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菩萨道之一 |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菩萨道之一
菩萨道之一 菩萨的原义 菩提非慈善 菩提更非人情 大小乘之间 大悲心 慈悲心 福慧两足 一苇过江与航空母舰 三福行 福的定义 福的修为 小结 菩萨道之一 各位前既已听到,我对出家的定义乃:出一切「有」的枷。也听到我对智慧的修证乃:先出世,再入世。故可想而知,我对菩萨道的看法,必有别于人云亦云的说词。故这堂课对各位的冲击,想必又超过先前的课。 然有一点,我愿事先声明者:批评并非否定。故即使我从不同的观点而提出对传统定义的批评,并非代表我对传统菩萨道的全盘否定。自信我是学中观的,还不至于这么偏端。然如能从另外的角度,或更宽阔的视野,来审视这问题。我相信,至少可弥补传统的不足或防范将来可能有的偏差。但愿各位能从这心态,来上这堂课,才能更袒然与受益。 菩萨的原义 各位必已皆知:菩萨乃菩提萨埵的简称,而萨埵意为众生,菩提本指觉悟。故菩萨者,即觉悟之众生。而觉悟者,既包括自觉,也包括觉他。我相信以上的定义,必是各位老早就确知的。 然而我要强调的是:必先有自觉的功夫,才有觉他的能耐。对于这个观点,早在我未学佛前,就已刻骨铭心了。学佛前,我曾听过一首音乐:即贝多芬的旷世钜作〈合唱交响曲〉,其中有一段「快乐颂」的合唱曲。我仔细听了又听,想到检点出其中快乐的原素。但即使我一听再听,仍无法滤出其中有任何快乐的成份。我倒觉得祂更像〈哈里路亚〉的「天主颂」,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伟大神圣,作「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礼赞歌颂而已。 事实上,以贝多芬一生的遭遇而言,他真的从未曾快乐过。所以既作曲者,未真快乐。也歌唱者(感觉好象唱得声嘶俱厉,脸红脖子粗),未得快乐。我相信,如将「快乐颂」播放给一个正不快乐的人听,他听了也必还是不快乐。所以「快乐颂」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因期勉.向往.梦寐快乐而唱的歌;而非一个亲身受用于快乐者而唱的歌。所以我乃发愿:要成为一个亲证快乐者,而非赞颂快乐者。 如将此对照于佛法,我也必说:要成为一个亲证解脱者,而非徒赞颂解脱而已。同样,将之对应于菩萨道,岂非:要成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而非只期勉.向往.梦寐.赞颂于觉悟的人。所以菩萨道,乃以自觉为中心,而后才从自觉而觉他。 所以经典上常说:从解脱生解脱知见。或问:解脱知见与八正道之初的正见,有何不同呢?简单讲,八正道之初的正见,就仿如一张地图,上略示你到涅槃城所须经由的路径。而解脱知见者,却是一位已从涅槃城游历回来,所曾体验过的种种经历。各位不难了解,这不啻有天渊之别。对只有地图者,不只所知语焉不详;并且如真上道,还有迷路之虞。而对已游历回来者,不只不会迷路,并且一切境界,钜细靡遗.如数家珍。所以就修行而言,除非有亲身的体验;否则再多的义理,皆不过雾里看花而已! 各位都以禅坐用功,但除非至少曾有「轻安」以上的体验,否则你对禅坐还未入门哩!或者即以禅坐的「痛」来说吧!除非你有从刺痛.锥痛而转清凉的经验,否则你对「痛」,还是不明究理呢? 对于禅坐,甚至只是对于「痛」觉,都必有亲身的体验,才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更何况是转迷成悟,解脱生死的菩萨道,岂能不先有自觉的基础?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必待证得阿罗汉果,才能说法度众;就如非必取得博士学位,才能教小学生。但至少应在以自觉为素求的前提下,而不妨随缘度众。