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二) |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二)
在禅修营期间,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部选自《中部》的经典——《八城经》。之所以选讲这部经,是因为它比较完整、系统地谈到了禅修的方法。虽然这部经也是以“如是我闻”开头,但它却并非由佛陀直接教导,而是属于弟子所说的经典。从经文的序分来看,我们知道在说这部经典时佛陀已经入般涅槃了。虽然经文没有明说,在义注也没有提到,但是我们却可以确定是在佛陀入般涅槃以后讲的。 为什么呢?如果佛陀还在世的话,那么经文首先会讲到“一时,世尊住在某某地方”。另外,这部经是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说的,如果佛陀还在世的话,阿难尊者会跟随着佛陀。因此这部经典属于弟子所说,但是它所讲的内容却是佛陀所教导的。我们来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木瓜村。 韦沙离城,巴利语Vesàl?,古代翻译为毗舍离。这座城市原来是古代中印度瓦基国(Vajj?)的王都,位于恒河北岸,其对岸是马嘎塔国(Magadha),但是在那时已经属于马嘎塔国的领土了。因为在佛陀临般涅槃时,马嘎塔国的未生怨王(Ajàtasattu)企图兼并瓦基国,在恒河南岸修筑巴嗒厘子村作为军事据点。等佛陀去世不久,未生怨王起兵入侵并且灭了该国。 当时,阿难尊者就住在韦沙离城南郊不远处的木瓜村。那个时候,八城的居士第十因办某事到达巴嗒厘子城。这部经是以经中的主角——八城居士——命名的。 这位居士居住的地方叫“八城”,“第十”是该居士的家姓,因为在沙拉巴答家族(Sàrappattakula)中排行第十,因此姓“第十”。巴嗒厘子城,巴利语Pà?aliputta,古代翻译为波吒厘子城、华氏城。它位于恒河南岸,佛陀在世时只是一座小村庄,但后来成为马嘎塔国的新都城。马嘎塔国的旧王都是王舍城(Ràjagaha),佛陀当年经常居住的竹林精舍、鹫峰山都在王舍城。在未生怨王时代,王都迁到了恒河南岸的巴嗒厘子城。迁都的原因,第一是王舍城四面环山,制约了要作为大国王都的发展;第二是巴嗒厘子城位于恒河岸边,水陆交通方便;第三是作为准备攻打恒河北岸瓦基国的军事据点。后来到阿首咖王时的首都也在巴嗒厘子城。这位住在八城的居士第十,那个时候到巴嗒厘子城去办事。当时,八城的居士第十来到鸡园一位比库之处。鸡园,是一位称为鸡长者所建造的僧园。 佛陀在世时,僧众们一般都居住在幽静的地方,例如竹林园、揭德林给孤独园、基瓦咖芒果园等。园是古代僧众居住修行的地方,后来由于建筑物增多了,称为“住处”。住处这一名称传到中国以后被称为“寺”。在东汉时,迦叶摩腾、竺法兰等第一批西域人士被迎请来到中原汉地,住在专门招待外宾的“鸿胪寺”,次年移居到洛阳西雍门外的白马寺,于是,后来把僧众居住的地方都称为寺。当时,住在八城的居士第十来到鸡园中一位比库的住处。来到之后,礼敬该比库,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八城居士第十对该比库如此说:“尊者,具寿阿难现今住在哪里?我想谒见具寿阿难。”具寿,巴利语àyasmant,直译为“拥有寿命者”,在这里是对出家人、特别是对比库的尊称。 在经典里,我们经常看到当时的比库们互相尊称为具寿,出家人对出家人甚至对在家人则呼为贤友,比库们称呼佛陀为Bhante(尊者)。但是佛陀临入般涅槃前,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就如现在比库们互相以贤友之语来称呼,在我去世后则不应如此称呼。阿难,上座的比库们可以用名、姓或贤友之语来称呼下座比库;下座的比库们则应以‘尊者’或‘具寿’来称呼上座比库。”现在我们称某某bhante,就是依照佛陀在入般涅槃之前的叮嘱来称呼的。“居士,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木瓜村。”于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在巴嗒厘子城办完事后,来到韦沙离城木瓜村具寿阿难之处。