好像我们作梦,梦就是一念不觉,作梦了。这现象一起来,现象有三个特色,第一个是周遍法界,我们无法想像。我们的物质现象是身体,这是物质,物质是个波动现象,每一次的这个波动都周遍法界,你说速度多快。现在讲电、讲光,跟它比差太远了,它是立刻周遍法界。光跟电的速度很慢,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从太阳到地球要八分钟,那么长的时间。我们自性里面变现出来这个能力太大,它才动就周遍法界。没有障碍的人,这些信息他们全收到,没障碍的人。我们有没有收到?收到,收到有障碍,收到不知道,没感觉。我们是凡夫,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的灵知障碍住,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到我们这里居然没有感觉。什么人有感觉?烦恼只要少一点,他就有感觉,业障轻一点。阿罗汉有感觉,因为阿罗汉的见思烦恼断了,虽然还有尘沙、有无明,他能收到一些信息,很清楚,还有大半他不知道,我们是完全不知道。菩萨收的信息比阿罗汉就多,法身菩萨收到是圆满的,也就是像前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们能够收到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上一切诸佛如来,下面地狱众生、三途众生,三途众生苦,他们收到,诸佛如来的智慧、神通、道力教化众生,他们收到,现在有所谓空中传音,就这个意思,比传音还厉害。

「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无明是根,无明解脱了,解是解除,无明明了,脱是脱离,脱离什么?脱离无明。这就是十二因缘不存在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后面到老死,统统解脱,这个人就证法身,就成佛了。「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我们就叫它做常寂光,「名大涅盘」。「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微妙、恳切的示现,这个示就是为我们做出好榜样。「亦即永明大师愿於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以书此文,用报慈恩者也。」永明延寿大师,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老人家发的愿,把释迦牟尼佛这四句偈写下来永远传下去。为什么?为报佛恩。《大涅盘经》上讲的这几句话,「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简简单单几句话,把问题全解决了。最关紧要的这些开示,佛慈悲。发愿「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自己骨头作笔,用血作墨来写这个经文,於无量劫。现在不必写了,现在有印刷,可以大量的去印。那个时候得一张一张写,写多久?写无量劫。你看看,发这么大的心。这是什么人?知恩报恩,不知道的人不会干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干这个事情,知道这几句经文好!人家一看会开悟,就是什么?真正能够认识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后面这四句话,这个要义说出来,「无明本无,枝叶何有」,无明是根本无明,枝叶就是什么?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跟烦恼习气,这是枝叶。从根本无明就流出尘沙烦恼,由尘沙烦恼又流出见思烦恼,无明是本,是根本,尘沙烦恼是枝,见思烦恼是叶,我这样讲大家就懂了。这用树来做比喻,根本没有,哪来的枝叶?这个断烦恼断得快。为什么惠能大师听了两个钟点的开示,他就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那是什么?他明白了,根本无明本无,那全就断掉了,什么事都没有了。不必枝枝叶叶慢慢去断,我们现在搞的就是从枝叶上断,慢慢断。为什么?一下断不了,没法子从枝叶,非常笨的办法。从根本断是最聪明的办法,叫上上根人,从根本下手,下下根人从枝叶下手,道理就在此地。我们先从枝叶,慢慢慢慢的时候,总有一天一下就从根拔掉,为什么?真觉悟了,真明白了。为什么断不掉?还是有怀疑,还是认为真有,没有别的,就是这个,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你以为你明白了,没有。怎样真明白?真放下的人真明白,没有真放下,听得很多,也会讲,实际上没有明白。这就是章嘉大师以前常常告诉我的,知难行易,佛法是知难行易。释迦牟尼佛讲四十九年,知难;行,像六祖这样你看多容易,一下放掉了,马上就回归还了源,妄尽就还源。

所以《还源观》的前三段,它一共是六段,前三段就是教我们认识真妄,哪是真,哪是妄,你要认识,后面的两段就是看破放下,当中第四段那是讲教化众生,你要发大慈悲心,你虽然是真正看破放下了,还要不要忘记众生,苦难众生要多照顾。所以教你随缘妙用,恒顺众生、随缘妙用,别着相;威仪有则,在在处处给众生表现一个好样子。第三个那是一个好的态度,特别提醒我们柔和质直,对人要客气、要柔和,心里要真诚,质直就是真诚。末后一句,诸佛们代众生苦。不要看众生不顾,自己走了,这个没有慈悲心。众生苦,要帮助他,要救他。众生有生死,什么叫有生死?他认为有生死,就真有生死。你已经了生死,你没有生死,没有生死的人帮助有生死的人,容易!有生死帮助有生死困难,他要保自己的命,不能说因为你的生死牺牲我自己,他是这么想法,他有生死。菩萨没有生死,众生有命,菩萨没命,所以他帮助众生得大自在。

「达妄本空」,妄是虚妄,十法界依正庄严本来空,「真性自显」,只要你通达,有就是空。现在讲这种话,科学家比我们领悟得深,为什么?科学家知道,科学家证明所有物质现象是假的。所以佛在经上讲这句话,达妄本空,科学家一定点头,一定鼓掌,为什么?他证明了,物质没有。物质是什么东西?意念累积的幻相,很多意念挤在一起产生一种幻相。物质千差万别,这个现象怎么产生的?他说频率不同,频率慢的变成固体,非常坚硬,频率快的它就软,松软,频率更快的就变成光、变成电,变成流动的,确确实实全都是意念。这就是大乘经上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没有想,一切法全没有了。世间人也说,我们作梦,梦是意识,意念生的,所以讲下意识,你睡觉的时候不能控制,下意识变现成为梦中的境界。梦中境界也是心想生的,醒过来梦就不见,醒过来是觉悟了,也就是你的意念恢复正常了,一个道理。

《还源观》里面最重要的意思,就是教我们真正认识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一切诸佛跟我是一体,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一切花草树木、山河大地跟我是一体,这个认知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认知要用世俗的话来说,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谁不爱自己?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这叫什么?法身,真的是我,我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就是我。像我们这个人身,这是我的手,我的右手,这是我的左手,这是我的手指,这是我的指甲,这是我身上的五官、六腑,都是我,而不知道整个虚空、整个法界是我,不知道这个是我。《还源观》教我们认识,把自己找到,自己那种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是障碍,让你完全把真相明了。放下就真相大白,统统明白了,什么问题都化解了。不知道的时候,这是问题,那是问题,知道了,什么问题都没有。「此即知无之要义」,就是知无重要的意义,知无的要义。

「至於知有,宗门常曰」,禅宗常讲,「必须知有始得」,知性中本无,知相中本有,相中有性,性中无相。「又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有没有?水是咸的,大海水是咸的,有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你没有看到,盐的味道没看到,色里胶清没看到,它决定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身是有、是色,这个身里头有心,心就是心性,有性,决定有性。身内居停,它居在哪里?它停在哪里?每一个细胞都有。细胞还太大了,黄念老在前面引用的近代科学家发现的中微子,也叫量子,也许就是佛所讲的极微之微,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极微之微。这个小微子,这个中微子(小微子)多大?一百亿个组成集合在一起是一个电子。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我们看到科学家画的那个图。原子是什么样?当中有个原子核,旁边有好几个电子围绕它转,好像太阳系一样,就是那个小的电子。那小电子,一个电子把它分出来是一百亿个小微子,那一个小微子具足色受想行识。这个小微子,你看得见,你看到它的物质,但是受想行识看不见,因为它不是色法,你看不见它,决定是有。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0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0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二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0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0六集)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下

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