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佛教故事:“魔女诱僧”与剑桥学派的“语言”
2014-9-7|522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2014-9-7|464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2)
2014-9-7|238
⊙ 《白人岩慧远诗偈暨怀念法师诗文注译》之后记
2014-9-7|282
⊙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
2014-9-7|380
⊙ 佛教的脉络、教义及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2014-9-7|252
⊙ 唐僧曾经住过巴基斯坦古城 取经时在此逗留两年
2014-9-7|326
⊙ 文学中的诗与禅
2014-9-7|232
⊙ 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传说
2014-9-7|307
⊙ 论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14-9-7|557
⊙ 清明谷雨两相连 诗文中的清明节
2014-9-7|873
⊙ 《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序
2014-9-7|349
⊙ 面对生命真相--我从《西游记》领悟到的智慧
2014-9-7|1525
⊙ “壶中人”故事的演化─从幻术说起
2014-9-7|646
⊙ 敦煌写本《四兽因缘》《茶酒论》与佛经故事的关系
2014-9-7|691
⊙ 论《心经》与西游故事
2014-9-7|3259
⊙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轮回后的涅盘世界
2014-9-7|1012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2014-9-7|2069
⊙ 从朱颜轩冕到云水高僧 大金故慧聚寺严行大德闲公塔铭考
2014-9-7|896
⊙ 序:我是这样走过来的
2014-9-7|241
⊙ 序──中华佛学研究所的脚步
2014-9-7|306
⊙ 玄学思潮与魏晋诗坛关系的动态考察
2014-9-7|295
⊙ 谈西游记中某些情节的来源
⊙ 圆霖师父在海公上师座前的故事
2014-9-7|409
⊙ 敦煌守望者樊锦诗访谈
2014-9-7|369
⊙ 敦煌赋学
2014-9-7|502
⊙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
2014-9-7|302
⊙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唐人宴坐诗析论
2014-9-7|1216
⊙ 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2014-9-7|267
⊙ 空水法师:透过佛教故事看经融危机
2014-9-7|353
⊙ 唐僧头盖骨成都露真容
2014-9-7|462
⊙ 通智法师公堂序(代悟开大师作)
2014-9-7|164
⊙ 两知室随笔
2014-9-7|195
⊙ 论佛典翻译文学
2014-9-7|500
⊙ 诗僧苏曼殊
⊙ 演公老和尚示寂七周年众学友追思刊序
2014-9-7|199
⊙ 为效法“无恶名畏”之勇者喝采──序《 诸说中第》── 力挺佛陀在人间
2014-9-7|222
⊙ 佛经故事中的功德观念
2014-9-7|254
⊙ 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
2014-9-7|580
⊙ 《椤伽师资记》序
2014-9-7|320
⊙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2014-9-7|407
⊙ 佛教文化对包公文学的影响
⊙ 古代名诗与东西林寺
2014-9-7|265
⊙ 宏船法师塔铭(并序)
2014-9-7|240
⊙ 楼宇烈教授为《元音老人》一书作序
2014-9-7|1336
⊙ 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
2014-9-7|1905
⊙ 《西游记》从大漠古道上幻化而来(5)
2014-9-7|244
⊙ 西游记:从大漠古道上幻化而来(4)
2014-9-7|298
⊙ 北朝佛教造像记的文学意义
2014-9-7|379
⊙ 从佛教文化视角解读古代的士大夫文学
2014-9-7|23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