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52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52讲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 前面我们已经按原文将修法里面的加行、正修、完结,未修中间学修的四种资粮:密护根门等都给大家谈了,今天我们要总结的内容就是: 庚二:正知而行 我们看《菩提道次第广论》原文:正知而行者有二:何为所行事;于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其中初五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衣钵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乞食业者,谓饮食等。 这是五种行动业,这里面的细文,在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都说过了,现在简单地说一下: 1、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 身事业就是无论到村庄、城市、大街以及其他寺院去,从那个地方回来,若从彼还(就是回来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威仪,身语意六根应该注重外表和行动。出家人、修行人应该改毛病去习气,行持具威仪,这是法的幢相,也是修行人的表率。你虽然不会说法教化众生,但是你的言谈举止如理如法,就是身在说法,身在教化众生。我们切不可对这些小的事情和威仪不在乎,这些都是自己日修的功课。我们诵经也好,培福也好等等,种种修心法中的涵养,也就是修行的量和你的行持是否上档次、是否有进步,这些完全都在于你的外表、行持。你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它体现了你内心的修养。我们在寺院内要有威仪,出寺院更要如理如法,不能象世间人那样,嘻嘻哈哈,在家人到寺院,也不能把世间的习气带到寺院。 2、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 眼事业,一个就是略睹。无论去什么地方,在往返的途中,一若略睹就是稍微看一下,无意为先,见到种种境了。二就是详瞻,懂了,意念想去看,如原文所说动意为先,而有所见。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随着外界尘染所见而动道心,不能防护在正知当中。 3、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 支节业,就是身体要有威仪。我们知道出家人四大威仪,就是“行如风,住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不能象世间人那样,你穿衣、搭褂等等,身体的威仪都要具足。否则在家人就要讥嫌你,观你的过失。 4、衣钵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 在《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四中讲到:“若有大衣,……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为衣,或有长衣。或应作净,或已作净。如是一切说名为衣。”什么叫做衣呢?不管是大衣就是祖衣、中衣就是七衣,若有下衣,五衣、裙等等,或持为衣,衣就是袈裟,就是把它手持为衣了,不管是长衣、大褂、小褂等等对于所穿的东西应该做净(做净是戒律里面说的,我们在这就不多说了,受了大戒的都明白),或应作净或已作净,如是一切说名为衣,就是做了净才称之为衣。不管什么东西,不做净而穿都是有过失的,做净,就是破我们对美好的色等受用的执着和贪。“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这样做是为了守护正念,不贪着五欲的受用,说名为持。“若堪受持或铁或瓦乞食应器。说名为钵。现充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钵,就是我们受用食物所用的器具。不要讲究碗筷漂亮与否、食物的颜色、咸淡、美好等等,而是以修行为主。 (注:僧人的衣服:根据佛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7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就是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做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5、乞食业者,谓饮食等。 过去印度僧人乞食,现在我们都住在僧团,不需要乞食了。 原文: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惟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讲解:寺内五种受用业中: 1、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 身事业,就是在寺院当中,若行谓往经行处(经行就是散步、绕塔、绕殿,绕佛等等),或往同法者所(就是或者到同修的房间,就是我们讲的寮房里面去),或为法故行经于道(或者念咒、或者经行、或者念佛、绕佛、绕塔等等)。