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五)

 

  请大家继续看《大马伦迦经》:“他使心脱离那些法后,心集中于不死界:‘此为寂静,此为殊胜,即一切行的止息,一切依的舍遣,爱尽、离贪、灭、涅槃。’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这一段话正好是对《八城经》“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的最佳补充。“他住于其处”:其心持续地修止及修观。先入定,出定之后再修观。我们再结合《逐一经》。《逐一经》讲到,沙利子尊者先进入禅那,从禅那出定之后再修观,这种方法称为“止观双运法”。

  当时沙利子尊者修了半个月的止观双运法而证得阿拉汉果。他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一地辨识初禅名法,接着再观照这些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再进入第二禅,从第二禅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第二禅名法,并观照这些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再进入第三禅……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出定后,再把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名法当成一个整体,观照其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他再进入想受灭定,出定之后再继续修观,从而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拉汉果。这是在《中部》第111 经《逐一经》中佛陀讲述其上首弟子沙利子尊者证得阿拉汉的方法。

  《八城经》里说:“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一位禅修者持续地修观,将能得达诸漏尽。即使今生不能断尽烦恼,也可以证得第三不来果。

  不过,三果圣者仍然还有很微细的贪。这里讲到的“法贪”“法喜”是指对止观的欲贪。止观确实能灭尽一切欲贪,成就阿拉汉。即使不能成就阿拉汉,也能成为不来者。由于他尚未舍断对止观的欲贪故,以第四禅之思投生到净居天,不再回来此欲界世间。这是论师们的一致说法。因为对止观的欲贪属于很微细的欲贪,即“欲”。这也是十种修观的随烦恼中的一种,因为禅修者还有可能黏着禅修的殊胜境界。“灭尽五下分结”:什么是五下分结呢?

  “五下分结”的“下分”是指欲界;“结”是指令他投生到欲界的烦恼。五下分结是:有身见、戒禁取见、疑、欲贪和瞋。这五种烦恼能够使有情投生到欲界,所以称为五下分结。禅修者在证得第三不来道时,已经断尽了这五种烦恼。他早在证得初道入流道时,已经断除了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这三种最粗的烦恼;在第三道时,又断除了欲贪和嗔。第三道能断除对一切欲乐的贪求,包括对钱财、男女、享乐等的贪爱,所以不会再投生到欲界。

  然而,三果圣者还没有断除色贪(对色界生命的贪)和无色贪(对无色界生命的贪),死后还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三果圣者也断除了一切嗔,所以不可能会生气、发怒、紧张、担心、忧愁、哭泣。“化生者”:即排除了只会发生在欲界的胎生、卵生和湿生三种诞生方式。三果圣者已经灭尽五下分结,他在这一期生命结束后,不再投生到欲界,将会化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成为梵天人,并且在那里断尽一切烦恼,最终证般涅槃。

  在《八城经》中,阿难尊者说到一位比库通过精进、热忱而证得初禅,从初禅出定后,观照初禅的五蕴,以止观双运法断尽一切烦恼。即使不能断尽烦恼,也能证得第三不来果。“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阿难尊者说:“就是这种先证得初禅,再从初禅出定修观的方法是我们佛陀所教导的。如果禅修者依之精进修行,将能获得解脱、断尽烦恼、证悟涅槃。”

  前面介绍了修止禅得定力的方法:一共有40种的止禅业处,其中30种可以证得禅那。例如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可以辨识初禅名法,再通过观照初禅名色法证悟涅槃。在这部《八城经》里,八城的居士问阿难尊者“是否有一法可以证悟涅槃”,阿难尊者讲了证得初禅并依之修观的方法之后,继续说:“再者,居士,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二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这是证得第二禅并依之修观证悟涅槃的方法。

  那么,应如何证得第二禅呢?我们接着前一次所讲的证得初禅的方法来开始讨论。止业处依所缘可以分为40种,其中有些业处可以证得第四禅,有些只能证得初禅,有些不能证得禅那。在这40 种业处当中,如果把4 种无色定去掉,再把只能到达近行定的10种业处也去掉,就只剩下26种。这26种业处都可以证得色界禅那,其中11 种还可以依次证得初禅到第四禅的。哪11种呢?十遍和入出息念。有11种只能证得初禅。哪11 种呢?十不净和身至念。剩下4种是:慈、悲、喜、舍四梵住;其中慈、悲、喜可以依次证得初禅到第三禅,舍梵住直接证得第四禅。这是依禅那来分别业处。