所以我认为「自未得度先度人的思想」,应非原始佛教的本怀。在原始佛教中,唯以「即身解脱」为根本素求。至少「发愿生生世世再来娑婆」的悲壮情怀,决不是原始的菩萨道。 如果我们详细剖析「自未得度,先度人」的说词,实在不合逻辑。首先自未得度,如何能去度他呢?其次,若每人都想度他而不愿被度,结果谁真的得度了呢?所以这种非理性的论调,竟在大乘佛教里流衍了几千年,只寓喻着大乘佛教其实也太感性了吧! 这种情况就像每个人都在努力学医药─为治别人的病;却皆不觉自己有病。于是医药学了老久,众人之病却只愈恶化而已! 菩提非慈善 前既说:为有疑情故,乃能有道心;或为有疑情故,乃能有觉悟。由是为有疑情,菩提心才能对应而生。然而对于不具疑情的人,如何能启发.落实其菩提心呢?以后来的佛教已慢慢失却了生命的疑情,于是即使装模作样地学佛修行,却无法使菩提心安定落实。所以菩提心不得不被转说为「利他慈善」之心;而菩萨道也蜕变成「自未得度,先度人」的模样。 所以我要重申:菩提心,乃从疑情而有。既学佛之前,我们即有疑情;也在学佛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疑情。时时以疑情而激励道心,念念为求知求觉而精进不已。这才是菩萨道的本意。 今既将菩提心曲解为利他之心,而利他者又不能从「法」上着眼;于是菩提心,更不得不被委曲成世俗慈善之心。而慈善心,又往往局限于人情的关怀尔。 所以从解脱的观点来看:慈善心,虽亦是世间的善法,但只人天乘,而非解脱道。至于人情者,更是沈沦众生的枷锁与瓜葛。我们常谓:有情众生。而有情众生,竟何所向?乃轮回而已!故顺情而为的一切,皆生死道而已!不过,人在江湖,反不畏惧海有多宽广,海有多深沉。在轮回中的众生,反不规避于人情的汩惑与迷离。 菩提更非人情 我在韩国松广寺参加冬安居时,碰到了一位佛光山的弟子。他大概是看不惯我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于是常引用他们大师的话,来向我开示道:佛法不外乎人情。我们如对佛光山的道风稍有了解,则知他们于人情上所下的功夫确是不浅啊!他们确实实践了大师的昭示─把佛法当人情。只是我一点都不欣赏。 有天,待他一阵唠叨过后,我向他询道:「大师只告诉你们上联,而未告诉你们下联,你可知下联是什么吗?」他楞了一下,才说:「那你又知道下联是什么吗?」「好啊!你就洗耳恭听吧!下联乃:人情不外乎生死也。」于是他听了仿佛晴天霹雳,一阵子皆张口结舌呆若木鸡。我看了既可怜又可笑!你真是在关老爷面前卖刀,也不打听我是谁?就尽拿这些半调子来与我胡扯。 于是我有很深的感叹:若说他没善根,则何能在我言下便被击中要害?但若谓有善根,则何以被蒙蔽了这么多年,还自以为负?或许他们也曾认定此话有问题,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时间久了,便麻木不仁矣!故也像鹦鹉学语似地,到处招惹去。 在宋朝有大慧宗皋禅师,其于受印证传法时,即立誓曰:宁可老僧入地狱,不把佛法卖人情。大慧宗皋乃因有此志节,故终究成为禅宗史上最出类拔萃的禅师之一,于其座下开悟见性者不计其数。 以上乃是对菩萨道,第一番的审思:菩萨道须以自觉为中心。而发菩提心者,乃源于疑情而有;故绝非利他慈善,或人情之类。 大小乘之间 其次,在北传佛教里常自标榜为大乘的子孙。言下之意,颇有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的气概。但是我倒要提醒:大乘,其实未必比小乘高明。为什么呢? 如中国话说:能容乃大。故大乘的大,是能函容之意。譬如大海能纳百川,故能成其大。于是以大海之深广无边故,能涵养世界中最大动物之鲸鱼。但却非在大海中的动物,都是最大的;譬如虾蟹之类,就微不足道尔。又大海以能纳百川故,其水混浊。小溪之水虽少,但清澈甜美。而大河之水虽多,却已混浊多了。至于大海,更是浊得不堪就饮。所以「能容乃大」的大,只道是量的增多,而不代表质也跟着提升。所以曰:大乘,其实未必「皆」比小乘高明。 