若住谓住行处(住就是住的地方,谓住行处,住就是住行处,行就是往返的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要注意身的事业威仪,不要无事串寮,说一些于修行无用的闲言碎语;或者没事到处瞎转游,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贪图世间的安乐享受。在同法亲教上,就是上座、中座、下座、我们的长老,比我们年纪大的,学历资格老的,上座是出家年头多的、德行好的、戒律行持严的等等应该规范尊重,应该如我们常诵的:“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若坐,应该是在床上结跏趺坐,这是出家人的仪表。) 2、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 这是语方面。谓若请受(受就是传授),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别了解(就是不懂的,通过上面讲的请求受持学习,各个经典、佛法知识,要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已经受了的、学了的经典、仪轨、法本,戒律也好、论藏也好、律藏也好、十二分教也好,应该自己读诵),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应该修习,用功,善护正语) 3、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 就是修道的人,在意事业上,应该少言寡语,不要多嘴饶舌,招惹是非,说一些无益于身心修持的事情,我们应该连想都不要去想,应该默然。初夜经行,后夜禅坐,中夜而正眠卧,就是要睡觉了,若赴静处,思所闻义(就是到了晚上了,后夜坐禅,思维所闻法的意义,看书、背课等等要这样用功)。若以九心修三摩地(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里面说:“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这就是九心)。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毗钵舍那是什么呢?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说:“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四讲:“又于热分极炎暑时,勇猛策励,发勤精进,随作一种所应作事。劳倦因缘,遂于非时发起惛睡。为此义故,暂应寝息。欲令惛睡疾疾除遣。勿经久时,损减善品,障碍善品。于寝息时,或关闭门,或令苾刍在傍看守,或毗奈耶隐密轨则,以衣蔽身,在深隐处,须臾寝息。令诸劳睡皆悉除遣。”(热季就是夏天。就是夏天炎热极疲倦的时候,不是睡觉的时间,一天到晚在睡觉,用睡眠来消遣光阴和时间。 又于热分极炎暑时就是夏天。勇猛策励发勤精进。随作一种所应作事。劳倦因缘遂于非时发起惛睡。就是不到睡的时候,瞌睡来了,为此义故暂应寝息。欲令惛睡疾疾除遣。实在坚持不了了,可以暂时寝息一下,或者躺一下,或者静坐一下,休息一会,但是不应该贪睡眠,睡一个钟头再睡一个钟头,睡的没完没了,不醒了,为了消遣时间,看一下表再躺一会,一直不动了,那不行。勿经久时,损减善品障碍善品。勿经久时就是不要睡的时间太多了,损减善品就是你总是睡,睡的时间多了,修行用功的时间就少了,就是损减了,没有时间修习善法,而且障碍善品,能增愚痴。 于寝息时就是睡觉的时候,或关闭门。或令苾刍在傍看守。或毗奈耶隐密轨则。以衣蔽身在深隐处。(就是睡觉的时候或者关上门,或者苾刍在旁边看着,或毗奈耶隐密轨则里面休息。毗奈耶就是戒律里面讲的,以衣蔽身,用衣服遮蔽身体,在深隐处。须臾寝息就是稍微休息一会,令诸劳睡皆悉除遣。就是睡眠能消除身体的疲劳就可以了,应该消除对睡眠的贪著) 4、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 5、言睡眠者,显示惟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睡眠是晚上的事,不应该一天到晚贪睡,一用功,用不上来,一打瞌睡,就睡起来没完,一觉醒不过来,要消除这些毛病。佛在世修苦行的时候常坐不卧啊,我们现在做不到常坐不卧,但是不要过多地贪著睡眠,睡多了都会障碍修行,而且增加懒惰懈怠的心理。今天多睡一个钟头,明天就想多睡两个钟头,再后天一上午不会起来。人是个懒动物,本来就不想前进,就不能惯自己这个习气、懈怠的心理。 原文: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 讲解:于此十事正知行者,不管在这十事中正知修行,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先应该住在正念上,再用正知来观察,令不放逸而行。 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 由彼二种所摄持故:《瑜伽师地论》二十四卷:“正念所摄不放逸摄”。 