  如果禅修者通过专注一种可以证得第四禅的业处来修习的话,随着定力的提升,他可以依次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和第四禅。那么,初、二、三、四禅是依什么来区别的呢?依禅支。如此,想修定依次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不用改变所缘,只需去掉某些禅支即可。我们明白这个要点之后,接着讲证得第二禅的方法。我们继续以入出息念为例子来学习。禅修者持续地专注出现在鼻头或人中一带的似相,而且四种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依所缘来分的,因为四无色定的所缘各不相同。若依禅支分别,四种无色界定都包括在第四禅之中,因为它们都只有“舍”和“一境性”两个禅支。正因如此,佛陀说到正定时只提及四种禅那,没有提及无色界定,乃是依禅支而说的。

  关于禅定的似相,它明亮、晃耀犹如太阳,或者如十五的月亮、宝石、水晶球等等,因人而异。当他能稳固地专注似相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比如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业处导师会指导他查有分,也就是在心所依处里去查透明意界。透明意界可以反映我们所看到的景象。例如看到一个人走过来,这时候在我们眼睛的瞳孔里会反映出这个人的影像。同样的,我们的心在想什么,会在心所依处的有分意界反映出什么影像。例如,你在禅坐时想到今天中午吃什么,虽然说你想的那个东西捉摸不到,但是在你的有分意界里已呈现出那个影像了。

  当我们专注似相的时候,如果鼻头一带出现很明亮的似相,在有分里也会映现出这个影像。这就是查“有分”的原理。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查有分呢?”因为禅那速行心属于意门心,所有意门心皆依心所依处生起,所以查意门心需要在心所依处里查。如果是眼识,应在眼门里去查。为什么呢?因为拥有五蕴生命者(例如人、动物等)的一切心都必须依靠依处才能生起。既然禅那心属于意门心,我们就应在心所依处里查禅支。禅修者有能力辨识初禅的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之后,应当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哪五种呢?转向自在、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和省察自在。

  转向自在:随心所欲地将心转向于诸禅支。入定自在:随心所欲地进入初禅。住定自在:随心所欲地住于初禅多长时间。出定自在:随心所欲地按预定时间出定。省察自在:随心所欲地省察诸禅支。转向自在和省察自在有什么区别呢?转向自在是把心转向禅支,省察自在是检查禅支;转向自在是指意门转向心,省察自在是指速行心。如何练习五自在呢?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这样教导禅修者:先闭上眼睛专注呼吸,若禅相很快出现,你就下个决意:“让我入定三个小时。”决意后即把心投入到似相当中。可以顺利地将心投入似相并进入初禅,这是“入定自在”。心持续地专注似相不晃动,这是“住定自在”。

  当你突然生起一个念头“现在时间到了。”然后很快地把心转向位于“有分”的诸禅支,这是“转向自在”。能清楚查到五禅支,这是“省察自在”。当你出定时,发现入定的时间正好是三个小时,这是“出定自在”。练习五自在之后,才应进一步练习第二禅;没有练习初禅五自在,不要急于上更高的禅那。就像爬山一样,一只脚还没站稳就想抬另一只脚往上踩,可能会摔下去。练习初禅五自在之后,若想要证得更高的禅那,他应当为第二禅而努力。如何证得第二禅呢?他先进入初禅,例如一个小时,出定之后查五禅支。查到五禅支之后,如此思维:“由于初禅接近敌对的五盖,而且还有寻与伺两个粗的禅支,所以其禅支弱,它不如第二禅那么寂静、殊胜。”这样省察后,再专注鼻头一带的似相,入定大约五至十分钟,出定后再去查禅支。

  这时他将发现五禅支中的寻与伺非常粗劣,喜、乐、一境性显得很微细。为什么寻与伺两个禅支很粗呢?因为寻与伺的作用是投入所缘和持续不断地思维所缘,它们都是动摇的。于是他决心:“让我去掉寻与伺,进入第二禅。”当他去掉寻、伺之后再把心投入似相。当他专注似相大约半小时或一小时,出定之后感觉一下有没有比初禅更殊胜。若感觉更殊胜,在下一坐他可以练习进入第二禅,从第二禅出定之后再查禅支。若能成功地进入第二禅,他将发现第二禅确实查不到寻与伺这两个禅支,他体验到极强的喜和美妙的乐受。虽然初禅也有喜与乐,但是由于有更粗的寻与伺,他体验到初禅的喜与乐不如第二禅那么明显。例如在晚上开灯,灯光显得很明亮;但是在大白天开灯,灯光感觉就不亮了。其实灯光都是一样亮的,只是在白天有更强的阳光,灯光就显得不亮了。

