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四)

 

  我们回来看《大念处经》:“离诸欲”的“欲”是指五盖中的第一种——欲欲,也称为欲贪,即对欲乐的追求。“诸不善法”是指五盖,或指除了欲欲之外的其余四种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是指初禅已经远离了包括欲贪在内的诸不善法,或者说禅修者证得初禅时已经镇伏了五盖。“有寻、有伺”:是初禅的两个禅支。“离生喜、乐”:由于远离了五盖,从而生起喜与乐。“成就并住于初禅”:透过远离诸盖,生起很强的喜与乐,其心持续地专注在固定所缘上,达到心一境性,所以初禅是有寻、有伺、有喜、有乐和一境性。

  如此,禅修者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初禅。当然,禅修者还可以修习其他的业处证得初禅。例如:修习地遍、水遍、火遍、风遍,或思维三十二身分、思维白骨,或是取十种不净来证得初禅。经文继续教导:禅修者证得初禅后,可以从初禅出定转修观。我们以入出息念为例,讲解了如何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专注入出息、长短息、全息和微息,并通过专注禅相证得初禅的方法。当禅修者证得初禅时,就有如这部《八城经》中所说的:“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经文到此为止,可以说禅修者已经证得了初禅。

  但这部经并不只是以教导证得禅那为满足,更重要的是要导向断除烦恼、导向涅槃。如果一个人只是修定,哪怕定力再高深、入定时间再久,即使可以入定七天、十五天、一个月或两个月,也仍然不能解脱,因为获得解脱不能只依靠世间定来达成。如何才能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呢?唯有依靠慧,特别是由观智成就的道智。修止与修观各有侧重。修止可以辅助修观,而在修观的过程中,又可以把定力提升到某种程度。禅修者通过修习止业处达到禅那的阶段,禅那心属于广大心。由于极专注固定的所缘,其心变得寂静、宁静、专一。

  然而,即使再高的观智,哪怕是行舍智或者随顺智,观智心还是属于欲界心。也就是说,观智不属于色界,也不属于无色界,它们都属于欲界心路过程;同时,观智心必须敏锐,不能过度平静。这说明禅修者必须在出定之后才能修观,进入禅那是不能修观的!如何进入禅那后再修观呢?他必须从禅那出来。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入定呢?因为定很重要!连佛陀都把定列入修学的三大构成部分——戒、定、慧——之一,就像鼎的三个足一样。为什么定那么重要呢?因为拥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知见。正如佛陀在《相应部》等许多经中强调:“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了知。”

  如实了知什么呢?如实了知名色法,如实了知五取蕴,如实了知四圣谛。正因如此,《清净道论》也说“: 慧的近因是定。”近因是什么意思?即直接原因、主要因素。就像小孩子的近因是其母亲,即和他母亲的关系最亲密。因为得到定力的支助,观智才是强有力的。有些禅修者会问:“如果不培育定力,能否直接修观呢?”回答是:“可以的。但是到了较高的观智,修观将会很辛苦。”有人会问:“佛陀在世时不是也有慧解脱阿拉汉吗?慧解脱者不也是没有定力吗?”其实这是误解。

  “慧解脱者”是相对于“俱分解脱者”来说的。俱分解脱者是指拥有四种无色界定并证得阿拉汉道果者;慧解脱者是指没有证得无色界定的漏尽者。是否拥有四无色界定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中部注》中说:“慧解脱者即通过慧而解脱者。他是干观行者,以及从四种禅那出定后证得阿拉汉的四种人。以此共有五种。”因此,慧解脱者并非完全没有定力,或不用修定即可证得。即使一名禅修者拥有四种色界禅那,只要还没达到无色界定,当他证得阿拉汉果时也还是慧解脱者。所以不要把慧解脱者窄化了。又有人会问:“干观行者(又作纯观行者)不是可以不修定吗?”纯观行者这个名词是从《清净道论》中来的。

