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佛典词语杂俎 陈文杰 提要: 早期汉译佛典语言质朴、通俗,口语性强,其中也不乏一些难解之词。本文诠释了早期汉译佛典中的一些词语,以期为阅读佛典提供帮助,同时也给辞书编纂提供一些佐证。 陈文杰,男,1968年生,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主题词:中古汉语汉译佛典词语阐释 -------------------------------------------------------------------------------- 早期佛典指从东汉末至西晋这一时期的汉译佛典。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典也进入了汉译阶段。在从东汉的摄摩腾、竺法兰、安世高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的几百年中,汉译佛典经历了一个从草创到成熟、全盛以至衰微的过程。东汉至西晋即属于草创阶段,虽然此阶段译经的规模不大,译经的数量也不太多,但它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这一阶段是汉文佛典语言风格的形成期,为后世译作提供了样本,后人译经用语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纯语言的角度来说,此时的译经语言通俗、质朴,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汉语口语的面貌,是研究该阶段汉语的重要语料。2但这些语料历来少为人关注,因此无论是研究词汇史和语法史,还是编纂大型语文工具书,都因此而留下了些许遗憾。 早期佛典有些词不易索解,辞书亦多未载,给阅读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所释的一些词即是笔者考索的札记,既包括实词也包括虚词,或冀能利于佛典之解读,补辞书之不足。 1、寻从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四:"时辅相子,负彼戏人五百金钱,寻从债索,不肯偿之。"(4-220下)又卷五:"即于其夜,便取命终,生忉利天,便自念言:'我等今者造何福业得来生此忉利天上?即自观察,知是饿鬼以其尊者大目犍连为我等故,设会请佛及比丘僧,得来生此。我等当共往报彼恩。'作是语己,寻从天下。"(4-224)3 "寻从"即"跟从,追随"的意思。"寻"在上古有"寻找,谋求"义。如《墨子·修身》:"思利寻焉。"高亨《诸子新笺·墨子·修身》:"寻,求也。"后来又引申出"追踪,追随"义,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由此可知"寻从"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该词亦见于其它佛典,如:后汉失译《分别功德论》卷二:"或云:五百人者,佛受阿耨达请时,简五百人可者,寻从至龙王宫。"(15-34上)三国吴康僧会《六度集经》卷一:"又送神珠一枚,明耀百六十里。珠之所在,众宝寻从。满其明内,在志所欲,无求不获。"(3-4下)又:"梵志曰:'天王布天仁之惠,必欲殒命以济下劣者,惟愿散手相寻去耳。'王即寻从之。"(3-5中)按:"相寻去"之"寻"亦为"追随"意思。又卷五:"男袭位为王,欲舍世荣之秽,学高行之志。其妻有万数,皆寻从之。逃避幽隐,犹不免焉。"(4-29上) 《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入"寻从"一词。对于"寻"有"追踪,追随"义的解释引例为《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己晚。 2、丧命 《六度集经》卷二:"有梵志来,其年六十,问王曰:'彼仁国王万福无恙乎?'答曰:'彼王己丧命矣。'梵志闻之,顿地哀恸。"(3-6中) 传统以为这是一个近代汉语才产生的词,如《汉语大词典》引《说唐》第六十回:"罗成叫道:'中了苏定方计了!'乱箭齐着,顷刻丧命。"其实这个词在早期汉译佛典中常见。如:后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子如吾目,何处有人能自挑目而还食也?吾宁丧命,不杀子噉其肉也!'乱箭齐着,顷刻丧命。"其实这个词在早期汉译佛典中常见。如:后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子如吾目,何处有人有人能自挑目而还食也?吾宁丧命,不杀子噉其肉也!"(3-129上)又卷二:"是大施主虽有慈悲怜愍,供给所须衣被饮食,虽复当时充饥解渴得济身命,于后数日药发丧命。"(3-133上)又卷七:"菩萨如是亲近善友,乃至丧命终不起恶。"(3-163中)后汉失译《沙弥尼戒经》:"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丧命,皆悉由之。"(24-937中)后汉失译《分别功德论》卷二:"汝识此天不?此是汝伴,以全戒功即生天上,今来在此。卿虽见我去我大远,彼虽丧命常在我所。卿今来见我者,正可睹我肉形耳,岂识至真妙戒乎?……"(15-36中)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尔时诸臣不受王教即各散出,庄严四兵便逆共战,军无主将寻即退散,兵众丧命不可称计。"(3-55中)又卷中:"譬如苍蝇在蜜器中,有人拔出心犹乐著,以乐著故乃至丧命。"(3-64下)又卷下:"尔时鹿王即向诸鹿而作是言:'汝等莫悉,王今所以来至此者,正为我身,不为汝也。我今虽能逃避远去,亦能坏碎彼之军众,要当毕命自往王所。若我如是,汝等便当东西波迸,乃至丧命。是故我今为汝等当往王所,但随我后莫生恐怖,当令汝等安隐无患。汝等当知,我若发心欲入涅般,即能得之。所以不取正为汝等。我至王所没丧命,但令汝等安隐全济吾无所恨。'作是语己,即至王所。"(3-68上) "身命"在汉代常用来表示"生命"。