如从佛学的体系来论究大乘。则常谓的「大乘」,实包括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而大乘不共法的大乘,譬如禅宗的顿教.华严的圆教,甚至中观的毕竟空等,却非一般初入佛门者所能知见和修证的。所以常谓的大乘,尤其是不共声闻乘.缘觉乘的大乘,反倒只是五乘共法的大乘而已! 像很多强调诵经.念佛.拜忏的信愿法门,其只道是五乘共法的大乘而已。即以诵经而言,诵经能有多大的功德呢?这就看诵后是否能如理思惟.法住法行而渐成就于解脱道。简言之,诵经者,从信而趋向于解;至于行证呢?还来日方长哩!然很多大乘经典竟把诵经功德,夸张得比证阿罗汉果还高─也许是「先以欲钩之」的老把戏吧! 又如念佛有什么功德呢?以净土宗的说法,念佛乃为求往生极乐世界。而往生极乐世界后,却是为了花开见佛而亲闻说法。而听得佛说法后,才如理思惟,法住法行而渐成就于解脱道。所以从念佛到完成解脱的功德,还遥不可及呢!但是若一味强调念佛的功德,反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念了佛就当下功德圆满了,仿佛念佛就能取代一切戒定慧的修习法门。 所以有些祖师竟强调:念佛一声,罪灭恒沙。你真的相信,只这么轻松地念一声佛名,就能罪灭恒沙吗?那叫作奸犯科.判刑坐牢者皆来念佛,便能免罪出狱吗?当然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佛教也不必再谈因果了。我们禅坐腿痛得要命,还不知功德在那里?而念佛一声的功德,即可罪灭恒沙。这当从何说起呢?勉强说是「从因说果」吧!譬如种子中,寓有累累的果实;但却非目前可见,更非现前即可品味也。 因此信愿的大乘,只道是修习戒定慧的前方便而已!用世间话来说,还只是先修班而非正科班也。你难道真相信先修班的学历,竟比正科班的学历还实用吗?所以若以信愿的大乘而巍巍自负者,亦不过坎井之蛙.夜郎自大而已! 大悲心 有人或说:慈悲为大乘的不共法。其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印度教本有的修习法门,且将慈悲喜舍对应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即使修成四无量心,亦不过进升至色界天而已!连无色界都攀不上,更庸说出三界的解脱道。所以慈悲心,本质上亦是人天法的大乘而已。 那在大乘佛教中再三提起的「大悲心」又当如何?其与四无量心中的慈悲,竟有何不同?对于此,我还是说:能容乃大。然此之所以能宽容者,为已证得无我故。因一个人若自我中心的执着还在,则即使如何强调于慈悲,如何鞭策于慈悲。一碰到与自己利益有重大冲突时,便慈悲不起来了。 所以四无量心的修习法门,既以自我为中心而去扩充;又以刻意的观想为辅佐而勤加劝勉。因此既是有心的,也是有我的;所以仍跳脱不出轮回的圈套。而真正的大悲心,既须理会无我的理论,更得契入无我的体验。所以不需再经刻意的观想,即能自然相应。故此无我无心的大悲心,才能既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又能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 所以「悲是什么?」,如中国字所写,非心故悲。而非心者,即是从无我而证无心也。所以大悲心,不是悲哀的心,不是悲伤的心,不是任何从「推己及人」而有的情感反应。而是超乎情执之外的纯理性作为;若从「推己及人」而有的慈悲,顶多是四无量心的慈悲罢了。 悲智双运 所以「悲智双运」非如火车的双轨,先各修其行,然后才合成其德。而是本来交互缘起:以必先证得空慧,才有真正的大悲心;反之,若能多方涵容.利乐有情,亦能减却自我中心的执着,而有助于证得无我的空慧。由上所说,很明显的不管智慧的修证或慈悲的涵容,其必经由「证入无我的空性」,才能究竟圆满。 但在大乘佛典中,却另有一种说法「虽知空而不证空」,为什么呢?