原文: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 讲解:十种依处:就是十种业 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的行仪,威仪,我们说:出家人的《????》和沙门的《威仪门》都要了知。 行如是事:就是按照威仪行持 原文: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 讲解:方所:处所 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在什么地方应该以什么样的相观察就要以什么样的形象观察 沽酒等处:卖酒的地方 五非应行:五种非所应行处: 1、唱令家:歌厅舞厅; 2、沽酒家:酒店; 3、YIN女家:妓院。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不干净的地方,什么洗脚城、桑那浴,这些地方去不得; 4、国王家; 5、旃荼罗羯耻那家:占相吉凶、算卦这些地方。 总之对修行人造成讥嫌,造成身心有染污、有伤害,对修道没有帮助、有障碍的地方都不能去。这种因缘都要远离、都要遮止,不要贪染、不要去追逐,这些地方就象吸毒一样,你一沾上了就上瘾,一堕落就回不来了。 原文: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 讲解:什么时候该去,什么时候不该去,哪些时候该去,哪些地方不该去,出家人都要有分寸,不要啥地方都去,不在乎。不要没事就往外跑,到处逛大街、逛商店、逛市场,那都不如法啊,你出家不安心办道,贪染世间人的习气。不能象在家人一样,一天到晚没事逛大街、买东西,除了吃就是喝,再就是打扮,再就是讲究穿,修行人不能这样。 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比如午前可到村庄、城市去,午后不可以。 既了知已,即如是行:既然知道这个了,就得这样做。 原文: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第四条就是总摄,也就是总的摄文。不管这些事业当中,以何相如何观察,所做的事业,应以什么相,什么样的观察。比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教化众生,大僧教诫二僧、比丘教诫比丘尼啊,比如到比丘尼处,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就像我们行走的威仪都要注意。 原文:总之所有若昼若夜一切现行,悉应忆念,了知其中,应不应行,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止,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讲解:若昼若夜:无论黑天还是晚上。 应不应行: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就是再我们的行动、威仪(仪表)上,如理如法的要做,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不能做。 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不应该去的、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去的时候,都应该安住在正知上。 这样做在现实中,就不为罪染,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外面染污,障碍圣道。死后不堕入恶趣。 则现法中不为罪染:这样做在现世中就不为罪染,不为外面的尘垢染污身心,障碍圣道。 没后亦不堕诸恶趣:就是死后不堕入恶趣。 诸道证德未获得者:没有获得证德的, 正因资粮:就是证道的正因资粮也就是戒,戒持好了定慧就来了。所以小戒律也好,小威仪也好都要守持。我们知道,重的不容易犯,但是轻的很容易染。如果你轻的把持不住,将来重的就可能要犯。我们要从现前做起,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持现前,严持戒律。出家人的言谈、举止动念,应该完全要象个出家人,不要僧不僧,俗不俗。在家人不象在家人的样子,出家人不象出家人的样子,居士不象居士,师父不象师父,乱了套,因此必须在戒律、威仪上慎重。 我们的仪表,就是住持正法的幢相,我们的德行要是堕落了,佛法也就要灭亡了。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是个出家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要有分寸,不能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发脾气就发脾气,想骂街就骂街,想打架就打架。我们应该看看自己穿的什么衣服,时时要想到我是出家人,来寺院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净化烦恼,不是增加烦恼、增加执着,增加贪嗔痴慢疑邪见。 我们僧团的建设,关系到佛法的命运,僧团的素质关系到正法的兴衰和发展。