  第二禅也是,由于没有更粗的寻与伺的动摇,所以能体验到很强的喜与乐。刚开始学习进入第二禅时先不要急着练习五自在,而应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第二禅,例如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久,成功以后再查禅支。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查到禅支后再练习五自在。证得了第二禅,就如经文里所说的:“寻、伺寂止”:第二禅已经止息了寻和伺,没有寻、伺了。“内洁净”:内心洁净。“心专一性”:内心专注、专一。“无寻、无伺”:第二禅已经没有寻、伺。“定生喜、乐”:从与第二禅相应的定力而生起喜与乐受。“成就并住于第二禅”:证得并安住于第二禅。经文继续说:“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二禅是造作、思念……。”禅修者从第二禅出定之后,可继续修名色法。

  他思维:“第二禅同样也是造作、思念的。”如前所述,第二禅也是由种种因缘和合才生起的,而且也是思念分别的。即使禅定境界再高,还是有为法,还是生灭法,于是对第二禅的五蕴修观。“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禅修者观照第二禅名色法可以断尽烦恼、证阿拉汉果。即使不能,也可以证得第三不来果。“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阿难尊者转述佛陀所教导的依第二禅修止观的方法。

  接着,阿难尊者又说:“再者,居士,比库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三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这是阿难尊者讲述依第三禅修止观、断烦恼的方法。如何依第三禅修止观呢?先要证得第三禅,才有能力依之修观。当禅修者修习了第二禅的五自在之后,可以为证得第三禅而努力。他先次第进入初禅、第二禅,在第二禅住定大约一个小时,出定之后思维“第二禅接近敌对的寻与伺,而且还有喜的激动;喜是粗的,所以禅支也弱,它不如第三禅那么寂静。”如此思维之后,再把心投入似相大约五到十分钟,然后再查第二禅的三个禅支,他将发现其中的喜禅支是很粗的。

  “喜”是心的兴奋、激动。虽然“喜”也很好,但相对于乐来说,喜显然是很粗的。于是他决定去掉喜禅支,为证得第三禅而努力。他把心再投入似相,练习进入第三禅。如果他可以进入第三禅,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第三禅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成功证得第三禅之后,再查禅支。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一境性。第三禅的乐受比第二禅更明显。虽然第二禅也有乐,但由于有更粗的喜在激荡着,会使乐没有那么纯粹。第三禅的乐是一种渗透性的快乐,这种乐是很殊胜的,甚至被说成是世间最美妙的快乐,因为第四禅就没有乐受,已经是平静的舍受了。当他查到第三禅的禅支后,再练习五自在,然后依第三禅来修止观。

  接着,阿难尊者继续说:“再者,居士,比库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四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这是依第四禅修止观、断烦恼的方法。如何证得第四禅呢?第四禅以第三禅为基础。禅修者熟练了第三禅的五自在之后,可以为证得第四禅而努力。他先次第地进入初禅到第三禅,出定后再查第三禅的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他思维:“第三禅接近敌对的喜,同时乐禅支是粗的,所以禅支也弱,它不如第四禅那么寂静、殊胜。”如此省思后把心投入似相,然后再查禅支,这时候他将发现乐禅支变得很粗,于是决意把乐平息下来,进入更寂静、平静的第四禅。当他有能力进入第四禅之后,应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第四禅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然后查禅支。第四禅还是有两个禅支:舍、一境性。

  第三禅的乐和第四禅的舍都属于受心所。有三种受: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也称为舍受。一切心必然伴随着受心所,第四禅也是有受,只是这种受被体验为平静、中舍的受。所以第四禅也是有两个禅支,只不过是把乐平息下来,变成舍受,而不是去掉。“心一境性”是一切禅定都必定有的禅支。学过《阿毗达摩》的禅修者知道,并没有一种心所叫做定,定就是心一境性心所。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想要培养定力,就要保持心只专注一个所缘的状态。如果心胡思乱想,那就不叫心一境性,而是心多境性了。禅修者证得第四禅之后,再练习五自在,然后再对第四禅修观。他先从第四禅出定,再观照第四禅的名色法。他从辨识第四禅的舍和一境性两个禅支开始,依次观照其他的相应名法、名色法,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是依照初、二、三、四禅修习止观的方法。