来到之后,礼敬具寿阿难,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八城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如此说:“阿难尊者,是否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为什么这位居士要拜见阿难尊者呢?因为他对佛陀的教法有信心,他不像现在有些人来找僧人只是为了闲聊或打发时间。这位居士一发问就问到点上了,他并不是问:“佛陀到底讲了多少法?为什么要向您说法?”而是问:“佛陀是否曾经讲过一种能够让人断尽烦恼的方法呢?”他只是想知道: “到底有没有让人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证悟涅槃的方法?” 为什么他要问阿难尊者呢?因为阿难尊者在佛陀去世之后,确实最有资格代表佛陀宣说法。在我们苟答马(Gotama)佛陀的教法里,除了佛陀是法主、法王之外,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听闻佛陀宣说最多法的就是阿难尊者,佛陀称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在这方面其他任何弟子都无法与阿难尊者相比。在所有弟子当中,只有两位弟子获得佛陀赋予特别的荣誉:一位是沙利子尊者,佛陀称他为“法将”;另一位是阿难尊者,称为“法的司库”。好像一个国家的库藏大臣、财务部长,掌管一个国家的经济财富。财务部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样的,阿难尊者掌管着佛法的财富,对佛陀教法的保持与传续贡献甚巨。按照传统的说法,阿难尊者和佛陀都是从都西答天降生人间的,而且还是在同一天出世。阿难尊者36岁那年,也就是佛陀证得正觉的第二年,佛陀回到自己的祖国释迦国。那时,阿难和阿奴卢塔、跋地亚等七人一起出家。出家之后,他精进地修行。当年雨安居,他听了本那·满答尼子(富那楼)尊者的说法之后证得初果,但是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并没有再证得更高的果位,这样在僧团中度过了18年。在佛陀55岁的时候,佛陀需要一名常随侍者。 当时佛陀说:“我证得正觉已经20年了,在这20年当中虽然有许多侍者,但没有一个胜任,他们一再表现出其任性。我现在55岁了,需要一名尽责而且忠诚、胜任的侍者。”许多圣弟子听了,包括沙利子尊者等都纷纷表示希望成为佛陀的侍者,但是佛陀都没有答应,因为佛陀心目中的人选就是阿难。虽然阿难尊者也很想成为导师的侍者,但却一直沉默地坐着不表态,直到被问起时。佛陀直接指出阿难是最佳人选。因为阿难尊者拥有种种优越的素质和条件,他非常谦虚、恭敬、内心柔和,而且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后来,佛陀宣布阿难尊者同时具足五项美德,在五个方面是所有弟子中的佼佼者:1.多闻,2.具念,3.具行,4.坚定,5.随侍。 虽然有些弟子也拥有一、两项素质,但却没有像阿难尊者那样同时具有五项素质。佛陀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称赞阿难尊者说:犹如转轮圣王有四种稀有、未曾有之法,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和沙门众见到转轮圣王时都很喜欢;当转轮圣王说话时,他们对其所说感到欢喜,沉默时则感到不满足。同样的,阿难也有四种稀有、未曾有之法,即比库、比库尼、近事男和近事女见到阿难时都很喜欢;当阿难说法时,他们对其所说感到欢喜,沉默时则感到不满足。阿难尊者自从成为佛陀的侍者起,一直到佛陀入般涅槃的25年当中,确实非常尽责而且柔和。阿难尊者自己曾经说过:“二十五年中,我虽处学地,从不生欲想,只见法.善法。二十五年中,我虽处学地,从不生瞋想,只见法.善法。”(Thg.1042-3)在这里可以看出,阿难尊者虽然犹处学地,还是初果圣者,尚未证得第三不来果和第四阿拉汉果(三果圣者才断除对欲乐的贪爱以及瞋恨),但却能够在随侍佛陀的25年当中一直保持内心清净,没有生起贪欲的想法,也没有生起瞋恚。 在他的内心中,唯有对佛陀的恭敬和对法的忠诚;正因如此,佛陀选定他作侍者。佛陀的教法能够流传到现在,阿难尊者功不可没!他对佛陀的忠诚,可以说在所有弟子当中是首屈一指的。阿难尊者自己也曾经说过:“二十五年中,随侍于世尊,以慈之身业, 如影不离形。