有些人虽然没有习气、没有毛病,可有些人毛病厉害得不得了,这些都需要改、需要遮止、需要防护。没爆发出来的,不代表他没有,如石头底下的草,你压着它也一样的长,只不过不爆发,不现形,你看不到而已。真正的一个修行人,无论你是在家人、出家人,完全在于你的行持是不是如理如法,是不是按照经教行持、佛法行持、戒律行持,正知正念安住其中,善护身语意三业,守护六根,不为外面的种种染污所转、所动、所贪、所取。否则,佛法道理懂了一大堆,而行持一无是处,则不可能有所成就。佛法的知识、道理、智慧,就是破除我们的习气烦恼、缺点毛病和愚痴,如果我们与佛法背道而驰,那无形当中就是魔的眷属、魔的子孙,而坏灭三宝、佛法的形象,破灭僧团,障破善根,断佛慧命,生生世世与贪嗔痴慢疑颠倒等不善法,积聚了愚痴的因缘、堕落的因缘,永远不能出生死轮回、六道、恶趣。 为什么持戒能得解脱呢?就是持戒能不被世间的一切罪所染,后世不堕恶趣。持戒当中安住身心,如法行持。不按戒,在世间所作的一切善皆都是不清净的因,而且后生必堕恶趣。 虽然《广论》涉及到的戒不多,但是你要知道,你广论学的再好,经读的再妙,无论你有点多么多,但是戒你一定要行,懂开遮持犯,仪表等各个方面都要防护,再好的法没有戒来摄持,不能成为解脱的资粮。戒定慧是三藏的总纲,没有这个何谈出离生死?我们解脱是靠戒的摄持这块地,而论的知识,这些去毛病的方法,就像播撒种子,必须在戒这块田地里播撒,去如法行持,才能解脱生死。 原文:此与密护根门二者,如圣无著引经解释而正录取。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讲解:无著菩萨因为他登地了所以称圣 二事:正知正念二事 等:与此相等 清净尸罗:戒律持好了,把持清净了,就是戒无暇庇了,一点染污都没有了。戒律清净了,这样禅定才能生出了。否则的话,禅定不会有,别说观想皈依境、资粮田了,你四皈依能观想起来就不简单了。为什么?戒行不清净啊,平常你的眼耳鼻舌身随着外面的境界去做,动不动发脾气、起烦恼、造业,在讲修行的时候是在学,遇到事情时就是凡夫了。遇到利益时都是菩萨,我能做、我能发心;遇到正事,难行、难忍的事情,就我是凡夫啊,这我能做到?我是凡夫啊,我不能跟佛菩萨、圣人比啊。但是一说占便宜时,就不说自己是凡夫了,这是修道的一个缺点毛病。造业的时候就不说业果了,光想成佛,天天睡大觉,打着这个妄想就想成佛呢?成佛的时候你不想想你是凡夫,想成佛?你做白日梦呢!一到实修的时候你就成凡夫了,学的时候你就成佛菩萨了,这不是颠倒嘛。“能说不能行,不是真修行。”过去有个祖师临死时,很多弟子求他开示,他就说我这一辈子啥诗也不会说,啥法语也不会讲,我就说一句话:“能说不能行,不是真修行。”往生之前就说这么一句话。我们也亦复如是,不管办多少实修班,不管你听几遍广论、念多少仪轨、拜多少师父、灌多少顶,你走到天涯海角,你不出三界、不出轮回,你就毛病不断、习气不改,佛位没你的事。世间都有后门可走,佛法当中没有后门;世间都有便宜可占,佛法没有便宜可占。就得努力付出,才会有成就。我们修道进步为什么那么缓慢?为什么证量觉受没有啊?念了多少年仪轨了,连觉受都没有,更不用说证量了。为什么?因为你与法不相应,因为你所做、所行持的,与法背道而驰。 我们传的这个法也要修,那个也要。不是师父不慈悲传你,而是你相应的资粮条件和行为都没有,你说传给你有啥意思?把无上的密传给你了,你现在也在念、也在修,请问有啥感觉啊?几年下来了,没有感觉。为什么没有感觉?你出离心都没有、真实菩提心都没发起来,你无上密就想出觉受、证量?那是不可能的。连本尊的模样恐怕你都忆念不清楚,更不用说你观想出他的坛场、净地、眷属和他的殊胜功德还有他的法宝,你更观想不出来、忆念不出来,就是因为我们行动缺乏正知正念。我们正知正念有没有呢?有,刹那就坏灭了,不是相续不断的。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诵经、念佛、打座、看书,正知正念恐怕都是不清净的、都是杂染的,你的脑袋里整天在想什么?看着你在拿着本书呢,看着是在大殿上念经呢,你脑子里又是咋回事啊?可以观察观察,这是修法当中。 未修中间、下了殿、不作课诵的时间呢?你脑子里是正知正念吗?包括每天的举止动念、谈话、处事,是否如理如法?你考虑过没有?你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具备不具备四无量心?具备不具备皈依的心?具备不具备菩提心?大乘的心、求解脱的心有没有?这都是个问号啊! 很多人问我,师父啊,我加行都修了上百份了,可是我非常的烦恼,心里头困惑,身心都不舒畅。为什么呢?他是在完成任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再就如我说的,数量虽完成了,质量为什么不到位啊?不相应啊,相应就是成就,怎么能成就啊?你做的完全与佛菩萨所做的绝对一样,相应了你就佛菩萨了。 我们学佛的道理明白了就要行持,行持就是为了成佛。而不是每个人一上来就说:我是凡夫。你一辈子凡夫下去,一辈子习气毛病改不了,从这带到那,带了一大圈,六道生死轮回哪一道你都去转,这就是你的习气给你带来的解脱――三恶道的解脱、六道轮回的解脱,这就是你的下场-恶趣。 你应看到众生皆有佛性,皆是未来佛。只因眼前的无明,执着、贪恋、妄想,障碍自性。我执当前,慢心增上,贪嗔痴炽盛,象猛火燃烧一样,不能断、不能舍,你如何能解脱?你不相应啊。即使传你个上师瑜伽,你修不了、相应不了。你祈祷、祈请、你念,没用,本尊不现前,为什么?不相应。 不是我们念一念、求一求,说:“本尊你快出来吧,文殊菩萨你快出来吧,出来给我说说法,给我加持加持灌灌顶。”不是那么回事啊。