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籍俗语言研究”论证报告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禅籍俗语言研究”这一课题是在研究唐宋时期中国俗文化的背景下,对唐宋时期禅宗典籍中的俗语言(包括俗词语、俗谚,口语语法、修辞,进而对记录俗语言的符号--俗字)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与研究。 禅宗是佛教这种外来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产物,因此它饱含着东方思想智慧和文化情趣,带有浓重的中国色彩,负载有大量的俗文化信息。禅宗文化也曾引起士大夫的极大兴趣,它对儒家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宋代程颢、程颐及其弟子朱熹、陆九渊等的儒家语录的语言也明显地有着禅宗语言的印记,一些通俗禅诗对后代白话诗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禅籍俗语言研究正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又可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俗文化廓清语言方面的障碍。 从汉语史研究角度而言,唐宋时期在汉语史上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近代汉语逐渐走向成熟。与那些交接官府、出入宫庭,占有大量土地与奴仆的佛教宗派中的贵族派不同,兴盛于唐宋时期的禅宗又是佛教宗派中的平民派,禅僧一般生活于社会底层,他们比较贫苦,文化水平不高,加之禅宗认为语言不能表达玄妙的禅义,无须在语言上徒事修饰与雕琢,因此使用口语是禅语在语言材料方面的特色。奇异怪诞、空灵隐晦的表达又使语法上呈现出多样化。许多禅师说法喜欢用谚语、歇后语甚至粗鄙语,这样又平添一层口语的风采,那种不加雕琢的表达反过来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平实的修辞特色。唯其如此,他们的语言也更切近生活实际,更具有通俗的性质。禅籍语言通俗的程度、接近口语的程度是同时代任何文献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敦煌文献和禅宗文献是研究唐宋时期口语的主要材料,与敦煌文献俗语言研究相比,禅籍俗语言研究无论从广度或深度而言,均相应落后,早在五十年代,在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这部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研究敦煌方俗语词的力作的带动下,敦煌文献语言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涉及到了音韵、语法、词汇、文字等各个层面。而禅籍俗语言研究,虽然早年有朱自清、高名凯、吕叔湘等先生进行过研究,而后长期无人继续研究。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有学者重拾堕绪,但研究涉及的禅籍范围不广,且大多限于词汇、语法的研究,而在俗谚、俗字及口语修辞研究方面,几乎仍为空白。敦煌文献的语言大多带有我国西北方言色彩,是研究当是西北方言俗语的重要材料,但尚不足以认识当时的中原和南方的方言俗语。而禅宗以南宗为主,南宗的活动区域多半在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一带,禅籍中反映出来的南方方言俗语,正可与敦煌文献语言形成互补,从而能更全面地认清当时的口语面貌。 综上所说,本课题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它不仅对于禅籍文本的整理、禅籍的正确解读、从而促进禅宗思想、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汉语史的重新构架,对于大型语文性工具书的编纂都将起重要作用。 本课题名为“禅籍俗语言研究”,由 “禅籍俗谚研究”、“禅籍口语词汇研究”、“禅籍口语语法研究”、“禅籍修辞研究”等四个子课题组成。 一、“禅籍俗谚研究”:大量俗谚的运用是禅宗典籍的一大特色,目前可见的禅籍俗谚约上千条之多。俗谚包括谚语与歇后语两类(其实都是民间普遍流传的熟语恒言,一些歇后语只不过是俗谚的不完全或委婉的表达形式,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题除了广泛收集禅籍俗谚并解释其意义之外,还将对禅籍俗谚的类型、民间来源、演变过程、文化底蕴、表达效果等进行研究。 二、“禅籍口语词汇研究”:以前研究唐宋口语词,大多利用诗词、变文、笔记小说等作为基本语料,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数量较大、价值很高的禅籍则重视不够。本课题将对禅籍(特别是禅宗语录)中较为淳朴通俗的口语词(包括同源词语、同行词语)以及禅籍中夹杂的方言词进行考释研究,还将进一步探讨禅宗思想及禅宗的地域特征对词语选择、词义演变、构词形式等的影响。 三、“禅籍口语语法研究”:本课题包括对禅籍口语中虚词的研究及句型的研究两大部分。在禅籍(特别是禅宗语录)中有不少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比较独特的虚词,同时由于禅宗不重诵经坐禅而采取口耳传习,所以在“机语问答”中表示设问、询问、反问的疑问句型及表示请求、使令、告诫、禁止的祈使句型特别丰富,这些研究都能充实汉语语法史,特别是汉语口语语法史。 四、“禅籍修辞研究”:禅籍中的修辞也有其鲜明的个性,本课题将对禅语中一些修辞格进行描写,对其修辞效果进行研究,特别将对禅籍中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探索。 