二十五年中,随侍于世尊,以慈之语业,初果圣者还有贪、瞋、痴,还会贪着欲乐。在经典里甚至记载有一名证得初果的女子爱上一个猎人并嫁给了他。著名的女施主维萨卡在7岁就证得初果,后来嫁到一个外道家庭中。如影不离形。二十五年中,随侍于世尊,以慈之意业,如影不离形。”(Thg.1044-6)佛陀在将近三分之一的生命当中,和阿难尊者几乎形影不离。阿难尊者在被选为侍者时曾要求佛陀说:“如果有任何问题,允许在任何时候请教世尊;如果 大师在我不在的场合所说之法,有权要求世尊为我重说一遍。”也就是说,在佛陀还没选定阿难尊者作其侍者之前,以及阿难尊者不在场时所说的法,佛陀也要为他重说一遍。 正因如此,阿难尊者把佛陀所说的全部之法都牢牢地记在心中。因为阿难尊者拥有惊人的记忆力,所以非常胜任作为佛陀教法的司库。佛陀的教法可以分成八万四千法蕴,阿难尊者说他忆持了佛陀所有的教法。阿难尊者说:“八万二千从佛学,两千是从比库们;八万又四千法蕴,为我所转动之法。”(Thg.1027)在佛陀入般涅槃那年的雨安居,僧团决定在王舍城郊的七叶窟举行圣典结集。在圣典结集的前夕,僧团已经选出499位比库,他们都是断尽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圣者,但还有一位是最有资格又最没有资格参加的人,他就是阿难尊者。因为他忆持了佛陀所有的法,圣典结集少不了他;但是他还身处学地,还有贪瞋痴,还没断尽诸漏。当时有一位尊者说:“在这比库僧团中,还有一位比库散发着臭味行走。”他听了这句话之后,心想:“在这比库僧团当中,并没有其他散发着臭味行走的比库,这的确是针对我而说的。”这里所说的臭味是指烦恼。 于是他远离独处,就在结集前的那天凌晨断尽了一切烦恼,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他显现神通,出现在预先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雨安居的第一个月,僧众主要在修理房舍。从第二个月开始,连续进行了七个月的经律结集。首先诵出的是《律藏》。为什么要先诵出《律藏》呢?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征询大家的意见:“贤友们,我们首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那些大阿拉汉说:“马哈咖沙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教法才能住世!所以我们先结集律。”因此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先诵出《律藏》,然后才由阿难尊者诵出除了律藏之外的所有佛陀的教法,接着五百位大阿拉汉再一起合诵,这就是第一次结集。后来,这些经典传承下来,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巴利语三藏。阿难尊者确实有这样的能力把佛陀的教法完整无缺地记忆下来。我们现在仍然能够看到经典,应该感恩阿难尊者。为什么经典一开始都出现“如是我闻”呢?因为这些经典都是由阿难尊者背诵出来的。阿难尊者在每诵出一部经的时候,都会以“我听到的是这样的”作为开场白,表示他只是在记诵佛陀的言教。 为什么《律藏》没有出现“如是我闻”呢?虽然《律藏》也是伍巴离尊者从佛陀那里听来的,但却不是由阿难尊者诵出来,而且当时是先诵出《律藏》,然后才诵出《经藏》五部。当时,八城居士第十开始问阿难尊者:“是否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他尊称世尊为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这些都是指我们的佛陀。为什么称世尊为知者、见者呢?义注中解释:“彼世尊在圆满了三十种巴拉密后,摧毁了一切烦恼,证正觉于无上正自觉,所以称为世尊。能了知不同有情的欲乐随眠故为知者;对一切所知之法如观放在手掌上的余甘子,故为见者。” 也就是说,佛陀拥有与弟子所不共的能力,他能够知道有情众生种种的意乐、性格、爱好以及随眠(潜在的烦恼);换言之,世尊才有能力知道某个人的根性,如果世尊看到你而且想了解你的话,他能够知道你的过去生曾经做过什么,你的意趣、倾向、性格如何,于是再教导适合你的法。余甘子(àmalaka)是一种树的果实,呈椭圆形,比橄榄稍大些,可做药材。