他们以为如证得空性,将变成小乘的「焦芽败种」,而不能鞭策.劝进于菩萨道。如果此话属实,则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觉悟后,之所以仍说法度众者,必因其尚未证入空性? 但我们如何能接受「佛陀尚未证得空性」的结论呢?所以「虽知空而不证空」的避讳,只道是对空理不能究竟了义的杞人忧天罢了,甚至是自己放逸.无能的籍口而已!所以必愈证得空慧,才愈成就其大悲心,也才愈圆满于说法度众的菩萨道。 慈悲心 故下面我们且从空慧的观点,来诠释「何谓慈悲心?」: 慈者,兹心,即安于当下之心;故所谓无缘大慈者,无缘即非作意心。下面我且举例说明「何谓无缘大慈?」譬如某天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小孩跌入河中;此时河水正急湍,而小孩却不会游泳。于是见者不问小孩从那里来?或他的姓名字号等?而立即想办法去救他。然等救上岸后,又各自归去而不曾留下任何罣碍。此虽不刻意行慈,但随缘而会,了无遗虑者,即无缘大慈也。反之,若刻意守在河边,时时准备救人,这倒不成无缘大慈也。 所以「兹心」者,即随当下之缘而去作应为的事。而不是刻意存好心,作好事。故若有心行慈,已非无缘大慈矣!同样,悲者非心,故所谓同体大悲者,既同体,则非对象之意。这也就说,从现证「众生与我是一体」的觉受中,而自引发的悲心,才是同体大悲。以我们对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本当如此的,而无所谓「好心或好事」的差别。 所以未证空性者,如何能理会.行持或现证无缘大慈或同体大悲呢?好多年前,佛教杂志上曾有一番论战,主题是「佛教的慈悲与外教的博爱.仁爱,竟有何不同?」有的谓:名相虽不同,但内容却差不多。有的谓:无明爱欲,绝是轮回根本;故佛教的慈悲,绝不同于外教的博爱或仁爱。但慈悲与博爱.仁爱,根本的分界点在那里呢?却仍「犹抱瑟琶半遮面」语焉不详。其实,对未真理会空性的人,欲界定清楚,何怪其难呢? 以外教的博爱,顶多是以「神」为中心而结合成的「大我之爱」,故免不了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理取向。因此外道的历史上常免不了的宗教战争,在佛教史上却是绝无仅有。因此从宗教史的发展上,也可明确看出「佛教的慈悲与外教的博爱.仁爱,竟有何不同?」 因此我对台湾某些专以慈善事业为素求的佛教团体,不以为然。因为未有空慧的体证,慈悲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尤其他们又经常把慈悲,诠释为「大我的爱」,岂不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打自招吗?因此其从慈善团体而变成「一师一道」的「山头主义」,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福慧两足 以下再谈大乘的另一种论调:菩萨道必福慧双修,才能圆满。对于福慧双修,我还是重申:两者非如双轨各行其道,而是交互缘起共同成就。譬如若只修福而不修慧,则是有漏福;而既是有漏之福,则再怎么精进修习都不可能圆满的。 在佛教中常以两个故事,来证明必福慧双修才能圆满。首先若只修福不修慧,则成「大象挂璎珞」的结局。然各位再审思一下,你真觉得「大象挂璎珞」是福报吗?大象虽以前世所修福德,而托生于王宫;但以大象的习性,会把被拘溺于王宫中当傀儡而认定是福报吗?我相信就大象而言,还是让之归返森林.呼啸山岗,过其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福报。其次,凡夫以「挂璎珞」为富丽堂皇;但大象会以挂璎珞为富丽堂皇吗?我想,不嫌它累赘就已够稀奇了,怎还觉得它是福报呢? 所以这个故事,真是「以凡夫之心,度大象之腹」;且度得很不高明!我想是某些对王朝权贵,还存着非想非非想之劣根人士所瞎掰出来的吧!