以上四个子课题将从不同的角度,以俗文化在禅籍中的体现为基点,对目前能见到的近百部禅宗典籍的语言作全面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力图勾画出唐宋时期禅籍语言的概貌,并进一步探究它的通俗化特色的成因,以及它对近代汉语口语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将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既重视禅籍语言的生动性、通俗性(如唐五代、宋初的禅语大多质直淳朴,禅僧大量使用民间的口语、俗语,这表现了他们语言运用上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也要注意到禅籍语言的保守性(宋后的禅籍语言每多长篇大论,且注重词藻,讲求骈对。有些唐宋俗语意义已有变化,甚至已在民众语言中消失,但后世禅僧仍刻意模仿),对不同的材料作具体的分析。 所谓俗语言,当指一个时代民间广泛流行的通俗语言。因此在研究中要强调“普遍”性,避免过多地着眼于禅宗宗门术语。同时还须与同时代的非禅籍俗语言研究相结合,充分吸收国内外对同时代诗词、散文,敦煌文书、笔记小说、理学家语录等文献俗语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参证,以期研究的结论更加科学。 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微观的考究和宏观的论述相结合,将具体的个案研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还要借助于现代文化学、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既要注意到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对禅宗语言的影响,也要重视语言内部诸因素(如词汇、语法、修辞)的相互制约。使六个子课题分而不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禅籍素称晦涩难读,一是因为禅籍中含有大量为今人所难以理解的当时的口语、方言词语及禅宗独特的表达形式,从文本而言,还采用了一些较为独特的俗字。二是禅僧那种独特的佛教思想及逻辑思维方式。因此禅籍之难懂,既有语言方面的原因,又有文化方面的原因。而以往国内外研究禅宗者,大多从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方面切入,很少注重禅宗的语言(特别是禅籍中的俗语言),国内近年来首先注意并重视禅宗俗语言问题的,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学者,而不少语言学者恰恰又对禅宗的思想、历史、文化所知甚少,因此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直未有突破性的进展,至今尚停留于传统文字训诂的语文学的层面。有鉴于此,本课题组将禅籍俗语言研究置于俗文化研究的大前题之下,将俗文化的研究与禅籍俗语言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力图在禅籍俗语言产生的文化动因以及从禅语的特点出发进一步理解禅宗的思想方面有所突破。 以往对禅俗语言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词语的考释及语法现象的描写,而对禅籍中的俗谚、口语修辞及俗字研究,几未触及。即使是已有俗词、语法研究也仅集中在少数几部最常见的禅宗灯录(如《五灯会元》)和禅宗语录(如《祖堂集》)上,因此许多结论仍属于抽样调查性质,缺乏周遍性。而本课题不仅在内容上要填补俗谚、修辞、俗字研究等方面的空白,而且在材料上要着眼于目前可以见到的近百种唐宋禅宗典籍(包括灯录、传记、语录、拈颂、诗歌、笔记、清规等),因为我们现有日本禅文化研究所赠送的全套《禅宗基本典籍丛刊》及录入70多种禅宗重要典籍的光盘(带有检索系统),并建有6000万字的中古汉语语料库,基本上可以做到资料检索的现代化,这样将使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 本课题最终成果拟出版一套《禅籍俗语言研究》系列丛书,为将来编纂一部《禅籍俗语言大典》打下基础。成果可为国内外从事禅学、文化学、文学、汉语史研究者参考,亦可为大型汉语辞书编写者利用。 本课题组共有4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3人,兼职研究人员1人。4人均为博士、教授,是一支科研能力较强,充满活力的科研队伍。 “禅籍俗谚研究”子课题的承担者董志翘教授长期从事中古、近代汉语及佛教文献语言研究,其博士论文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对唐代佛教状况有较深切的了解。并于1992年-1994年度作为交流教员在日本花园大学(禅宗高校)工作,期间也参加了京都禅文化研究所的禅籍与禅文化研究并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 “禅籍口语词汇研究”子课题的承担者雷汉卿副教授数年来正进行“《朱子语类》词汇研究”,这一研究与所承担课题密切相关,禅籍俗语词与儒家语录俗语词正可互相印证。 “禅籍口语语法研究”子课题的承担者蒋宗福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敦煌文献语言及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学术论文,而且对俗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 “禅籍口语修辞研究”子课题的承担者张勇副教授原在宗教研究所工作,他的博士论文为《傅大士研究》,目前又在进行《坛经》的校注,因而对禅宗流派、禅宗史及禅宗语言素有研究。 以上课题组成员多为中日禅籍俗语言研究会会员,均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有众多的科研成果,并在国内多次获奖,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