如《汉书·郑崇传》:"臣愿以身命当面咎。"与之相关,汉代表示"死"的词己经产生"丧身",如班固《白虎通·谏诤》:"为君不避丧身,义之性也。"从同义词平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时"丧命"也己经具备产生的条件。 3、无适/适无 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昔者波罗奈国王太子名迦兰,兄弟二人,父王丧身,以国相让,无适立者。"(3-6下) 这里"无适"是"适无"的同素异序词,意指"都不,均无"。这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二人互相推让,都不继承王位。"无适立者"并非说没有适合继承王位的。与此相类的例子不多,我们仅见到一例。三国吴竺律炎共维祗难合译《法句经》卷上:"心无住息,亦不知法。迷于世事,无有正智。念无适止,不绝无边。"(4-563上)相应地这句话是说"诸念都不停止,无边无际。" 何亚南先生己经谈到"适无",认为"适无"即"均无、都无"义,可谓的论。但同时他又表示"适无"仅见于支谶所译诸经和支谦的《大明度论》,当有可商榷之外。4"适无"亦见于其它经师所译经以及支谦的其他译经。如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其国王崩,又无太子,群臣相让,适无立者。"(3-18下)支谦译《义足经》卷上:"共视佛威神,甚大巍巍,如星中月,适无敢难。"(4-177下)又《赖吒和罗经》:"向是曹人如入汤火中,火适无所爱,香熏涂身可以化愚人。(1-870下) 对于"适"作范围副词的用法,各家辞书均未提及。 4、独自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三:"时一比丘,疾病困笃,独自一身,无有等类。"(3-89中) "独自"表示"单独一个人,"相当于代词。这是中古时期产生的一个俗语,译经中多见。如:后汉支谶译《阿閦佛国经》卷下:"有人持王书及粮食,以王印封书往至他国。其人行至他国县邑,中道无有杀者,亦无有能娆者,独自往还无他。"(11-760上)支谦译《义足经》卷上:"远可独自处,谛见为上行,有行莫自骄,无倚泥洹次。"(4-179中)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佛言:'且还报汝弟子,报之益善。卿是大长者,国中所承望,今欲学大道,可独自知乎?'"(3-482下)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时夫人言:'王为相弃,独自得便,不念度我。'"(4-7中) "独自"亦见于同时期的中土文献。如《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臣揆宁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又《阎温传》注:"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隐,乃以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 传统以为"独自"是近代汉语才产生的词。《汉语大词典》例引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已晚。 5、故自 "自"是中古广泛应用的虚语素,它可以用在单音节的副词和连词之后,构成相应的双音节副词和连词。"故自"便是一个与之有关的形式。但由于"故"作虚词本身就有多种意义,连带而及,"故自"也有了多个意义。这个特点是那些一般由实语素构成的双音节词所不具备的。 "故自"用作副词时,有三种语法意义。有"尚自,还要"义。如,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一:"假使安隐,便为沙门,则除须发,受成就戒。虽作沙门,受教易使,故自示现,恭顺无失,精进勤修,未曾懈怠。"(3-73上)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说呵,饶你;若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5 "故自"又有"定然,当然"义。如《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又《企羡》:"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6 又有"特地,特意"义。如: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吾闻太子布施贫乏,润逮群生,故自远涉乞吾所乏。"(3-8上)又:"卿愿求儿,故自远来,终不敢违,便可速迈。"(3-9下) "故自"可作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所以"。如:后汉失译《杂譬喻经》:"于诸寺物始得办,而得重疾,恐不卒本愿,故自悲耳。"(4-503)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伤我年已旬暮,当就后世,不睹佛兴,不闻其经,故自悲耳。(3-474上)又卷下:"从十二因缘法起,法起故便有生死,若法灭者生死乃尽,作是故自得是,不作是是便息。"(3-479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二:"伤我年己晚暮,当就后世,不睹佛兴,不闻其经,故自悲耳。"(3-496中)又卷七:"生死本从十二因缘,缘从法起便有生死,法灭者生死乃尽,以自作是故自得是,若不作是是便休息。"(3-527上) 《汉语大词典》仅收入了其作副词"尚自,还要"一义,其余失收。 6、卧出 支谶译《道行波若经》卷九:"时菩萨卧出,天人于梦中语言:'汝当求索大法。'觉起即行求索,了不得。"(8-470下)支谶译《内藏百宝经》:"佛身力不可计,终无坐起行步卧出,现人坐起行步卧出,随世间习俗而入。"