而此竟在大乘佛教中流传了上千年,所以我还是道:大乘还是太感性了吧! 下面再来批判「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有某些人经常昭示:若一个人的福德资粮不足,则不能修行!如他勉强修行,则必业障现形而无功折返,甚至着魔发狂.求升反堕。所以劝勉诸行者,还是先修福德为宜。然而在「罗汉托空钵」的故事里,却是自打嘴巴!你看连这么没有福德的人,都能修成罗汉果位;那还有谁,会因福德不足而不能修行呢? 在凡夫的想象中,每天出去乞食,却常空钵而返,必为之苦恼不已!所以道:无福报。但罗汉早解脱自在了,故即使天天托空钵,又有何罣碍呢?所以这还是「以凡夫之心,度罗汉之腹」;且度得并不高明!事实上,能证得罗汉果位,早就是世间最大的福报!谁竟以「托空钵」而侮之为无福报呢? 一苇过江与航空母舰 以上将两个故事,重新订位后,我们该得到什么结论呢?各位从我前两天所讲「修定」和「证慧」的法门来评量,修行其实非常简单。所谓简单,并非可一蹴成就;而是只要把定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则按部就班.操之以恒,自能渐渐相应和成就。这既不须要非研习三藏十二部经不可,更非得积聚宿世的福德资粮才行。 所以在我最初所著述的文集,乃以「一苇过江」为名。意思是:欲过渡到彼岸,其实只须一苇的资粮即行。而非如现代人所想象的:既须深入浩瀚的佛典中,又得慈悲喜舍.和善利他,以积聚无穷的福德资粮。我说这些人,不欲一苇过江,而欲造好「航空母舰」才开拔。 为什么不欲一苇过江,而偏求航空母舰呢?因为一苇者,小乘也;而航空母舰者,才是大乘也。然而很多人未及造好航空母舰,却已经「壮志未酬身先死」。或问:「那他下辈子,当往生何道?」我曰:「免不了披毛戴角还吧?」以为造航空母舰,而欠下一屁股债故。 现台湾很多大师,虽肯定培养佛教人才的重要性,却只往办「佛教大学」的方式去运作。然而难道这是唯一的方式,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都不认为!然何以又是「有志一同」地努力办佛教大学呢? 我相信,这「航空母舰」的思考方式,是现代共业最典型的象征之一。故除非在修行上,有决定性的大突破;否则还是「与狼共舞」而深陷于轮回的泥淖中。 三福行 即使我们姑且承认:修福有它的必要。然又当以何种方式来修福呢?经典上乃以:布施.持戒.禅定为三福行。而习所谓的修福,却唯以布施为尚。持戒已少人将它视为修福的方式;至于禅定,则更不用说。事实上,禅定不只是修福的方式之一,且其修得的层次,远比布施.持戒为高。以布施.持戒若修得好,则能升欲界天。而禅定修得好,即升色界.无色界天。所以就天福和天寿而言,欲界天何能与色界.无色界天比拟? 如以六波罗密的次第来看,也是布施在前为初阶;持戒随次,为中阶;而禅定属后,为高阶。因此从经论来看,三福行的方式与次第,是很明确的。然何以众生皆以布施为尚呢?当然除了它是初阶,较容易入门外;我相信,也有某些有心人士存心误导的─以寺院的建设.僧众的衣食,皆需信众供养故。 所以即使欲修福,除入门的布施外,还得持戒.修定,此福才能周全。而不要只局限于布施财物或劳力尔。于是乎,既修定是福;则修慧岂非更高的福─出三界外之无漏福。此就如前面所说:能证得罗汉果位,即是世间最大的福报!所以修慧即是修福也,而不必于修慧外更用方便去修福。然何以修慧即是修福呢?这牵涉到我们对福德的定义。 福的定义 凡俗众生以着「有」故,习以占有.拥有.享有为福;而且此之有,还偏于外在的有,而非内在的有。但事实上,占有愈多.拥有愈广,反常是烦恼负担的根源,而非真正的幸福。故真正的福,唯以「内心的吉祥安乐」才是福。 比如说儿孙多,算不算福呢?这倒要看他们是否聪明才智?是否善尽孝道?如果既笨又不肖,那不被气死就属侥幸,何以为福报呢?或者说人缘好,算不算福呢?有时候正想禅坐用功,却来了一群乌鸦,聒噪不停,心都快烦死了,怎算福报呢?所以外在的占有.