要象宗喀巴大师那样,宗喀巴大师并没祈祷“文殊菩萨你快出来吧”。但是他的行持、功德圆满、资粮具足了,自然本尊就现前了。他与本尊相应了――心相应了、行相应了、身语意三门都相应了,那本尊为什么不现前? 实际上佛菩萨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咋就看不到啊?就是这些障碍,你不能相应、不能如是行。所以密护根门是最重要的,说来说去,一切的修行无非在我们的六根上、在我们的身体上,断除大的三毒--贪嗔痴,小的,贪嗔痴慢疑邪见,包括财色名食睡,包括身心的染污,包括我们最难断的嫉妒、嗔恨、我慢、自私、烦恼、无明。我们没有佛菩萨发的这些心――善心、平等心、慈悲心,行持就能看出你有没有?你说我有,我修大威德呢。你修什么大威德呢?你修的嗔恨大威德啊,大威德是慈悲的化身啊,你修的是阿修罗的大威德啊,嗔恨心现前呢,你能成就大威德吗?大威德就这样?是不可能的。 你说我修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五字真言天天念,十大愿怎么说的?怎么发的菩提心呢?昨样去为众生啊?修菩提心的量――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从修戒定慧,一本五字真言全部涵盖了修法。这些仪轨不是念念就可以了,把这些道理明白了再念诵仪轨串习忆念,对治身心。妄念、习气烦恼,使它不增上,使它日有所减、慢慢断除,这样将来功德圆满、资粮具足,决定成就啊!你这些都不遮止,你想成就也成就不了。 看一看无论在家人、出家人,无精打采,你们找不到头绪啊,说是在修行,啥叫修啊?不清楚。经也是在念、法也是在学、书也是在看,就是看不出名堂来,越看越烦恼,越学越烦恼,就是越学越没意乐,为啥啊?行持的太少,说的太多啊。也就是我们肚子里装着太多的东西,不消化,你得消化消化、排泄排泄,这肚子里才能再往里装东西。现在我们只是装,装得肚子快爆炸了,就是不去消化,不去行持,那么你自己能有益吗?能得到功德成就吗?能得到觉受吗? 一个很简单的法,每个法无论是大乘、小乘,任何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都是最好的修行方法。为什么你就修不出那个证量或觉受来?因为你不实在,你说我心诚,这不是心诚,怎么个实在?你相应啊,不是说傻实在就可以了,那不行啊。什么是相应,如理如法精进,善护身语意,把持戒律,该做、不该做你得明白。有的人说:这个事我就知道不该做,但我就做,你想想你能相应吗? 轮回生死皆因不能把自己的欲望、贪嗔痴、无明烦恼,不能把自己这个我执大魔视之为仇敌啊!为啥给大家发那本《利器之轮》呢?就是让你看了,知道这个我执对我们的障碍、对我们解脱善根有多大的危害啊。人人在习气中,不能破除我执,五蕴也好、四大也好、一切苦皆因执着自己这个色身、六根、包括自己的欲望心、烦恼心,没有一个不是从这个身体所来啊,太执着啊、太放不下啊,在修法上做不到,在造业上贪得无厌啊。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正知而行,正念而发,然后对照去做,否则的话不会有成就。我们现在可以说修道的因缘很好,不用跋山涉水就可以在网络上学到法,但是网络上有些法也是不能讲的,这对法也是不恭敬,从理论上引导可以,从实修和传承上不允许。再一个,法轻易地传、轻易地讲,失去了恭敬和殷重心,恭敬心就慢慢懈怠了。所以有些法还是需要自己亲自跋山涉水去求,来得不容易才会珍惜。举手可得,一点不在乎,再殊胜的法对你来说都是一张白纸没用。 出家人也要想一想,条件殊胜、音像技术发达,又有现前师长指导,又有各种音像资料,祖师大德的参考书籍有的是,供大家看,就是缺一点,大家不肯往下行持。行持缓慢,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这是普遍的现象。不管我走到哪个地方,都一样,行持的太差。懂的要谁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可以说比我这个文化素质水平讲的都好,问题是一谈到行持就说我是凡夫,都是这样的。一讲的时候就忘掉自己是凡夫了,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我比谁都强,这是人的习气本性啊,应该断除。 总之,在正知正见方面要把持。 思考题: 112、云何名为念防护意? 念防护意就是遮止我们造业的六根,从六根上注意,身语意三门,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修道上的障碍,由这些东西外面到处去跑,收摄这个造业的因缘,以致自己不能够行持善法。所以应该做到念防护意:正知正念防护我们的意根、起心动念。 113、云何於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就是要做到勤持观察、侧重实修、如理守护,在所做的事业当中应该用功修行,在非理分别起烦恼的时候能够善防护,用这个密护根门防护、正知正念善舍,以戒来约束。 114、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谓即由是二种相故。云何二相,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由是二相,于其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 就是说,眼不到处乱看,就是为了怕眼所看到的染污东西,对我们的身心修行形成障碍,这也算是戒律的要求,属于护眼根律仪。 