  《清净道论》说:“纯观行者或此止行者,应以四界差别中所说的那些把握诸界之门的其中一门,或简略或详尽地把握四界。”因此,无论是纯观行者还是止行者,在修观之前都应先修习四界差别观。修习四界差别观可以达到近行定,这是纯观行者所应达到的定力。的确,现在有些人鼓吹不用修定,并且说修定不但会延迟证果的时间,还容易走火入魔。请注意:证悟圣道必须同时具足八支圣道,八支圣道的最后一支即是正定。假如修定可有可无,那么,八支圣道就可以去掉正定了;或者戒定慧三学只须强调戒与慧就可以,不用定学。如此,佛陀岂不是说了很多废话?我们只要稍微思维一下,就可以知道否定定力或是轻忽定是错误的!

  正如佛陀在《中部·若希望经》中说:假如比库希望解脱,他就应完全地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观智,增加前往空闲处。既然修定很重要,那应该如何由止修观、由定修慧呢?请看《中部·八城经》里一段经文:“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这段经文包含两个内容:第一、由止转修观;第二、由观证得解脱。这段经文对修观说得很简略。然而,作为佛弟子,我们都知道修观是很重要的环节,没有观智就谈不上解脱。应当如何修观呢?由于这部经太简略,所以我们结合其他经一起来学习。

  如何通过修止而转修观呢?换言之,拥有禅那之后,如何以该定力为基础培育观智呢?在巴利三藏的《经藏》中,教导修习止观的经典很多,本经的义注举出了几部经:“就如这部经,在《大教诲马伦迦经》、《大念处经》、《身至念经》等也如此教导止观。在这部经中,既教导修止又教导修观,并侧重于指导修止,《大马伦迦经》则侧重指导修观;《大念处经》称为教导修观为主之经,而《身至念经》则以修止为主。”《中部》还有一部经叫《逐一经》,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经。透过该经,我们知道佛陀的上首弟子——法将沙利子尊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断尽烦恼的。在这部经中,佛陀提到了观照禅那名法中的心与心所的修法,这与当代缅甸传统依照《阿毗达摩》来修观的禅法是一脉相承的。

  让我们来看看在这部经中佛陀是如何讲述沙利子尊者修观的。这部经典并没有提到佛陀直接教导他的弟子如何修观,只是叙述沙利子尊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逐一法观”,最后得达漏尽圣者——四果阿拉汉。这部经一开始,世尊在很多比库面前称赞沙利子尊者。佛陀说:“诸比库,沙利子是智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大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广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捷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速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利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决慧者。诸比库,沙利子观半个月的逐一法观。诸比库,这是沙利子逐一法观的方法:“逐一法观”即逐一地观照禅那名法中的心与心所。

  佛陀说:“诸比库,在此,沙利子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对该禅那之法的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灭。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有’。”这里讲述沙利子尊者加入僧团之后,用了十五天的时间修习这种逐一法观。我们可以透过佛陀赞叹沙利子尊者,来了解这种先修止、后修观的禅法。经文讲到,沙利子尊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一地观照初禅的名法:“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这些是初禅的五禅支。“触、受、想、思”,再加上“心一境性”。

  若学过《阿毗达摩》,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这些都是遍一切心心所。“心”:初禅的禅心。“欲、胜解、精进”:这些是杂心所。“念”:属于美心所。“舍”:中舍性,也是美心所。“作意”:属于遍一切心心所。“逐一确定这些法”:他逐一地辨识这些初禅的名法,确定这是禅那心,确定这是触、受、想、思、心一境性等等。禅修者进入初禅之后,若想转修观,不能直接在禅定中修观,必须先出定。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初禅的名法。初禅有34个名法,即1个心加上33 个心所。

  哪34个名法呢?初禅的禅心,然后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慧根,这些是初禅的34个名法。也就是说,在初禅的每个心识剎那里,都包含了34种心理作用。如何观照这些名法呢?禅修者从初禅出定之后,由于初禅的心是很殊胜、强有力的,其心生色法也很强有力,能产生很明亮的智慧之光,也就是佛陀在《增支部》里提到的四种光中的最后一种光。哪四种光呢?月亮光、太阳光、火光和智慧之光。他藉助这种智慧之光逐一地观照这些名法。由于禅修者在修初禅的时候,已经有能力查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