(17-411上) "卧出"即"睡熟,睡着"。"卧出"亦见于他人的译经。如:《六度集经》卷四:"妾殊怀怨,与相为奸,谋除太子。伺王卧出,以蜡抑印,诈为书。"(3-18上)又:"伺其卧出,窃疾亡去。"(3-21中)又卷七:"时亦有五百乘车历其前,有人问曰:'子时卧出乎?'曰:'吾一其心得清净定,故不闻。'"(3-42下)又:"题耆夜兴诵经,疲极卧出。那赖时亦诵经,误蹈题耆罗首,题耆即兴而曰:'谁蹈吾首乎?'"(3-44上)支谦译《月明菩萨经》:"于时王卧出,梦中有天人来语王言:'若欲愈是至诚意比丘病者,当得生人肉血饮食之即愈矣。'王寤惊悸不乐。"(3-411下) 《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入"卧出"一词。 7、孤弃 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四:"我等今者,赖王慈覆,国土丰乐,人民炽盛,得蒙存活,云何一旦便欲孤弃舍我等去?"(4-217中)支谦译《孛经抄》:"王曰:'相与爱厚,宣念旧好,不可孤弃。'"(17-731下) "孤弃"意当谓"孤立舍弃"。"孤弃"亦见于他人译经中。如后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若为一切众生,今日云何便见孤弃?"(3-133下)北魏慧觉等《贤愚经》卷一:"世尊往昔无数劫时恒为众生采集法药,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云何不念便欲孤弃?"(4-349上)又:"唯愿大王以我等故,莫为一人便取命终,孤弃天下一切众生。"(4-350中)又:"阎浮提内一切生类赖太子恩,莫不得所。今投火坑,天下丧父,何为自没孤弃一切?"(4-351)又:"其妇长跪,即白王言:'愿得随侍,莫见孤弃。'"(4-356下) "孤弃"不见于《汉语大词典》,当补。 8、理极/极理 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一:"我今困苦理极乃尔,谁能救我所寿命,我当终身善好奉事。"(4-205中) 这里"理极"是一个程度副词,相当于"非常、很",用于修饰表示消极意义的词。"理极"一词亦见于北魏吉迦夜、昙曜译的《杂宝藏经》,如卷三:"时有仙人,偶行在此,值天降雨,风寒理极,无避雨处,即向定光仙人所,寄宿一夜,明日出去。"(4-461中)卷四:"昔有一人名夷罗,夫妇二人,贫穷理极,佣赁自活。"(4-468中) 北魏慧觉等译的《贤愚经》中有"极理"一词,意义和用法同"理极"没有区别。如:卷一:"大王,今者苦痛极理,心中颇有悔恨事不?"(4-350上)又:"今此虎者,酸苦极理,羸瘦垂死,加复初乳,我观其志,欲自啖子。"(4-352下)卷六:"或复有人语婆罗门:'汝之酷毒剧甚乃尔!既不中用何乃索之。'于时婆罗门进道而去,人见便责,无给食者,饥饿委悴,困苦极理。"(4-390上)卷九:"阿难,我于尔时为彼所害,辛苦极理,犹以慈心而矜爱之。(4-415上)卷十:"我之薄福,贫穷理极,债负盈集,甚多难计。诸债主辈竞见剥脱,日夜催切,忧心不释,天地虽宽,无容身处。今欲自没,避离此苦。仁虽谏及,存不如死。"(4-422上)。 从上文来看,无论是"理极"还是"极理",其语法功能都是做补语。我们发现"极理"也可以作状语,但相当少见。如:《贤愚经》卷六:"富那奇曰:'设令被人极理毁辱,但莫见害。'"(4-394下) "理极"亦见于中土文献,如晋孙绰《表哀诗·序》:"天地之德曰生,生之所恃者亲,亲存则欢泰情尽,亲亡则哀悴理极。"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智猛法师传第九:"冬则严厉,夏则瘴热。人死,聚骨以标行路。驝驼负粮,理极辛阻。如《东坡题跋》卷二《书渊明酬刘柴桑诗》:"自夏历秋,毒热七八十日不解。炮灼理极,意谓不复有清凉时,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裌衣,顾念兹岁,屈指可尽,陶彭泽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此言极真,可为惕然也。"7 《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入"理极"和"极理",当补。 (责编:张勇) -------------------------------------------------------------------------------- -------------------------------------------------------------------------------- 1.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1993年,10页。 2.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汉译本),《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 3.所引佛经均据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其后注明所引佛典的册数、页数。上中下表示栏次。 4.《汉译佛经与后汉词语例释》,载《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一期。 5.王季思《集评校注西厢记》(开明书店,1949年)校注:"故自:尚故自之省,尚故自即尚自意。"杰按:王注颇嫌迂曲。"故"本有"尚,还"义,如: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史记·龟策传》:江淮间居人为儿时,以龟枝床,至后老死,家人移床,而龟故生。""故自"作为副词"故"的双音节形式,有此意义当属正常,不须添字而解。 6.张万起《世说新语辞典》,商务印馆,1993年。 7.《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