  接着,阿难尊者继续说:“再者,居士,比库以慈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慈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慈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阿难尊者接着讲依慈心修定再修观,乃至断烦恼、证涅槃的方法。只是修慈心禅那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通过修慈证得的慈心解脱叫做“时解脱”。时,即暂时。因为禅修者进入慈心禅时,其定力镇伏了烦恼,使烦恼没机会现起;但在出定后,若是不如理作意的话,烦恼仍然会生起,所以称为“时解脱”,即暂时性的解脱。还有一种解脱叫“非时解脱”,这是指圣道,因为圣道能彻底断除烦恼,而非暂时性的镇伏,故

  称“非时解脱”。

  禅那是镇伏断,用镇伏的方式断除烦恼;圣道是正断断,即完全地断除。这里的慈心解脱属于镇伏断,即在入慈心禅那期间解脱了五盖。修习慈心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但不能证得第四禅。慈心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慈心成就则称为“梵住”。由于心对一切众生正确地行道,住于最胜之处,所以称为梵住;又由于其心犹如梵天般以无过失的心而住,所以称为梵住。它又称为无量心,无量是没有界限的意思。由于成就了慈心禅那,其心对一切众生没有界限,他不会说“我对你不散播慈爱。”他对所有众生没有界限、没有限制地散播慈爱,不会把任何众生排除在外,所以称为无量心。同时,众生是不可数、无限量的,其心缘取无限量的众生,心对无量的众生遍满而住,所以称为无量心。

  如何修习慈无量心呢?慈无量心的所缘是一切众生。但对初学者来说,一开始要对一切众生修慈是不容易的。假如他想到其他众生对他的不好、委屈、冤枉、加害时,会变得忿忿不平,甚至生起憎恨心,此时是很难对此类众生散播慈爱的。因此,在散播慈爱时,应先选定对象,先尝试破除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刚开始修慈的时候,不适合对几种人修慈。哪几种人呢?1. 讨厌者:即你不喜欢的人,经常跟你作对的人,或是你跟他作对的人,这些人不适合作为修慈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若你对他修慈的话,往往会想起他曾经加害你、批评你、毁谤你,或者你讨厌他、憎恨他,一想起他就冒火,怎么可能把慈爱培育起来呢?2. 异性:因为慈爱是希望对方快乐,所以心能柔和地贴近对方。

  如果对方是异性的话,很容易生起贪爱。正如有一位大臣之子到寺院向大长老请求慈心业处,他问大长老:“尊者,我应当对谁修慈?”长老回答:“对你所爱的人修慈。”他认为所爱的人就是妻子,于是对其妻子修慈,结果整个晚上都在他妻子门口敲门。所以,修慈、悲、喜、舍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如果修慈修出贪爱,那叫失败,所以不应该对异性修慈。不过,现在有些人是同XING恋,对他们也真没办法。3. 去世者:不应该对已经死去的人修慈。对死去的人修慈不能证得禅那。4. 极亲爱者:对极亲爱的人修慈,由于太在意他们的苦、乐而变得紧张,内心将无法平静。5. 自己:对自己持续地修慈也不行,因为无论对自己修慈多久,也不能证得禅那。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对自己修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如此应先对自己修慈。

  在传统上,有四句话是对自己修慈:愿我是没有怨敌,没有身体的恼苦;拥有自己的快乐,能保住自己的快乐。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对自己修慈是:“愿我没有危难,愿我没有心灵或精神上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安稳快乐!”你只需取这四句话中的其中一句,自己先感受一下,先学习祝福自己,先对自己好。唯有能善待自己,才能善待他人。那些对自己散播慈爱都散播不起来的人,往往跟自己过不去,性格容易烦躁,更需要修慈。在此,以第四句“愿我安稳快乐!”为例子。