  换言之,一位禅修者在练习初禅的时候,已经能够辨识初禅的某些名法,五禅支就是初禅名法中五个明显的心所。他有能力辨识这五禅支之后,依照同样的方法继续辨识——“识”:初禅的禅心。初禅禅心是识知似相。“触”:心与似相的接触。“受”:体验似相的乐受。“想”:知道“这是似相”。“思”:心对似相采取行动。“一境性”:心只专注一个目标——似相。“名命根”:维持相应名法的生命。“作意”:使心导向似相。“寻”:把心投入似相。“伺”:持续地省察似相。“胜解”:确定这是似相。“精进”:心对似相的努力。

  “喜”:五禅支之一,心喜欢似相。“欲”:心欲求、需要似相。“信”:心对似相有信心。“念”:把心沉入似相不忘失。“惭”:厌恶恶行。“愧”:害怕作恶。“无贪”:不贪求、不执着目标。“无瞋”:心不对抗目标。“中舍性”:心保持平等。“身轻安、心轻安”:心所与心安宁平静。“身轻快性、心轻快性”:心所与心敏锐、不沉重。“身柔软性、心柔软性”:心所与心柔软、不僵硬。“身适业性、心适业性”:心所与心适合工作。“身练达性、心练达性”:心所与心健全、无残缺。“身正直性、心正直性”:心所与心正直、不狡诈。“慧根”:心清楚地觉知似相。

  这34个名法是初禅心具有的名法。禅修者先从初禅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这34 个初禅名法。这些初禅名法依何生起呢?依心所依处色生起。须知在五蕴有世间,所有的名法都必须依靠色法才能生起。眼识必须依眼依处而生,眼依处是色法;耳识必须依耳依处而生,鼻识、舌识、身识必须依鼻、舌、身依处而生,其余所有的意识都必须依心所依处而生起。也就是说,禅修者除了辨识名法之外,还必须观照名法所依靠生起的所依身,所依身是色法。当他辨识初禅的名法之后,还必须辨识心所依处里的四界以及四界所造色,继续修色业处。他辨识了初禅名法,再辨识色法,成就名色分别智,了知此身心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这些初禅名法必须具足所缘、依处、作意等诸缘才能生起。没有所缘,禅那不会生起;没有作意,没有依处,禅那也不会生起。所谓禅那名法也是造作的、因缘和合的。这也是佛陀教法的高明之处!

  修定外道也能够入定,但他们认为定境是非常殊胜、寂静、愉悦、快乐的,并执着这就是解脱。唯有佛陀才教导我们从定中出来之后,连禅那本身也要观照其为诸缘和合的。只要是诸缘和合之法,必定具有生相、住相、灭相。因为诸缘和合而生,诸缘离散即灭,但这还是粗略之说。若从细而说,禅那名法具有生灭相,它们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当他了知禅那名法也是诸缘和合、具生灭相,即可对禅那名法修观。而《中部.八城经》的经文更详细提到:“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造作”:是经造作而生。

  “思念”:思念分别。禅修者须辨识名法与色法,并了知名色法是诸缘和合的。禅那心必须以色法作为依处,色法是具毁灭性的。正如佛陀所说的:以变坏故为色法。即使禅那再殊胜,它仍然必须依靠极快速变坏的色法才能生起,仍然是诸缘和合、造作出来的。同时,禅那的所缘属于概念法,概念法也是由心想而生的。由于初禅须以色法为依处,其所缘是由心想而生,而且必须通过作意才能证得,所以说:“此初禅是造作、思念。”请继续看经文:“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只要是因缘和合之法,皆具有共同的特征——无常。有生必有灭,生灭即无常;凡无常者,皆具坏灭性。

