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书题解: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解题 |
 
佛书题解: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解题 经名: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著译者:刘宋沮渠京声译. 西晋竺法护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弥勒上生经 《弥勒上生经》,全名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又名《观弥勒上生经》、《弥勒上生经》、《上生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观弥勒经》、《弥勒菩萨般涅槃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册。為弥勒三部经之一、弥勒六部经之一(《观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大成佛经》)。是弥勒经典中最晚译出的作品,也是弥勒净土信仰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本经内容主要在叙述弥勒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天、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景、兜率天宫的殊胜、以及往生兜率天的修行十善念佛等方法,并以此念佛功德可超越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本经叙述方式及内容与《观无量寿经》相似。 本经分為序说、正说、结说,结构分明。 一、序说:為本经前言,可分為通序及别序。 一、通序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举身放光照遍十方,光中化佛。与会者有诸大弟子及其眷属、菩萨、天龙等,观佛光明,皆悉云集。世尊出广长舌相演说诸陀罗尼。 二、别序 弥勒菩萨於座中,优波离起疑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弥勒)次当作佛。但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虽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告优波离,此人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贰、正说:為本经的详细内容,可分為广明兜率天宫的殊胜,往生的方法,及劝眾发愿。 一、广明兜率天宫的殊胜 (一)依报 兜率陀天上,诸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及脱身上的旃檀摩尼宝冠供养弥勒,发愿於兜率陀天受记,若实,宝冠化成供具。发愿已宝冠即化成七宝而成的宝宫放大光明,光中有诸天宝女,执百亿宝无数瓔珞,出妙音乐演说不退转地*轮之行。亦有龙王雨五百亿七宝行树,风吹树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宫中有一大神,為弥勒造善法堂,宝珠,琉璃等无不具足,庄严国土中无不在演说妙法。并有宝幢、华德、香音、喜乐、正音声等五大神演说诸法。 (二)正报: 弥勒先於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生。却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上至兜率陀天。时兜率陀天七宝臺内,师子床座,弥勒化生於莲华上,结跏趺坐。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轮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於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往生的方法 (一)修善念佛发愿 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眾名香华供养,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繫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受八戒齌,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二)特劝弥勒净土殊胜 生於莲华上,结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华,摩訶曼陀罗华,以散其上。汝当皈依,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菩萨随其宿缘,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於无上道心。如眾生等,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於兜率天上。 (三)成佛授记 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於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於诸佛前,受菩萨记。 (四)执持名号以立行 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訶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闇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恆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眾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懺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若闻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繒盖幢旛,礼拜繫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於无上道,得不退转,於未来世,得值恆河沙等诸佛如来授记成佛。 三、劝眾发愿 佛灭度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愿生弥勒前。 参、结说:為本经利益流通分。 一、诸眾发愿 天人八部,今於佛前,发诚实誓愿,於未来世,值遇弥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受记。汝等及未来世修福持戒,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 二、明经名 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 三、信受奉持 佛说是语时,他方来会十万菩萨,得首楞严三昧。八万亿诸天,发菩提心。皆愿随从弥勒下生。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解题◆弥勒下生经 《弥勒下生经》,全名《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又名《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是弥勒三部经之一、弥勒六部经之一。本经為四本异译中,為最受重视的一部经。本经内容主要描述弥勒下生时,人间五穀丰登,天下太平,弥勒佛在龙华三会中说法渡眾的盛况。 本经分為序说、正说、结说。 一、序说:為本经前言,可分為通序及别序。 