这种药放在手掌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同样的,由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他可以知道一切想要了解的东西,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称佛陀为知者、见者。“又以宿住等为知者,以天眼为见者。”佛陀可以知道过去许多世所发生的事情,所以为知者;佛陀可以见到一切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例如看到众生的业与果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众生种种不同的趣,看到天人的景象、鬼界的景象、地狱的景象等,这些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但佛陀可以清楚地看到。 从时间上来说为知者,因为佛陀了解过去、了解未来;从空间上来说为见者,因为佛陀了解世间众生诸趣。“拥有三明或六通为知者。”三明是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和漏尽明。宿住随念明是对过去生的了解,俗称宿命通。有情死生明俗称天眼通,能够了解众生由这里死,以什么业投生到那里。六通是指神变通(又称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前面五种通是共凡通,凡夫也可以修习;最后的漏尽通是指断尽一切烦恼,它是佛陀、独觉佛以及一切漏尽弟子才拥有的。“以无障碍的普眼见一切处为见者。”佛陀可以见到一切他想见到的地方、想知道的事情,无有障碍,所以称为见者。 “以强力的智慧识知一切法为知者,以极清净的肉眼能见一切有情视域之外、户外等之色为见者。”以强有力的智慧知道一切法为知者,属于意门的范畴;以极清净的肉眼见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为见者,属于眼门的范畴。我们肉眼所见的范围是有限的,例如可以看到这房间内的事物,墙外的就见不到了;我们的眼睛只能见到有限的光谱、光波,但红外线、紫外线就见不到了,除非透过特殊的仪器才能见到;肉眼也看不到太小的东西,只能借助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佛陀即使用肉眼也可以看到平时我们视力看不到的东西,例如可以看到很远的东西,但是我们看远处可能变模糊甚至看不到,而佛陀有这样的能力,所以称为见者。“以增长自己利益的、定为足处的通达慧为知者。” 通达慧是指通达四圣谛——苦、苦集、苦之灭、导至苦灭之道——的智慧。这种智慧以定为直接原因,通过定力培育出来的。佛陀拥有这种智慧,所以称为知者。“以增长他人利益的、悲为足处的教说慧为见 者。”佛陀不仅拥有通达圣谛之慧,还有能增长他人利益、基于大悲心为直接原因的教说慧。教说慧是指能够教导他人的智慧。有三种圣者:正自觉者、独觉佛和佛弟子。这三种圣者拥有各别的智慧。作为佛陀的弟子,虽然也可能拥有通达慧和教说慧,但却是通过听闻佛陀的教导才拥有的,不像佛陀可以没有导师 的指导而通达。虽然佛陀的弟子也能够教导佛法,但那只是依照佛陀已宣说的义理和已施设的名言而教导,并不属于自己智慧的范畴。虽然独觉佛拥有无师教导、自己证悟四圣谛的通达慧,但却没有教说慧;也就是说,独觉佛有智慧使自己证悟四圣谛,却没有能力教导他人。因此,唯有正自觉者才拥有圆满的通达慧和教说慧。 由于有了通达慧,佛陀可以无师证悟四圣谛;由于有了教说慧,佛陀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方便教导法,使其弟子觉悟。独觉佛唯有在没有佛法的时期才出现,有佛法的时期只有佛陀的弟子,不可能出现独觉佛。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犹如一国之主,不可能同时还有其他的国王。独觉佛哪怕只是听闻到菩萨出生都要入般涅槃。在佛陀的教法期中,除了佛陀,所有一切众生想要断除烦恼、证悟出世间法,都必须通过听闻佛陀的教法。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学证果的人称为弟子或声闻(sàvaka)。现在佛陀已经入灭了,但佛陀的教法仍然存在。