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坐禅和意识(东郁雄著 陈建华译) |
 
坐禅和意识(东郁雄著 陈建华译)
[日]东郁雄著 陈建华译 (一)坐禅中意识的保持方法 所谓心即意识,坐禅过程中怎样抓住自己的心呢?坐禅人也不能给出固定不变的答案。 心的或动或静体现了坐禅的特质。“静”是怎样的状态可以从坐禅者的脑电波来考察。人的大脑总在无休止地运动着,其运动情况可以用脑电波表示。平井富雄博士的《禅和精神医学》一文对人的三种情况下的脑电波做了实验描述: 状态 脑波(次/秒) 波名 脑波性质 深度睡眠 3—0.5 δ波 慢速脑波 普通睡眠 5—6 θ波 中速脑波 睁眼时 30—50 β波 高速脑波 坐禅时最理想的脑波为10—12次/秒,这种最佳状态的脑波被称为α波。坐禅的时候,脑电波由α波向θ波移动,人体就很舒畅,心也趋向安静。这时会什么也不思考,即所谓的思量着“不思量底”,心情安逸,进入了“安乐”世界,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了,但这种状态不是睡眠,与之相反,脑电波由α波向β波方向移动,脑子里什么都想,心向着执着,思想的方向散乱开去,呼吸也随之紊乱。这种状态持续不久人就会感到疲劳。 (二)昏沉和散乱坐禅用心记 莹山禅师(12681325)的《坐禅用心记》中所说“心如果昏昏沉沉,就把它安住在发际眉间”,这时就是脑电波由α波向θ波流转迁移的状况。《坐禅用心记》还说:“心如果散乱不定,就把它安住在鼻端丹田”,这就是脑电波由α波向β波转变的状况。坐禅最重要的是使脑电波安定、调和至平静状态。 独自一人坐禅和许多人在禅堂按一定的规矩坐禅的身心状态是很有差别的。多人在禅堂坐禅时,巡香[1]拿着“警策”[2]敲打坐禅人的肩膀,使昏睡者觉醒、弓腰驼背者坐直腰杆恢复原来的姿势。这种情况下,昏睡的人脑波会从睡眠方向转向正常的α波方向;心散乱不定脑波向β方向迁流的人很快就会恢复向α波方向的意识。这样,大家都会溶入坐禅者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这就是所谓的“大众威神力”。此时此刻,每个人都会感到平静、清爽,都在保持脑波的α波状态。我们把这种意识下创造的α脑波状态叫做“纯粹意识”。不过,不管是谁,哪怕是从没去禅堂坐过禅,都会觉得和在家坐禅的感觉相去甚远。关于坐禅的具体情形,《坐禅用心记》有如下记载: 为了打坐安乐,坐垫必须铺设厚厚的。道场必须尽可能保持整洁,而且一般都要烧高香、供鲜花,以求护法善神及佛菩萨的保佑加被。如果供上佛、菩萨和罗汉的像,一切的恶魔鬼魂就无空子可钻了。 坐禅时如果睡意袭来,一般可以摇动身子,或者张开眼睛,把心安住在头顶、发际和眉间,如果还不奏效,可以起坐经行…… 像现在的禅堂一般是不可以单独起坐经行的。如何对治用心散乱呢?《坐禅用心记》是这样说的: 心如散乱,可收心安住于鼻端丹田,数出入丹田的气息;如果还不奏效,可以参公案 这就是意识的转换。也就是说,当执着于一念的时候,为了达到意识的转换,可以数呼吸的次数(数息观),或者思量着把意识集中到公案的参究上。这种意识的转换不仅在坐禅时需要,在平常的情况下也很需要。比如,当执着系挂于一件什么事的时候,平静的心、自由的意识被它主宰着,我们可以通过转换意识的方法恢复意识(心)的自由与平静。 (三)呼吸坐禅中意识的变化 普通人的呼吸在1617次/分钟,而坐禅时只有45次/分钟,有时甚至只有23次/分钟。(见杉靖三郎氏《每日生活》) 坐禅时都采用腹式呼吸。据《坐禅用心记》载,坐姿为结跏趺坐或者半跏趺坐。对于坐禅前呼吸的方法和身体活动,莹山是这样说的: 耳与肩、鼻与脐必须相对应,舌头抵住上颚使呼吸从鼻腔通过。唇齿相触、眼睛睁开、目光正视。适当调适身子后吸气安息。