一、通序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眾千五百人俱。 二、别序 阿难啟问,佛告阿难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 贰、正说:介绍弥勒下生因缘 一、依报 将来久远於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土地丰熟,人民织盛,街巷成行。并有龙王夜雨香泽。昼则清和。有罗剎鬼名曰叶华,所行顺法,不违正教。每伺人民寝寐之后,除去秽恶诸不净者。当时,阎浮提地极尽庄严。尔时有一法王出现,名曰儴佉,正法治化,七宝成就。镇此阎浮地内,不以刀仗,自然靡伏。并有四大藏。自然应现,彼王以此宝藏之物惠施贫穷。 彼王有一大臣,名曰修梵摩。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尔时弥勒菩萨於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 二、正报 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然后出嫁。 三、成道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坐道树名曰龙华,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大地震动,地神各各而相告曰,今弥勒已成佛道,其声转至闻四天王宫,转闻彻於三十三天等诸天。 四、说法 尔时魔王名曰大将。将欲界无数人天。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弥勒圣尊与诸人天渐渐说法微妙之论。 五、龙华三会大眾得利 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已发心欢喜,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与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天子。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儴佉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时弥勒佛与王说法。义理深邃。尔时大王復於异时立太子為王。赐剃头师珍宝,復以杂宝与诸梵志。将八万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尽成道果,得阿罗汉。是时修梵摩大长者、佛母梵摩越闻弥勒已成佛道,亦各领八万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门。时弥勒菩萨率领徒眾到摩竭国毘提村中见大迦叶禪窟时得度,共九十六亿人证阿罗汉,為初会。第二之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得阿罗汉。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六、心得解脱 尔时弥勒為诸弟子说十想法,当思惟1.无常之想2.乐有苦想3.计我无我想4.实有空想5.色变之想6.青瘀之想7.逢胀之想8.食不消想9.脓血想10.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為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 七、得遇龙华三会因缘 若此眾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之时修於梵行、供养三宝、弹指之顷修於善本、行四等心、受持五戒三自归法、起立寺庙、补治故寺、八关齌法、香华供养、闻法悲泣堕泪、专心听法、復尽形寿善持禁戒、尽形寿善持梵行、书读讽诵、復承事供养,皆可参与龙华三会。 参、结说:為本经利益分 一、结劝往生 尔时彼眾中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垓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眾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见弥勒佛,及三会声闻眾,欲食自然粳米者,并著自然衣裳,身坏命终生天上者。 二、信受奉行 彼善男子善女人。当勤加精进。无得懈怠。亦当供养承事诸法师。名华擣香。种种供养。无令有失。如是阿难。当作是学。尔时阿难及诸大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本经的地位及特色: 一、中国弥勒信仰於晋时道安法师(314~385)首倡以来,逐渐盛行。初唐时在天台宗和法相宗高僧的推动与宣扬下,民间「弥勒佛出世」观念的流传,和武则天的提倡,不少僧尼信士或期生兜率,或愿与「龙华三会」,或诵念弥勒佛名。隋唐造像记裡,也时常发现「龙华三会,愿登上道」的语句。这一切都说明了隋唐弥勒信仰流行的情况。后来由於《阿弥陀经》的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者亦多,所以弥勒信仰已不如以前盛行,不过十九、二十世纪的民间宗教社团犹深受弥勒信仰的影响。 二、歷代对於弥勒佛的信仰,可分成二大类。其一係依《弥勒上生兜率天经》所说,而追求死后往生兜率净土,以亲聆弥勒菩萨说法;另一係依《弥勒下生经》所说,致力於累积善根,以等待弥勒菩萨降生、成道,等在龙华三会之中,蒙受弥勒法益。 三、韩国、日本的弥勒信仰也颇為盛行。 四、弥勒净土变,展现弥勒净土相状之图画或雕刻,在中国佛教艺术上具有研究的价值。 五、由於弥勒信仰的普及,歷来关於弥勒的造像,多不胜数。 《弥勒上生经》的注疏有六种: 1.隋.沙门吉藏撰,《弥勒经游意》,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册。 2.新罗.释元晓撰,《弥勒上生经宗要》,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册。 3.唐.大慈恩寺窥基撰,《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二卷,大藏第三十八册。 4. 唐.景兴撰《弥勒三经疏》(上生、下生、成佛经),各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册。 5.宋.守千集,《弥勒上生经瑞应钞科》,科一卷,钞二卷,共三卷,卍续藏第三十五册。 6. 民国.太虚大师讲;苇舫、清虚合记,《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要》见太虚大师全书十四册。 《弥勒下生经》的传译四种: 1. 西晋.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册。据者研究,竺法护所译的《弥勒下生经》早已散佚。现存之本经实即僧伽提婆所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之别生经,而於唐代被误為竺法护译。 2. 失译人名,《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册。 3.姚秦.鳩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册。 4.唐.义净三藏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册。 然本经之对告眾為阿难,其他异译本则為舍利弗。本经自古以来颇為流行,梵本现存。另有西藏译、于闐语本,及以回鶻文字所书写之土耳其古语经等。其中,西藏本与义净译本相符。于闐语亦译成德文,土耳其古语本之跋语谓其乃自印度语译成都货罗语,復由都货罗语译成突厥语。 《弥勒下生经》的注疏有三种: 1. 新罗.憬兴撰,《弥勒下生经疏》,一卷,《卍续藏》第三十四册。 2. 日本.善珠述《弥勒下生经义疏》,一卷。 3. 作者不详《弥勒下生经述赞》 一卷(不全),《卍续藏》第三十四册。 (香光尼眾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