  我们再来看《逐一经》中沙利子尊者如何观照的那段经文。佛陀说:“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灭。”诸缘和合,诸行法生起;诸缘坏灭,诸行法也坏灭。于是,禅修者了知禅那名法也是因缘和合的,是造作的、思念的,是生法、灭法、无常法。他可以依此观照初禅名法。佛陀在《中部》第64经《大马伦迦经》中教导了更详细的观禅修行方法。这部经也是教导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后再修观的方法。佛陀说:“阿难,哪种道、哪种行道能舍断五下分结呢?阿难,在此,比库远离依、舍断不善法,止息一切身的粗恶,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然而,其处还有色、有受、有想、有行、有识。”“依”:即所依,在此是指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其处”:在证入初禅之时。“色”:由初禅心产生的心生色法。“受”:初禅的受是乐受。

  “想”:心所之一。“行”:包括寻、伺、喜、一境性等心所。“识”:初禅禅心。佛陀教导禅修者辨识初禅的五蕴,也即是初禅名色法——初禅有34个名法: 1个心,加上33个心所;或者1个心加上1受,1想,再加上31个行,构成了初禅的四种名蕴;由初禅心所生的心生色法属于色蕴——这就是初禅的五蕴。“他观察那些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疾、敌、毁、空、无我。他使心脱离那些法。”当禅修者辨识初禅的五蕴之后,应继续对其修观。如何观照呢?他先进入初禅以提升定力,出定后再反观禅那本身、观照禅那的名色法。为什么要先入定呢?因为禅修者进入禅那,出定后其心仍然强有力,此时他可藉助明亮、晃耀的智慧之光来对禅那名色法修观。

  学习过《阿毗达摩》的禅修者知道,欲界意门心路过程的速行最多是7个,7个之后往往落入有分。禅那心路过程属于广大心路过程,虽然禅那速行心也是极快速地生灭,但却不容易落入有分,能接连生起无数次。进入禅那给我们的体验是,心能稳固地专注在一个对象上不会间断。通过修定培育强有力之心,再取任何名色法作为修观对象,都能观照得很清楚。同时,由于禅那心是强有力的,若禅修者取禅那心本身作为观照的目标,目标就显得特别清楚。如此,拥有定力的心是强有力的,再以之来观照很强的定心本身,自然是很清楚的,犹如明眼之人在大白天观看放在手中的宝石一样。正因如此,古代的圣贤们通常是先修禅定、再修观禅。

  没有证得过禅那的禅修者,是无能力观照禅那名法的,因为这超越了他的体验。同时,欲界心与禅那心对比,显然是低劣的、软弱的。直接用欲界心与用得到了禅那帮助的心来观照所缘,两者的清晰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佛陀教导我们修观禅,是要如实的知见诸法。修观不能掺杂想象的成分,不能掺杂概念的东西,必须如实地了知、如实地见到。好像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视力,就能够明察秋毫;如果患了近视眼,前面来了一个人都看不清楚,或者不敢确定是谁来了。佛陀经常赞叹修定也是如此,定力可以带来许多利益,使禅修者能够如实知见。

  观智的所缘(目标)是名色法,名色法极快速地、剎那剎那地生灭,没有定力的话将很难看清楚。看不清楚的话,想培育更高的观智就更困难了。所以佛陀经常强调先修习定,由定转修慧、由止禅转修观禅的原因即是如此。先修定、再修观还有个好处,即能破除对定境的贪着。如果一个人只是修定,由于定境的殊胜、快乐、寂静,心未免容易产生贪着。但是到了修观的阶段,他会发现即使定境多么殊胜、平静、喜悦,仍然是无常、苦、无我,因为它是因缘造作之法。如此,有能力取禅那为目标修观的禅修者,不仅有能力破除对定境的执着,还有能力破除对由于修定而投生到色界、无色界梵天的生命的执着。这些都超越了纯观行者的能力范围。