张口[3]做一两次吐气,再坐好摆动身体七八次,摆幅由大到小直至端端正正进入坐禅状态。 一旦调整好呼吸意识(心)就能安定下来。开始是从鼻孔吸气从口腔慢慢呼出,要求“出息长,入息短”,呼出时微微张开,慢慢的长时间的吐出;然后再通过鼻腔慢慢吸入空气。所谓“入息短”是和“出息长”相对而言的,真正进入坐禅境界是全用鼻腔吸气和吐气的,即所谓的鼻呼吸。坐禅结束时如何调整呼吸呢?《坐禅用心记》是这样说的: 如果要解散跏趺[4]起身的话,先把两手仰放于两膝之上,然后身体摆动七、八次,幅度由小到大,接着张嘴吐气、两手伸出触地,慢慢坐起再步行…… 罗伯特·凯丝·华莱仕(美国生理学家,《暝想的生理学》作者)也论及呼吸和暝想的关系: 瞑想前的呼吸次数为12次/分钟,瞑想中只为4次/分钟,瞑想结束后又回到12次/分钟。 暝想中的意识我们也可以称为纯粹意识,坐禅过程中脑电波变为α波,呼吸次数变少,与这种意识相同可谓是纯粹意识。 关于坐禅中意识的变化,华莱仕在《暝想的生理学》中把意识分为四类 (1)睡醒的意识 (2)梦 (3)睡眠 (4)纯粹的意识——暝想中的超越意识 坐禅状态下α波时的意识就是纯粹意识。关于坐禅意识变化,华莱仕是这样表述的(文中“TM”和坐禅大致意义相同 ,被我们译作“超越暝想”):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进行TM之前如果很疲劳,在TM中的短时间会有如下现象:[5] (1)似睡非睡,迷迷糊糊 (2)伴随完全进入睡眠状态的20—30分钟的TM暝想 (3)通常的思考活跃状态 (4)迷迷糊糊状态 (5)舒适的睡眠状态 (6)平静的清醒状态 (7)纯粹意识渐渐激起和超越意识交相混杂的状态 这也是我们在坐禅过程中偶尔会经历到的感受。 (四)心地开明序言和坐禅用心记 道元禅师[6]在《正法眼藏序》中写道: 现在正统的佛祖门下,都非常恭敬得道巨匠,因为他们住持着佛法。甚至连冥阳神道也来归依、证果罗汉也来问法。各自都是为了开明心地[7]。现在大宋朝的国王大臣世俗男女都置身佛门,武门文家也都潜心于参禅学道,一心向道,无非是为获得开明心地[8]。 什么是心地,如何达到心地开明呢?莹山禅师在《坐禅用心记》中说: 坐禅就是要开明心地[9]、安住本分,即所谓的显露本来面目,或者说是现出本地风光。 这种寂静无漏的妙术谓之坐禅。就是诸佛的自受用三昧,又名三昧王三昧。如果能一时安住此种三昧,那就是开明心地[10],这实在是佛道之正门正途也。 一个人如果要开明心地[11]就要放下邪知邪见。抛弃世法佛法,断绝一切妄情。直至真心出现,云开日出、新(心)月澄明。 总而言之,就是要远离杂念(β波),趋向平静的意识(α波),这才是坐禅的意义所在。坐禅并不是修苦行,是安乐的法门,是找到回家感觉的世界。《坐禅用心记》说: 佛言,闻思犹如门外汉,坐禅正是回家居。 坐禅是安乐的法门,这一点很重要。当有人问“为什么要精进坐禅呢?”道元禅师说: 佛教讲四威仪,从正襟危坐入门而证入禅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寻找理由的话,只能在佛门的教法中寻找,别无他径。因为那正是祖师的遗训,坐禅的安乐法门。 坐禅是安乐法门,《普劝坐禅仪》中讲得更直截了当: 所谓坐禅并非习禅,只是为通过这扇安乐法门达到修证菩提的目的罢了。 所以《坐禅用心记》也说: 坐禅必须铺上厚坐垫,以使打坐安乐。 (五)意识和无意识 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说“现实世界中的色、触、味都是不存在的,这都是意识世界所知的东西。”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触觉(身)的感觉是通过细胞、神经传达的。通过脑所见的是脑的功能,是大脑中所创造的的世界,比如平衡感觉就是脑的功能。