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店经营误区(四) |
 
素食业人才流失现象是严重的,任何行业的兴起就是这个行业人才的涌现。比如IT业不是由一二个精英能推动起来的,而是由一批批的专业人士不断努力的成果.素食店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因此对高层经理人的要求是特殊的,比如牢固的素食理念和持戒的观念,但是这样的要求不能泛滥到部门主管,基础主管和员工中去,这句话不意味着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能慢慢地树立起这样的观念,这些理念当然对他们的人生和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不要将这些列在他的工作绩效中,平时八小时的工作交流经理人会以他们的专业为交流重点,以理念作为私交的讨论话题,不然,员工会误以为领导要求太高,他根本做不到而失去信心,我们首先是请他们来工作的,不是请他们来上课,我们只要创造一些条件,如书籍和音像,相信通过时间他们自己慢慢体会,而不要将这些理念作为对他们的“要求”(换句话说,也是不知如何从专业角度去要求他,作为上级就只能要求这些)。 很多投资者将素食店开出来,却分不清自已办的是企业还是寺院,主业是经营还是慈善,因此对员工的要求也是模糊不清的。投资者用人方面的误区有三: 1,凭个人爱好选用人: 一些投资者对餐店经营的专业是模糊的,不过他们对某些人的性格爱好是明显的,比如有些投资人是喜欢安静沉稳的性格,于是性格活跃的人在这家店就要安静下来,至少在投资人面前不能乱说乱动,这样的喜好原本无可厚非,但投资人会不经意间将这样的喜爱作为用人的某项指标。有些投资人喜欢经理人表现得精明强干,精力充沛,在店堂里来回穿梭,至于效果如何他们不关心,也因为专业的缺乏他们无从关心,于是有些主管就引合了这些喜好,投资人来了跑来跑去显得很卖力,他们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使那些真正要静下心来搞策划,制定条例,改善流程主管很为难。笔者曾经面对一个很好笑的问题,一位投资人向我身边的人打听,笔者的健康情况,她关心我的好意心领,不过或许她更担心笔者对经营一家店显得力不从心,我的朋友立即回答她:吴小姐的身体好得很,她的脸色苍白可能是昨晚跳起来将一些策划的灵感记录了下来。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他们为什么不能允许我有时脸色苍白一点,我很体谅他们的愿望,但同时我也感到无奈,哪怪那些外企发展地很好,他们知道也很尊重脑力工作者的工作习惯,我记得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很放松,累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吃点东西,没有主管来关心我的威仪(当然代表公司外出时也是西装笔挺),我的脸色,我的脾气性格,我的方式,当我准时将翻译稿交到他们手上就“OK”,有些开朗的主管会拍拍我的肩,有些含蓄的主管会笑笑说不错,我们在企业中很少关心个人的种种问题,围绕的是工作上的成果,但在素食店我觉得怎么要注意这么多的问题,我现在困惑的是:投资人您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2,胡乱考验经理人的忠心: 笔者曾经在外企做过很长一段时间,工作期间没有不忠心的想法,也没有主管来考验我是否忠心,我只是单纯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业绩,得到已经谈妥的回报,如果我觉得超量就找我的上级汇报超量的部分,明确上级对质量与效率上的取舍,如果两者都要就会加班,谈妥加班的必要性和相应的费用问题,双方一致我就开始着手工作了,没有人觉得谁在"计较","贪"等等与工作不相关的问题,这个基础是我的上级对我在做什么很明了,他们知道我的工作量,这个"知道"就让问题简洁了不少。 作为工资报酬既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尊重”,可是到了素食店问题就复杂了很多倍,经营人会拿这个“根本利益”来考验所谓经理人的发心是为公为私,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工作,还是为了个人腰包而工作,或是考验经理人对这家店是否忠心,在毫不商量的情况下大笔一挥任意地改掉了,笔者认为这既是投资人的无明,也是无明驱动下产生的错觉,他们可能以为自己是“佛”了,有资格来考验这个人,考验那个人。作为凡夫我不知道真正的佛是不是会这样来考验我,但我想一些投资人可能忘了开店之初的发心是“请”人来共同完成这个事业。 笔者曾经完全没有一分工资地为一些素食店打工,协助管理的同时,人手不够就什么都做(因为他们付不出工资,我与他们的私交很好),不知道是我自己造成了这样的错觉,还是我的果报,但面对这一现象,我决不标榜自己有多纯洁,有多忠心。 这里,笔者还要申明,并不是不经考验就胡乱用人,但要明确,考验的对象是谁(这里有个逐级管理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考验的方式是什么(如何考),这些原则参阅<素食业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五) 3,喜欢比较谁的“德行”好: 这两个字总是在素食店能听到,但是“德行”和“习气“还有点区别的,一个人不抽烟不喝烟的德行一定就比抽烟喝酒的人的德行高吗?一个满口(腹)经论的人一定比没有接触过佛经的人德行高吗?我建议素食店讲工作,讲效率,店外私下讨论这个问题,既然都是凡夫就要有规章,有制度,在工作过程中或许有很多人性的闪光点,值得赞美,就停留在“闪光点”的高度吧,不要上升到“德行”的高度,这个高度对于凡夫根本不适用,时常让我联想起印祖的四个字:“切忌以凡滥圣” 分析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总结到最后,一者是笔者自身的果报,二者投资人不知道如何区分一个经理人,部门主管,基础主管和员工的分工,及考查他们的业绩,要么就是放任不管,要么就是连地上的一张纸都是主管的过失,其实真正考验部门主管的能力是看他有没有建立起完善而高效的体系,对于餐厅大致是四个方面:安全,卫生,质量,成本,在这四个方面有没有建立起:规章,检查,防范,操作的体系,区别于部门主管,如果他们是手脚,专业经理人就是头脑,除了引导他们建立和完善体系,还要运用体系来完成商业策划,品牌塑造,企业文化的确立,教育体制的建立,换句话说就是一家企业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