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不可能再有佛陀出世了,也不可能有独觉佛,假如现在还有圣者住世的话,那只有佛陀的弟子。作为佛陀的弟子,必须通过听闻佛陀的教法才有可能证悟。“以已杀敌及有资格接受资具等为阿拉汉。”阿拉汉(arahant)有五种含义:已远离一切烦恼者、已杀死烦恼贼者、已破坏轮回之辐者、有资格者、没有隐密的身、语、意不善行者。大家如果了解“阿拉汉”的这五种含义,在修习佛随念时很有帮助。如果你专注“阿拉汉”这一佛陀的功德,首先要了解阿拉汉的五种意思。例如取其中的“有资格者”——佛陀有资格接受一切人与天的恭敬、礼拜,有资格接受衣服、饮食、住所以及药品等的供养——故称为阿拉汉。 我们可以通过如此忆念佛陀的功德来修习佛随念。“正确地、自己觉悟诸圣谛为正自觉者。”因为正确地、不颠倒地、无需他人教导而只通过自己觉悟四圣谛,所以称为正自觉者。“知障碍法为知者,见出离法为见者,已杀烦恼敌为阿拉汉,自己觉悟一切法为正自觉者。”有五种障碍:业障、烦恼障、果报障、毁谤障和违令障。任何人只要有这五种障碍的其中一种,将无法证得禅那和圣道果。因为佛陀知道哪些是障碍法,所以称为知者;又佛陀清楚哪些是导向出离之法,所以称为见者;又因为已经杀了诸烦恼敌,所以为阿拉汉;又因为是自己觉悟一切法,所以为正自觉者。这四项功德是依佛陀的四无畏来说的。第一种无畏:佛陀可以在任何场合毫无畏惧地说他已经完全证悟,没有人敢说他还没证悟。第二种无畏:佛陀敢说他已经断尽一切烦恼,没有人敢说他还没有断烦恼。第三种无畏:佛陀敢说哪些障碍法必定是障碍,没有人敢说不成障碍法。第四种无畏:佛陀敢说这条道路能导向出离,没有人敢说依之修行不能出离。 所以佛陀能在任何大众中无畏地作师子吼,说出此四种所作。这四种所作即他知道障碍法,见到出离之法,已杀尽烦恼敌,已完全觉悟一切法。因为这四种所作,佛陀称为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这些是对世尊功德的赞颂,在其他经典中也可以看到用“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来称赞佛陀。八城的居士第十继续问:“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一名禅修者只要通过精进努力,能够使还没有解脱的心获得解脱,没有断除的烦恼得以断除,还没有证悟涅槃的可以证悟。这句话可以用四圣谛来解释:没有解脱的是生死轮回。生死是苦,轮回是苦,因为还没有解脱轮回,所以不能如实知见苦圣谛。 诸漏、烦恼是苦之集、令苦生起的原因。一个人还没有断除烦恼,他不能如实了知苦之集圣谛。解缚安稳是指苦灭圣谛。能够到达涅槃、到达无上解缚安稳的是道圣谛。如果一个人通达灭圣谛和道圣谛,他即到达无上解缚安稳。解缚安稳是指涅槃。因为众生一直都束缚在生死轮回中,被种种烦恼捆绑着,不能自由;但是涅槃已完全没有烦恼、没有生死、没有种种灾祸。 这整句话的意思是:八城的居士第十问阿难尊者:“佛陀是否曾经教导过一种精要之法,只要一名禅修者依之修行,就可以得解脱、可以断烦恼、可以证涅槃呢?”阿难尊者回答说:“居士,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阿难尊者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确实有的!我们的佛陀确实说过这样的法。” “阿难尊者,有哪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这位八城的居士接着问:“我们的佛陀到底说过哪一种法,只要禅修者依之修行,可以得解脱、可以断烦恼、可以证涅槃呢?”八城的居士第十接着问:“阿难尊者,有哪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居士,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在这一段话中,阿难尊者把佛陀当年所教导的法进行总结。我们把这段话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居士,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第二部分:“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