  自己先想想:我希望自己倒霉、痛苦吗?我希望拥有快乐吗?只要心理正常的人,都不喜欢自己痛苦,都希望自己快乐、开心,于是你用心去感受。当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快乐时,再选一位你恭敬的人,要选同性,不要选异性。假如找不到恭敬的人,可以选你感恩的人,也就是曾经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人,或是曾经真心为你付出的好朋友。总之,只要是你希望对方快乐的人,就可以对他修慈。如果你有他的照片,可以先看他表情快乐的照片,不要看他愁眉苦脸的照片,否则你的慈心较难发出来。没照片的话,也可以回忆他对你好的那种印象。想像他坐在你前面大约两、三米的地方,如果你祝愿他没有心灵的痛苦,就观想他真的没有心灵痛苦的样子,然后再把这种祝愿真诚地往对方散播。你心中可以默念“愿此善人(或恩人、老师……)没有内心的痛苦!”专心地祝愿,用心去感受对方真的没有痛苦,你将会感受到这份真诚、良善的祝愿不断地往对方推。重复这种祝愿,维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如果禅修者可以持续维持这种良好的祝愿,而且对方的影像很清晰,就有可能证得禅那。在帕奥禅林最近就有一位禅修者,我教他修慈,本来只是想调调他的心,结果他修慈可以一坐坐两个小时乃至更久;再教他查禅支,竟然也可以查到禅支。这是一个修慈成功的例子。有两种散播慈爱的方法:第一、调心法;第二、根本业处法。调心法是当禅修者可以对一个对象持续散播慈爱时,再教他另选对象,对另外一个人散播慈爱,其目的是让他的心调柔。根本业处法是禅修者选定一个对象持续散播慈爱直到证得初禅,再上第二禅、第三禅,也就是以慈心禅那作为根本业处。无论是调心法还是根本业处法,此时都应该再选另一位恭敬或感恩的人散播慈爱。

  如此向几位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后,再选亲爱的人为对象。若是女众,可以对自己的母亲、女儿或姊妹散播慈爱;若是男众,就对其父亲、儿子或兄弟散播慈爱。对敬爱的和亲爱的人散播慈爱之后,再对中性者散播慈爱。中性者就是你既不会很喜欢、也不会讨厌的人,例如普通朋友。对出家众来说则是同梵行者、同法者;对在家众来说则是同事、朋友、所认识的人。尝试选十位中性者并对他们散播慈爱,而且每一位都应达到相同的程度。也就是说,向亲爱的人散播慈爱和向中性的人散播慈爱都一样,可以毫无障碍。做到这样之后,再对自己讨厌的、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如果你连一个讨厌的人都找不出来,证明你的性格很不错;但假如你看到这个人很讨厌,那个人也讨厌,就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的为人、自己的性格。对于看谁都讨厌、看谁都不顺眼的人,他更需要修慈。有些人真的找不到自己讨厌的人,那就让他选稍微不喜欢的人,也许只是不喜欢其某些行为、还不至于厌恶的人。如果有讨厌的人,就向讨厌的人散播慈爱;找不到讨厌的人,就取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

  对不喜欢的人也能毫无障碍地散播慈爱当然最好,但假如发现对不喜欢的人散播慈爱还有阻碍的话,证明你的心还没有打开,你的慈爱还没有真正达到无限。你必须持续地如此练习,如果有禅那的话,必须做到取不喜欢的人也可以顺利地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可以对四类人散播慈爱之后,再进一步“破除界限”。这里的“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如何破除界限呢?你可以任选一位喜爱的人、一位中性的人、一位讨厌的人,再把自己、喜爱的人、中性的人和讨厌的人组成一组。当你可以毫无障碍地对这三种人散播慈爱并达到禅那,就犹如对自己散播慈爱一样(对自己不能证禅那),然后再选另外一组。

  任何一组都由四种人组成:喜爱的人、中性的人、不喜欢的人和自己,而且每一组都应做到平等地对三种人散播慈爱并证得禅那,或是毫无障碍地把慈爱散播出去,这就是破除界限。破除界限的人,应如《清净道论》所说的:假如自己和喜欢者、中性者、怨敌在某处一起坐着。这时强盗走进来,要抓其中一人杀死后割喉咙的血祭神。假如你想:“抓某某或某某吧。”证明还没有破除界限。假如你想:“抓我吧,不要抓这三个人。”你也还没有破除界限。为什么呢?因为他希望有人被捕,对其人不利,而对其他三人有利。只有当他在这四个人中,不想见到有任何一人给强盗抓去,其心对自己和对其他三人生起平等时,才算破除界限。破除界限之后,就可以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的方法,在《无碍解道》中有详细的解释。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六)

林欣:南北传菩萨道(上)南传菩萨道思想概述

林欣:南北传菩萨道(下)南北传菩提道思想比较

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 序言

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一节、

 

后五篇文章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四)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三)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二)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一)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 大马伦迦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