115、何谓善舍? 《杂集论》卷一:舍者,依止正勤无贪瞋痴与杂染住相违,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住性为体,不容杂染所依为业。心平等性等者,谓以初中后位辩舍差别。所以者何,由舍与心相应离沉没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远离加行自然相续故,次复证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于诸杂染无怯虑故,最后证得心无功用住性。 《大乘五蕴论》说了:云何为舍,谓即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获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发悟性,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广五蕴论》说了:远离昏沉掉举诸过失故。这就是舍 116、何谓取行相,取随好? 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瞋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 讲解:取行相,就是对我们不应该看的事情现起的时候,心里就作意、想它的形象,想上前去看。 取随好,就是那个行相已经过去了以后,可是心里还沾沾自喜,随后就跟着它引发贪嗔痴三毒,意识仍然在执着那个境界,或者这个境界虽然没有现前,由于听别人说的,而分别。 我们无非就是要在密护根门、修习四种资粮上来防护、来用功。用正念正知密护根门、不令忘失、处处串习,这样如法修习下功夫。 117、正知而行者,何为所行事? 所行事是指五行动业:身事业、眼事业、一切支节业、衣钵业、乞食业,以及五受用业:身事业、语事业、意事业、昼夜二事业。 118、广论释四种行相,一一详述之。 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一是对于要去、回来那个行相是怎么样的,应如戒律所说往返的威仪,正确了知以后,到做的时候正知现前,如法去修。 二是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 三是时间上怎么办?上午可以下午不行,那么就按照所知道的去做。 四是对于所要做的事情应该善巧观察。比如讲说的时候,讲的人、听的人应该怎样发心、思惟,到人家里面要非常善巧防护,做任何事情如理如法地去做。 119、何谓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 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四:“谓有大衣,……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为衣,或有长衣,或应作净,或已作净,如是一切说名为衣,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受持钵:“现充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 衣钵业是出家人必须要做好的,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 120、何谓解劳睡?具体为何? 刚才已经讲过了,为了调节疲劳睡眠,不应该贪著睡眠、非时贪图睡眠。 121、何谓五非应行处? 1、唱令家;2、沽酒家;3、YIN女家;4、国王家;5、旃荼罗羯耻那家。 122、密护根门与正知而行,有何胜利? 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止,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如果能够努力去修持这两件事――密护根门与正知而行,就能增长一切善行,其他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特别是能够清净戒律威仪也能速引发止观,得到无分别三摩地,所以应该精勤修学。 这就是我们粗略地说了一下密护根门与正知而行,详细的参考《瑜伽师地论》还有《广论》的原文,实修我们会详细地引导。 庚三 饮食知量 原文:饮食知量者,谓具四法。 讲解:这都是戒烦恼毛病的,身语意包括前面的防护、六根,都是在这上面对治烦恼的。除了这个还要饮食知量,谓具四法。对修行人来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在修行上都要如法,如法就是对我们身心没有利益的事情,佛菩萨是很慈悲的不会叫我们去做,有利益的绝对教化,教诫我们行持。 注解: 1、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不能吃得太少,吃得太少了,会饿),无势修善,故所食量(吃的东西),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应到第二天不要有饥恼)。 2、非太多食(不要吃得太多),若食太多(吃得太多了),令身沉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呼吸都很困难),增长昏睡,无所(不能堪任),故于断惑全无势力(修行更谈不上了)。 