语言、计算是左脑的功能,本能、感情是大脑的“扁桃体”和“海马”的功能(《脑的组织》,枣社)。心的世界、意识的世界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纠正姿势、控制呼吸、平静心情,这些都是对自身世界的调整。在以坐禅为中心工作的时候,坐禅之前饮食要规则,坐禅后的身心调整更为重要。《坐禅用心记》中有详细的叙述: 坐禅后,什么也不思量,威仪也不再现,本身就是公案…… 坐禅之后,意识也没有了,只要确保姿势、呼吸和平静的心,体现的就是真理(公案),就是道,就是“心地开明,本分安住”的世界。 弗洛伊德的性深层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也有把意识的深层内容通过睡梦世界展现出来的,坐禅是对意识深层次的探究,是在精神和科学领域都有贡献的。 佛教的教学法确立过“唯识五昧百法”,五位(一、心王;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行;五、无为)中的心王包括八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潜意识,相当于深层心理。坐禅时的α脑电波是平静的安详的脑波,是不是就属阿赖耶识呢?我不敢回答,但坐禅过程中的状态是与此很相似的。坐禅调心是与姿势(调身)、呼吸(调息)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六)结语 关于坐禅时调整意识的方法,《普劝坐禅仪》中说:“兀兀的坐定,思量那不思量底[12]”。就是说思量着那不思量的[13]。 彻底的不思量,具体的说就是什么也不思考。其实,即使说是什么也不思考,但细微的意识还是有的,只是无心于意识之瀑流、不执着于意识罢了。《坐禅用心记》中说: 五盖[14]的烦恼皆起于无明。无明就是不认识自我…… 无盖中的烦恼,在《天台小止观》中被细分为贪[15]、瞋、睡眠、掉悔、疑,但对它们的解释说明很简略。无烦无恼、平静地调身、调息、调心,保持这种彻底的“不思量底”状态,不仅在坐禅时如此,更在于行住坐卧的四仪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 注释: [1] 禅堂中负责协调指挥的人。 [2] 警策即香板,用来提醒、纠正坐禅的人。 [3] 着重号为原来所加。 [4] 解散跏趺四字为译者所加。 [5] 原文计①—⑥,其中④重复,译者改为①—⑦. [6] 道元(1200—1253),全称“希玄道元”,号“佛法房”。宋时入天童得曹洞宗十四代之正传。著有《正法眼藏》、《永平广录》、《永平清规》、《学道用心集》和《普劝坐禅仪》等。明治十三年(1880)天皇加谥“承阳大师”,为日本禅宗大师加号之始。 [7] 原文加着重号。 [8] 原文加着重号。 [9] 原文加着重号。 [10] 原文加着重号。 [11] 原文加着重号。 [12] “底”即“的”。 [13] 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14] 指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等五种烦恼,因能覆盖心性使善法不生故名。 [15] 原文作贫,定为误植。 参考资料: 1、罗伯特·凯思·华莱仕《暝想的生理学》 2、平井富雄《暝想和人间学的进步精神医科解释〈坐禅用心记录〉》 3、平井富雄《禅和精神医学》 4、东郁雄《禅的精进“普坐禅仪”研究和“三根坐禅说”的阐释》 5、道元禅师《正法眼藏弁道话》 6、道元禅师《普劝坐禅仪》 7、莹山禅师《坐禅用心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