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壁立招提精舍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沈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末谢,时逝不可俟。 敬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字析妙理。 全诗说理味极浓,证明谢灵运是一位拔萃超群,既“长玄学”,又精佛理的大诗人、大学者。他谈玄有“万顷波”之称,他习佛,又注释有《金刚般若经》,对般若学理论有极深的研究和造诣,因此,他的诗文用典迭出,玄佛交映,珠连壁合,也就不足为奇了。诗人在宋少帝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秋,辞去永嘉太守之职,实现了“三载期归旋”的心愿,脱离官场,归隐礼佛。他在当年谢安的故宅——巫湖南谷,建立石壁精舍,作为自己研讨佛经和读书的清幽之地,此诗便是他在这一时期表明心迹所作。诗中的首句“四城有顿踬”,指当年净饭王子出四城门游观,至前三门所逢生厌唯欲,后于第四门时才决定离家修行,寻求脱苦之道,成为释迦牟尼佛。这句诗的大意,是说佛陀成道,也是经历了;个曲折、困顿、颠踬的过程。“三世无极已”,是指《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八卷中所说的“过去、现在、末来”三世,是不断轮回,没有终始的。因此,人生在世,要保持冷静的观照之力,把遮蔽眼前浮欢看透,意识到这不过是瞬息生灭的假相而已,切莫贪著,沉溺而不返,回想自己在壮岁之时,误入仕途,宦海浮沉,蹉跎人生,转眼之间,韶光逝去,白发满头,已到暮年。当此之际,方才梦幻已醒,才深感时光倏忽,有如风雷飘忽,拔地而起,又顷刻消逝,令人惊诧不已。贵在佛缘已入我心,尚未凋谢,只是光阴迫人,再也不能懈怠,必须抓紧时机修行。诗中立誓敬仰佛祖在灵鹫山的说法遗轨,建石壁精舍,研讨佛理,以度余年。新建的石壁精舍,庭前有瀑布飞泻,窗外有高林映照,洗尽了人身的尘襟。在如此清幽的环境里,入室静坐,由定发慧,栖修空观,会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身体力行,讲经说法,悟析佛理,那是何等的惬意啊!全诗一气呵成,全面地论述了自己的佛学根基,既讲“诸法无我”,不可贪著假有,又谈妙析“性空”,般若意趣,跃然纸上!尤其是“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将飞泻之瀑布与寂静之高林相对应,以动显静,以静衬动,颇得动静一如的中道妙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