3、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不宜食、不容易消化的不要吃,适宜消化的吃),依饮食起,诸旧苦受(因为吃东西不注意、不消化而得到疾病,得到疾病而苦受),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 4、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安乐而住。参考《瑜伽师地论》:“若以正法追求饮食,不染不爱,乃至广说而受用之,是名无罪。若受食已,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如是名为安隐而住。” 为了正法追求饮食,为了修行,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可以,但是不要过高地追求饮食,不染不爱,适可而止。 《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不平等食者,谓或极少食,或极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 不平等食者,谓或者吃的太少,或者吃的太多,或者不应该吃的吃,或者不消化的吃,或者染污的,对身心都有障碍。 注解:又于饮食爱著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修行人对于饮食贪著、爱著的对治方法,就是修习饮食的过患)过患有三: 1、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不管多么好看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为齿所嚼,为涎所湿(涎:唾沫),犹如呕吐。 2、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所食:吃的东西),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 3、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我们常讲一句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祖师常讲:“疾病以减食为常药。”出家人过午不食,那是有科学根据的,就是在世间也讲究:“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在家人早上不吃,中午凑合,晚上多吃,颠倒啊!这样对身体完全不好,不是叫大家一听吃的不好我就不吃了。你一定要把这个法义、中心弄清楚,吃东西就是为了身体力行,不要贪著,饮食不断还能出离轮回吗?不是不叫你吃,要适可而止。 原文: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 1、由为成办所生过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诸苦。 讲解:食因,在《瑜伽师地论》作“食缘”,就是食物的因缘,营业、农业、牧业、商贾、计算等等这些苦,这是食因。为了吃东西每天都要不断地辛勤困苦劳动挣钱,养家糊口啊,要遭受劳累的苦、动脑子的苦、身心的苦。挣来的钱自己还没有享受多少呢,就有种种烦恼的苦、不知足的苦、寒热的苦、劳累的苦。早上起很早、夏天很热等等劳碌的苦,辛苦半天收获的果实很少。上了半天班挣的很少,就有忧憾的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就是得到的钱财很丰富,如果付出了辛苦却得不到不满足,心里头不舒服,得到了很好了、很多了,就恐怕有人来抢夺、遇到贼,还得找人看着,买保险柜等等。每天都当守财奴,看着吃的、穿的、钱,一辈子受它的摆布,受它的奴役。 原文:2、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 讲解:亲戚朋友为什么会翻脸、失坏、变成仇人啊,就是因为这个,借钱你不给了,你不帮助了,烦恼了,就跟你翻脸了。虽然是父子也因为钱财互相斗争,翻脸成仇人了。现在说句土话:“有钱就是爹”,世间讲:“父子归父子,钱财还得分清。”,什么亲情,都是假的。 原文:3、不知满足者,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 讲解:贪心欲望不知足,国王等互相打仗。我们常讲:征服世界不伟大,征服自己最伟大,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是别人。 原文:4、无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 讲解:为王所使,受人雇用,与他人斗竞,受众的多苦。 原文:5、从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业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 讲解:为了得到名利、地位、金钱等吃穿用等自己受用的东西,就会不择手段,三业造尽。临命终时,想起这些罪,后悔而死,死以后堕入恶趣。 