拥有,未必福报;唯内心的吉祥安乐,才是真福。 或有人说:虽内心的吉祥安乐,才是真福;但也必通过外在的占有.拥有,内心才能吉祥安乐。比如说:必饱暖,才心安。其实从「罗汉托空钵」的故事里,即知未必要有外在的占有.拥有,内心才能吉祥安乐。 所以若能以定慧直接调心,而消除矛盾.妄想.执着;虽未增加其占有与拥有,却反能增进心中之祥和安乐。故才是更直接.有效的修福法门。 即以我为例,自出家以来,虽不算用功;但大致还以修慧为主。而至今日,反倒有很多人赞叹.羡慕我有福报。我说:我有什么福报呢?你们有的,我都没有!既没有在家众的先生儿女.爱情事业,也没有出家众的道场寺院.弟子徒众。然而正因我什么都『无』,所以没有罣碍和烦恼。要上山就上山,要出国就出国。想说的话,就说个痛快;该骂的人,就骂得惨绝。因没有庙故,所以不必当庙公,天天看守庙门;因未有弟子故,所以不必担心弟子学坏或被拐走。于是因什么都无故,反而快意逍遥。 所以从理论上和经验中,我都肯定:单直修慧,即兼有修福之益。且此福,还更贴近于无漏福也。 福的修为 在原始佛教中,大部直接开示修慧法门,而少提及修福之行。尤其就僧众而言,更只要择一门深入,就可直达彼岸;故更不应旁鹜太多而自乱脚步。 然而在原始佛教里,终究还是开示了一些修福的法门,乃是为不能即生解脱之在家众而说的。前我虽说:虽是在家众,还当以修慧为主。然以在家众的身份修学佛法,终不能如出家众直接.方便.有效;所以根本没有即生解脱的保握(在原始佛典中,皆谓在家众不可能即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为兼顾来生故,而启用修福法门。 因此修福,即寓有『后有爱』也─为不能修得『不受后有』,故得为后有而准备福德资粮。其实一切人,不都是为「未来或后有」而操心.烦恼.造业吗?俗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人生种种的妄想烦恼中,源之于未来的,绝对要比源之于过去者多得太多。因为过去者,既已成定局,故我们反较容易去接受它;而未来者,或为疑虑参半而举止不定,或为因缘不具而焦灼如焚。所以人生之所以迷惑.烦恼.造业者,乃多为「后有爱」也! 于是乎为后有爱的牵挂.疑虑或造作有为,对解脱道而言,却是恶性循环也。初为修福,而干扰修慧;后为修慧不成,乃更修福。于是乎,最后修福竟已取代了修慧。又既时时.事事为后有而努力,如何能不受后有呢?所以修福的本质,乃为生死轮回而作加行也。 谁都知道:不把佛法当人情。但何以又许多人,还是把佛法当人情呢?为「后有」作准备而已!所以即使口口声声:慈悲!慈悲!揭穿了,还是为自己的后有作慈悲罢了。 同样,人活在此现实的社会中,为何常须低声下气?委曲郁卒?为何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想说的话,作该作的事?不也是为此后有爱而已─怕自绝后路也! 所以既世间人,也学佛者,皆时时.事事为后有而作准备,如何能不受后有呢?因此大乘菩萨道,最后是真随愿润生呢?还是不得不随业受报而续堕红尘呢?这我不回答!但各位须回去痛定反省! 所以在修福的观念中,实含藏了太多轮回的因果。由是,我们不能不细加省思,而重新规范。 小结 菩萨道讲到现在,我虽不能否定有大乘的发心与风范。但我仍须强调:离却空慧的体证,即不成大悲与福德。或离却自觉的提升,即无觉他的方便。 是以大乘虽是最后圆满的归宿,却非求道入手之方便。尤其空慧的契入与体证,更非随手拈来.心想事成者。因此离却严谨的修持,绝无大乘的风范─真正的大乘是修出来的,而非看几本概论的佛书,或喊几句堂皇的口号,即可了得。 各位既听过我对出家的定义─出一切有的执着。对智慧的定义:先出世,再入世。因此可意会到我对菩萨的看法,也必是:先有自觉的功夫,才有觉他的能耐。若不经由真空的洗湅,何得妙有的殊胜庄严?万丈高楼平地起,虽令人叹赞羡慕;但总得从打稳地基做起,才行啊!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