  所以,纯观行者只能观照欲界名色法,只能破除对欲界生命的贪求;但止观行者却有能力观照三界名色法,还有能力破除对三界生命的执着。当禅修者观照初禅五蕴的时候,可以依照“无常”等来观照。何谓“无常”呢?初禅名法有生有灭,其开始是生,结束是灭;也即是名法的寿命以生起为起点,以坏灭为终点。任何名色法到了坏灭的时候,都不可能超越坏灭的那一点。名色法在生起之前不存在,坏灭之后没有去处。人死了可以把尸体堆在一起,但名色法灭去之后不会堆积在一起,它们不复存在了。名色法的存在只是在生、住、灭的剎那之间,在生之前没有,在灭之后也没有,哪怕你想要它再停留多一剎那也不可能,所以不是恒常的。由于它们不能超越生与灭两端,所以说是无常。

  何谓“苦”呢?因为名色法一直都遭到生灭的逼迫,以逼迫性为苦。一个人在禅那当中那么快乐,为什么说是苦呢?这里的苦不是痛苦的苦,也不是心的悲哀、忧伤,而是禅那名法本身也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它们一直也受到生灭的逼迫,这也称为苦。有三种苦:苦苦、变易苦及行苦。苦苦是指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煎熬之苦;变易苦是指即使快乐的感受也会变易消失;行苦是指一切行法以其具有生灭的本质而称为苦。何谓“病”呢?因为名色法必须依诸缘才能维持,是一切身心疾病发生的基地,所以称为病。何谓“疮”呢?包括禅那在内的一切名色法都与苦苦、变易苦及行苦相应,必须缘于目标和相应法才能存在,因此导致经常流烦恼的不净,就好像疮口流出的脓一样,所以称为疮。心缘取目标会产生贪欲等烦恼,这些烦恼就像从名色疮中流出来的脓一样。

  又由于名色法之前不存在,一旦生起即突然的膨胀,达到住时成熟,到最后的破灭,好像脓疮一样。何谓“箭”呢?由于名色法带来生灭的逼迫,好像身体被箭射中般产生的苦受。或者说名色法好像箭一样,射中我们的身体难以拔出来,正如人想要解脱名色法是很困难的,所以称为箭。何谓“恶”呢?因为名色法是佛陀等一切圣者所诃责的不善法,它会导致损失,是种种恶发生的基地,所以称为恶。何谓“疾”呢?好像患了重病的人不能自己行走,需要其他人扶助才能够走动;同样的,诸蕴不可能不依赖其他诸缘单独存在。同时又由于它们是一切疾病之因,所以称为疾。何谓“敌”呢?拥有主权的人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名色法就像一直跟我们作对的敌人一样,不会跟随我们的意愿,不会接受我们不要衰老、不要生病、不要死亡的命令。所以称名色法为敌。

  何谓“毁”呢?因为名色法必定走向毁灭,最终被老病死所毁坏,所以称为毁。何谓“空”呢?由于五蕴都没有可称为我、我的、造作的我、自主的我,所以称为空。何谓“无我”呢?由于五蕴根本没有主权,并不存在主宰我、恒常之我、造作之我。由于五蕴、名色法根本没有永恒的实体,所以称为无我。其中,无常、毁两种属于无常相,苦、病、疮、箭、恶和疾六种属于苦相,敌、空和无我三种属于无我相。禅修者通过观照初禅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来培育观智,即是经中讲到的:“其处还有色、有受、有想、有行、有识,他观察那些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疾、敌、毁、空、无我。他使心脱离那些法。”类似的修观方法,在《无碍解道》里更详细地教导了40种观法,缅甸传统称之为To40,即40种思维法。这些修观方法属于“思维智”的观法,禅修者可以运用这40种思维法观照一切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的名色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疾、敌、毁、空、无我等。如此观照之后,禅修者进一步观照诸行法的生灭。培育生灭随观智,观照诸行法的坏灭,培育坏灭随观智,之后再次第地培育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和行舍智。如果禅修者如此持续地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其心将能从那些法中解脱出来。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五)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六)

林欣:南北传菩萨道(上)南传菩萨道思想概述

林欣:南北传菩萨道(下)南北传菩提道思想比较

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 序言

 

后五篇文章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三)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二)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一)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 大马伦迦经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 逐一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