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利(虽然有这么多过患,也有少许的胜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惟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 施者施主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 施者施主:汉译《瑜伽师地论》统译为“施主”。藏文“施者”,指实行或执行布施之施者,施主,指布施之财物主。 施主为了求得殊胜果,种福田而布施我们,在家人供出家人,榨皮血肉而行惠施。所以我们常讲“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如果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他供养你,就是为了叫你好好修行,将来解脱,救度他啊。所以自己得知道,吃的、喝的、用的,我干什么来了,应该精进用功。吃了以后要饶益众生,要断恶、要修善,要回报众生——感恩。众生省吃俭用供养我们,来护持道场,要念恩啊!要饶益他们,将来有修行、有成就那一天再教化他们。及身中虫,吃了以后饶益身中虫,我们身体里都有八万四千虫啊,吃了可以观想布施身中的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 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亲友书》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瞋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惟为住其身。” 又应当思惟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义利,为了成佛来受这个饮食,象我们讲的出家人要食存五观一样。 近习:亲近而受用饮食 骄:无病骄傲放逸,年轻轻地讲究吃穿、享受 123、饮食知量,谓具几法? 谓具四法。非太减少,非太多食,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非染污心中量食者。 一是不要吃的太少,二不要吃的太多,三吃相宜的可以消化的,四不是染污的心中量而食 124、於饮食爱著对治,应云何修? 又于饮食爱著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思惟饮食的过患,来对治饮食爱著。 125、应云何善思而后受食? 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惟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 就是为了安住我们这个身体,我应当好好修习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也是希望求得殊胜果的缘故,而把辛劳地挣来的钱、物布施于我们,我也应当成办他们的愿望,使他们得到大果。又应该忆念《集学论》中说的,思惟饶益施主以及身中之虫,现在以财物摄受他们,来世以法来摄受。还要思惟应当成办一切有情的义利,这样来受用饮食。就是修行人应该食存五观。 庚四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就是睡眠休息时应该如何发心,如何去做。 《瑜伽师地论》:悎寤瑜伽,“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先要洗脚),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障者:五种盖。什么是五盖,就是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疑盖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四:“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闇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戏喜乐承事随念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悎寤瑜伽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得最详细,我们有时间去看。 原文: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主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 讲解:种性之主:具有善根的修行者。修行修行,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都在修行。 永昼:白天 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 这是悎寤瑜伽里讲的,由于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 (回向…) 寒冬、界恒恭敬整理
|