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五章 造业之源如来藏之二 |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五章 造业之源如来藏之二
第五章 造业之源如来藏之二 第二节 如来藏不离不转 如来藏无我 经文 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七识流转不灭, 白话解 现行的种种识相熏习异熟而成种子,贮藏在藏识中,种子自性不离不转,称为如来藏识藏。种子转现行时,遇到相似缘,各自还其本性。因此七识生灭流转不停。 经文 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 白话解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藏以七识为缘,而七识又以藏识种子为依,展转攀缘,生灭不已。声闻、缘觉达不到这种境界,无法理解无我的如来藏,对如幻三昧中显现的种种景象,执着自相共相,五阴活动不断、于十八界十二入处,因缘和合生出诸多妄想识相。 经文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余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住菩萨不动地。 白话解 如果了解如来藏的原理,了解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这五法,确立人法二种无我观,便不会再生妄想,真正入寂灭境界。从此地地升进,不为外道恶见所动,就说是住菩萨第八不动地。 经文 得十三昧道门乐,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向自觉圣趣。 白话解 在菩萨十地的修习中,见如幻三昧之乐趣,因为正确理解如幻三昧之实相,面对眼前不思议变的种种想象,自愿不享受如幻三昧的乐趣,不会把幻境当作实际,趣向自觉圣智究竟境界。 经文 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贤圣种性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 白话解 这与声闻、缘觉及诸外道的修行途径完全不同。修入菩萨十地,可说是入了十贤圣种性的修行大道,得般若智慧的身智意生身。离于功用的三昧行, 白云按:这是不施功而自成佛道,应众生心,成办不思议事的菩萨境界。 经文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①。 [注] ① 净如来藏及识藏名 唯识学说的第八识,音译阿赖耶识,意译藏识。这藏识无覆无记,善不善业熏习成的异熟种子都贮藏在藏识中。从无覆无记性说它是如来藏,其中所有妄识熏习成的异熟种子名为识藏。修习清净行熏习成的异熟种子多了、变得强盛了的时候,由妄识熏习成的种子形成的思维定势便会减弱。只要努力修习清净行,在菩萨十地中步步胜进,修到第八不动地,识藏种子遇相似缘不再起妄识,便说妄识寂灭了,便可说是净如来藏心了。 白话解 因此,修习菩萨行的人,欲求胜进,应当通过修习清净行,以减弱藏识中妄识种子的势力,增强自性清净种子的势力,净除识藏名,直至修得自性清净如来藏心。 经文 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 白话解 假如如来藏中没有妄识熏习而成的识藏种子所生的名相,便不会出现生灭的现象。 经文 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①。 [注] ① 现法乐住,不舍方便乐住现前一切法。于世间中,宠辱不惊,利衰不动;于三昧中,善恶不二,邪正不二,万法平等。因众生无尽,法界无尽等十无尽,所以菩萨不入涅槃,不舍有为方便,随缘普渡众生。 白话解 事实上,凡愚圣贤在如幻三昧中都见有生灭的现象。即使是修入自觉圣境界的菩萨仍有生灭相,因为得自觉圣的菩萨,现法乐住,不会舍弃有为法施设的方便法门。 经文 大慧,此如来藏识藏, 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白话解 对这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修行者,都不懂得其真实义,未能离心离想,以为已得自性清净,其实受客尘覆蔽,仍然未得清净,远未到如来清净境界。 经文 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①。。 [注] ① 阿摩勒果 又译庵罗果,是印度的一种果子。 白云按:我见过并吃过一种通体透明,里里外外都看得真切的果子。只有肉质的外表,里面空空如也。不知道说的是不是这种果子。 第三节 如来藏唯佛及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 经文 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④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 [注] ① 胜鬘夫人 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女儿,阿逾国王妃。说大乘深义,得释迦牟尼印可。 白话解 我建立如来藏识藏这个名,要以三昧神力才能显示其真实义。我让胜鬘夫人及具足上等智慧的菩萨宣扬演说如来藏识藏的名义,使修行人能知晓如来藏识藏与七识结合引起生灭现象的实相。 经文 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 白话解 但声闻乘人又执着人法无我相。 于是胜鬘夫人再乘三昧神力演示如来境界。这不是声闻乘、缘觉乘及外道能到的境界。 经文 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 白话解 这神力演示的如来境界,是诸佛和利智依义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 经文 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白话解 因此,你和你和诸位修习菩萨行的人在如来藏识藏这问题上,应当认真修学。不能以为听过了、觉知了,便自满自足。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 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 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白话解 世尊把这意义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如来之藏深难测,与七识俱识浪起, 内外因缘摄受生,智者了知则远离。 犹如镜像心中现,无始熏习障真知, 如实观察离攀缘,清净如来悉无事。 经文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白话解 愚夫见人指向月,不识观月却观指, 执着言说文字相,不识我说真实义。 识心犹如工技儿,技艺变化喻心意, 五识与其成伴侣,妄想即是观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