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中的“和谐” |
 
中国自古有贵和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和谐思想。 一、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的时代。为了变革社会现状,孔子遂提出自己的方案。首先是“克己复礼”。所谓“礼”是指周礼,就是西周时期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在孔子的心目中,西周的制度是完美的,安定天下最理想的途径是恢复周礼,“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要恢复周礼,最重要的工作是“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君民无所措手足。”就是说,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社会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只有周礼复兴了,才能恰当地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
正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要各安其位,君要象个君,臣要想个臣,父亲要象个父亲的样子,子要象个子的样子。遵循“礼”的要求,君臣父子应该如何都有一定的标准,符合标准,才象个样子。这也是“位”的思想的要求。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调君子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行事,不羡慕本分以外的事情,也就是名与实要相符。孔子认为只要用一般的名来校正具体的实,使不同层次的人各守本分,一切都回到礼的状态下,天下就可恢复安然有序的和谐局面。 其次,要维持“天下有道”的局面离不开“仁”的思想。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和实行礼的。从这句话来看,孔子认为仁是礼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的理论里,仁代表全面的道德行为。孔子说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说“仁人”最起码要具备五种德:保持尊严和恭敬,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能团结更多的人;诚心别人才愿意被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才可以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善意给别人带来好处,才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由此可见,孔子的仁不是哪一个具体的德目,而是全德之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仁又是一种自觉的主动性的道德实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仁是时时刻刻地去追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必要时还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实现和保卫“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达到这种程度,个人就可以自觉地全面地为恢复和巩固礼而献身。因此仁是实现礼的道德基础,而仁的理想境界也需要礼的规范,“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真正的理想境界是实现仁与礼的统一。只有实现了两者的统一,才能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的状态。 再次,孔子提出“见得思义”的伦理原则。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并不反对富贵,认为如果可取,即使是帮人赶车的活也可以做。但坚持取之有道,如不可求,就放弃,要坚守一定的原则,即“君子义以为上”,要先义后利。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追求个人利益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提出了一个处理好个体之间关系的一个不朽的伦理原则:“忠恕之道”。何为忠恕之道?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忠恕之道就是“仁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求立,使人亦立;自己求达,使人亦达。简言之,就是成己亦成人。张岱年说:“能近取譬,是为人的方法,即由近推远,由己及人。”这还主要是“忠”的一面,孔子也很重视“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底限,如果人人能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则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此,则可实现普天下和乐的理想状态。 对于人际关系的问题,除了“忠恕”这一根本的人生准则以外,孔子还有其他重要观点。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对待朋友,要讲信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要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少非难别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全但是不勾结,不拉帮结伙,不制造混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保持和谐却不肯盲目地附和。小人只是盲目地随声附和,却不肯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所以不是真正的和谐。孔子主张的是一种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这一光辉命题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自然界的问题,孔子谈的很少。杨伯峻认为孔子言自然之天仅仅出现在以下两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巍巍乎唯天为大。”孔子没有明确地点出人和自然的关系,但其理论系统涵盖了这一问题。孔子曾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不怨天,不忧人,下学上达。”一般地讲,我们认为孔子说的知天命就是“知天道。”下学上达,达是达天德。也就是通过自身的修养,积累知识,便能与天地合其德,实质上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构想的“仁者”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便可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仁者无忧。”孔子这里所说的天不能理解为自然之天,而是指超越于人和万物之上的道德之天,但天人合一的境界必定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孔子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忠恕原则对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明显。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正因为如此,国家特别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如果全社会能发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自己发展了,也帮助别人发展;一个地区进步了,也帮助落后地区共同进步。就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原则对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调节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缺斤短两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大案要案层出不穷。如果社会成员能保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底限,就可以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其次,孔子的和谐观对于当今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极化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发达国家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积极地帮助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一原则要求某些国家不要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的内政,更不要以人权为借口,任意践踏别国的主权。不要为了一国的利益而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发生国际摩擦的时候,要遵循“其争也君子”的原则坐下来和平谈判,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所以不同的国家之间应该坚持“君子和而不同”的准则,求同存异,尊重不同国家的选择。要在尊重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模式,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合作,这样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再次,孔子的信用原则,义以为上的原则等对于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不良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和谐有序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